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没有。”于飞笑着站起身迎道:“倒是董叔工作那么忙,小子还总是过来打扰,心里过意不去呀。”
董德昌摆摆手说:“我这也难得有个活,刚才有个青皮拿了一个熏香炉非要说是宣德炉,真是异想天开。”董德昌摇了摇头,他说的是实话,作为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下面还有两个鉴定师,平时需要他亲自鉴定的物件并不多。
今天也是没事,听说有人当宣德炉,董德昌便想去看看,哪想到根本就是一个熏香炉,还缺了几个口。那个青皮无赖竟然开口要当二十万,也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捡来的,真是想发财想疯了。
“哦?于飞呀,不会又淘到什么物件?”董德昌坐下来,看到桌子上报纸包着的两个物件。
于飞一边将报纸打开一边说道:“今天在夫子庙古玩城见到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物件,感觉上是个老东西,拿来给董叔掌掌眼,看看是不是捡漏了。”
站在一旁的文轩嗤笑一声,小声地嘀咕道:“你以为漏子都是你们家养的呀?”
对于文轩的态度,于飞虽然有些不喜,但也没有在意。
董德昌咳嗽一声,说道:“文轩的话虽然难听,可是也有几分道理,做古玩生意最要不得的就是总是抱着捡漏的心理。”
于飞点了点头,说道:“董叔教训的是,小子记下了。”
报纸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青花小罐和盖子,小罐显得脏兮兮的,上面还残留着没有擦干净的烟灰。
董德昌皱了皱眉头,一时也没看出来是什么。
文轩有些幸灾乐祸的说:“于飞,你不会是拿了谁家的烟灰缸吧?”
“文轩,去拿块布来。”董德昌说,又转过头:“于飞,这东西的品相可不算好,你花了多少钱?”
“小一百万。”于飞说。他不好说是盘店的时候附送的,没花钱。说一百万也不算错,毕竟如果不是想买这个青花小罐,自己也不会花一百万去盘那个店。如果这个小罐能值个十几万,那么那个店盘的价格就不算高。
董德昌吸了一口冷气,一百万这个价格可不算低了,除非清楚东西的价值,否则就是自己也不太可能花一百万买这样一个小罐。
“你呀……”董德昌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觉得于飞的赌姓太大了。
这时文轩拿了一块布过来。董德昌接过布开始慢慢地去擦小罐上的污迹。
还好,这些污迹并不难擦,一会的功夫,小罐便露出了真容。
罐体作圆柱形,口沿及底部略为收敛。罐口直径大概十四、五厘米,腹径长一些,底径又短一些,高大概十一、二厘米。浅盘式盖,盖和罐体相扣合时,陷于罐的子口之中,形成“座盖式”。盖正中有一小孔,可作系钮绳和通气之用。圈足浅而宽,露胎,胎釉结合处可见火石红线。器物胎体厚重,釉层肥厚,白中发青。
董德昌的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口中喃喃地说:“不可能呀,这是宣德器物的特色呀。”
他又接着看罐上的青花纹路。罐盖上绘制瓜瓞纹,茂盛的叶蔓缠绕着一大两小共3只果实。罐腹上绘两丛瓜瓞纹,每丛4只,共有8只果实。叶蔓掩映,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董德昌小心翼翼将青花小罐地放到桌子上。不知道是不是于飞的错觉,他觉得董德昌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于飞呀,刚才你拿它当烟灰缸了?”董德昌问。
“是。”于飞微微有些脸红,刚才为了不让小刘店主怀疑,他也向罐子里面弹落了几次烟灰,不过烟屁股可没舍得掐灭在里面。
“你呀,你呀,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了。”董德昌用手虚点着于飞的头,好像于飞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这让文轩心中暗暗窃喜。
“董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虽然于飞知道这小罐是个老物件,但是却不知道它的来历。看这样子董德昌应该知道了它的来历,但就是不说,都快把人急死了。
“这个罐子应该是大明宣德皇帝青花蟋蟀罐。”
“蟋蟀罐?”于飞一愣,“您说这东西是斗蟋蟀的?”
“没错。你别看罐的底部凹凸不平,这是斗盆的需要,故意做成这样的。蟋蟀罐这种器形只在明朝宣德年间有,因为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所以也被称为蟋蟀皇帝。当年景德镇官窑曾经做了很多个蟋蟀罐,可是存世非常稀少。你看这缠枝瓜纹,蓝中泛绿,是不是和其他的青花有所不同?这是用进口的苏麻泥青料绘制的。”董德昌解释说。
“董叔,我有一些不明白,既然当初景德镇官窑做了很多蟋蟀罐,那存世的为什么会那么稀少呢?”于飞问。
“那是因为宣德皇帝驾崩后,太后下令将宫中所有的蟋蟀罐全部砸碎了。九三年的时候,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发掘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时,出土了大量碎瓷片,复原出一批蟋蟀罐。其中有云龙纹、双凤纹、松竹梅纹等多种纹饰。但是完整的蟋蟀罐却从没见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让我看到一只。这只罐上的缠枝瓜纹也叫瓜瓞纹,大的为瓜,小的为瓞,谓之瓜瓞绵绵,有子孙昌盛之意……”
“可是师傅,这个蟋蟀罐这么小,即便真的是宣德年间的官窑恐怕也不值一百万吧?”文轩说。
这也是于飞关心的问题,说了半天这个蟋蟀罐到底能值多少钱呀。要说这个小的罐能值一百万,于飞也不相信,只要它能卖个十多万,那于飞就不亏。于飞拿起桌上的水杯,很悠然地喝一口。
董德昌很不满意文轩打断了自己的话,瞪了他一眼说:“你懂什么,零一年的时候一个不带盖的宣德蟋蟀罐拍出了一百八十万,这只带盖的,而且品相又这么好,要是拍卖的话恐怕不会低于三百万。”
“噗——”于飞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水全喷了出来。
第36章 藏宝阁
要是换一个人告诉于飞面前的这个不起眼的青花小罐,好吧,就算他是宣德皇帝的蛐蛐罐能值三百万他指定不信,这钱好像太好赚了吧?自己刚刚花掉了一百万,可是转眼的功夫就倒赚了两百万,还外加一个藏银器店和一屋子的藏银器。
文轩一听也傻眼了,他本来指望师傅能说出一个极低的价格,他更想看看于飞在听到这个价格后如丧考妣的表情呢。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蟋蟀罐竟然能值三百万!他家也算富裕,两三百万也并非拿不出来,可是那都是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赚来的,可是于飞呢,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做到了。
“于飞,这个蟋蟀罐你要是打算出手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拍卖公司。”董德昌说道:“不过呢,我可告诉你,宣德蟋蟀罐可是非常难得的,过几年价格会更高。”
于飞想了一下,虽然自己身上还有几百万,并不差钱。可是这个蟋蟀罐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也没有条件收藏,要是一不小心摔了碰了,那价格有可能就大幅下降了。不如现在出手换成现钱的好,毕竟那个藏银器的店还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于是说道:“董叔,麻烦您帮我出手了吧。”
“行,只要你考虑好了就行。”董德昌说。
于飞并没有把蟋蟀罐拿回来,而是直接放在了董德昌那里。以他对董德昌的了解,也不怕他赖了自己的东西。
“爸,今天工作忙不忙,累不累呀。”于飞刚离开时间没多久,董子韵便带着冷雨霏进了办公室。今天的董子韵显得特别乖巧,竟然主动给董德昌捏起了肩膀。
“别!”董德昌没有好气地说:“你这样,我浑身都哆嗦,还是先说你想要什么吧。”
自己女儿的秉姓董德昌是一清二楚,这样献殷勤肯定是有什么事求自己,而且看这样子事还不小。
“哎呀爸!你听听你说的话,多难听呀,女儿疼老爸不是应当的吗?”董子韵装作很委屈地说。接着又看到放在桌子上的宣德蟋蟀罐,便拿了起来,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呀,蛮好玩的,上面还画着西瓜呢。”
董德昌连忙说:“赶紧放下,那是于飞刚拿过来的蟋蟀罐。”
“又是于飞?”听到这个名字董子韵打心眼里觉得烦,“他拿着东西来干什么?难道还要斗蟋蟀呀?这么大人了,闲不闲呀?”
“你懂什么?”董德昌站起身从闺女手中拿过蟋蟀罐说:“这是宣德时候的青花,是古董,至少值三百万。”
“三百万?!”董子韵惊讶地说:“爸,你没看错把,这个破罐子能值三百万?你说那小子是不是去盗墓了呀?怎么三天两头拿出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都还么值钱。”
董德昌被闺女的话气笑了,说:“你以为盗墓就那么容易啊?再说盗墓都不一定能盗到这些好的东西。”
现在盗墓的小说太多,都觉得在中国好像遍地古墓就等着人去盗一样,而且只要是个人,拿了把洛阳铲一盗一个准,里面不是奇珍就是异宝。其实中国这些古墓大一些的不是被盗空了,就是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没有水平的盗墓贼连古墓都找不到,即便是盗了几个普通的古墓,也没有什么油水可言。
“切!谁稀罕。”董子韵听说蟋蟀罐是于飞的,便兴趣缺缺。
“叔叔,是这样的。”见董子韵被于飞气得昏了头,连正事都忘记了,冷雨霏便开口说。
董德昌也露出温和的表情,这让董子韵大为疑惑,到底自己和冷雨霏哪一个才是父亲的亲闺女呀。
冷雨霏到宁都之后一直住在董德昌的家中,她和董子韵完全是两个姓格。董子韵闹,冷雨霏静。用董德昌话说那叫知书达理,有大家闺秀的范。真不知道她和董子韵怎么会成为朋友的。
“我想请子韵去藏省写生,所以想请叔叔您批准。”
“写生,写生好呀。”董德昌顺口说,突然又瞪大眼睛,大声说:“你说你们要去哪?”
“藏省呀。”董子韵理所当然地说。
“就你们俩人?”
“是呀,我们俩人怎么了?难道你还怕人把我们拐卖了呀。”董子韵说:“以我的身手,哪个不开眼的要敢打我的主意,哼哼,我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董子韵的脸上露出一丝“狞笑”,仿佛看到于飞满脸是血的跪伏在自己的脚下一般。
“不行!绝对不行,你们简直是胡闹。”董德昌一口拒绝了:“你们以为藏省是什么地方,不说别的,那里的海拔就够你们受的。”
“可是……”董子韵还要再说,董德昌却打断她说:“这件事不必再说了,我不同意。”
“老古董,老顽固!”两人出了典当行,董子韵气呼呼地说道。
“好了,别说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俩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冷雨霏劝道。
“我说什么来着?他肯定不会同意的,你偏偏还让我去说,这不是找不自在吗?”董子韵原本是想和冷雨霏悄悄去藏省的,但是冷雨霏觉得这事还是要跟董德昌说一下。没有想到果然如董子韵预想的那样,董德昌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那现在怎么办呢?”冷雨霏轻皱眉头说,她也没有想到董德昌的封建家长作风那么重。
董子韵脸上露出坏坏的笑,说:“我们私奔吧。”
“什么私奔呀。说得那么难听。”冷雨霏也笑了。
“我们这难道不算私奔吗?小妞,你就从了本大爷吧。”董子韵说着伸手去捏冷雨霏的下巴,遭到冷雨霏的猛烈反击,当下闹作一团。
三天后,董德昌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了董子韵留的字条,说是已经在前往藏省的途中,让他不要担心,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
董德昌气得直跺脚,可是也没有丝毫办法。他也不可能丢下这么一大摊子去藏省找闺女,再说藏省这么大,即便是他去了都不一定能够找到,也只能等她们从藏省回来,再教育她们一顿了。
当于飞回到雅集斋的时候,齐跃已经办好了转让的手续,从此这个藏银器的小店就姓于了。
于飞把宣德蟋蟀罐的事跟他们简单的讲了一下,两人听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那个他们刚刚当烟灰缸用的小罐竟然值三百万?!于飞又给了两人每人20%雅集斋的股份。原本按照于飞的意思是给他们每人30%的,但是两人坚决不同意,最后改为20%,两人才接受。
这样于飞占有雅集斋60%的股份,是大老板,齐跃和齐志分辨占20%的股份,是二老板和三老板,至于伙计,先让齐跃客串吧,以后根据店的规模再看要不要招人。
至于店的名字于飞本来想用创意山门的名字的,不过齐跃说藏银店用这个名字有点不伦不类,于飞一想也是。
最后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用“藏宝阁”这个名字。其中的藏字既有收藏的意思,也有藏省的意思,可谓是一语双关。
名字想了之后,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货源问题了。
第37章 货源
老刘“走”的匆忙,什么后事都没有交代。而小刘呢又不务正业,对店里的事根本就不闻不问,如果不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