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819章

重生之衙内-第819章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崔省长,穿着军用雨衣,两只裤脚高高卷起,皮鞋和小腿上满是泥泞,身上也到处都是泥点子,宛如一个老农相似,哪里有半点副省长的威风?

“柳书记,感谢!”

崔福诚紧紧握住柳俊的手,连连摇晃。

一连几天,他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之中,抗洪抢险物资缺乏尤其令他坐立不安。在这种关键时刻,物资供应不上,犹如战斗到了白热化阶段,子弹却打光了一样,让人有抓狂的冲动。

柳俊的到来,简直就是及时雨啊!

当然。崔福诚承认,及时雨这个形容,有点不贴切,现在他实在是愁雨水太多了。

柳俊只是紧紧握了握崔福诚的手,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柳书记,您好,感谢你和玉兰市的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雪中送炭!”

站在崔福诚身边的一个男子,大约五十几岁的样子,胖胖的,也紧着上前与柳俊握手。这个人,柳俊也认识的,乃是潜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向洋。陈向洋年龄也快到线了,这应该是他最后一届市长任期,不料就遇到了这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

陈向洋和崔福诚一样,穿着雨衣,裤腿高高卷起,泥泞满身,神色比崔福诚还要疲惫。

整个城市告急,为民父母,他也是心力憔悴了。

柳俊忙即谦虚地说道:“陈市长太客气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在迎接的官员之中,还有一个柳俊非常熟悉的人物,乃是刚刚调任潜州市未久的,原玉兰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娄海英。

娄海英以前与柳俊不是很对路,这个时候,却也特别的激动。与柳俊紧紧握手,感慨万分。

关键时刻,柳衙内总是不会让人失望!

情况紧急,大家也没有多所寒暄,随行的潜州市官员们,紧着引导车队进入潜州市区,卸下救援物资,随即投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崔福诚知道柳俊两天一夜,未曾休息,就想要柳俊先休息一个晚上,明早再商议大计。柳俊摆了摆手,说道:“崔省长要是有空的话,先一起去大堤上看看情况再说吧!”

崔福诚也算得柳俊的知己,清楚他在此时是肯定不会先休息的,当下也不多言,邀请柳俊上了他的车,直赴市区围堤情况最危急的地段。

潜州市毗邻大江,年年都要防汛,市区南部的围堤,修筑得还算是比较坚固的。但是洪峰实在太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柳俊随在崔福诚和陈向洋之后。登上大堤。放眼望去,一片浊浪滔天。平日比较温顺的大江,此刻咆哮着,翻滚着,带着毁灭一切的力量,狠命冲击着大堤,卷起数米高的大浪。

洪水已经差不多与大堤的顶部平行。

大堤上,到处都是抢险的军人、干部、民兵和群众,大家手里持着工具,神情紧张,严阵以待。

“洪峰最高,最危急的时候,已经越过大堤顶部了,现在市区积水严重,很多街道都已经可以行舟了!”

崔福诚简单向柳俊介绍了目前的严峻局势。

在柳俊曾经经历过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九八年的特大洪水,持续时间很长,一共经历了三个最危急的关口,眼下,时间刚刚进入七月份,第二个高峰尚未到来,看来,潜州市还要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过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潜州市的抢险物资就已经告罄,虽然有长河区的支援,只怕也是远远不够。毕竟潜州市的地域比长河区要广大得多,市区的面积,不比玉兰市小多少。清代中期,潜州市曾是A省的省治。堪称历史名城。

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那场惊天大洪水,柳俊并未亲自参与救灾,没有见识过洪水之威,如今亲眼见了这般气势,不禁暗暗心惊。

这滚滚而来,前后都望不见尽头的洪水,若是挣脱堤坝的桎梏,闯进市区,顷刻就是灭顶之灾。

“中央和省里,都下了死命令,严防死守,绝不容失!”

崔福诚向柳俊说道。

柳俊点点头。对于中央的指示和政策,他是很清楚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防汛抗洪工作。入汛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注长江流域等地的汛情,多次对防汛抗洪作出明确指示。一号首长提出,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指明了抗洪斗争的方针。一号首长命令军队全力支持抗洪抢险,作出了军民协同作战的重要决策。

“情况不容乐观!”柳俊皱着眉头说道:“瞧这个架势,汛情只会越来越严峻。上游两大湖泊,被造田围垦。库容量损失太多,行洪蓄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中下游的压力太大了!”

严玉成主政N省,柳晋才主政J省的时候,柳俊就曾经向他们提醒过,停止对两大淡水湖泊的造田围垦,要逐步退耕还湖。应该说,柳俊的提醒起了一定的作用,最近五年间,没有进一步的造田围垦,但历史上已经搞了的造田围垦。令得两大湖泊损失了大量的库容。退耕还湖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许多在围垦湖泊上建立起来的国营农场、渔场等单位,职工、家属众多,退耕还湖,首先就需要安置这些职工和家属。五年时间里,退耕还湖的效果很不明显。

眼下,遇到这个特大洪水,两大湖泊的功效减弱,令大江中下游城市的抗洪压力大大增加。

“是啊,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要打大仗,恶仗!”

崔福诚颔首认同柳俊的观点。

“崔省长,柳书记辛苦了两天一夜,还没好好休息过,您看,是不是先回指挥部,对付一口热饭热菜再商量吧?”

陈向洋在一旁说道。

他是地主,招待远方来客,乃是本分。再说柳俊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以面包、饼干果腹,连一包方便面都没吃,没有开水泡嘛。对于他这样饭量极大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煎熬可也不是一般的难受。当下也不拒绝陈向洋的好意,一起来到了市里的抗洪救灾指挥部。

抗洪救灾指挥部的战时气氛十分浓厚,所有人员都是神色凝重,忙碌异常,见到省长、市长、市委副书记这些大员,也只是颔首为礼,全然没有正常情形下的恭谨小心。

陈向洋一叠声的吩咐工作人员,马上想办法给弄点热乎饭菜过来。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不可能正儿八经在饭店里弄一桌,有口热乎饭菜,对付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一会,工作人员弄了饭菜过来,饭是热饭,菜式很简单。大都是罐头食品,午餐肉、油炸鱼之类,回锅热了一下,另有一个豆芽菜。潜州市的抗洪抢险工作,已经历时一个多月,日常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物资供应十分紧张,以至于招待省市领导,都只能因简就陋。

不过这个对于柳俊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他吃东西历来不挑食,管饱就行。当下也不和崔福诚陈向洋等人客气,坐在一旁的小台子边上,埋头大吃。

吃饭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急匆匆的跑过来报告说,一处溃坝的险情已经排除,都是因为长河区运送过来的物资很及时,特别是有了充足的麻袋编织袋和挖掘设备,令得守堤大军很快就堵住了口子。

陈向洋很兴奋,对柳俊说道:“柳书记,你们真是来得太及时了!”

柳俊笑笑,继续吃饭。

他确实是饿坏了。

眼见柳俊一口气吃完了一小锅米饭,各类菜肴也是一扫而光,陈向洋就看得眼睛有些发直,叹息道:“柳书记,年轻真好啊!”

他三天吃的东西加起来,只怕也不如柳俊一顿吃得多。

崔福诚笑道:“柳书记还是个练家子呢。”

陈向洋就大感诧异,啧啧称奇。在他想来,柳俊就是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衙内,焉能吃得了练武的苦头。这个年轻的市委副书记,还真是令人惊奇不已。

“柳书记,你看,下一步的动作,怎么做?”

崔福诚随口问道。他以往与柳俊谈话,都是这个方式,彼此之间十分平等地商量。却让陈向洋再一次目瞪口呆。

怎么,崔省长需要请示柳俊吗?

这也太离谱了吧。一个是省委常委,一个仅仅是副厅级干部而已!

柳俊想了想,问道:“潜州市的机场,没有封闭吧?”

崔福诚说道:“基本封闭了,民航班次全部取消,雨势太大,班机起降不安全。目前只对军用飞机和运输救灾物资的飞机开放。”

柳俊点点头,说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先在潜州市留几天,看看有没有可以帮得上忙的。另外,我估计抢险物资还会有很大的缺口,长河区那边,还有一些储备,但很可能不够。我再想想办法。只要机场没有完全封闭,物资还是可以运进来的。”

第九百八十七章 百亿救灾

当天晚上,柳俊没有再上抢险第一线。他对潜州市的情况不熟悉。潜州市的干部和抗洪抢险军民也不熟悉他这个外市的市委副书记。他上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作用不大。

事实上,柳俊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指挥者的位置上的。

当此之际,他应当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柳俊在潜州宾馆住了下来。潜州宾馆就是原先的潜州市政府招待所,设施条件谈不上多好,较之秋水大酒店这样的顶级豪华酒店,那是大大不如的了。不过秋水酒店并没有将连锁店开到潜州市来。况且,洪水肆虐,市区早已经限量供电,潜州宾馆自然是在特供之列。

柳俊刚刚洗漱了一下,菲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小俊,你到了玉兰吗?”

菲菲的声音有些不安,充满了关切之情。柳俊昨天上午就离开了首都,两天一夜没有音讯,也难怪菲菲着急了。

“嗯,我昨晚就到了玉兰,现在潜州。”

菲菲一听,先就放下心来,问道:“怎么去了潜州?”

“潜州的情况很危急,我送了一批抢险物资过来,可能要在潜州多呆几天。”

“是这样,那你一定要小心呀……”

“放心好了。我会注意的。阳阳呢?”

“阳阳已经睡了,刚刚还在念叨爸爸呢。”

柳俊就微微一笑,说道:“乖儿子,知道牵挂爸爸了。”

菲菲笑了一下,随即问道:“需要我做什么吗?要不,我捐款吧,捐一百万行不?”

菲菲现在早成了亿万富翁,她不是很在意钱。只是身为政治局委员的女儿,市委副书记的妻子,捐款方面也要注意个影响,以免不明真相的人,误会柳俊,甚至误会严玉成和柳晋才。

“好,捐款好。不过,你匿名捐献吧,咱们也不贪图那个虚名。”

柳俊立即肯定了妻子的做法。

“哎……我知道了。水火无情,你一定要小心呀。”

柳俊笑着说道:“我会的。你不要担心。”

挂断菲菲的电话,柳俊马上和巧儿与小青取得了联系。两位顶级大富豪都不约而同地向他表示,已经准备了大量的抗洪抢险物资,问他要怎样做。

“包专机,紧急运送到潜州市来,越快越好。不要在意钱!”

柳俊马上吩咐道。

两大富豪一齐答应了。

小女儿乐乐还没睡觉,吵吵着要和爸爸说话。和女儿不是经常见面,柳俊就多打电话,经常在电话里和乐乐讲故事,逗她开心。

“爸爸,你现在抗洪抢险吗?”

乐乐已经将近五岁。上幼儿园了,自称“见多识广”,这段时间电视里都在播放全国的抗洪抢险情况,小姑娘耳濡目染,一上来就和爸爸谈论“国家大事”。

听到女儿清脆的童声,柳书记精神大振,笑眯眯地说道:“是啊,爸爸正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你那里,人很多吗?是不是有很多军人叔叔?”

小女儿的视觉很独特,竟然最关心的就是人多不多,尤其是军人叔叔多不多。

柳俊哑然失笑,随即也有些感慨。抗洪抢险,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绝大行动,一号首长下令军队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各大媒体都在宣传军队抗洪抢险的先进事迹。以至于乐乐一开口就问到这个方面。不得不说,在这场伟大的战斗中,人民军队和武警官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键时刻拉得上,打得赢。不愧钢铁长城。不过比较起来,同样英勇顽强,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广大群众,媒体给予的宣传就略少了些。

“是啊,乐乐,抗洪抢险是有很多军人叔叔,也有很多其他的人。比如爸爸,就不是军人,但也一样在抗洪抢险。”

乐乐就骄傲地说道:“爸爸,你真了不起。妈妈说,我们要捐款,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把我的零用钱都捐出来了。”

“乐乐真乖!”

柳书记对女儿的义举大加赞赏。巧儿如今虽然已是国内首富,放眼全球,也是超级富豪,但在教育女儿方面,很是认真,从不溺爱娇惯,尤其是涉及到金钱,管得比较严,从来不让乐乐胡乱花钱,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乐乐的零用钱也是很有限的。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乐乐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零用钱,是个很了不得的壮举。

柳俊看重的,就是这个举动背后包含的博爱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