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玉扳指 >

第36章

重生之玉扳指-第36章

小说: 重生之玉扳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给那几个知名的收音机厂做组装嘛,这个过程很重要,交好一批人,适合的时机可能都可以拉过来的。”
  秦非略显凌乱地组织语言,他不是什么演讲家也不是什么科学家,讲这些委实也很难为,所以俞海钦去搭好架子是有必要的!
  接下来,断断续续地又给他们讲了一些东西,对这个年代,其实俞海钦去了解一下比秦非要熟悉,甚至秦非连国务院几十上百个部门都不大清楚,毕竟国务院历次改革,早就面目全非!比如徐先生的儿子徐成林供职的轻工业部以后就并入了工业部,然后又是工信部!
  所以一切要待他们了解之后,秦非才好做事!
  这一次长谈,俞海钦领了一堆任务,反而没有太多的东西,但是秦如风却是有些大开了天窗的感觉,从秦非这里他实实在在嗅到了改革开放的味道!去深圳办实业!秦如风略略有些激动!
  “小非,你把你秦哥留下来,总得有话说吧?”秦如风低头想了想,再看向秦非的时候就有些不一样了。
  “秦哥,小舅虽然也是迟爷爷的女婿,但是有时候也不大能说上话,有些事也不大好做,你要是能帮帮忙,这事业就算咱三一起做了!”
  公关?秦非突然想到这个词。应该算不上吧。这可是尊大佛,可不能叫公关了!
  秦如风和俞海钦依次离开,秦非既然开始了做事,却是难免心绪不平,这就要开始了!
  一夜无话!
  秦非放羊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今儿就要去徐儒成家,俞玉原本还给秦非准备了个很“时兴”的挎包,没成想秦非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其实秦非的书都是徐儒成一手准备,也不许背个包,但是俞玉是瞧着新上学的学生都愿意背个新书包,这才为他准备了个。没想到,这破孩子还不领情。
  其实也怪不着秦非,他一个四十岁的大叔,背着那个草绿的帆布挎包,未免掉份!
  所以秦非踏进徐儒成家的时候,只拿着一个锦盒!
  “小非来了?”师母开的门,瞧见秦非手里还拎着东西,有些小不高兴,“小非,怎么还拎东西?等下你先生你给扔出去,我可不管的。”
  秦非早知是个后果,只好陪着笑,进了门。
  “拎东西?”徐儒成的耳朵一如既往的好使,“小非拎了什么来啊?”徐儒成倒是没有像师母说的那样。
  “咦,爸今天变性子了?”秦非还没走过玄关,一个浑厚嗓音就响了起来。秦非一听,这应该就是徐成林了!徐儒成历来是不收学生的礼的。他却不知道为什么独独对秦非例外了!
  “先生肯定知道,我不会送不该送的!”秦非迈进厅里,一边笑着说道。
  “先生,徐伯伯好!”
  徐成林早早看过来,比八岁的孩子略高了一些,手里端着个锦盒!
  “哦?这就是小非吧?让徐伯伯看看送了什么该送的来了?”
  秦非呵呵一笑,正要答话,一个泉铃一样的女声儿从屋里钻了出来,“我也要看!”
  一如夏日里,捧着冰的娃娃嘴角的笑容……
  ps:求票票哇,最近考试周,挤时间码字,大家要看我辛苦啊,另外,保佑我不挂科吧!!hiahia


第七十三章 红丝石

  徐雩儿?
  秦非转头看过去,一个瓷娃娃一样的小丫头从房间里跳着出来。
  “呵呵,雩儿到奶奶这里来,”师母对小孙女显然非常疼爱,徐雩儿钻到她怀里,瞪着好大一双眼睛看着秦非,很是好奇的样子。
  秦非也被这个可爱的小丫头吸引住了,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呵呵,也没有什么,我从姥爷那里学过些文物鉴别的知识,前儿在前门那里淘到一件东西,就拎过来孝敬先生了!”
  徐儒成身子一直,“是件古物?”
  秦非点点头,把锦盒打开,一方砚台出现在大家面前,通体红黄相间,雕着老松盘结,配以石质上天生的年轮纹,很是浑然天成!
  “红丝石砚台!”徐儒成一揭开这东西就惊呼出声!
  红丝石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唐柳公权在他的'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宋代诸家多有论述;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
  这样说,红丝石砚台居,端砚次之,歙砚还要次之!其余澄泥砚,洮砚还排不上位子!
  可见珍贵!
  当然这方砚台并不是黑山红丝石洞的,而是临朐老崖崮的,价值上稍次一些!
  “红丝石砚台?”徐成林并不知道这东西!看着徐儒成的表现,显然知道这玩意儿很是稀罕!
  秦非就把红丝石砚台的知识跟他说了说,徐成林啧啧两声。
  “小非这下是搔到你先生的痒处了!”徐成林看了徐儒成一眼,笑呵呵说道。徐儒成爱好书法,是国内知名的书法家!家里也藏着几方好砚,端砚,歙砚都有,只是瞧着这一方唐代古砚,仍然是不能移开眼睛。
  “先生能喜欢最好了,反正也是淘来的,只花了五块钱!”秦非这时候真是感慨很多,前世要送份礼得挖空了心思,要找到这么一座红丝石砚台,没有几十万拿不下来的。还不一定有这么好的。俞正飞那一方“砚山”就因为像块石头得以保存下来,可见这时代砚台实在不受重视!秦非在那个文房四宝的小摊上的三十多座砚台里,淘了四方砚台,最好的是一方熊坑的绿端!这方红丝石砚台排在第二,还有一座歙砚的龙尾砚,一座山东的紫金石砚台!
  都是古物,秦非乐得好长时间找不到地面!
  “小非啊,这东西太过珍贵了,我不能收,”秦非却是忽略了徐儒成可不是一般市井小民,对于这种砚台的稀有和珍贵,是知道的!所以更加不可能接受了,秦非心里一叹,看来下回把那方紫金石的拿来,先生还会考虑一下了!
  “不过……”徐儒成随后又来了一句,让在座诸位全都一愣,“不过这么一方好砚台,我也不大舍得,不如这样,以后每天我教你写字,就用这方红丝石砚台,但是,用这千古名砚习字,小非可要争气点啊!”
  “是!”秦非这真是意外之喜了,徐儒成的字国内知名,要跟他学字的可是不少,现今能当成附送,亲非自然是惊喜莫名了!
  徐儒成这才弯下腰来,想要去拿那方砚台,秦非赶紧捧起来锦盒,送到他手上,师母和小雩儿都没有瞧见,徐儒成没有觉得如何,他的学生对他向来恭敬,只有徐成林瞧秦非这么自然而然的动作,却是眼里异色一闪!
  这个秦非,徐儒成与他说过一些东西,但是并不多,毕竟他的信息也不过是来自吴老,吴君山所知也有限!
  徐儒成戴上老花镜好好看了一番这方红丝石砚台,也没有放到锦盒里去,而是递给了师母,让她添水润润砚台。
  “对了,拿一条徽墨出来,上回小林送的那条。”这个小林也是徐老的学生,是安徽人,每年都会孝敬一些徽墨,宣纸给恩师,但是上回那次送的,却是品质顶好的一种。
  师母接过去,把徐雩儿放在沙上,转身去添水去了。
  “小非,坐!”徐儒成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座位,秦非正要坐过去,这种小节倒是没有必要介意的。
  “非哥哥坐在我这里!”徐雩儿清脆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这下秦非有些受宠若惊了!徐儒成显然是跟小雩儿说过有个小哥哥要来和她一起学习的,但是第一次就能有这份荣幸得“美人”赐座!显然值得秦非臭屁一下的了。
  徐儒成和徐成林也是一愣,他们家的这个掌上明珠虽然有礼貌,但是却也很有些清高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传承了徐儒成的一身风骨,对一般人是不大容易热络的。当然,这个一般,相貌是占了一大部分的,毕竟,一个八岁的小丫头,总不至于能一眼瞧出哪个是腹黑,哪个是纯真!
  “哈哈!好好。小非就跟雩儿坐在一起。”徐儒成快慰地笑出声来,这两个小家伙都很得他喜爱,能融洽相处总是很好的。只是秦非坐下去的时候难免要瞧瞧对面的徐成林,有些心虚!
  有那么一点女婿上门的感觉!
  旁人可不知道秦非心里的想法,只觉得这两人坐在一道,当真是金童玉女,仙姿玉质!
  几人说笑一阵,徐儒成才略显郑重地和秦非说道,“小非,既然俞先生把你送到我这里来,那我就要对得起他的信任,雩儿是女孩子,我都会严格要求她,你是小丈夫,我可是要更加严格的!”
  秦非连忙站起身子,“先生放心,小非一定会努力的!”
  徐儒成还未说话,边上徐雩儿外头看了一眼秦非,眼珠子动了动,也站了起来,笔笔直直地站好,“雩儿也会努力的!”
  众人又是一怔!随即笑出声来,回头来的师母更是一叠声夸两个小孩子太也懂事!把徐儒成造出来的一点氛围驱赶的一干二净,徐儒成也只好摇头哭笑两声,不再说这个!
  ps:考试周复习归来,紧赶慢赶,大家恕罪……恭请投票收藏!!


第七十四章 一年

  徐儒成一家的亲切让秦非很快就融合了进来,大家正被徐雩儿逗得欢乐不已的时候,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
  “是雩儿妈妈回来了。'”徐师母站起身子去开了门,徐雩儿跟在后面扑进走进来的女人怀里。
  “阿姨好!”秦非叫了人,那个女人竟也是知道秦非的。
  笑呵呵地和秦非说道,“这就是小非吧?赶紧坐,阿姨去做饭!”
  徐成林的妻子叫祈红,回京后安排北京市委办,工作还是挺忙的,今天看来是特意给两个小家伙的学生之旅践行的了。
  徐儒成等祈红和师母走进厨房,才转过来对秦非说道,“小非,你念过三字经,千字文了。雩儿也学过这些,我们就从《幼学琼林》开始,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再到史家离骚,古文古史都给你们打个基础,小非你要学得用心些。”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秦非还要承他衣钵,基础是一定好足够实在的了。
  不过一边上徐雩儿听到这么多,却是被吓得眼睛咕噜噜直转。秦非原本就有足够准备,只是点点头。
  一家人吃过饭,秦非就正式进入了私塾生涯,上下午各有三个小时读书,下午读书之后还要一个钟头是习字的,而其余休息时间,徐儒成也会给他们讲讲士林轶事。
  秦非安下心来接受“再教育”,这时间就像摇落的秋叶,安静又美丽地走过一天又一天。
  两个月之后,盛夏不再,故宫将秦家玉器折价后的钱,一共是六十万交到秦非的手上,俞玉和项佛来依旧没有插手,秦非手里有了钱,俞海钦就开始跑“江湖”,先去了哈尔滨无线电四厂,当然不是空手而去,秦如风到四机部拿了一纸“通行证”,虽然不可能直接把最新的技术拿过来,但是显然的,至少能有进厂的机会。
  俞海钦的能力一下子体现出来,跟好几位老专家都热络起来,这些老专家有些是被返聘回去做顾问的,有些就直接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俞海钦以学习观摩的身份进到厂区,和这些老人家下棋喝茶,把秦非跟他透露的一些电子电力器件,乃至收音机的展方向,技术难题等等都在聊天里,若有若无地说了一些,老人家都是为无线电奉献了一辈子的,甚至就有两位,一个叫唐启洲是当初研国产晶体管的主要技术人员,还有一位谭云是收音机底盘研的专家!两个老人家心力耗尽,这才从一线退了下来。但是对于无线电技术是一如既往的热忱,从俞海钦嘴里听到那么一丝半截的东西,作为专业人员,很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内容的价值。
  当然,他们第一反应是希望俞海钦加入哈四厂,但是俞海钦本就是“不怀好意”,怎么可能答应他们,但是他也没有立即就邀请两位老专家加入秦非的阵营,毕竟为国家无私奉献一辈子的老专家,让他们去给“资本家”打工,这本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直到一年之后,八一年三月份,梁天成受命担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秦非并未有再等,这一年,林音螺虽然没有送林天翔骨灰返乡,但是和梁天成也有了信件和电话的来往,秦非也跟梁天成有过交流,关于改革开放,关于经济特区,关于去投资,梁天成对这个“据说”之后九岁的孩子已经好奇的无以复加,但是秦非却还没有要亲去深圳的打算,现在的秦非当真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倘若不看年纪,从身量上,从学识,从谈吐上,已经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个小孩儿了。
  徐儒成曾经给他下了个定语,“九岁的年龄,十二岁的身高,二十五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