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帝王秘葬 >

第16章

帝王秘葬-第16章

小说: 帝王秘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君儒的眼睛一亮,这不失为一个办法,只要将骨头削去一些,卡口处有些松动的缝隙,就能用剑尖插进缝隙撬开死扣。可问题是,他把手伸进血洞的时候,大鼍龙已经疼得发抖,如果要进一步做一个开膛破肚的大手术,没有麻醉剂,大鼍龙吃得消么?

老地耗子似乎知道苗君儒有什么顾虑,他嘿嘿一笑,从背袋里掏出一包东西,在众人的面前打开,是一撮黑色的粉末。

虎子惊道:“迷……迷魂散?”

老地耗子有些得意,却又神秘兮兮地说道:“这可不是迷魂散,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僵尸粉。”

苗君儒暗惊。他在湖南考古的时候,听湘西一个赶尸的老道士谈起过僵尸粉。关于僵尸粉的故事,是有些来历的。不知哪朝哪代,有个盗墓贼进入一座大官的墓葬,哪知惊醒了里面的千年僵尸,盗墓贼施展浑身解数,总算消灭了千年僵尸,可他也被千年僵尸咬伤,中了尸毒。一般中了尸毒的人,若有高人及时相救除去体内的尸毒,躺个七七四十九天,并无大碍,否则死后都会变成僵尸。盗墓贼挣扎着回到家里,体内的尸毒已经攻心,就算找到高人,也回天乏术。他吩咐婆娘在他死后将他烧成灰烬,以免变成僵尸害人。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婆娘是个蛊师,连夜进到大官的墓葬中,从千年僵尸口中拔出那四颗獠牙,把獠牙磨成粉,混在蛊虫里制成一种黑色的粉末,用祖传的蛊术保住了丈夫的性命。

盗墓贼的命虽然保住了,但变成了活死人,除了头和手,胸部以下没有半点知觉。他靠着婆娘的服侍,度过了余生。

人死了,但那种用千年僵尸獠牙配制的僵尸粉,却经过一些蛊师和术士的改良后,秘密流传了下来。

经过改良的僵尸粉是很神奇的东西。如果有人身上带着僵尸粉,夜晚潜入某个村庄,狗一闻到那股味道,立马吓得屁滚尿流,连吭都不敢吭一声。假如遇到僵尸,只消在鼻子底下抹一点,僵尸就嗅不到生人的味道,以为站在面前的人,也是一具僵尸。在特定的环境下,人可以用僵尸粉把自己变成一根木头,数天不吃不喝,不动不移。

僵尸粉的最奇妙之处,就是能瞬间止血,并使伤口愈合。但那种东西终究不是良药,像鸦片一样容易让人上瘾而无法摆脱,用过一次,以后其他的药物一律无效。老地耗子那套用童子血治伤的把戏,其实就是靠僵尸粉在忽悠人。

根据剂量的不同,僵尸粉也能当麻醉剂使用,甚至能把人变成活死尸。苗君儒听人说过,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盗墓贼被古墓穴里的墓石压住了双腿,同伙见死不救弃他而去,盗墓贼依仗腰里的那包僵尸粉,自行砍断双腿,靠两只手爬出古墓。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用僵尸粉把那个见死不救的同伙变成了活僵尸。

僵尸粉是好东西,可要是放在坏人的手里,就成了助纣为虐之物,况且千年僵尸也不是说找就能找得到的,有的人找了一辈子,别说千年僵尸,就是百年僵尸也找不到一具。

僵尸粉在江湖上失传,与一个大人物有关,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史记载,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小沙弥。入寺不到两个月,因遇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成为游方僧人,浪迹江湖。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在其友汤和的来信劝说下,参加了郭子仪领导的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蒙元的“璋”。值得人们深思的,就在这个“璋”字上。

“璋”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时,君主与群臣手里拿着“璋”,用以表示瑞信。战国之后,玉璋退出了历史舞台,纵观近代的考古研究和历代的古董记载,从未见到战国之后的玉璋。

不是专业的人,不知道“璋”是什么东西,而“璋”字的含义,也绝对不是一个没有念过一天书的人所能知道的。

事实上,朱重八确实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是一块诛杀元朝而给他自己带来祥瑞和运气的玉“璋”。

朱重八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璋”,历史学家想破了脑袋都无法找到答案。但是流传于民间的一段野史传说,或许能够解释这个疑问。

传说朱重八在游历四方浪迹江湖时,干过各种各样的事,包括盗墓。正是由于盗墓,才使他从前辈人的口中知道各种古董玉器的来历常识,也知道“璋”是做什么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座古墓中拿到一本奇书,正是这本奇书,教会了他怎么运用兵法,如何笼络人心。

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打败几个强大的对手,建立了大明朝后,开始干起了兔死狗烹的活,大肆诛杀功臣,除幼年好友汤和一人得以善终外,其余的人都死在他的手里,虽然这些功臣的死法不尽相同,但有一人的死法实在过于怪异,那就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此人几乎是个天才,会写诗,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民间,刘伯温是一个奇人异士,相传由他所著的《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可谓一篇神文。

明史记载: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就是这样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居然是中蛊而死的。

在政治上,刘伯温并没有犯多少过错。他一见情况不妙,便急流勇退,谢绝了朱元璋要他出任丞相的好意,还与朝中大臣保持一定的距离。可就算他再识时务,心狠手辣的朱元璋仍是没有放过他。据青田县刘氏后人相传,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刘基照单抓药回来煎服后,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虽有名医用药,但于事无补。他似乎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与朱元璋谈论政事时,随便提了一下自己的病,他以为朱元璋会很在意,可惜他错了。正如他所猜想的那样,朱元璋已经对他这个开国功臣起了杀心。

刘伯温回到老家后,开始闭门谢客,不与任何朝廷中人来往,暗中研究各种治疗奇症的偏方。可就在他的病情略微好转的时候,朱元璋给他来了一封信,他看完信后就把信给吃了,稍后开始全身僵硬,口不能语,三天后腹胀如鼓,七日后卒。皇上得知他的死讯,只派人前来吊唁了一下,并没有其他的表示。直到一百多年后,明武宗朱厚燳才追赠他为太师,谥文成。

传闻刘基死于中蛊,但没有人知道是谁下的蛊,那是历史之谜。不过,以刘伯温的身份,若无皇上同意,谁敢害他?

就在刘伯温死后的当天晚上,南京的“诏狱”发生大火。明史记载:洪武八年三月,诏狱大火……

这“诏狱”是朱元璋直接掌控的,里面关押的都是朝廷重犯。按理说,“诏狱”失火这样的大事,朱元璋不可能不闻不问。奇怪的是,朱元璋不但不闻不问,还把管理“诏狱”的五品镇抚司童招弟升为从三品同知,派出京城公干。童招弟出京城后没多久,就离奇暴毙,而他的家人,上至七十多岁的老母,下到三岁孩童,一夜之间都暴毙身亡。

据民间的说法,当时的“诏狱”关押着的,除了“胡蓝二案”所牵扯的要犯外,还有一批特殊的犯人,那就是受刘伯温之邀,从各地赴京的能人异士。这些能人异士里面,既有技术高超的盗墓贼,也有游历四方的风水师,还有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诏狱”失火之后,这些人从世上蒸发了,成了一个谁都解不开的谜团。

所有的这些事,都是锦衣卫干的。锦衣卫虽然有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但是最厉害的,就是侦察的手段了。哪个官员在家里做过什么,说过什么话,即便是最隐秘的夫妻床笫之事,朱元璋都一清二楚。有些官员为了防备锦衣卫的打探,暗中在家里养狗,夜晚防止陌生人进入。

明史记载,锦衣卫精通各门各派功夫,能趴在人家的屋梁上,或躲在某个角落里,数日不吃不喝不动不移。

如果让一个人数日不吃不喝不动不移,即使是鼓上蚤时迁转世,也无法做到。

往深处想一想,如果这些锦衣卫有药物的帮助,就不难办到了。

从洪武八年的“诏狱”大火,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的这二十三年间,无论是官方正史,还是民间书籍,都找不到一处有关盗墓贼、风水先生和算命先生等江湖术士的记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人去考虑,更没有人去深究,史学家们只能根据各种版本的民间书籍记载去猜测。

自那以后,许多民间秘术、武学奇技和良药偏方,都从江湖上失踪了。当然,也包括僵尸粉。

朱元璋虽然是铁腕皇帝,但要想牢牢地控制每一个锦衣卫为其卖命,除了金钱与权力的诱惑外,肯定还有别的方式。

江湖上很多邪派组织,往往会用药物控制组织内的人为其卖命。

可以猜想,浪迹江湖的朱元璋,在江湖上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手段,包括用药物控制每一个锦衣卫。

皇家的机密,岂可让外人得知?于是朱元璋对每一个知情者举起了屠刀。朱大屠夫的屠刀所到之处,人头纷纷落地。江湖中人斩草除根的特性,被朱大屠夫发挥得淋漓精致。

刘伯温是个奇士,又与江湖上的那些能人异士打过交道,却死于江湖上耸人听闻的蛊毒,这样的结果不得不使活着的人三思。

朱元璋为什么要那么做?或许只有他本人才知道答案。

几年前,苗君儒在皖西考古的时候,听一个姓程的风水先生说过,朱元璋父母的坟地就是这个风水先生的祖上帮忙一起抬葬的。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所说的“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一块破地方,居然是风水宝地。

朱元璋发迹之后,曾经想把他的父母另寻吉地安葬,可奉命前去看风水的风水师,在看了朱元璋的祖茔之后,才发觉这是一块万年难遇的“凤凰点穴”地。

照风水堪舆术的说法,有山才有气,有气才有脉,有水才能活。风水师根据山脉流水的走向,判断龙脉何处结穴,适合什么样的人下葬,怎样福荫后人。

皇帝谷附近虽然有些小山,但总体是平的,属于平原地带。只是平洋结穴不像山地结穴那么明显,那么气势恢宏,需要风水师仔细勘测寻找蛛丝马迹。

一般情况下,平洋之脉结穴的可能性极小,但皇帝谷却不同。这里有一条河像玉带河一样横切在坟茔的远处;附近有两口井,左右对称;有玉带河环绕,风水上称为玉带缠腰,却还不够,若没有这两口井,此穴只能算是普通的穴,后人连大官都当不了,别说做皇帝了。

但有了这两口井,情况就不同了。好比一盘看似僵持的死棋,因为有了两个活眼,全盘棋就活了。遇水聚气,这两口连接天地玄气的井,使此处成了“凤凰点穴”的风水宝地。虽然这里是朱元璋当时无奈之下为父母所选的葬地,却无意之中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

平洋龙结穴,比山龙结穴发福更快更悠久。所以朱元璋就发迹了,而且他的后代子孙中,陆续出了二十个皇帝(包括南明)。

一般坟墓立向多是癸山丁向,即坐北朝南,而朱元璋父母坟是丁山癸向,即坐南向北。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龙穴,被称为“反掌之穴”,后代子孙薄情寡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观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大多是薄情寡义之辈,更别说明太祖朱元璋了。

或许是受朱元璋当皇帝的影响,那个程姓风水先生的祖上,便拜了一个风水先生为师,开始学着看风水,走遍了大江南北,想替自己看一个风水宝地,好让后人发迹。可事不如愿,程姓风水先生的祖上不但没有替自己看到一处好风水,还客死他乡,做了孤魂野鬼。受祖上的影响,程姓风水先生的后代子孙多从事风水研究,为的就是寻找风水宝地。宝地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