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第4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4章

小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就给传信使者十天时间吧,这距离,马不停蹄的话勉强能送到。十天的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已经足够某些人搞些小动作。

一晃诏书被使者送到扶苏手中,扶苏看到诏书内容当时就哭了。他哭得很伤心。

诏书的内容大致如下:扶苏,你和蒙恬驻守上郡十几年,没有功劳。你还天天抱怨不能回咸阳当太子,你这样的儿子太不孝顺了,现在我让你自杀。蒙恬作为大将,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却不规劝,也要自杀。当然,死之前蒙恬把兵权全部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看完哭着就要拔剑自刎,蒙恬手快一把拉住,对他说:“先不要自杀,小心有诈,你先上疏问问,确认以后再死不迟。”

扶苏继续哭,说:“父亲要儿子死,这还需要再问吗?”说着,就趁蒙恬不注意抹了脖子。扶苏死了,蒙恬坚决不肯自杀。使者让他交出兵权,就把蒙恬关押了。

短短数语,就是这样。

这两位一个死一个囚,可都不是普通人物啊。一是嬴政长子,一是手握二十万重兵的大将,他们都不是普通贩夫走卒,这样两位就这么弱?想让人怎么捏都行?蹊跷啊,太蹊跷了。

诏书是假的,这个蒙恬早就看出来,要不就不会明确提醒扶苏“安知其诈乎”。

原因很简单,这封以嬴政口吻写的,并盖了符玺的诏书,说的都是瞎话。

诏书说扶苏和蒙恬驻守边关十几年而没有功劳,这不对。蒙恬在上郡是十多年了不假,可扶苏是什么时候来上郡的?在始皇三十五年,嬴政坑儒完,扶苏就上疏提意见说,父亲大人,你这样做不太好吧。嬴政一怒,就打发扶苏滚去上郡做监军。到现在才不过两年多。还有,蒙恬是绝对有功的,扶苏也是。

什么叫趁蒙恬不注意就自杀了?蒙恬那么一位纵横沙场的大将,身手矫健是自然的。他要制住扶苏这样一位养尊处优的皇子易如反掌。为什么头一回能拉住,第二回怎么就拉不住了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阻止了蒙恬,阻止蒙恬第二次拉住扶苏。

这个人的名字叫王离,身份是蒙恬的副将。此人或许不太出名,但他有个很厉害的祖父王翦。当年嬴政能兼并天下,在外战上主要就靠王翦与蒙恬。

现在王翦早亡,王离继承家风依然任职军中,职位方面却只是区区副将。

诏书最后说让蒙恬死前把兵权全部交给副将王离。为什么偏偏就是王离呢?二十万大军啊,除了大将蒙恬外,大小军官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诏书就是说把兵权交给王离?

有猫腻。

发动沙丘之谋的三个人,胡亥不论,他只是枚棋子,李斯赵高都是厉害角色。他们要做这样逆天的大事,自然会准备周全,有句话叫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事情一旦不成那是会杀头灭族的啊。李斯这样老谋深算,怎么会打无把握之仗。所以,十几天传诏的时间内,暗地里他一定做了什么——勾结王离。这个不难办到,蒙恬一倒王离自然可以坐回祖父大将的位置。李斯投其所好以此为酬勾结王离。

由此,再回顾使者拿出那封诏书当众宣读的时候,那场面必定是惊风密雨极其紧张。毫不夸张说,屋子里的几个人:扶苏、蒙恬、王离、使者、在读诏书听诏书,屋外面恐怕埋伏了绝不止五十刀斧手。

这样一来,就很好解释了,扶苏自杀一是这人性子烈,受不了委屈。还有,他是被逼的。

而蒙恬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既然扶苏死了,诏书又明确让他自杀,他不但不自杀,使者还有旁边虎视眈眈的王离竟然都不敢代劳,而只是将他削去兵权关押?这又怎么讲?

这需要说到整个蒙氏一族在大秦的影响和地位。

蒙氏一族

蒙氏一族发迹于战国秦昭王年代。

严格来说,蒙氏是移民,他们来自齐国,但这并不影响蒙氏的发迹。秦帝国能任用他国能人猛将,这似乎早就有传统,到后来的嬴政更是将这种祖先流传下来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当年李斯就针对秦国土著人所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诛”一说写过流传于世的《谏逐客书》,劝导嬴政用人唯贤。似乎有些扯远了,兜回来。

蒙骜,齐国人,毛遂自荐来到秦国。

但凡是毛遂自荐的总体看来,不是自信心爆棚就是确有真材实料。很明显,此人绝对是后者。

当时的一把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王非常识货,封蒙骜“上卿”,“卿”分上、中、下三等。请注意,这个官职代表的可不仅仅是权力与受皇帝重用这么简单。这在当时可是一种殊荣。我们常听人说位极人臣,位列三公九卿,这些后来官场上的套话,大多延自秦汉。

受封为上卿的蒙骜果然没辜负领导的慧眼,此人远胜常人之处在于:一、能打仗且是打胜仗:二、他活得够久。第二点比第一点更为难得。

秦昭王死后,儿子秦孝文王替补为第一领导人。此人命苦,老子太能干足足做了五十六年领导,轮到他也不知是一激动或是实在岁月不饶人,这位苦熬到53岁才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仁兄只当了三天领导就归了天。到他的儿子庄襄王,这个名字有点绕口,我们来说下此人的另一个名字,他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嬴异人,后认华阳夫人为子,改名“楚”的子楚。这样一来清楚了,原来此人就是嬴政的挂牌老爹。

在子楚手下,蒙骜不打则已一打惊人。

元年为将军,攻打韩,攻城掠地,大胜。

二年,又打赵,这次更夸张,连取三十七城。

第三年?很抱歉没有第三年了,子楚就做了三年一把手。

接着嬴政上台,蒙骜又去打韩,这次拿下了十三座城。过后两年,又去打魏,这次掠了二十城。此后一直到嬴政上台七年,蒙骜卒。

我们以嬴政为参照点,从后往前推,蒙骜先后跟随过嬴政、嬴政的老爹、嬴政的祖父、嬴政的曾祖父,足足四代!比通常意识上说的三朝元老还要嚣张。这真是段可怕的人生历程,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奇人也绝对不多。

这个人的传奇功勋为整个蒙氏后代树立了榜样。从他以后蒙氏一发不可收拾,代代出猛人,转而成为秦帝国的辅国强人世家,支撑起大秦的半壁江山。

蒙武,蒙骜的儿子。其风头虽比不上蒙骜,但也是一位很会打仗的厉害角色。

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副将军与大将王翦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此战高潮就是杀掉了声明不亚于蒙氏父子的楚国大将项燕。

之后,蒙武又攻打楚,虏获了楚王。自此,为嬴政统一天下扫清了最后一块挡路石。经由蒙骜、蒙武父子的努力,也为他蒙家子孙铺就了一条出将入相的终南捷径。然而,蒙家的传奇远未完结,这家人不知道是家族优良血统的传承,又或者是喝了兴奋剂,蒙武的儿子蒙恬与蒙毅又将这家族荣誉推向另一个顶点。

蒙恬的枷锁

矫诏杀扶苏事件中,悬疑的不仅仅是扶苏的痛快自杀,蒙恬的反应才是重点。

这是个手握重兵的戍边大将,军中声望极高,这个人如果领着扶苏造反,随便打个清君侧的旗号杀回咸阳,到时候十个赵高李斯也挡不住他。

可是,蒙恬没有这么做!

这是为什么?当然有原因。

在其父蒙武为未来大秦帝国开疆扩土的时候,蒙武却没有端起官宦子弟将门之后的架子,相反此人比较低调。“恬尝书狱典文学”,他从基层做起,去了秦政府机构最低层做书记员,主要负责在官员审案件的时候当堂记录。就如同我们现在在电视中看到的,法庭开庭坐在角落埋头做笔记的那类小公务员。对了,那时候的蒙恬就在干这事。

从此细枝末节处,似乎我们能窥出些许端倪,发现些许共通。

没错!在秦国那些后来位极人臣的大人们,他们的起步大多是从接触了解刑狱开始。这要和当时的第一把手嬴政崇尚法家联系起来就很好解释了。正是因为自己的领导特别好这口,并将刑狱视作治国根本,这才有了千千万万想入官场的人从此起步,封建社会上行下效,帝王的喜好可以决定很多事情。

更可见蒙家能经历四朝不衰,在培养后代方面是很有一套的。比方身为大将的蒙武却让自己儿子去当最底层的书记员一说。但不用担心,从基层历练本来就比较能培养人,又何况,此时做着机械工作的蒙恬本就非凡品,是金子总会发光。

老子蒙武死后,蒙恬很自然被任命为大将,攻打齐,大破之,封为“内史”。请注意,这是个相当有实权的官,内史职责掌管京师,有点类似后来的京兆尹。

大秦帝国成立后,蒙恬又领三十万兵驱逐戍狄,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地区。接着他又接到上级最新命令,领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京师。

上级的核心命令是要修筑一道屏障确保大秦帝国的万年基业。于是蒙恬开始垒墙。这建筑规模实在是太宏大了,非长年累月耗费数万众劳力不得完成。建设的时候,他要召集民工来扛石头搬砖头,另外城建到哪里就要把那些外族人赶到哪里,这也不是件轻松的活儿,这样还没完,光赶是不够的,狗急了还有跳墙的时候又何况是那些生性彪悍的胡人,赶着不走,那么就打到你走。

光阴眨眼过,不小心已经十余年,建造了的长城绵延万里壮观至极,此城池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建设的过程极其艰辛痛苦,风风雨雨、烈日寒霜。

就这样,蒙恬这么多年来大致干了这几件事:装壮丁、修城、赶胡人、打胡人。

在蒙恬在外十余年风吹日晒的同时,他的弟弟也没有闲着。

嬴政到此已经对蒙氏一族的贤能与忠诚推崇备至。毕竟人家的功勋能力在那里放着,十余年的辛苦任劳任愿。这样的人才,换作哪个领导也是要点头称赞的吧。

或许嬴政在接到边关那一封封报告说是今天又打跑了多少胡人,赶跑了多少胡人的奏报时,欣慰的同时会感慨:这么一位能干的人,只是可惜离我太远了。这么一想,嬴政的眼光开始往近了放。

好,蒙毅!蒙恬的弟弟,蒙武的儿子,蒙骜的孙子,就是你了!

自此,蒙毅也开始崭露头角。虽说开始有靠家族威望的嫌疑,有那么点裙带关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姓蒙的还真有对得起他蒙氏子孙的头衔。

嬴政提拔蒙毅为上卿,这是蒙家又一位极度殊容获得者。说这家人世代公卿,还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嬴政十分重用他,出则同车,入则御前,可谓是形影不离。

此兄弟二人获此重用殊荣,真可谓是光耀门楣,连神祖牌都比别家光亮几分。当时的朝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到此,即便没有后来残酷的史实摆下来,我们就当是看个虚构的故事,我也想乌鸦嘴一把。凡事胜极必衰是天道。蒙氏兄弟,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已经到了功震朝野宠极一时的地步。朝中诸将臣,真是又羡又艳,却又自知无法与这兄弟二人争宠分权,如此一来即便是想嫉妒也只能偷偷放在心里。

有蒙毅在,有蒙氏的威名在,即便是有伪诏撑腰,使者和王离也不敢随便杀蒙恬。

扶苏死后,蒙恬一方面悲痛,一方面上疏嬴政。至于蒙恬未被强行处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牵涉到当时的法律流程。给帝王的上疏递上去了,在未得到帝王亲笔批示前,上疏人谁都不敢动。

扶苏最重要的是他嬴政长子的身份。古人讲究大义的名分,要出师有名。

蒙恬你就等着吧,你的上疏会有答复的。

扶苏身死的消息被传到沙丘。其实严格说来此处已绝非沙丘,嬴政死后皇帝的行驾一直在继续前进,估计那使者来回传书的几十日已快接近咸阳。

赵高闻言大喜,这位是最有理由欢喜的,他策动谋反竭力促成,到此刻终于扫清了计划中最大的绊脚石。要知道扶苏虽然手无兵权,但此人一日存在对胡亥登基就是最大的阻碍,他不死胡亥就不敢登上龙座。你想,即便登上去了,也是个冒牌的继承人啊。李鬼一碰到李逵,自然吃不了兜着走。

扶苏最大的作用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正牌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只要他在蒙恬就可以大义之义,用兵马打回咸阳,这真是太可怕了。之前蒙恬不反是受家族枷锁的束缚,现在扶苏已死,他就算想反也失去了造反的由头。

赵高这么多日来一直忧虑蒙恬会不会联合扶苏造反,现在扶苏已死,蒙恬必不会反,心腹大患已除,他怎能不大喜过望。

胡亥与李斯听闻扶苏身死的消息也很高兴。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发冷。这扶苏可是胡亥的哥哥啊,同不同母不论,至少都是同一个老爹吧。虽说史书中频频有帝王之家亲情骨肉如草岌的记载,但每一次看到我都觉得发寒。权利的欲望让人弑父杀兄屠戮骨肉,血亲这种东西在权利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