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贴身保安 >

第991章

贴身保安-第991章

小说: 贴身保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道理内地必须停下来等着,永远不要赶超香港。没有这个道理嘛!!”

“但是,香港不可替代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始终没有消失,在促进珠三角洲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为珠三角地区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拉动珠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方面,仍然会有巨大的扩展空间。而粤港关系若能循这个方向发展,其双赢的收益一定会远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前店后厂模式。”

“我曾经两次去过香港,和前任杨特首是私人关系不错的朋友。我也还有其他的亲人在香港生活,对于香港,我不能算是陌生,应该说是非常的熟悉。在港媒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香港和南粤的关系现在是龟兔赛跑。南粤是兔子,香港是乌龟。这种说法令人哑然失笑。这个观点用以比较当前两地发展速度的确是客观的。但是GDP的增速能够达到10%的兔子在世界上不会太多。况且兔子跑得再快也不吃乌龟。南粤或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绝非以吃掉或者替代香港为目标。”

“不过,话要分两头说,珠三角也要明确自己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定位。举个例子,我看到很多镇一级的规划都明确写着CBD三个英文字母。你珠三角的镇都有CBD了,还要香港中环干什么?所以香港也不必担忧。其实所谓相互关系的定位其实并非规划书上的文本,而是犹如夫妻关系,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双向调整不断修改磨合而成。一国两制、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现实给粤港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错位互补的空间。双赢不但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还是非常客观的可能。这样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地球上并不容易找到。历史早已证明:珠三角的机会就是香港的机会,我相信未来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也只有在祖国大陆的强大支撑之下,香港才能取得更加璀璨的成绩。刚才谈到的问题,我觉得并不是什么难以办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了祖国大陆的强大支撑,香港,怕什么?香港,你大胆地向前走……”

赵建辉的话,博得了在坐人员,以及那些采访记者的阵阵掌声。

赵建辉笑着摆手,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黄帝内经》有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上医治病,必讲究一个防患于未然,防重于治是也。中医理论,乃华夏哲学在医道上的延续,与治国之大道,实一脉相承,互有诸多相通之处。防患于未然,也实乃千古不易的治国大道。

当前,内地、尤其是南方个别媒体与香港的一些媒体刻意诱导,再加上一些分裂势力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凭空捏造是非,疏离香港与内地的的亲情。我们,该怎样来防患于未然,防止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疏离,甚而走到水火不相容的境地呢?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看着在座的所有的官员,眼神中发出一种很疼心,又很坚强的神态。

第二十一卷走马河东谱新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惊人的言论

眼神凌厉的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看到大家都惊呆了一般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赵建辉这才接着说了下去。

因为“一国两制”的意识形态的巨大不同,必然造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巨大差异,在缺乏有效沟通的途径下,也必然造成两地人民的互相不理解,矛盾因此而生。内地与香港迟早要面对形同陌路、面和心悖,甚至彼此仇视的尖锐矛盾。

既然迟早要面对,早总是比迟好的。早爆发,正好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所在,及时防止“乱成”,其实我们毋庸讳言,这几年内地人与香港人的恩恩怨怨,可谓车载斗量,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内地人为了支援香港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从亚洲经济危机人民币不贬值的坚强援助,到非典之后为拉动香港经济增长放宽的自由游,在当时也曾经受到了香港人民的欢呼和支持,但是现在都成了为人诟病的把柄。

有人说,所谓97年被大鳄索罗斯“攻击”过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韩国、宝岛股市现在的点位高升。反而是97之后被大陆“保护”起来的香港股市现在的点位低迷。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的恒生指数点位是15200,现在恒生指数的点位是19800,十五年时间涨幅仅30%多点。再看看那些所谓15年前被美帝和西方“攻击”过的东南亚国家股市涨幅是多少?大都是几倍的涨幅!还有几个国家的股市连创历史新高……

说到这里,赵建辉把脸一沉,口气有些严厉的说道:“说这话的人不是太幼稚,就是别有用心!。”

经济危机到一定阶段,就是要军事做最后盾的了,否则再有钱也是待宰羔羊。二战的犹太人,不比你香港人有钱?

反过来,如果米帝97真铁了心想要经济收割香港,你以为香港政府那点私房钱能管什么用?航母开来两艘,什么就都没有了!东洋岛国,就因为米国驻军,一个广场协议,失去了二十年的时间。区区一个香港,真要搞定,还费吹灰之力么?

“地域的狭小必将造成人员思想的狭隘,这句话也许还是有点道理的。大陆对香港的保护,之所以不被领情,是因为人们在和平环境下生活的太久,已经忘了世界的残酷。矛盾既然凸显了出来,我们就有好好梳理当今内地与香港关系的必要,也应当深刻反思造成内地与香港人民关系疏离的原因。而不是哭着闹着不愿意回家,心甘情愿的去当外国人。”

当初开通CEPA和自由行时,中央和港府都有一种期望,那就是用这种刺激措施使香港经济喘一口气,用以带动金融、专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产业的服务需求,毕竟这些行业才应该是香港竞争力的核心。然而近十年过去,零售业的急剧增长“其溢出效应无法到达其他产业”,反而使其他新兴产业难有发展的空间。即使增加了就业,自由行吸纳的主要是大量的低技术劳动力,年轻人投身其中亦难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自由行的好处除了商铺业主,普通市民几乎享受不到。反而是连锁零售商店的急剧扩张,破坏了香港社会原本的社区结构和消费习惯,其中的损害逐渐浮现,演变成今天港人与内地游客的对立。

这是当初的决策错误吗?绝对不是。这事因为,在这十年之中,自由行带来的眼前利益和繁华景象甚为符合港人实用主义的心态,而“背靠祖国”的神话也已经深深植入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之中。由于库房连年盈余,政府不仅不再讨论税基狭窄的问题,还以争取到新的中央“惠港措施”为政绩,遑论顾及经济转型。

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港府才终于大梦初觉,委任了一个经济机遇委员会,提倡发展知识经济和“六大优势产业”,时至今日仍成效不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无论创意、环保、医疗或是科技等多么先进的现代产业,在香港首先便要克服高地租带来的成本问题,这恰恰又是香港经济的重心和痼疾所在。高昂的地价和生活成本,极大削弱了香港在很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赵建辉这几句话,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在骂:“妈的,国家给你们再优惠的政策有什么用?你们自己不努力,光知道抱怨,不知道抓住机遇干点正事儿,自己不进步,还埋怨别人马上就要超过你们了,让别人停下来别撵上你,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其实,现在内地人对香港,依旧是充满着崇拜、敬仰之情的,比如每年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的络绎不绝,香港更是内地人眼中的“购物天堂”,每年内地人民在香港消费的奢侈品,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这之中也出现了一些孕妇到香港待产的私人行为,分析其原因,无非是欲享受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一些特权而已。但他们既然获得了内地与香港政府的允许,也是无可厚非的个人行为,一些香港媒体和香港人,是不应当以此用“蝗虫”这样的词汇及“抢香港婴儿奶粉”诸句子来侮辱所有内地人的。

内地人民对香港的感情,可以说是包容而平和的,甚至是崇拜的,但是这些年的媒体上,往往会看到极少数香港人对内地人的不宽容甚至是谩骂、污蔑。例子不用多举,这些媒体朋友门比我心里更清楚。我只想问的是,是什么原因,让一些香港人民对内地缺乏认同感,对内地人民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尊重?

这主要是因为,香港政府,在抓香港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香港人民的爱国及道德教育,恐怕这也只能算是原因之一还有之二、之三,这个问题咱们慢慢再说。当然,香港地区爱国的人民,是占绝大多数的,他们对国家朴实的感情,以及每次内地受到自然灾害的时候,香港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主人翁般的担当情怀,很是令人感动。虽然如此,我们仍不能不督促香港政府,要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对所有香港人民进行爱国、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内地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香港的富强和繁荣,绝对不是姑息和纵容。‘一国两制’这个制度的前提就是一个国家,一些人如果连这个前提都不想要了,内地人民和中央政府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所以,在这一条路上,能够走多远,中央政府的忍耐度是多少,把握不好是会出大错的。”赵建辉的这些话,那在座的人全都惊呆了,当着安特首的面批评香港政府啊,这个年轻的高官,代表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或者,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要做调整了?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香港,就算是在国内,在南粤也是存在的。南方一些新兴资本团体操纵媒体,不仅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甚至于鼓吹分裂。他们勾结一部分港媒和一些别有用心的香港及内地的分裂势力,故意制造香港人民与内地人民敌视的舆论。于是,在网络及现实中,要把香港分裂出去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公开打出“宁做香港狗,不做华夏人”的招牌。这样,就势必造成一些香港人民对内地的不认同感。

在他们心中,涌动着没有归属感的消极情绪,有些人就付诸于言辞、行动,后果就是造成对内地人民及香港人民的伤害,而更加大了内地与香港的矛盾。这正是分裂势力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他们就是要造成内地与香港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进而把香港打造成一块“飞地”,用“一国两制”做幌子,来完成他们最终分裂的目的。

所以,造成内地人民与香港人民在当今情感疏离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媒体及分裂势力,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他们巨大的破坏性及险恶用心,坚决的加以制止。

我们既然清楚了一些香港人民与内地人民当今还不算太深的矛盾关系,为了祖国的和谐稳定、统一团结,我们应该怎样来消除这些矛盾,让香港人民与内地人民更和谐地相处呢?

我认为,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很好地解决问题。首先,应该尽量减小文化层面的差距。香港地区在保留粤语的同时,有必要全面推广普通话教育,进而推广简化字的教育,当然,我国传统文化及道德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地人民,也应当对香港地区的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有必要的了解。内地人不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去面对香港,香港人民更不可以“夜郎”的心态,来对待内地人民。

一个国家的团结,首先是在文化上的不可分割,即各地区、各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并以此而自豪的主人翁感觉。这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严厉打击分裂势力及别有用心的不良媒体,正是他们的蓄意为之,在加大香港地区与内地的矛盾,也正是他们,在无限放大当今香港地区与内地的本不太严重的矛盾,进而欲造成香港人民与内地人民的相互敌视、水火不容,为他们浑水摸鱼,进一步分裂祖国创造条件。

第三,也许中央政府,应该对“一国两制”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了。“一国两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大创举,是一个开拓性的成就。然而正因为是原来没有过的事物,如何在行使的过程中一步步来完善它,恐怕是更重要的。

香港已经回归近15年了,如上所述,这15年间问题也出现了,如何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来消弭这些矛盾,恐怕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我认为,在保持“一国两制”不变的情况下,香港地区理当有一些必要的社会主义元素存在,这恐怕是维护香港地区稳定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如何操作,这还得好好商榷,这也算改革开放所必然要面对的课题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