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血腥的盛唐 >

第170章

血腥的盛唐-第170章

小说: 血腥的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有一口气在,这种人的野心就永远不死。

最初,郑愔是酷吏来俊臣的手下,来俊臣被诛后,他又成了二张门下走狗,继而二张被杀,他被贬为地方上的低级军官,随后又因贪污军饷而弃官潜逃,成了一个在逃通缉犯。按理说,一般人混到这个地步,这辈子就算交待了。可郑愔不是一般人,他的政治野心从不因为身陷困境而消失。在东躲西藏,走投无路之际,他居然走了一步险棋,冒死潜回东都,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博得了武三思的青睐,从而摇身一变又成了朝廷的中书舍人。

说到郑愔,就不能不提崔湜。武三思当权时,郑愔和崔湜一块成了武氏门下的哼哈二将,在打击五大臣的过程中紧密合作,出力尤多。后来武三思被杀,郑、崔二人又结伙投靠了韦后,在一段时间里同任宰相,并且联手把持了大唐的吏部,大肆卖官鬻爵,贪污受贿。哥俩有钱一起赚,有福一起享,真是滋润无比,得意非凡。然而没过多久,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行就败露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郑愔和崔湜的仕途命运开始分叉。

说起来也很可笑,导致他们命运分叉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容貌。

据说崔湜是一个以“美姿仪”而名闻朝野的稀世美男,所以他可以靠美色取悦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等女强人,碰到危急关头,这些手握大权的红颜知己自然会出面保护他。可郑愔却“貌丑多须”,形容猥琐,丝毫攀不上那些女强人的裙带,所以自然要比崔湜倒霉。人家崔湜虽然被定了罪,可只不过在形式上被外放了几天,没多久就回朝复相了;而他郑愔却只能灰溜溜地滚出长安,被贬到山高皇帝远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去当司马。

这次被贬,在郑愔的人生中虽然不是最惨的一次,但却是他的官运曲线图中跌幅最深的一次。因为这次是从宰相的高位上直接跌到了帝国政坛的最底层,落差太大,所以感觉似乎比当初沦为逃犯更为惨痛。

走在那条凄凄惨惨的贬谪路上时,郑愔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一生,难道就这么完了?难道辛辛苦苦混了一辈子,结果却因为长得比较粗犷就没得混了?

不。郑愔很快就告诉自己——我很丑,可是我很有野心!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一次次失去靠山,落入困境,结果却又一次次咸鱼翻身,否极泰来,凭的是什么?不就是凭胸中这一点不死的野心吗?由此可见,男人不怕长得丑,就怕没野心。

可是话说回来,光有野心是没有用的,还要有靠山。换言之,野心只是一条藤蔓,如果不能缠上像二张、武三思、韦后这样的大树,藤蔓再大条也只能枯死。

那么,放眼当今天下,还有哪一棵大树可以让自己缠绕呢?

郑愔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中不停地苦思冥想,结果却一无所获。直到马车行走到荆楚地界,距离均州不远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才忽然跃入了郑愔的脑海。

李重福……谯王李重福!

天哪,这不是现成的一棵遮荫大树吗?

刹那间,郑愔发现自己愁云惨雾的人生顿然变得柳暗花明。

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仰天狂笑。

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啊!

就在去往贬所江州的路上,郑愔特意绕道均州,暗中拜见了谯王李重福,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和拥戴之意。

自从李重福被流放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官员敢踏进他的宅邸,更不用说向他表示拥立之意了,所以李重福既兴奋又感动,马上将郑愔引为知己。

不久,中宗暴崩,韦后临朝,郑愔感到时机来临,立刻前往洛阳,找到了当初流落江湖时结识的一个黑老大张灵均,力邀他共创大业。张灵均欣然同意,于是和郑愔双双来到均州,极力怂恿李重福正式起兵,讨伐韦后。

然而,正当三人加紧密谋之时,唐隆政变就突然爆发了。韦后一党被铲除殆尽,少帝李重茂退位,睿宗李旦登基,帝国政局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随后,郑愔被调回朝中担任秘书少监,可刚刚走到半道,姚崇、宋璟就上台了,他旋即又被贬为沅州(今湖南洪江市西北)刺史。与此同时,谯王李重福也接到了睿宗的一纸诏令,要将他调任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刺史。

就在李重福犹豫着要不要去集州赴任时,郑愔和张灵均又来了。

郑愔告诉他,王爷您别走了,我也不去当什么鸟刺史了,咱还是按原计划动手吧,把本来就属于您的江山夺回来。张灵均也对李重福说:“大王位居嫡长,当为天子!相王虽然有功,但是没有资格入继大统。如今,东都的士人和百姓都翘首以待大王的到来。您若能暗中进入东都,调动宫城两翼的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占据东都,就有如从天而降一样。到时候,向西进攻陕州,向东夺取河南河北,只要大王您旗帜一挥,天下须臾可定!”

张灵均不愧是江湖老大,说起话来就是这么牛气冲天,好像天下是他家的一口锅,一抬手就能把它翻个底朝天。李重福被说得心潮澎湃,两眼放光,当即大腿一拍——没啥好说了,起兵!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李重福随即派遣家臣王道,随同郑愔先行进入东都打前站。抵达洛阳后,王道负责暗中招募死士,短短时间就召集了数百人。而郑愔则负责建立据点,他秘密联络了驸马都尉裴巽(娶中宗的女儿宜城公主),准备利用他家作为李重福的落脚点和行动指挥部。随后,郑愔又胸有成竹地起草了一道拥立李重福为帝的诏书,在诏书中宣布将年号改为“中元克复”,然后遥尊李旦为“皇季叔”,以李重茂为皇太弟;同时,郑愔自任左丞相,“知内外文事”,总揽行政大权,任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知武事”,负责军政事务。

一口气写完诏书,郑愔拿起来反反复复念了十几遍,感觉自己好像就站在高高的金銮殿上,正和李重福、张灵均一起,用一种睥睨天下的目光俯视着匍匐在脚下的文武百官和芸芸众生……

这感觉,真是爽呆了!

与此同时,张灵均也召集了数十个弟兄,然后簇拥着李重福,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朝洛阳飞奔而来。

此时的李重福并不知道,他们的异动已经被洛阳县令察觉。就在他们风驰电掣地奔向东都的同时,洛州司马崔日知(崔日用的堂兄)也已根据接获的情报展开了一场搜捕行动。李重福的家臣王道在洛阳募集的党羽,先后有数十人落入了法网。

景云元年八月十二日,洛阳县令从逮捕的人犯口中获知,郑愔、王道等人就躲藏在驸马裴巽家中。县令不敢拖延,立刻带上人马来到裴巽府邸,准备进行搜查。

然而县令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同一天,李重福、张灵均也恰好抵达东都。双方人马就在裴巽的宅邸门口狭路相逢。县令一见对方人多势众,顿时大惊失色,赶紧掉转马头,飞驰进入宫城,向东都留守裴谈作了禀报。

裴谈胆小如鼠,一听说发生叛乱,立刻脚底抹油,头一个溜出宫城躲了起来。其他官员一见长官跑了,也一个个争相逃匿。结果偌大的东都留守朝廷,只剩下崔日知和少数几个官员在支撑危局。

此时,李重福、张灵均、郑愔、王道已经率领几百个党徒,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地向洛阳宫城冲来。当他们接近天津桥(宫城南面的洛水桥)时,正巧与准备逃跑的侍御史李邕撞个正着。李邕一看乱兵已经杀到了眼皮底下,顿时叫苦不迭,只好掉头往宫里跑。他一边跑一边想,现在宫里的官员逃了十之八九,左右屯营兵群龙无首,要是被李重福争取过去,再一倒戈,那东都就彻底完蛋了,自己肯定也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左右屯营兵落入李重福的手里。

想到这里,李邕不再往宫里跑了,而是折向了屯营兵的驻地。他先跑进右屯营,召集士兵高声喊话,说:“李重福是被先帝流放的罪人,现在无缘无故窜到东都,肯定是想犯上作乱,诸位为国立功的时候到了,只要奋勇杀贼,就不愁没有富贵!”接着,李邕又找到负责宫门守卫的皇城使,让他赶紧关闭各道宫门,率兵拒守。

经过这一番紧急动员,守卫宫城的士兵们都已经刀出鞘,箭上弦,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所以当李重福等人杀到右屯营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开口喊话,迎接他的就是一阵如蝗箭矢。李重福无奈,只好放弃策反屯营兵的想法,带领部下转攻左掖门,准备直接从这里杀进宫城。可此时的左掖门也早已紧闭。李重福连连受挫,顿时勃然大怒,命人纵火焚烧宫门。

门楼上的卫兵大为恐慌,既担心宫门被烧破,又不敢出门迎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崔日知率领左屯营兵突然从李重福的背后杀出。李重福立刻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他手下的这帮乌合之众一见形势不妙,当即各自逃命,作鸟兽散。

李重福意识到大势已去,只好拍马狂奔,一路从上东门(洛阳东北第一门)逃出城外,躲进了邙山的山谷之中。

第二天,发现叛乱已经平息,东都留守裴谈才赶紧出头抢功,出动大批部队进入邙山进行地毯式搜捕,同时封锁各道城门,在各个主要路口设卡,严密盘查过往行人。

李重福孤身一人在荒山野岭中游荡了一天一夜。疲倦、饥渴、愤怒、沮丧、懊悔、恐惧,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一样紧紧缠绕着他。

眼看东都军队的搜捕大网越收越紧,李重福心中的绝望也越来越深。他蓬头散发,踉踉跄跄地走到一处断崖边,向西遥望了一眼长安方向的天空,最后凄然一笑,纵身跃入了深不可测的潭渊之中……

李重福的尸体最后还是被官兵捞了起来,然后运回东都,吊在闹市中寸磔三日。他的党羽也在同一天纷纷落网。其中,“貌丑多须”的郑愔居然化装成一个贵妇,躲藏在一辆马车中企图蒙混过关,最后还是被盘查的士兵识破了。

郑愔和张灵均一同受审时,张灵均昂首挺胸,神情自若,依旧是一副江湖老大的做派;可郑愔却面如土色,浑身筛糠,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张灵均斜乜了他一眼,摇头苦笑道:“老子和这种人一块起事,真是活该失败!”

然而,张灵均此刻明白已经太晚了。被捕当天,他和郑愔便在洛阳闹市被斩首了。

直到临刑的前一刻,郑愔还在思考一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这辈子靠上谁谁就倒呢?不管是最初的来俊臣、二张,后来的武三思、韦后,还是现在的李重福,只要他郑愔靠上谁,谁就立马死得很难看。这究竟是为什么?

是他们太无能,还是我太倒霉?

郑愔肯定是永远得不到答案了,因为刽子手的刀光闪过,他那颗“貌丑多须”的头颅就滴溜溜地滚到了地上。

不过就算他不死,估计到头来也还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因为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他没有弄懂,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依靠的是经营,不是投机。

善于经营的人,更多时候是把目光放在自身的修行上,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纵然会遭遇短暂的挫折,也不会被长期埋没;而习惯投机的人,则始终把目光放在外界和他人身上,疏于自身品格和能力的修炼,所以尽管能得逞一时,但绝不可能辉煌一世。换言之,投机者虽然比别人更有机会一夜暴富,但也随时有可能一朝破产。

只可惜,这样的道理,像郑愔这种人永远不会明白。

兵变平息后,朝廷赏罚分明,擢升平乱有功的洛州司马崔日知为东都留守,同时将贪生怕死的原留守裴谈贬为蒲州刺史。

李重福兵变虽然旋起旋灭,并未对睿宗李旦构成任何威胁,但这并不等于天下从此就太平无事了。随着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睿宗李旦发现,。电子书下载长安的朝堂上正弥漫着一股越来越浓的火药味。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远比李重福兵变规模更大,性质也更严重的政治动乱随时有可能爆发……

【一场政治恶斗】

自从李隆基当上太子后,太平公主的心情几乎就没有轻松过。

尽管早在唐隆政变之初,她对这个能力过人的侄子就怀有很深的戒备,可直到李隆基在争夺朝权的斗争中漂漂亮亮地赢了第一回合,太平公主才赫然发现——李隆基的魄力和手腕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

不过,太平公主并不十分担心。

因为她自信——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李隆基初试啼声就搞得满朝皆惊,但是太平公主相信,以自己从政多年所累积的智慧和经验,对付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更何况,李隆基身上还有一个致命的软肋。

那就是他庶出的身份和相对靠后的出生顺位。

太平公主相信,只要死命抓住这个软肋,就完全有可能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