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55章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55章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因素的综合肯定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当宣德帝下令恢复远航时,
他不顾朝廷的反对。在反对远航最为激烈的杨士奇死后不久他作出这一决定
的目的可能是抵消在安南大败的影响和恢复中国在纳贡属国中的威信。但是
这些冒险行动引起的反对依然存在,他以后几代皇帝就没有认真考虑进一步
的远航了。③
虽然明朝廷有充分理由中断海外扩张,但其影响是深远的。这项决定严
重地影响海军建制的力量和士气,削弱了它的沿海防御能力。这从而促成了
日本海盗在下一个世纪的进一步的掠夺。最后,明朝从印度洋和南洋的撤退
切断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而此时欧洲列强正开始进入印度洋。宣


② 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75—77、111、253 页。
③ 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140—143 页。
① 吴晗:《明代的军兵》'593',第 112、114、119、134 页;王毓铨:《明代的军屯》'558',第 217、231、
235、238 页。
② 见周良宵:《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95',第 64—65 页;吴缉华:《论明代税粮重心的地域
及其重税之由来》'574',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Ⅰ,第 41—45 页。
③ 关于这些数字及其重要意义,见吴缉华:《明代海运及运河的研究》'581',第 102—104 页。
 



德统治时期不但标志着中国在欧洲水域的统治地位的结束,而且是明帝国孤
立于国际事务的开始。
宣德帝的遗产
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于 1435 年 1 月 31 日意外地死去,终年 36 岁。他在
位只有 10 年。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他留下二子二女及原配妻子胡氏
(死于 1443 年)、妃子孙夫人(死于 1462 年)和他母亲张太后(死于 1442
年)。在临终时,宣德帝指定已在 1428 年 5 月被定为皇太子的 8 岁的朱祁镇
为他的继承人:这名儿童作为英宗进行统治。张太皇太后领导一个摄政团,
它一直统治到 1442 年她死去时为止。①
由三杨监修的这个时期的官方记载相当理想主义地把宣德帝描绘成一个
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这似乎言之有理。他不但试图实践儒家
的原则,而且通过编写为帝的指南《帝训》(1428 年)和类似的教诲官员的
手册《官箴》(1432 年)而把儒家的原则留给后世。 ①
在施政时,宣德帝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他在作出
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
建议。可是,他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表现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
当出现危机时,宣德帝的行动是果断和负责的,如在朱高煦的起事和需要作
出从安南撤军的最后决定时就是如此。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
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
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审判。他一贯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
在他统治时期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①
总之,宣德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
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
有效地进行工作,尽管宦官日益参与了决策过程。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
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
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②









① 见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572',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Ⅰ,第
88—92 页;伍丹戈:《明代中叶的赋税改革和社会矛盾》'597',载《社会科学战线》,4(1979 年 11 月),
第 168—171 页。关于周忱和况钟事迹的详情,见蒋星煜:《况钟》'72'(上海,1981 年),第 34—42、72—76
页及各处;关于况钟,还可简要地参看《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751 页。
① 关于周忱和况钟在苏州和松江财政改革的简明论述,见周良霄:《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95',第 69—
71 页;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572',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I,
第 98—105 页。
① 见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572',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Ⅰ,第
100—101、106—111 页。
② 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572',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Ⅰ,第 94—95
页;关于周忱的财政措施对万历年间一条鞭法改革的影响,见黄仁宇:《16 世纪明代的税收和政府财政》
'254',第 101—104 页。
 



第 5 章  正统、景泰和天顺统治时期,1436—1464 年


英宗第一次统治期,1435—1449 年


权力中心


1435 年 1 月,宣德帝在他 37 虚岁时早死,由年仅 8 岁的幼帝朱祁镇(庙
号英宗,1427—1464 年)继位,这就暴露了明初建立的政治制度中固有的许
多问题。虽然继位是完全合乎规定的,而且宣德帝两个儿子中的长子朱祁镇
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继承明朝皇帝宝座之事已经引起了种种问题。已经发
生了朱棣进行的一次成功的篡位,而另一次宣德帝之叔朱高煦的篡位企图则
在 1426 年以失败告终。
幼帝之登上宝座产生了新的问题和紧张因素,因为明代开国皇帝建立的
制度规定,一切权力都归于皇帝,他必须在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协助下决定国
家大事。对未成年的人的继位没有订出正式的条文。一个幼帝使这个专制的
君主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虽然没有人能正式成为摄政,但一个事实上的
摄政集体必须建立起来,去处理国家大事。这样一种情况,如同王朝以后时
期重新发生的那样,容易导致不合法的独裁权力的建立和不可避免地破坏中
央领导的稳定。
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出人意外地死去,张太皇太后就领导了一个事实上
的摄政团。她在朝廷中,不论在礼仪上和事实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
此外,在前一代皇帝统治时期,她作为皇太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政治的
决策。她原是一个平民,而作为永乐帝的儿媳、洪熙帝之妻和宣德帝之母,
她代表了和维持着王朝的延续性和合法性的某种门面。有一种史料认为,她
最初提出让先帝之弟,即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1406—1478 年)作为皇
族中的成年人登基,而不要她的孙子——那个儿童朱祁镇——继承皇位。但
是正式的记载则说,她在后者的登基中发挥了作用。不论是何种情况,她都
能保证取得强有力的地位;她在 1442 年快 60 岁时死去之前,一直很有影响。
与太皇太后同在摄政团的有大学士和宦官各三人。这三名大学士与张太
皇太后一样,也体现了明代早年政权的延续性。他们是三杨,即杨士奇(1365
—1444 年)、杨荣(1371—1440 年)和杨溥(1372—1446 年),他们虽然
都是南方人,但无亲戚关系。自从宣德帝在 1426 年登基以来,他们就在一起
任职,而杨士奇和杨荣自永乐朝起,已为几代皇帝效过劳。他们都经验丰富,
精明强干,掌握大权。
摄政团中的宦官都是司礼监的主要官员,而司礼监又在宫内宦官等级中
具有最高的威信。他们是王瑾(活至 1451 年)和范弘(活至 1449 年),两
人与金英(约活至 1450 年)一样,在前一代皇帝统治下已经牢固地树立起自
己的权力。但是不久王振(?—1449 年)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在内
书堂受过严格书本教育和行政训练的最早的大太监之一;内书堂在 1426 年设
立,它的成立直接违反了开国皇帝防止宦官受教育和参政的政策。
根据一份晚明的史料,为了给宫内妇女教课,永乐帝曾说服一批儒家的
老师自愿净身,而王振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王振进入内书堂就具有很大的
有利条件;这就能说明他的权势迅速上升的原因。王振是北方人(山西人),
 



与太皇太后同乡。他还年轻,在 1435 年秋季他被任命在司礼监工作时很可能
才三十四五岁,比摄政团的其他成员要年轻得多。他还是幼帝的启蒙老师,
对幼帝具有很强的个人支配力量。
当时摄政团的状况就是如此,其中大学士和司礼监宦官的人数为 3 比 3,
张太皇太后则为仲裁者。从新帝统治一开始,《英宗实录》经常提到少师、
名誉兵部尚书、大学士杨士奇和其他人在制订政策时所发生的政治分歧的陈
述,其语气好象一个完全有活动能力的皇帝控制着朝廷和政府。
另外一个体现了王朝延续性的有影响的人物是英国公张辅(1375—1449
年),当时的一位资深军人。他是永乐帝一个妃子的弟兄(与太皇太后无亲
戚关系)和永乐帝在篡夺皇位时的一个支持者之子,出身于一个显赫的武将
的门第。他在 1406 至 1408 年曾率军入侵安南,在那里任职直至 1416 年,曾
随永乐帝进行皇帝的最后三次远征蒙古的战役。永乐帝在遗诏中委以重任,
要他确保皇太子继位;1426 年他又是镇压朱高煦未遂的叛乱的关键人物。在
15 世纪 30 年代晚期和 40 年代的朝廷中,他虽然不过是一个挂名的头面人
物,却是深受信赖和尊敬的元老政治家,一名幼帝的曾祖父的辉煌时代的活
见证人,当时中国驱赶蒙古人和占领了安南。
随着太皇太后在 1442 年 11 月 20 日的死亡,政治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变
化。这时皇帝已满 16 虚岁,已在 6 月 8 日与钱妃结婚,并已在太皇太后死前
两天,即 11 月 18 日亲自上朝听政。杨荣已死于 1440 年,只剩下其他两名大
学士,杨士奇这时 75 岁,杨溥将近 70 岁。重大政治变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正处于壮年时代的 40 岁的王振开始完全左右政治。太皇太后已经预见王振取
得政治权力的危险性,所以在 1437 年晚期曾考虑命王振自尽,但她的年轻的
孙子——英宗——和几名朝廷官员为之说情,使王振幸免于死。考察一下王
振建立一种新型权力结构的步骤,对研究以后的明朝历史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他建立了对皇帝的个人控制。这名宦官曾是皇帝登基前的启蒙老
师。后来,当年逾古稀的端庄的杨士奇负责新帝学习经典的工作并在讲课时
肯定向新帝讲解国家和帝国的重大事情时,这个机智的宦官作为新帝的启蒙
老师,继续施加影响对他进行控制,领这个儿童去观看更有兴趣的北京守军
的训练场地。对幼帝来说,这个宦官依然不折不扣地是他的先生。
其次,他需要盟友。这名司礼监的宦官能够争取到一批政治上的追随者,
其中有兵部尚书徐晞、锦衣卫指挥马顺和他的外甥副指挥王山,以及工部侍
郎王祐。后来,他又能争取到拥有大权的兵部尚书王冀(1378—1460 年),
此人在幼帝登基前与幼帝有联系,当时他接受宣德帝的命令,曾组织一支儿
童“军”,由年轻的太子指挥。由于军人在明朝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而锦
衣卫因从事军事以及情报和司法工作,也许又是皇帝权力中最有效最得力的
工具之一,所以不难看出,以传统方式兼把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在手的
王振,是多么容易地左右一切了。
当太皇太后在世并能使他毁灭时,王振是谨慎行事的,并能听从资深大
学士的意见。但她死后,他说服年迈的大学士们不要积极参政而把起草诏令
的沉重负担转给他人,其企图是把内阁的职责集中在他自己之手。在 40 年代
初期,唯一积极活动的大学士是年轻的曹鼐(1402—1409 年),他因其坚强
的性格而著称。他的同僚马愉(1395—1447 年)虽然是一个出色的进士,却
依然是一般的官僚。在杨士奇于 1444 年和杨溥于 1446 年死后,其他三名在
40 年代后期参与起草诏书的大学士为高穀(1391—1460 年)、陈循(1385
 



—1462 年)和苗衷(1370—1450 年?)。他们都是杨士奇严格挑选的门生,
但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