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2004-2012-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见我默默地坐在一旁,就走过来问我:“你可是老总面前的大红人,有什么小道消息没有啊?”大家听她这么一说,也都围过来七嘴八舌,要我提供“老总夫人会穿什么衣服”的内部消息,我马上诉起了苦:“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老总夫人的厉害,我哪有胆量去跟老总谈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儿?”大伙儿一听,只得作罢。
晚宴终于开始了,同事们都穿着靓丽的服装陆续到场,当然,最后到场的是重量级的人物——老总、他的夫人,还有公司的大单客户。老总夫人进场那一刻,大家都有一种目眩神迷的感觉,老总夫人穿的盛装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彩。不一会儿,一件令全场人意想不到事发生了:同事们齐刷刷地把目光全聚焦到了我的身上……
原来我和老总夫人“撞衫”了!众目睽睽,我的脸开始发起了烧,虽然我的衣服质地比老总夫人差了几分,但式样和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老总夫人的脸色有些难看,现场出现了片刻尴尬的气氛。
晚宴开始后,在老总的提议下,大家开始推杯换盏。由于我和一些大单客户业务交流比较多,我就端着酒杯去老总那桌敬酒,轮到给老总和夫人敬酒时,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撞衫的我和老总夫人。我显得很轻松,笑着说:“很荣幸和夫人撞衫,这比买彩票中五百万头奖的几率大不了多少,看来咱们还真有缘。”
一句话说得老总夫人松弛了冷峻的表情,旁边的客人也都会心地一笑。后来,老总夫人不仅不再板着脸,还放下架子来我们这桌敬酒,最后拉着我的手微笑着说:“什么是缘分?这就是!咱俩以后就是姐妹,如何?”我听了,高兴地举起盛满了葡萄酒的杯子,说:“好啊,我就缺一个姐了,听说夫人最拿手做外国菜,改天定要去您府上拜师哦!”说完,我和老总夫人一饮而尽。
晚宴之后,老总夫人酒兴正酣,盛情邀我上她家去,这一个晚上,我们聊得很晚,平时郁积的那些隔阂烟消云散。
其实,这起撞衫事件是我精心策划的:自从得知老总夫人要出席那次晚宴后,我就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借机向老总打听他夫人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我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捕捉一个和老总夫人说上话的契机……
(题图、插图:安玉民)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敲雪 作者:刘靖安 字体:
刘小安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迷迷糊糊中,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外面下雪了!
好久没见过雪了,刘小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站在屋檐下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他看见父亲正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望着那一丛一丛的雪枝发呆。
刘小安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渐渐地,花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果子成熟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了,父亲说,这些果子是“书本”。
刘小安家里没有太多的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果子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刘小安读一年书,所以,只要刘小安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他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的书本啊,想读书吗?”
刘小安点了点头:“想读!”“还想吃吗?” 刘小安咽了一下口水,狠狠地摇头:“不想!”从此,刘小安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可是,现在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着树发什么呆呢?刘小安很是不解,他朝父亲走去,踩着积雪,“吱吱”地响。他走到父亲面前,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吗?春天还早。”
父亲脸上露出了忧郁之色:“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刘小安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父亲沉吟了一阵,说:“回去拿根竹竿来吧。”
刘小安怔了怔,一下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连忙回家找来一根赶鸭子用的长竹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被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刘小安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这天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风声。母亲不耐烦了,说:“睡呀,你怎么了?”父亲说:“我得敲雪去。” 天亮后,父亲回家了,他把刘小安摇醒了,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说着,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接着,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可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这天,刘小安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怒气冲冲地吼道:“谁叫你吃?这是你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想!”刘小安哭着说,“我没吃,只想让你吃一个。”
父亲叹了口气,拉过刘小安,给他擦了一把眼泪,说:“好,我吃一个……”
刘小安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又看见他的眼泪一下子淌了出来……
(推荐者:苏侠英)
(题图、插图:安玉民)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城里的讲究 作者:冷 空 字体: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女人如何判断自己老了 作者:佚名 字体:
◆ 称爱人为“老头儿”而不是“老公”的时候;
◆ 梳妆镜落满灰尘的时候;
◆ 再也叫不出眼下时髦的化妆品是啥牌子的时候;
◆ 新来上班的年轻人不再叫你“姐”而是叫你“姨”的时候;
◆ 自己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出世的时候;
◆ 无法看清眼前站的是儿子还是女儿的时候;
◆ 生日的祝福由“祝你生日快乐”改为“祝您健康长寿”的时候;
◆ 一上公交车就有人为你让座的时候;
◆ 家里人不再同意你一个人出门的时候;
◆ “我年轻的时候如何如何”成为口头禅的时候;
◆ 孩子扶你上下楼的时候;
◆ 背后曲线替代胸部曲线的时候。
(推荐者:蒋宁贤)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有个姑娘叫小芳 作者:佚名 字体:
几个月后,大芳和小芳双双考取了城里的一所中学……
●第三个故事●
当了一回大傻瓜
这天晚上,丁家村的村主任丁大个接到了乡长的紧急电话,丁大个一听,顿时傻了眼,事情是这样的:
几年前,祖籍丁家村的一位老华侨,捐资为村里建造了一所小学。谁知三层的教学楼盖好后,丁大个动了歪心思,将小楼改变了用途,当成了村里的办公楼,学生们只好依旧在那几排破旧的平房里上学。现在乡长通知:丁老先生在女儿陪同下,要回村看看。丁大个一听害怕了:倘若真相败露,丁老先生向县里、市里一反映,自己这顶乌纱帽还保得了?想到这些,他不敢隐瞒,在电话中如实向乡长作了汇报,可怜巴巴地说:“这咋整?”
乡长一听火了,吼道:“还他娘的能咋整?赶紧把小学和村里的办公地点换过来,明儿天一亮就立马行动!我告诉你丁大个,你先给我把这事应付过去,等完事后我再跟你算账,你小子简直是胆大包天!”说罢,乡长“砰”地扣了电话。
丁大个哪敢怠慢,次日天蒙蒙亮,他就爬起来,组织村上的干部、村民、学校的师生,开始了蚂蚁大搬家,把村东头办公楼里的东西往村西头小学里搬,又把村西头小学里的东西往村东头办公楼里搬,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麻烦,不仅东西要搬,还要换牌子、钉门牌、挂黑板、更换张贴画、重新刷标语……从早忙到晚,总算大体搬好,这时,接到正式通知:丁老先生明天上午到。
第二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上午九点多,丁老先生一行,在村头下了车,缓缓往村里走。老先生少小离家,一直忘不了的就是故乡的煎饼卷大葱蘸大酱。得知他好这一口,丁大个安排一个叫丁大嫂的,在家门口支了鏊子摊煎饼,客人们的午饭,就在她家吃。
丁大嫂有个女儿叫丁小芳,上小学四年级。因为丁老先生的午饭要在她家吃,头天晚上丁大个专门“教导”了母女俩半天,叮嘱她们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句不许说,谁要是说漏了嘴,完事后给她好看,气得丁小芳直冲他翻白眼。
丁老先生听了介绍,非常高兴,路过煎饼摊子时,他亲热地向丁大嫂打招呼,寒暄着:“真是太麻烦你了,你女儿呢?等会我们从学校回来,带上你女儿一块回来。”丁大嫂扬手一指,说:“到学校上学去了……您老别客气,一点家常饭,没什么麻烦的。”
丁老先生他们来到学校,做课间操时,向师生赠送了文具、教具,又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旁听了一堂课。转眼放学时间到了,老师们找来了丁小芳,丁老先生拉着小芳的手,一路上说说笑笑,去她家吃煎饼卷大葱蘸大酱……
丁大个和几个村干部一直高度紧张,生怕有人说漏了嘴,他们分工合作,各盯各的人,一刻也不敢让丁老先生他们脱离开自己的视线。午饭后,丁老先生又提出去看一下村里办公的地方。他们来到村西头那几排破落的平房,那些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阴冷潮湿不说,有的房顶都有大窟窿了,站在屋里一仰头,竟然能看到天;还有十多扇窗没玻璃了,蒙着塑料布,大白天屋里也得开着灯才能看清。
丁老先生的眼眶有些湿润了,他激动地自言自语着:“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的还差啊……”
丁大个厚着脸皮说道:“这就是我们办公的地方!只要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村干部再苦再难也不怕,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嘛!”
丁老先生听了,当场叫女儿拿出支票簿,不由分说提笔就开了一张支票,递到丁大个手中,说:“我也没什么好讲的了!这点钱,你们拿着盖座办公楼吧。在这样的房子里办公,身体受不了啊!”
丁大个立即带头喊起了口号:“感谢丁老先生疏财好义、造福桑梓!”现场立时掌声一片……
第二天黄昏时分,丁老先生和女儿搭乘国际航班离开了这个城市,在航班上,丁老先生的女儿犹豫着:有句话,她不知该不该对父亲讲—昨天一进村,她就看出丁家村的那几个干部在玩猫腻:那个摊煎饼的丁大嫂,说她女儿丁小芳上学去了,扬手指的是村西头,但村干部们却把他们带到了村东头……难道丁大嫂连村小学在村西还是村东都不知道?但是,她看着父亲苍老、疲惫的容颜,便决定不讲了:父亲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这辈子都不一定再有机会回故乡了,不要败坏他的心境了,就让他留下一个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吧……
与此同时,躺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的丁老先生,也有一句话想对女儿讲:昨天中午,他拉着丁小芳的手去她家时,丁小芳偷偷往他手心里塞了张纸条,他借午休打盹的工夫,匆匆读了,纸条上写的是—“爷爷:您上当了!我们是昨天才从村西头的平房,搬进村东头的小楼里的……”下午,实地察看了村西头的平房后,他之所以又主动捐出一笔钱,实在是害怕他走后,孩子们再被迫搬回那破落的平房……
思前想后,丁老先生决定不讲了—只要丁小芳那些孩子们,能在宽敞、温暖、明亮的小楼里上课,他当一回傻瓜,又有什么要紧呢?
“瞎子点灯亮堂堂”作者:宁书科;“山村里的姊妹花”作者:常山;“当了一回大傻瓜”作者:李元奎。
下期话题:守望这一份亲情 (题图、插图:刘斌昆)
' 1 ' 2
整理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