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工业为王 >

第192章

工业为王-第192章

小说: 工业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你是对我们的工业化解决方案感兴趣吗?”甘菊福用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对之前狂吼过一句阿布多。莫罗扎微笑问道,付新已经交代过,一定要微笑服务,这样可能增大做成生意的几率,甘菊福深深记住了这一点。

国内那些供销社或者某些百货商店店员那爱理不理的姿态,他可是深恶痛绝!而且,甘菊福从这几个黑人脸上,读出了一种激动的神情,那是苦大仇深的劳动人民见到亲人解放军的时候才有的神情。这种神情,他甘菊福有好些年没有见到过了!

“是的!是的!先生,我想了解的是,你们这个方案,是真实的吗?你们真的可以帮我们实现一个工业梦想,建立一个工业体系,诞生一个工业奇迹吗?”阿布多。莫罗扎激动地问道。

听到这“三个工业”,甘菊福脸色一滞,不过很快,他皱着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了,生意上门了,先把对方稳住再说,再说,有人不是说过了吗?咱们中国人,只要敢想、敢做,就不存在着困难,咱们中国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甘菊福还没说话,牛国群就正色道:“这位同志,您不能这样怀疑一个中国人的信用。你应当知道,在历史上,中国是唯一没有欺骗过非洲人的国家。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一向是不遗余力的,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一直都是好朋友,欺骗朋友的事,我们可干不来!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人情的社会!”

跟付新在一起呆久了,牛国群或多或少受到了付新的影响,他也不再是那么含蓄了,况且他也不是什么含蓄的人,牛国群可是一个很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啊!

这几个黑人脸上激动的神情,牛国群就意识到了生意上门了,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人家老黑根本听不懂他说的中文,他是用中文说的。

这只能说,牛国群实在太激动了,他这是久旱逢甘霖的表现啊!

说完之后,牛国群看到几个老黑一脸尴尬,才意识到对方听不懂自己说话。于是,牛国群一脸无辜,面带祈求的看向甘菊福,甘菊福在心底叹了一口气,随即将牛国群所说的话一字不改的翻译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地方五小工业

“呃”阿布多。莫罗扎挠挠头皮,觉得眼前的中国人说的似乎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那些列强,帝国主义国家轮番地欺负非洲,就像轮女干一个手无寸铁之力的姑娘一样,一遍又一遍啊,一遍又一遍啊

一开始,是用宗教来侵略,接着是用武力、用殖民,把一个好好的,从未受过污染的非洲搞的乌烟瘴气,最后几乎成了人间炼狱。

二战过后,世界秩序重建,非洲人民可以脱离殖民统治,读力自主地建立自己的国家了,这些列强又改成了经济侵略。

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好像唯一没有侵略过非洲的大国,就是中国了。中国一直是在不遗余力的援助非洲,中国确实是非洲人民的好朋友。要不然非洲人民怎么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舞台,把宝岛当局挤下去,成为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可是,这和做生意有关系吗?阿布多。莫罗扎有些疑惑。

但是眼前这个中国展台是自己的救命稻草了,阿布多。莫罗扎放低身段,语气激动地说道:“是的,是的,中国一直是非洲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是不会欺骗我们非洲人民的。”

随即,阿布多。莫罗扎又自我介绍道:“这位先生,我叫阿布多。莫罗扎,是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赞比西亚省的工业部长。”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甘菊福自然听说过,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五曰脱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而读力,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五曰与中国建交,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目前这个国家战乱未平,还处在内战当中,这是一个非常贫穷,极其落后的国家。

说实话,能见到从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出来的人,甘菊福极其的意外。

意外归意外,礼数可不能废,甘菊福立即伸出右手,高兴地说道:“原来是社。会主义的兄弟,您好,您好,莫罗扎部长!我叫甘菊福,是中国政斧外贸部的一个司长,您可以叫我甘,或者甘先生。”

甘菊福明白外国人说不来中国人的名字,所以特意强调道。

见到甘菊福如此热情,之前受过冷待的阿布多。莫罗扎自然受宠若惊,从眼前这个中国人身上,他一点也感受不到那种高高在上,骄傲的气息。这让他很受用,很舒服,印象很好!

阿布多。莫罗扎心中不禁感叹:“中国人果然是非洲人民的好朋友!”

阿布多。莫罗扎继续问道:“我对你们这广告上写得广告词非常感兴趣,亲爱的甘先生,您能不能为我解释一下,你们所说的这个一千万美元可以实现一个工业梦想,一千万美元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一千万美元可以诞生一个工业奇迹是怎么做到的吗?”

“当然可以,莫罗扎部长,不过我想在此之前,我应该介绍一下我的同伴。”甘菊福说道,“莫罗扎部长,这一位是我们中国政斧机械工业委的牛国群司长,您可以叫他牛,或者牛先生”

甘菊福为阿布多。莫罗扎一一介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每个人与他握手,真诚的问候,这与众不同的表现,又让阿布多。莫罗扎更加深了一步好印象。

在此前,他走过了那么多个地方,那么多个展台,每一个展台里的职员都对他露出职业的微笑,但那种微笑是冷冰冰的,甚至于带着几分蔑视。

阿布多。莫罗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读书的时候,就经常从白人同学的眼睛里接受到这种蔑视,对此,他已经习惯了。现在骤然地从一群黄种人那里得到一种真诚和友好的表示,阿布多。莫罗扎几乎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随后,阿布多。莫罗扎也向甘菊福等人介绍了乌拉西莫。拉斯穆等随从。

“莫罗扎部长,在技术层面的事情,我不是很了解,我想,由我们牛国群司长来介绍,更好。不过我们的牛国群司长不会英语,我来给他做翻译,莫罗扎部长,您看可好?”甘菊福问道。

“当然,当然,这是极好的。”甘菊福热情,认真的态度,阿布多。莫罗扎很受用,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随甘菊福而来的何岚清手脚麻利的给阿布多。莫罗扎一行的每个人倒上了一杯西湖雨前龙井茶,这可是国内带过来的珍品,就连华耀国都舍不得喝呢!

阿布多。莫罗扎向何岚清道过谢,随后看着牛国群,认真地问道:“牛先生,很抱歉,我必须先说一下我们的财政状况。我们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穷国,一九七五年才从万恶的葡萄牙殖民者手中读力出来,接着国内又在打内战,现在也就稍微平息了一点,我们能够用于装备采购的资金是非常紧张的。

我所以会到你们的展区来,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你们所打出的广告。我很想知道,你们说的用一千万美元建成一个工业体系,是不是事实。之前我在那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展台看过了,他们的一台机床,最便宜的都要五万美元,可是200台机床,是不可能建成一个工业体系的。”

阿布多。莫罗扎语毕,牛国群看了一眼甘菊福,甘菊福立即把阿布多。莫罗扎话一字不漏的翻译出来,然后叹了口气,喧宾夺主的说道:“莫罗扎部长,你也知道,工业体系这个概念是非常宽泛的。

如果要包括航天、微电子这些尖端技术,那么别说一千万美元,就是一千亿美元,也完全不够。

我们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帮助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建立起满足基本生产需要的工业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千万美元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甘菊福觉得付新把牛屁吹得太大了,而牛国群又是这个牛皮的支持者,为了防止弄巧成拙,甘菊福喧宾夺主,率先解释道。

牛国群对于英语,那完全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所以甘菊福所说的话,他是完全不懂,虽然刚刚甘菊福说了让他来解释,可是甘菊福解释几句,他也是不介意的。

阿布多。莫罗扎对此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一千万美元,能够建立起一个满足基本生产需要的工业系统,他已经很满足了,他要实现的那个工业现代化,不就是这个吗?

至于他向格伊姆。哈罗比承诺的把赞比西亚省建成非洲的伯明翰,那也只是表面的概念,伯明翰不就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吗?航天、微电子等尖端技术,那别想了,教育水平不提上去,战乱不平息,想都别想。

阿布多。莫罗扎接下甘菊福的话头,说道:“甘先生,您能否详细地告诉我,你们所说的工业系统,包括了哪些工业项目?”

这个问题,甘菊福就不好回答了,随即,甘菊福把阿布多。莫罗扎的话翻译给了牛国群,另外,他也把自己对阿布多。莫罗扎所说的话粗略的讲述了一下。

牛国群想了想,随即回答:“莫罗扎部长,我们所说的工业系统,用我们中国政斧的官方语言来说,叫作地方五小工业,也就是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有了这五个小型的工业项目,基本上能够满足一个地区基本的生产需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助你们建设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这些主要是满足生活需要的。”

在一九七零年的四五计划中,中央政斧要求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并决定中央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八十亿元用于发展地方五小工业,这就是地方五小工业的来历。

地方五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工业经济的结构,扩大中小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使中小企业能按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

中小企业可以为大企业起到补充作用;更重要的是小企业能更好的利用当地资源,不仅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使县域经济面貌得以改善,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生产为主,兼顾工业,适度提高农业外收入水平。

所以这个地方五小工业,是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

阿布多。莫罗扎默念着甘菊福翻译出来的话,想着这些项目名称,然后带入到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的赞比西亚省当中去,想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朝甘菊福和牛国群说道:“牛先生,您所说的这些项目,我仔细思考了一番,确实可以满足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过,您一直使用了一个小的概念,我想知道,这个小,是有多小,一个小工厂,它的规模有多大?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吗?”

听了甘菊福的翻译,牛国群微微一笑,向阿布多。莫罗扎问道:“莫罗扎部长,请问你们赞比西亚省有多少人口,我们的一个地方五小工业,就可以满足一百万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了。”

ps:为了弥补昨天的过失,今天四更,已完成,求订阅,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三机一泵

阿布多。莫罗扎不假思索地回答:“两百多万人。。”

“两百多万人,那好,我们来计算一下吧。”牛国群听了甘菊福的翻译,说道,“就我们中国的情况而言,平均每个人能够拥有一到两亩的耕地,这么多的耕地,足够保证我们的人民吃饱穿暖。”

“你们赞比西亚省有两百多万人,我就按两百五十万人,每人一点五亩的耕地计算吧,这样算下来,就需要三百七十五万的耕地。

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平均每亩耕地需要十公斤的化肥,这样算下来,三百七十五万耕地,就需要三千七百五十万公斤的化肥,也就是三点七五万吨的化肥。

我们所提供的小化肥厂设备,设计生产能力是三万吨,差不多就能够保证你们农业生产的全部化肥需要。”

听了牛国群的解释,甘菊福的翻译,阿布多。莫罗扎就露出了震惊的神情,阿布多。莫罗扎惊叹道:“牛先生,您说的太好了!按照您的计算,我们根本没必要去了解那些十万吨级别的化肥设备了。以我们赞比西亚省的情况,一套三万吨级别的化肥设备就能够满足我们生产需要了。”

牛国群还想继续解释,这个时候,一道年轻人的欢呼声从展台外面传来,“甘司长,牛司长,好消息啊,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啊!”

展台内的所有人抬头定睛一看,见到是付新,牛国群就立即训斥道:“付新同志,你这样大呼小叫,像什么样子!没看到有客人在吗?”说到这里,牛国群站起身,走到付新边上,压低声音怒道:“说吧,你刚刚跑到哪里去了?”

牛国群对付新还是有怨言的,尽管付新的锦囊妙计引来了客户,可是付新让他尴尬了那么久,这件事情,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付新看到有几个老黑在这里,随即瘪了瘪嘴,郁闷地说道:“我去找大会的组委会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