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战争的结束,在刘邦眼里他已经失去了价值。相反,他的技术天赋反而成为令刘邦感到恐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削去他的兵权,撤销他的王位,本来也是不足为奇的。可是,韩信可不这么想。他总是认为刘邦对不起自己,于是牢骚满腹,甚至产生二心,最后身首异处,也是祸从自取。
此外,韩信一贯恃才傲物。他自恃有技术专长,不把老刘放在眼里。即使被降职为淮阴侯的时候,仍然对刘邦说:“老大,你管人至多十万,我管理起人来,多多益善。”
要知道,当时的刘邦正在大搞个人崇拜。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无视老板尊严,还有活路?
我受刑,我成功,我灭亡
韩信落马,弄得那些随刘邦东征西战的功臣们都心惊胆战,心想连韩信这样的人都被刘邦除掉了,自己还在话下吗?于是人人自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风声鹤唳,人在这样精神紧张的情况下是很容易不理智的,所以本没有反心的人也被逼反了。黥布便是这样的例子。
黥布谋反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他的出身和性格。黥布出身平民,原名叫英布。小时候有人给他算命,说他在受刑之后会被封王赐爵。人到壮年,果然犯秦法遭黥刑,而“黥布”之名即由此而来。
黥布认为自己成名的日子不远了,欣然笑道:“以前就有算命的人说我日后定可称王,难道不是这样子的吗?”旁人听到后,笑得都直不起腰来,感觉他脑袋里进水了。后来他投奔项羽,一度是楚霸王的得力干将。但正像韩信所言,由于项羽吝于赏赐人才,黥布经随和游说,又投靠了刘邦,自此也终于应验了“受刑而王”的预言。
但黥布骨子里却是缺乏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可耻的,因为缺乏真正的宏图远志,当身处高位之后,黥布就开始聚精会神地维护自己的地位,由此引起刘邦的警觉。他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这是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先天决定了的。
黥布反刘邦也并非因为什么大事,只是因为怀疑爱姬与人私通,后又因此被人诬告谋反,不得已才真的起兵造反。
黥布有一个宠姬病了,请求治疗,医师的家和贲赫家住对门,爱妾多次去医师家治疗,贲赫认为自己是侍中,就送去了丰厚的礼物,随爱妾在医家饮酒。爱妾侍奉黥布时,安逸舒缓、不慌不忙的谈话之间,称赞贲赫是忠厚老实的人。黥布责问宠姬何以知道贲赫,宠姬便把相交情形告诉黥布。黥布怀疑她跟贲赫有一腿。
贲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肠子差一点儿后悔成青的,百口莫辩。惊惧之下的他,只有称病躲避和黥布见面。黥布愈怒,想逮捕他。忧惧之下的贲赫只好豁出性命,先行一步,只身奔赴首都长安,上书告变,说黥布有造反的迹象。黥布见贲赫潜逃,知道大事不妙,只好先行起兵反叛。
这年七月,黥布造反,向东吞并了荆王刘贾的地盘,又北渡淮河,楚王刘交被迫逃到薛国。刘邦亲自率军前去讨伐。
但黥布最终还不是刘邦的对手,公元前195年年底,刘邦击败了黥布的军队,黥布逃走,刘邦派别将继续追击,自己返京。
高祖还乡
刘邦回京途中,路过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还挑选出一百二十名少年,教他们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酒喝得正痛快时,刘邦自己弹起了竹琴。
他在快乐当中,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了项羽,又想到以后要治理好国家,到哪儿去找勇士帮他守卫呢?想到这里,十分感慨,情不自禁地唱起《大风歌》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依然可以看出他渴求“猛士”巩固帝业的强烈愿望。
孩童们一起跟着刘邦学唱。于是刘邦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情绪激动,心中感伤,洒下行行热泪。
刘邦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思念故乡。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讨伐暴逆,终于取得天下,我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所谓汤沐邑,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
沛县的父老兄弟及同宗婶子大娘亲戚朋友天天快活饮酒,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过了十多天,刘邦要走了,沛县父老坚决要刘邦多留几日。
刘邦说:“我的随从人众太多,父兄们供应不起。”
于是,离开沛县。
这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牛、酒等礼物。刘邦又停下来,搭起帐篷,痛饮三天。
沛县父兄都叩头请求说:“沛县有幸得以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没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怜他们。”
刘邦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只是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且曾帮助魏王才这样的。”→文¤人··书·¤·屋←
沛县父老仍旧坚决请求,刘邦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于是封沛侯刘濞为吴王。
从刘邦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恋乡情结”及其中所隐含的悲凉意绪。人,何尝不是如此。过往的一切行走,原都是一步步地向着他的来路逼近,即使是那些叱咤风云的盖世豪杰,富有四海的一朝霸主,也不可能例外。特别是人到暮年,更有落叶归根、狐死首丘的强烈愿望。
这一年,刘邦已经六十二岁了。而且,在讨伐黥布时被箭所中,箭穿过厚厚的铠甲,进到肉里,这使他的锐气为之大挫,心性有些灰颓。尽管眼下的荣华富贵、地位威权已经登峰造极,并世无人可比,但是毕竟岁月无情,老之将至。杀掉韩信、异姓王黥布、彭越之后,对于其他将领,刘邦也颇费心机。开始,刘邦先是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官职,但众将领因为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没有封官。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皇权独尊
在巩固强化皇权方面,刘邦也是想尽了办法,一是通过尊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二是通过对季布和丁公的处理。这两件事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
跨越了春秋战国长期的混乱局面后,又经历了短暂的秦朝统治,再加上秦末农民战争,这把人们心中的忠君观念淡化了,大家还保持着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思想,那是一种没有约束力的关系,不利于皇权的巩固。故此,刘邦认为必须从礼仪规制和道德观念上加以引导、整肃。所以他采取了一些方法,首先是通过尊重父亲来教育大臣和百姓遵循礼法、尊重长辈、效忠君主。
第二件事是对同母异父兄弟季布和丁公的处理。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他们俩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
季布与丁公,乃同母异父兄弟,当初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在楚汉相争的早期,都为项羽立下汗马功劳,书中记载:季布当项羽的大将,战场上曾经数度追捕刘邦,使刘邦受到很大的惊恐羞辱。以至于项羽败死之后,刘邦悬赏黄金二万四千两捉拿季布,并且下令胆敢窝藏季布的,屠杀三族。季布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只好化装成和尚,投奔朱家,幸好朱家侠义,通过夏侯婴进谏,刘邦从谏如流,特赦了季布,并且担任禁卫官,朱家却从此不再见季布。
丁公为季布同母异父兄弟,也是项羽手下的大将,也曾经在彭城追捕刘邦,书中记载:马蹄到处,短兵器已可刺及,刘邦情急,向丁公乞求说:“我们两个,都是一代贤才,为什么不能相容?”丁公遂手下留情。等到项羽覆亡,丁公晋谒,刘邦却以丁公对项羽不忠而诛杀丁公,并且告诫世人不要再效法丁公。
季布与丁公,两个人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结果却是迥然不同。不仅如此,论恩仇,季布应该是刘邦的大仇人,刘邦理所当然的会取他的项上人头。而丁公却在紧要关头,放了刘邦一马。使得刘邦能够逃脱疆场,卷土重来进而赢得天下,应该说对刘邦还是有救命之恩,这也是丁公并不担心会被杀头而去主动晋谒刘邦的原因。然而,事与愿违,季布隐姓埋名,想逃脱追杀,结果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仅没有被砍头,而且还当上禁卫官。而本以为能够借着救命之恩而升官发财的丁公,却是被不分青红皂白的处以极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被砍头的做了官,本该升官发财的却被砍了头呢?
刘邦名义上是以不忠之罪诛杀丁公先生,用以警示后人。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刘邦因为自己曾经在丁公先生面前险些丧命,用十分低下的语气乞求丁公才逃出一命,刘邦肯定会认为颜面扫地、尊严尽失、奇耻大辱而耿耿于怀,等到登基称帝,害怕别人揭开伤疤,当然要除丁公而后快。这才是刘邦杀丁公的最主要的原因,不忠于项羽只是刘邦打出的一个漂亮的幌子,警告天下只不过是一个副作用。为什么那么多人背叛,却只杀丁公一人?司马光分析得逻辑混乱,柏杨分析得有一定道理,也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没有深入分析刘邦杀丁公的心理。
丁公如果能够体会刘邦的心思,就应该亡命天涯而不应该是跑去晋谒。送上门来的机会,刘邦当然不会放过,随便找个不忠的罪名,就让丁公彻底消失了,心结自然也就解开了,以后再也无人知道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了,并且还可以警示天下人,真是一举数得啊!在这一点上来说,朱家之人确实是智勇过人。开始冒着杀头的危险藏匿通缉要犯黥布,后来又通过夏侯婴上谏,说服刘邦收回成命并且善待季布,等到季布做官之后,立即断绝与黥布的往来,朱家应该已经隐匿起来,这又一次证明了刘邦杀丁公先生的原因,丁公不懂帝王心理,所以枉自送命,朱家懂得,所以能够在季布做官之后保全性命,也是相同的道理。
分析了丁公之死的根本原因,再来比较一下季布和丁公为什么有如此迥然不同的命运。分析的出发点还是刘邦的帝王心理。一旦登上帝王宝座,刘邦的心理就会跟以前大大不同,不光是刘邦,所有的帝王都是如此,除了少数极端弱智和糊涂的帝王以外。
所以明白帝王之心理,懂得如何进退,方可以自保。丁公不明白,枉自送了性命,季布运气比较好,逃出一命并且还能升官。
第十一章 历史的B面
后宫那些事儿
一方面刘邦在努力排除异己,稳固自己的争权;然而另一方面,在他的后院情势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一场争夺后宫霸主,争夺嫡位的战争,正在吕后和戚夫人之间悄悄展开。这虽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剑戟林立的战争,但是却是斗智斗勇,高潮迭起。让后人看来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深深为宫闱斗争的惨烈,智谋的深远,以及失败者惨烈的遭遇所深深震撼。
夺嫡阴谋的发起者是刘邦的小老婆戚夫人。这位戚夫人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刘邦汉元年起兵的事情说起。
刘邦起兵,在汉元年时进驻定陶。这位胸怀大志的义军首领平生最好女色,听近侍奏报,说这一带有一位如花似玉的仙子戚氏,刘邦怎能不动心?刘邦的近侍找到了戚氏,送去厚重的聘礼,便顺理成章地占有了这位令刘邦心醉的美人。
刘邦发现这位美人不但美如天仙,而且身怀绝世媚功。她的皮肤白皙,像雪白无瑕的白玉一样,清纯温润;她的眼睛圆圆的,十分柔美迷人;她的体态丰满,气质高雅;最为难得的是,她的歌喉优美、腰如柳枝、舞姿轻盈美妙,如流风、如飞雪,令人陶醉。
历史上没说戚夫人长啥样,只知道,她很有音乐细胞,会鼓瑟击筑,善做翘袖折腰之舞,也能歌,带动得刘邦这种粗线条的人跟她进行男女对唱,类似于现在的卡拉OK。
就这样戚夫人把刘邦搞得晕头转向。
戚夫人是刘邦在革命战争时期,利用打仗间隙抽空泡上的美人。作为领导人,长年累月打仗那么累,泡泡美人调节一下情绪、舒缓一下筋骨,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刘邦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非常珍惜这段革命道路上的恋情,对戚夫人无比宠爱。
戚夫人自然感动不已,冒着刀光剑影为刘邦生了一个名叫刘如意的儿子。刘邦爱屋及乌,对刘如意非常疼爱。
如意七岁的时候,被封为代王,十岁被封为赵王。代王如意长得越来越像高祖刘邦。刘邦对戚夫人爱得无以复加,同时因儿子如意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像自己,更将这母子二人视如珍宝,倍加爱怜。
按照刘邦的心意,这位娇柔可人的戚夫人本该立为皇后,可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