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121章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21章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 10 月,黄徵明既作为郑芝龙个人的代表又作为朝廷的密使,想要获得一些
日本最好的军队。这一次幕府的回答暂时是否定的,因为日本领导人显然正
在考虑某种军事行动,需要知道更多的关于中国的情况。但是,在把回答传
达给黄徵明之前,福建沦陷和郑芝龙降清的消息传到江户。所有进行军事援
助的想法都被放弃了。接下来是 1647 年春由监国鲁王的追随者担任的正式使
命,但这次被日本人用站不住的借口拒绝了。
于是企图绕过幕府,直接求助于有势力的岛津氏族,他们从萨摩岛上的
领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关系密切,对明朝抱同情态度。1647 年夏,黄斌卿允
许他的弟弟陪伴热情的沿海抗清战士冯京第去萨摩岛,也许是希望重提先前
未达成的关于获得人员、粮食和武器的协议。据说岛津氏族的确送了大量明
初的货币去舟山,但不是军事援助。
尽管接连失败,明朝爱国志士仍然希望通过贸易和文化渊源关系从日本
得到某种形式的援助。郑氏尤其坚持谋求以中国药材、丝、白银和其他货物
换取日本的武器和给养(特别是制造黑色火药的硝石)。在舟山时,鲁王政
权曾企图赠送珍贵的佛物给长崎的一座庙宇以博得好感。虽然这个使者未被
接见,但据说后来日本人为解救舟山的饥馑,送去大量谷物。而郑成功,通
过恭维和通过透露他的日本血统,可能得到了一些大炮和武器。
虽然我们很少知道日本人对这些请求的具体答复,但看来他们大体上出
于三个理由,不愿给明朝的爱国志士以直接军事援助:忙于国内问题;新近
实行的排外政策(它除了排斥欧洲人外,也禁止日本人出国);对南明的能
力估计不高。渡过公海进入中国的军事冒险,可能严重破坏新的德川政府达
到的脆弱均势。此外,这样的行动将增加在滨海地带与好战的欧洲人发生冲
突的可能性;许多人还记得由于水师弱小,在 1592—1598 年的朝鲜战争中日


① 清代和 20 世纪的许多记述称朱由榔为桂王。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在隆武皇帝死前,他的承袭并未批准。
② 江蕃等撰:《广东通志》'71',阮元等编(1864 年;1934 年上海影印),18,第 1 叶;83,第 28 叶。
 



本遭受的失败。但是,最明显的是日本文献中触目的对比:一方面是对明朝
力量和爱国志士的希望的夸大描述,一方面是通过长崎、朝鲜和琉球感觉到
明朝的不团结和爱国志士的虚弱。日本人丝毫也不同情清;也不把满族人征
服中国看成必然。但他们确实看到了中国的混乱,可以理解,他们不愿卷进
这样一种不确定的局势中。
 



西南和东南,1652—1662 年


1652 至 1662 年间,对明朝有组织的支持主要局限于帝国的南部边陲。
清廷把镇压看作令人讨厌的杂务,但又是财政与政治稳定所必须的。
地处内陆、发展不充分的西南——贵州和云南——与广东、福建和浙江
沿海青翠的东南海岛情况十分悬殊。在 17 世纪 50 年代,明朝的文职官僚机
构在这两个地区都被军事组织所盖过,这些军事组织原来是在明朝控制之外
发展起来的。由于新的领导人员来自造反者和海盗,帝国政府就逐渐失去了
它一贯的基础。“明”愈来愈表示一种抵抗外国入侵与征服的无畏意志。

张献忠的遗产

从 1644 年夏天起,西南三省四川、贵州和云南发生了一系列次要的戏剧
性事件,影响到永历朝廷最后 10 年的进程。主要起义领袖之一的张献忠,在
崇祯时期没有被李自成消灭或吞并,1643 年在湖广中部第一个称王。1644
年,他率部入川,建立大西国,定都成都。他从这里控制了四川广大地区中
最发达的部分①,继续进行了两年的恐怖统治,使人口和资源锐减。①
尽管四川与外界相对来说是隔绝的,但张献忠并不安全。他未能完全消
灭明朝的将领,他们幸存下来,并在西部和南部重整旗鼓。在北面,他起初
受到他的老对手李自成的威胁,然后是清军的威胁。1646 年底,在四川作为
一个基地已被消耗殆尽后,张献忠开始向陕西进发,企图与清争夺西安。但
当他在四川北部一个地点扎营时,于 1647 年 1 月 2 日被一支清军所杀。
张献忠死后一个月,他的四个部下,其中最重要的是孙可望和李定国,①
试图收拾和带领残部去比较安全的贵州。他们攻克重庆,接收了大部分防军。
重新壮大了力量,1647 年初春,他们继续南行,通过遵义,占领贵阳。一路
上很少遇到明朝文武官员的抵抗。但军队没有在贵州停留多久,因为张献忠
的继承人共推的领袖孙可望不久就被一种非常情况吸引到云南去了。
有明一代,云南的治理很特殊。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样,云南采用通常的
省、府和州县的民政机构与世袭的土司(非汉族居民的地方政府)和宣威司
(通常是在土著居民地区)相结合的治理办法。①与这两种体制相平行的,是
沐家的军事体制(和广大的庄园),沐家是明太祖义子沐英的后代,沐英封
于云南。实际上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
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
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
但在崇祯朝,有两种情况削弱了沐家的控制。第一,现袭黔国公沐天波
让事权落入一个腐败的下属之手,此人的傲慢态度既得罪了沐天波的汉族僚
属,也惹恼了当地土司。第二,沐天波的某些僚属以及土司由于在外镇压湖



① 江蕃等撰:《广东通志》'71',173,第 17 叶。
① 朱希祖:《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100',见《文史杂志》,2,7 — 8(1942 年 8 月),第 51—54 页。
① 黎杰:《南明广东三忠史迹考》'314',见《珠海学报》,3(1970 年 6 月),第 162—173 页。
① 原名郝摇旗。隆武皇帝赐予郝摇旗和李自成残部的其他将领新的名字,以表示他们从造反者转变为国家
的忠仆。
 



广的汉族起义者和贵州的土著叛乱,逐渐滋长了野心。这些情况终于导致云
南东南部土司沙定洲的叛乱,他于 1646 年 1 月攻占云南府(今昆明),企图
取代沐天波为世袭的都督。沙定洲篡夺沐天波的职务,打败或合并了他的大
部分军队,胁迫明朝的民政官员服从。但他不能消灭在云南西北部坚持不走
的沐天波。这个僵局由于一个本地的将军邀请孙可望进入云南而被打破,孙
可望则由于平定沙定洲叛乱而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
现在回到张献忠残部的首领的问题。1647 年春,造反军借口为沐家复仇
和恢复明朝的统治入侵云南。他们突破沙定洲的东部防线,将他赶出云南府,
赶回他的老巢。整个夏季,李定国跟沙定洲的支持者作战,并镇压了云南东
南部人民对造反者入侵的反抗,同时孙可望倾全力击败并俘虏了沐天波。沐
天波怀疑孙可望自称的忠于明朝,但同意合作,条件是停止暴行和平定沙定
洲。这一点由李定国在 1648 年秋完成了。
这时孙李之间出现不和。先前,李定国接受孙可望为领袖,因为孙是张
献忠四个继承人中年龄较长的,可是他不喜欢孙可望,因为后者想抬高自己
的权位,充当第二个张献忠。在孙可望这方面,则嫉妒李定国的将才和他在
兵士中的声望。孙可望向永历朝廷要求秦王的封号,①它将正式肯定他高于他
的“兄弟伙”。这意味着他继承张献忠的遗产,并为他将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甚至当皇帝铺平道路。当永历朝廷迟迟不给他封号,使他的计划受挫时,他
就非常愤怒。
不过,造反者中间的一次公开分裂暂时被避免了。需要安定云南,重新
占据贵州,进攻四川和湖广南部以阻止清军的推进。
1650 年 9 月,孙可望派他的军队回到贵州,从那里向北向东进攻。
尽管在四川的战役相当成功,但孙可望的人不能得到在四川和湖广交界
地区的李自成残部的合作。①四川省仍处于无政府状态。①
1652 年,李定国在湖广南部和广西东部发动了几次战役,他在这些战役
中很好地发挥了晚明流寇的长处。这就是依靠行动迅速的大部队的突然袭
击,使用地区性的资源,如这一次,使用了战象和土著战士。他们的短处是
依赖个别领导人,不愿或不能坚守领土。李定国的战役包括对桂林的一次突
然袭击。清军统帅孔有德没有料到造反者的这次突然进攻,他在李军于 8 月
7 日蜂涌进这座城市时自尽。结果,清军在广西占领的所有地点尽归明朝版
图,只有梧州还留在清军手里。此外,李定国占据衡州(今衡阳)时,他的
军队伏击并杀死了北京派来救援的敬谨亲王尼堪。尽管有这些和其他一些快
速的成功,李定国不能守住他所占领的城市。1653 年初,当代替尼堪的人到
达,李定国被迫撤到广东北部。
李定国得胜的报告,使孙可望又喜又忧,他这时已在贵阳设立第二个行
政中心,并侵入湖广南部的宝庆地区。这些行动,可以被李定国看成是对他
的支援,也可以看成是对他的威胁。事实上,据说孙可望曾几次派人去拆李


① 简友文:《南明民族女英雄张玉桥考证》'78',见《大陆杂志》,41,6(1970 年 9 月),第 1—19 页。
① 他们被公开地画成一只有五个部分的虎,五个人分别是虎头、虎牙、虎皮、虎脚、虎尾。何是非:《风
倒梧桐记》'206'(顺治时期'1644—1661 年'或康熙'1662—1722 年'初期,见《荆驼逸史》(道光时期'1821—1850
年';上海 1911 年重印),2,第 1 叶。
① 金堡:《岭海焚余》'86'(1645—1650 年;《台湾文献丛刊》,302,重印,台北,1972 年),第 51—
54 页。
 



定国的台。总之,李定国留在两广,可能是因为他不能再忍受孙可望的节制。
他避免公开破裂,也许是看在他从前与孙可望的亲密关系上,也许出于对孙
可望的军事力量实际上的畏惧。
1653—1654 年,李定国两次出征广东西部。第一次,他进攻肇庆,威胁
到广州。但他很快从这个试探性的袭击中撤退,去广西作某些休整,路上想
重占桂林未成。第二年春,李定国开始一次更加深思熟虑的推进,经过广西
南部和广东进入雷州半岛腹地,他在那里逗留了几个月,等到病愈。入秋,
他继续推进到新会,这是他计划取广州的关键地点。由于在三角洲地区缺乏
船只,李定国两次请求郑成功从福建给他的广东之役以支援,但由于各种原
因,没有及时得到这种帮助。②1655 年 1 月,李定国军队受到清援军的沉重
打击,遭到严重损失,被追入广西南部。当李定国的军队在南宁重新聚合时,
只剩下几千人。
与此同时,孙可望在湖广西部的战役遇到同样的结果。1652—1653 年之
间的冬天,他从沅州发动一次两路进攻。但在宝庆附近为清统帅屯齐所败,
随即回到贵阳。1655 年春,孙可望的一支军队再次深入湖广中部。但这时总
督洪承畴已掌管湖广事务,他止住了孙军的进一步侵入。战争行动暂时停止。
清廷集中注意力于加强他们对湖广、四川北部和两广的全面控制,此时永历
朝廷仅存的支持者——张献忠从前的一些部下却卷入了自相残杀的斗争。

孙可望和李定国控制下的永历朝廷

当孙可望巩固他在云南和贵州的收获时,永历皇帝一行已于 1650 年 12
月到达南宁。第二年春,孙可望派人率兵“入卫”,并建议皇帝去云南。这
些人随即杀掉反对封孙可望为秦王的大学士严起恒等人。完全慑于恐吓,皇
帝正式封孙可望为王,赐国姓和一个新的名字。
与此同时,清军在广西取得进展,1651 年 10 月,永历朝廷被迫逃离南
宁,这次走了一条经过广西西南极边的困难路线。第二年 3 月,孙可望派人
护送皇帝一行到贵州西南的安隆,此地是万山丛中一个荒僻的戍所。于是,
朝廷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被隔绝在这里达四年之久,而孙可望则以王者的派
头开府贵阳,设立六部,任命高官,并按他自己对于经书的解释开科取士,
据说还阴谋废黜永历皇帝,建立他自己的“后明”。
李定国取得胜利和他疏远孙可望的消息传到朝廷后,皇帝两次密敕李定
国救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