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说论语 >

第50章

说论语-第50章

小说: 说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直到死都不为人所知啊!”(旧译:“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解析】这句话,算是把孔子上面的几句话都给否定了。说来说去,还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跟子路在一个层面上。

按照往常的说法,孔子是担心身后的名声,担心不能被后人所称颂。其实不然,孔子还是担心在世的时候。

尽管晚年沉迷道学,孔子这一辈子还是没有走出对名利的追求。

【现实解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概就是这个境界吧。

19。10(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想的是德,小人想的是土地;君子畏惧刑罚,小人贪图恩惠。”

【解析】什么是君子?首先要明白这个问题。最早期的说法,君子就是国君之子。

这里所说的君子,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有追求的士,君子也就是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做到的那种人。小人是什么?小人就是依附于土地的农民。所以,君子想到的是德,是高尚的东西,小人就只能想到眼前的东西,那就是土地。

问题是,小人就靠着那几亩地活着,不怀土怀什么?怀孕吗?

按照周礼,刑不上大夫。所以,怀刑的君子肯定不是大夫。君子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情是不是违法,说明他们有远虑;小人不同,他们只考虑有没有好处,还是只看眼前。

孔子喜欢以君子小人来划分人群,动辄打击一大片。

【现实解说】现在一般不说君子,只说伪君子。好像君子不存在,只剩下伪君子。奇怪的是,如果没有君子,伪君子从哪里来?

19。11(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可以晓之以义,小人只能晓之以利。”

【解析】君子呢,可以用大义来沟通;小人呢,就是见钱眼开,道理讲不通,只能用利益去诱惑。孔老师的意思呢,君子比较高尚,小人比较龌龊。

管子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

所以,小人喻于利,那是因为他们比较穷。要是大家都富有了,大家就都是君子了。孔老师不懂得经济,因此会骂小人,但是不懂得如何富民,如何让小人成为君子。〖Zei8。Com电子书下载:。 〗

【现实解说】土地征用和拆迁,拆迁者会有很好的理由,什么城市发展什么社会进步。可是,被拆迁者如果仅仅依靠这块地或者这间房子生活,他当然要追求合理的或者尽可能高的补偿了。不知道鲁国政府要拆迁孔家的房子的话,孔老师会怎样表现。

19。12(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解析】孔子总是盯在君子和小人的问题上不放,反映出他总是盯着人不放。既然君子坦荡荡,心胸宽广,就别总是盯着别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实际上,长戚戚倒好像是孔子自己的特点,总是批评抱怨和担忧。

孔子早年是很豁达的,可是到了晚年,因为理想未能实现,因而变得偏执偏狭,喜欢揪住别人的小事不放,喜欢动不动上纲上线,喜欢把人分类,喜欢杞人忧天。所以,我们宁愿相信,所有这些关于君子小人的话,都是孔子老年所说的。

【现实解说】这个世界就别分什么君子小人了,每个人的生存有自己的原则,无所谓君子小人。

19。13(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坏别人的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析】这里的君子,与上面的君子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这段话是在批判小人赞扬君子,倒不如说这是在为君子和小人作新的定义,那就是专门破坏别人好事的人,就是小人;专门成人之美的,就是君子。

【现实解说】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德,而成人之恶往往出于利益,否则就是变态。羡慕嫉妒恨,就是小人的另一个定义。

19。14(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解析】意思就是小人只是因为利益而聚合在一起,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相互之间只要有共同利益就纠结在一起,就串通在一起。而君子不一样,大家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并不追求看法一致。

需要解释的是这个和字,和就是和谐,和谐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跟晏子学的,那么晏子怎么解说和谐呢?我们来看看。

按《左传》。梁丘据是齐景公的宠臣,专门负责陪齐景公吃喝玩乐,一次,齐景公问晏婴:“唯据与我和夫?”

晏婴回答:“什么和谐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顶多说是保持一致而已。”《左传》原文是: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那和谐和保持一致有什么区别?”齐景公问道。《左传》原文是:和与同异乎?

“那当然,差别大了。”晏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和谐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最后做出来可口的肉羹来。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是肉,臣下们就是水、火、醋、酱、盐、梅。国君拿主意,但是臣下们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综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缓、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放个屁他也说是香的。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梁丘据什么都跟您相同,要他还有什么用?”

所以,什么是和谐?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见,达成最好的结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一样。

什么是和谐社会?就是包容的社会,言论自由的社会,批评声音不断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个声音的社会,而不是只能赞美不能批评的社会。

所以,一个君子的社会,就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同时存在的社会。

【现实解说】和谐社会,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就绝不是和谐社会。

19。15(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解析】君子有原则,小人无原则;君子不喜欢谗言,小人喜欢奉承;君子用人量才是用,小人用人求全责备。总之,跟君子干活很轻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用去巴结他;跟小人干活很辛苦,要讨好他,而且会被苛求。

【现实解说】有的老板很难伺候,所有的属下都没人说他的好话,这样的老板就是小人。

19。16(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解析】这段话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是在君子小人之间折腾。至于上达和下达什么意思,历来的解释都是五花八门,其实无外乎说君子上进,小人下作之类。

【现实解说】君子看重上半身,小人看重下半身。这样的解说,是不是更清晰一点?

19。17(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苛求于自己,小人苛求于别人。”

【解析】君子总是反省自己,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责备自己;而小人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总是找别人的缺点,却不反省自己。

【现实解说】反省自己,就会进步。所以,管他别人是不是善于反省,自己反省就行了。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之后,最要紧的是反思自己为什么要挨打,反思自己为什么落后,进而努力改变自己的落后,这就是君子求诸己;挨打之后抱怨世道,总是企求别人道歉,眼睛总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小人求诸人,今后还会挨打。

19。18(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通过小事来认知,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通过小事看透他们。”

【解析】同样的一件小事,君子做错了不代表君子不行,小人做错了就能判断小人不行。这就等于说,如果你是小人,行也不行;如果你是君子,不行也行。问题是,你怎样判断谁是小人,谁是君子?如果一个人被你认为是小人,那不是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如果被你认为是君子,那么小事做得一塌糊涂,也可以委以重任是吗?

孔子喜欢给人贴标签,我喜欢的就是君子,我讨厌的就是小人,这一点很不好。

【现实解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绝对的君子,也没有绝对的小人。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何必要给人贴标签呢?

19。19(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解析】关于“无适也,无莫也”,在历史上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总体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君子之只遵循义的原则,其余的都不重要。既然如此,“无适也,无莫也”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不重要了,这里不去讨论。

这样说来,“义”决定了君子的行为举止。既然“义”对于君子来说如此重要,义究竟是什么呢?不知道,从来没有过标准答案,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概念,就如“道”和孔子晚年所说的“仁”和“德”一样。

如果一定要为“义”找一个至少还说得过去的定义,那就算是“对得起良心”吧。

【现实解说】现在常用的一句话是:屁股决定脑袋。良心呢?不在服务区。

19。20(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少,而行动要敏捷。”

【解析】这是孔子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性格。讷往往被刻意篡改为谨慎,其实根本与谨慎无关。孔子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认为话多则思考少,还是话少的人做事靠谱。

讷于言就必然敏于行吗?当然不是,言行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反比关系。

【现实解说】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无所谓好坏,只看你的性格是不是适应你的环境。总体来说,当今社会强调沟通、强调公共关系,因此,讷于言不是这个时代提倡的性格。

19。21(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能够成为君子。”

【解析】质指性格,文指言谈口才。如果一个人很闷,话很少以及说出来很不生动,那么就会显得很老土很没有学问;相反,如果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就会给人不厚道的感觉。所以,要文质彬彬,言谈举止得当,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用词恰当准确,表情和谐。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君子。

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出自这里。不过,现在的含义与孔子在这里的含义已经有很大不同。

【现实解说】某些人,满嘴跑火车,什么牛都敢吹。这种人不是文胜质则史,而是大忽悠。某些学者,不失时机不择地点地卖弄自己的学问,这就是文胜质则史。

19。22(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解析】畔,通叛。“亦可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如果本身德行不够,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