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 >

第35章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第35章

小说: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领导规定的,没领导说话财务能收我的账单?”“你们的账有问题。”他看吵吵嚷嚷对方也不示弱,有点没办法了,便说,“我一个月的工资全扣完了还不够,下月还得扣。我怎么吃得了那么多西瓜?你把账好好查查!过几天给我个信儿。”他想白刚是个被改造的,在自己管辖之下,训斥他一顿,给他个台阶下,过几天他准会改口的。改少了都不行,我得给他撂下一个话,便说:“顶少也差了一半。”

他想错了。白刚这个人和别人不同,你越拿权势压他,他越反感,他这一训斥,白刚更看透了他的无赖。虽然尽量压住自己的愤怒但声音也还是缓和中透出了强硬:“万队长!账就在我这儿,我仔细看了,账上记得清清楚楚,你一个人是吃不了那么多,是好些人吃的……”

“好些人吃的为什么都记在我的账上?”万队长好像逮住理了,没等白刚说完,便大声质问起来。

“可那些人都是万队长带去的,头一天记账时,我不是跟队长说清楚了吗?”白刚已没有退路。万队长一看没了办法便说:“那也没有那么多,你好好查查!”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全班的人都对这场争论听得清清楚楚。白刚回屋以后,也不主持学习了,一个人坐在那里生闷气。

………………………………………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禁地36(1)

………………………………………

正当白刚在菜园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又要把他调走,这里调动是频繁的,并不奇怪,他也不在意,只是让他离开菜园,有些恋恋不舍。再说新地方是集训队,他又不了解,摸不透,估计不会是好事。这是在秋后刚刚成立的一个队,除了一部分班长以外,都是有各式各样问题的人。社会上正闹“反右倾运动”,主要是在干部中进行。省里几个地市委的一把手和不少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且只要领导干部打成什么分子接着便牵连一大批人,搞成一个个反党集团。罪名都是反对“大跃进”,反对人民公社。教养所里关的是“死老虎”,谈不到什么右倾左倾,“反右倾运动”应该说和他们无关。但那时是最高领导人打个喷嚏全国就闹感冒的时代,这里是阶级敌人成堆的地方,他们哪能逃脱呢!

白刚虽然身陷囹圄,对政治还是十分关心的。尤其是涉及右字号的,更使他十分关心。究竟发生了什么大问题,全国又整了这么多人,打倒了那么多领导干部?心中虽十分纳闷,却不敢说也不敢问。他遇有疑难便想起消息灵通的黎公。黎公偷偷告诉他,听说中央出了一个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

“这怎么可能?彭老总的为人谁不知道?怎么可能反党?”白刚大吃一惊。黎公说:“你别着急,还有总参谋长黄克诚,以前党的总书记张闻天,以前毛主席的秘书,现在湖南省省委书记周小舟……”白刚说:“这些人反党?不可能!”黎公说:“别犯傻了,不可能的事你见的还少吗?千万别和别人说,传出去可了不得。”

白刚回来以后,一阵阵地发愣。他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其实事情很简单,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首先肯定了总路线是正确的成绩是伟大的。然后对一些“左”的错误及存在问题提了些意见,其中谈到了“小资阶级的狂热性”,还说大炼钢铁“有失有得”。作为彭老总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高级干部向党的领导人提点意见,应该说是完全正常的,而且所提意见还是完全正确的。却被说成离右派只有30公里。

彭德怀等人离右派还有30公里就受到了那么激烈的批斗,对真正的右派、反革命还能轻饶吗?事实上这些人对“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放高产卫星”、“大炼钢铁”等也确实是不满的。因为这时人们已亲身体验到了挨饿的滋味,家属探视也带来社会上饿死人的消息。许多人对解脱遥遥无期也不耐烦了,整天牢骚满腹,有人已经公开骂大街要求判刑,或准备逃跑,所以领导便想出了“集训”的主意。

集训队在被严密看守的大院里面又单独搞了一个小院。东面通大院有一个门,整天大门紧闭,除打饭大便等连大院里也不准去。西面是大院的高高围墙。围墙外面,建了一个十几米高的岗楼,岗楼上日夜有公安战士端着冲锋枪站岗监视。集训队有四个班,每班30多人,每班光班长就有五六个人,日夜轮流值班。一进了集训队,便失去了一切自由。

集训队由管教科彭股长直接领导,新来的一个任队长具体负责。整天就是批判、斗争。有问题的人送来时都有材料,按照材料上的问题自己检查大家批判,检讨过关了方可回队。一见这威严的阵势许多人被吓住了,进来就检查自己的反动言论,说不满意大跃进不满粮食定量等等,然后就按报纸上说的那些道理给自己扣一顿大帽子完事。至于这种检查是不是能过关,主要就看班长的掌握了。

这些班长虽然也是在批斗中滚爬过来,但现在思想却很不一样。有人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过关形式人们也都熟悉也就好过关。有的班长早熟悉了无限上纲的那一套逻辑,为显示自己“进步”,好过关的也不让你过关,故意弄得轰轰烈烈。班里整天是吵吵嚷嚷推推搡搡,还有的打人吊人。尤其是花班长那个班搞得特别激烈,打人吊人成了常事。任队长是农村来的副业工,对花班长那种做法非常欣赏,觉得一下子就把坏人镇住了,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白刚仍然和以前一样反对打人吊人,即便队长在场只要他主持会,也避免激化到打人的地步。任队长几次说,白刚你这劲头不行啊!白刚仍我行我素。任队长几次向彭股长反映白刚的问题,彭股长说先别管他们,让他们试验吧!

班长们在这里边也不自由。除了可以带人到大院里打饭、大便以外,也不能外出。一般的班里已经歇星期日了,这里却是一天24小时弦绷得紧紧的。夜里四个人分两班值班,值夜班的白天可以睡半天觉。但一个屋里挤了30多人整天批斗,怎么能够休息?又加整天关在空气污浊的屋子里不活动,所以人们都萎靡不振但又必须强打精神。

只有白刚一值夜班就来了精神,大家都睡着了一切喧嚣滋扰离开了人世,他便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片宁静里看书。来时带来的书以前没时间看,这时派上了用场。有时也趴在桌上写东西,以前还偷偷摸摸地怕引起别人怀疑,现在觉得写东西又不犯法怕什么?他决定写关于地下斗争的长篇小说,即便领导发现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人们奇怪在这样拥拥挤挤的囚房中,在粗野谩骂不绝于耳不时相互打斗的环境里,他怎么能够安静下来看书写东西?而且是那样投入那样凝神静气。和他要好的杨树兴、唐玉也是这个班的班长,经常奇怪地看着他对这些问题想不透。有一天杨树兴实在憋不住了问道:“你就不苦恼不心烦?”白刚不了解他的意思,有些莫名其妙:“苦恼心烦又怎么样?”杨树兴说:“不要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把苦恼闷在心里,找人聊聊天说说话。”白刚说:“啊!你是说的这个呀!沉浸在书里才能更好地解除烦恼。”其实他不仅仅是为解除烦恼,是觉得不能就这样白白耗尽一生啊!

………………………………………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禁地36(2)

………………………………………

虽然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但是只要钻在知识里,进入书本里,就觉得有点慰藉,有点光明,才可以冲出斗室、冲出铁丝网的拘禁,感到天地的广阔,古今中外任你遨游。既可以打发寂寞,排遣孤独,而且为未来生活积蓄了力量。

他相信中国总会有个美好的未来,几亿人不会永远挣扎在饥饿痛苦愚昧之中。个人也会有个未来,未来不会永远关在这里。命运是不可强求的。生活中许多因素铸成了今日的我们,我们的明天会有什么复杂的变化,谁也难以预料。

当贝多芬双目失明被命运放逐在死寂的空谷时,他就竖起两只不屈和充满激情的耳朵,去谛听生命的敲门声,终于成了全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才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和决心。

机遇只给天助自助的人,他相信历史的车辙虽然曲折,但终归是要前进的。黑格尔说过:“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痛苦总不失其为美。”以前他对这句话十分怀疑,感到莫明其妙,痛苦怎么会是一种美?现在他理解了:痛苦可以消磨意志,也可以激励追求。痛苦是追求的基础,追求往往产生于痛苦。痛苦是一种磨难,磨难岂不可以成为一种冶炼?它可以坚强自己的心志,它可以承受令人难以承受的极限。它可以使人升华,傲视痛苦,笑对苦难。想到了这些,每一次的打击、悲痛,就成了一种新的人生体验。

面对现实的漫漫长夜,他又想这是不是阿Q精神?是不是成了唐吉诃德对着风车作战?

阿Q就阿Q、唐吉诃德就唐吉诃德吧!反正在痛苦中既不能绝望更不能沉沦,要奋进要有所追求。他相信只要像贝多芬那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未来才有希望。要说这些人将来还有机会当省部级领导和地市委书记,他想都不敢想更不会想到有他。但是会产生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作家,他倒是坚信不疑的。他知道黎公就正在精雕细刻他的一部关于战争的长篇。如果能活着出去,他自己也希望能成一个作家。

在这种环境中还想这些简直是疯了,这是多大的狂想啊!他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任何人,因为最理解他的人也会说他是疯子。在这无尽头的苦难折磨中能活着出去就算不错了,哪里还会当什么家?

不过仅仅二十多年以后的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对的。这些人中不但出了不少画家、作家、科学家、教授,而且超出了他的想象,有些人竟然当了地市委书记、市长、省部级领导和国家领导人。他有什么神机妙算,对多年以后的问题竟然算得这么准?这不是什么神机妙算,是对真理的理解,是信念。

在这样嘈杂、拥挤的囚室里,在整天吃不饱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他终于在笔记本上写出了几十万字的片断,不久后完成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无独有偶,黎公利用他在文艺组那个独特的有利条件,完成了上下两部更大的一部长篇。他们还偷偷地将作品交换阅读进行了探讨。可见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不甘沉沦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还是不乏其人啊!

………………………………………

《从囚徒到省委书记》禁地37(1)

………………………………………

集训队外有冲锋枪的逼视,内有队长穿梭般的审问、批斗,粮食定量也大大减少每天只有八两粮食。谁不服气再一升级便是关禁闭,禁闭室就在这个小院里。慑于这种恐怖气氛怀着对严厉惩处的恐惧,许多人吓呆了。这里集中的所谓“反改造”的尖子,除个别人发生凶杀和要求判刑公开叫骂以外,许多人都认头了,没有抗拒也听不到怨言。只有一个人因为反对大跃进、公开叫骂大闹被逮捕判刑了。许多人写了检查很快归队了。集训队似乎可以结束了,但领导却把它保留了下来继续对一些逃跑的、偷盗的、打架斗殴的人进行惩戒。而且还增加了一项新内容就是对新入所思想不稳定的人也放在这里观察。

只有一个班,班长留谁队长们是有争论的。不少队长主张留那些硬的横的能镇住人的,嫌白刚文质彬彬,该上火力的时候上不去。可是彭股长认为白刚掌握政策稳当,能解开一些人的思想疙瘩,不像有的班因激化矛盾产生行凶、死亡等意外事件,最后还是留下了白刚和杨树兴、唐玉等这几个人。

冬天农活少了,全场正式休礼拜日。集训队礼拜日也可以休息了但仍不允许出屋,不过管理松多了,可以缝缝补补聊天看书下棋。白刚正和人下棋,彭股长来了,使人们一惊,最近没重要事情彭股长是很少来的。人们急切地等待他说什么事情,他倒不慌不忙地把大烟斗磕干净吹了吹,烟斗完全通气了,才慢慢装起来笑了笑说:“白刚!给你们一个人。”

等了这半天才等到了这句话,一般送人是不必管教科领导亲自来的,有管教科签字各队队长就送来了。既然是股长亲自送来一定是什么重要人物,白刚以为一定是在院子里等着,便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在哪里?”

“你别急,人还没来。”彭股长笑了笑。白刚觉得奇怪,人没来,彭股长先送个信干什么呢?便问道:“是个什么人?”

“危险人物!”彭股长说。这里所谓危险人物中逃跑的最多,所以白刚首先猜到了这里:“逃跑的?”彭股长说:“不是。”白刚说:“行凶杀人?”除了逃跑便是这类人物危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