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风流小农民 >

第103章

风流小农民-第103章

小说: 风流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眼也没办法,谁叫这家伙手里有货,娘的,整个R县赚钱就他最容易,坐在家里,一方送货上门,一方再上门拿。反正他就躺在床上整天睡觉,也能赚到钱,而且赚的是大钱。

钱钱钱,张光荣就是有钱,新房子全村最高的,这年代,也没讲究什么室内装饰,想装饰也没有材料。

“进宅了!”二呆站在大门,手里还拿着挂在竹杆上的鞭炮,喊声一完,“唰”地一声,打上了火柴,“乒乒乓乓”!一阵震耳的炮声响两三分钟。

二呆这小家伙近期也发财,当地的风俗,亲房子进宅和时候,就是要一位男孩喊话和点鞭炮,当然有红包。反正这家伙两三天就有一个红包进袋,洗得也太滋润了。

炮声一停,杨玉环跟张光荣的妈先走进亲房子。本来是张光荣的妈打头,但是她却拉着杨玉环,两人一起进。

天!谁要走进张光荣的房间都要笑,墙上挂满了旧字画,大多看上去好像历尽年华的沧桑。妯几个大柜子,都放着什么铜佛像呀,瓷器漆器这些东西,因为东西太多,一个个都紧挨着。那张红花梨木大床,照样是他晚上将身体放平的地方。

“哇!你总共有多少呀?”杨玉环小声问。

“我那知道。”张光荣还真的不知道。

大队干部们全都来,公社的周书记早也来了,张光荣没有请他,不过他自己偷偷跑来,其他的公社干部还不知道。

热闹啊,社员们都是自发来的,他们的心里,都存着对张光荣感激的心,就连许春凤的妈和十二个女儿,还有张卫兵的父母也来。

甚至于一公里外的清水大队也有人跑来,现在他们也高兴啊,看着自家的水稻那穗子比往年的以大以饱满,已经赳在望,能不感激当时号召他们包产到户的张光荣吗。

“张光荣,你们村到了年底,全村可能没有旧房子了。”周书记也兴奋啊。

坐在对面的番薯叔插话了:“还有十多家没能建新的。”

张光荣一边让二呆分发着香烟一边说:“没能建房的,钱由大队先借给他们,两年后归还,不计利息。”

“哎呀光荣啊,你真是大好人啊。”这妖娆的声音,不用看人,就知道是苏寡妇。她就没能建新房子,确实,她就一个人,身体没像菊花这般的硬朗,赚的钱少。

“嘿嘿,全国……不不苏姐,光荣是好人,也只是借钱的好人,不是出钱的好人。”张组织差点叫她全国票。

有人在笑,张组织说的出钱,当然就是在他那里过夜然后出钱了。其实这也是开玩笑,苏寡妇要听不懂才怪,朝着张组织翻了一个白眼,柔软地扭了一下身体说:“你就是出钱的好人。”

乐啊,笑大了,大家都看着张组织大笑。这哥们还急,他还没找对象呢,要让苏寡妇这么一说,别找了。

几位没能建新房的也都在场,激动啊,他们也能跟大家一样,建新房子了。

张光荣还是当初的想法,要让全大队家家户户都富起来,让青山大队,对得起“青山”这个美丽的名字。

事怀都在按着张光荣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五金电器厂就好像一台印钞机一样。赵俊拿着张光荣在香港买的电吹风,和技术员研究起热风扇了。张光荣吩咐赵俊,最好设计成小型的台扇,因为他们有了小吊扇的设计,技术成熟一点。

几个厂房的建设进度也不慢,张光荣站在工地里,问施工队长:“三个月能完成吧?”

“能,不就两层嘛。”施工队长特别有把握地回答。

钱是够用,工地的款是他先垫上的,其实五金厂的收入,就已经够了。张光荣往银行跑了,半个月了,社员们都在准备夏收了,五十万贷款应该到了吧?

当然到了,行长正在抽风呢,五十万全都批,破天荒了!五十万啊!张光荣是怎么样搞的?

“行长,钱来了吗?”张光荣走进行长的办公室就问。

“刚到刚到!”行长眨着眼睛,小声问道:“你到省行找人了?”

张光荣二郎腿一翘:“去了,当然去了,行长热情得很。”

“啧啧啧,以后……嘿嘿。”行长抽风得那个蒜头鼻子闪闪发光,几乎可以照见人民币的影子。

“嘿嘿,其实我五十万还不够。”张光荣也放低声音。

行长的蒜头鼻皱了一下,突然觉得痒,这家伙说这话,差点当场让他得了感冒。声音更低:“现在就你们的存款最多,私人的也是你最多,同志。

“真的不够用,你想,我们自己的工厂,生产工具有多落后……”反正张光荣的口气就是还要。

“真的还要啊?”

“十万吧,还有,以前的三万也要到期了,再续吧?”张光荣的脸还带着三分缺钱的表情。

“最多五万,连那三万,已经八万了。”行长的脸也苦,他这行长最大的权限也就批五万。

张光荣手往行长的办公桌上放:“成交!”

“啥成交,拍卖呀?”行长搞不懂他的意思,成交和拍卖的意思,要到外面说,还有不少人不懂。到银行贷款,怎能说成交呢。

张光荣在暗乐,这五万是仗着那五十万的福气笼罩下才这么容易,行长也不傻。钱要到了就想走,伸手跟行长握着说:“谢谢你了!”

谢个屁!张光荣走了,行长却在心底里骂。这家伙能到省行要了五十万,这能量比原子弹还大,以后还得有送香烟给他的时候。

就一笔五十万贷款也能让县里的官员们兴奋不己,县财政局长好几次往青山大队服装厂跑,关心呗。

好了,农业局也来了。张光荣去年不就不想到农业局,才当了大队书记的嘛,所以,农业局跟他也有点亲戚关系。

公社的周书记跑得比别人还勤,公社养猪场的公猪太老了,出现了公和母青黄不接,想乱搭也搭不上的不良局面,就是因为没有钱。

这样子怎么行,要行的话,那么李书记就干脆成立一支贷款队,让张光荣任队长行了。

李书记还真的找他,打电话到大队,听说他在服装厂,秘书骑着自行车赶来了。

张光荣头一下就大了,冲着秘书问:“李书记找我干什么,不会要贷款吧。”

“不知道啊?”秘书那能知道。

才跟秘书超出服装厂,四眼却也来了,手里提着一个袋子,不用问,又是钱。

“嗨,二四!”四眼大声地说,还将手里的袋子朝着张光荣扬一下。

“扔里面,我还有事。”二万四就是二万四,还搞得神秘的来了个简称。张光荣说完了,骑上自行车就走。

五十万的事情,县委大院的人都知道。一进大门,又碰上财办的郭主任,张光荣看着他,想打招呼吗?等着他先打。

郭主任变脸了,客气啊,将自行车挡在张光荣面前,要不他可能不会下车。“哈哈哈”地笑,反正就是几天不见你了,跑那里去了这些闭话。

张光荣才没那份闭功夫跟他牛皮,应付了几句就走。

李书记当然不会要贷款,他当然也知道,叫了张光荣,的私事也有公事。秘书跟在张光荣身后,他走进李书记的办公室了,秘书一个向后转,他还是看看报纸吧。

张光荣还没开口,李书记就先问了:“到香港了,顺利吗?”

“还行,没出什么差错。”

“见了杨玉环的爸爸没有?”

“见了,他要到别的省份当省委书记。”

两人的说话的声音不大,李书记露出高兴的表情,为老首长高兴。手指点着张光荣,笑着说:“要了五十万,你有本事。”

不会吧,叫我来就为这事?张光荣在这样想。李书记已经说进正题了:“今年夏收,我们县农业大丰收,已经定局了。夏收过后,我们应该加快发展的步伐。”

张光荣点着头:“是应该加快了,农民粮食增产以后,也要防止农产品过剩。第二阶段还是针对商品市场。”

“农产品过剩?”李书记当然不能理解,夏收还没开始,多数的农民还在为粮食发愁,除了张光荣,可以说全国没有人有这种想法。

“对呀,农产品过剩,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便宜,这样农民粮食是够吃,但是想增加收入也难。所以,县城的市场放宽限制,就能暂时缓解这种矛盾。”

李书记点头,发展也要,但是也要预防过热,张光荣的说法具有前瞻性。

'第二卷:白手起家 第147章:惊动农业部'

现在张光荣能有空了,服装厂和五金电器厂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养猪场也顺利得不得了,别小看这个养猪场,赚的钱也不少。

夏收已经开始了,去年是张光荣的生产队出名,今年大不一样了,全县的水稻那长势,了不得啊!

都高兴,当官的高兴,社员们更高兴。不管那个年代,只要老百姓得到实惠了,他们才会高兴。并不是一些官员或者地方政府在歌颂:什么都怎样好,结果老百姓却越过越难,这样他们能高兴吗?

李书记的初步改革获得成功,太高兴了,经常下乡,看着一片片丰收在望的稻田,这位饱受运动沧桑的县委书记心里也可以得到宽慰。

这一切,没有张光荣的实施也不行,有一个好官,再加上一个雷厉风行的良将,还有什么事办不成。

张光荣也想到各个公社看看,对于他的到来,社员们最欢迎了。就是他先行一步,给大家做出一个模式,又是他,振臂一呼,才使得社员们能欢笑地收获着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果。

“张组长,请你收割第一刀吧!”清水大队的社员们最乐了。

“好,我来割第一刀!”张光荣弯腰卷起裤脚,这第一刀,他也当之无愧。拿着猪仙伯儿子递给他的镰刀,“唰唰唰”!为清水大队割下夏收的第一刀。

站在田埂上的杨玉环和领导小组的成员们,都笑了起来。不管他们走到那里,都能得到社员们的真心欢迎,这对他们来了,就是最好的回报。

地委的曾书记也高兴,整个R县农业大丰收,就证明张光荣所创造的模式是成功的。他一下来,李书记陪着他看了几个公社,都是实实在在的丰收啊,并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吹,结果全国的粮食照样紧张。

R县的农业惊动了省委,整个县的农业大丰收,不简单,在这个粮食最为缺乏的年代,一到夏秋两季的季节,省委都会急着等各个县的农业数据。

也就在这时候,中央领导人也好像下定了决心,要改革了。由农业部派出几个农业调查组,奔赴全国各地,其中一路直奔G省。

这一路人马还是由一位副部长亲自带队,因为去年杨玉环到省委告状的时候,那份原始材料,就被韦书记送到中央。也因为如此,这次的农业调查,G省也是重点。

不下去不知道,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是这样的情况,物资匮乏,人民生活相当艰苦,可以这样说,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转折点了。

正好,R县的农业情况,让中央调查组兴趣不小。当然也还不相信,浮夸的数据,人们还见得少吗。

省委的朱副书记亲自陪着中央调查组下来,当然他知道是张光荣所起的作用,只不过他还是有所怀疑,整个县的农业大丰收,这年代简直不可思议。

张光荣为清水大队割了第一刀,然后又站在田埂上,跟杨玉环站一起,两人放眼望去,由衷地互相笑。

远远的突然响起警笛的声音,大家有点吃惊,以为大白天发生什么事呢。

那是农业调查组的车队,先在张光荣他们村口停住了好一会,朱副书记和副部长坐在一辆别克轿车里面,看着青山大队,简直不敢相信。

好啊!两位高官都有下车的想法,没办法,农业部的副部长和省委副书记下来,前后都有不少的警察。公安局的牛局长亲自指挥清场,因为R县还没有迎接过这样高级别的官员。

“哇!难以置信!”朱副书记看着正在建设的合资厂房,里面有一条大红布就有青山大队的字样,不用问了,这就是张光荣那孩子的杰作。

副部长简直呆了,他跑了多少个省份了,今天,终于见到了中国农村中的一点点亮色,也是希望。就如经历了多少个连阴天,突然冲出一缕阳光一样,让这位副部长顿觉振奋。

地委曾书记和县委李书记也走了过来,李书记冲着看热闹却被警察挡在一边的社员问道:“张光荣在村里吗?”

“带着一班干部,老早就往这边走了。”回答的是张组织,手还指着通往山区的方向。

本来朱副书记是想进村看看的,不过张光荣不在,车队又走了,他们的重点也就是看看还没收割的水稻。

“好啊好啊!”副部长和朱书记终于相信了,还没收割的水稻,就证明了R县的农业大丰收并不是虚报,这位副部长又再次叫好。

“停车!”朱副书记大声喊着,因为他看见张光荣正和一班干部站在田埂上,都在看着车队。旁边站着的,就是杨树声的女儿。

“哎哟,省委的朱副书记。”张光荣小声跟杨玉环说,急忙一跳上路。

杨玉环也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