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说论语 >

第7章

说论语-第7章

小说: 说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父子二人互相诉讼,孔子将他们关了几个月却不审理,父子二人领悟到骨肉相残的愚蠢,于是撤诉回家了。这是孔子担任司寇的著名案例之一。

孔子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遵从周礼,那么根本就不会有诉讼发生了。孔子在这里,实际上还是在鼓吹周礼。

【现实解说】如果这个社会懂得礼让,诉讼就会减少很多。换言之,很多诉讼多是因为小事引发的,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28(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孙家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操心的不是颛臾,而是国君的利益吧。”

【解析】当上鲁国上大夫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孔子在齐鲁国君的夹谷会上发挥出色,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保护了国君安全,一时成为政治明星。三桓主动与孔子交往,并且希望他推荐人才。这个情况下,子路被孔子推荐给季孙家做管家,随后子路又引荐了冉有做费邑宰,这样孔子的两名学生就成了季孙家最重要的两名家臣。

拿人家的薪水,就要给人家干活,子路和冉有尽心尽力为季孙家效力。可是,孔子对季孙很不满,渐渐地对两个徒弟也不满起来,认为他们在助纣为虐,经常批评他们,而两个弟子就很为难。既然颛臾是鲁国的属国,那么是否攻颛臾应该是由国君决定的。问题是鲁国国君早就成了摆设,季孙说打谁就打谁,所以孔子尽管是鲁国的大司寇,也没屁可放。那么,季孙为什么还要攻打颛臾?因为作为鲁国的属国,颛臾向鲁国国君进贡;而季孙吞并颛臾之后,这里就成了季孙家的地盘,GDP就都是季孙家了。所以,季孙的目的是化公为私。

孔子改变不了季孙家的决定,反过来要求两个弟子去改变,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季孙家的家臣实际上比鲁国的大臣更有权势。

最终,冉有还是率领费邑的部队灭了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既来之,则安之。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分崩离析,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来自这里,意思是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是国君宫殿大门内(或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上文中的萧墙之内指代鲁国国君,过去的说法都认为是指代三桓或者季孙家内部,错。

基于周礼,孔子对三桓始终心怀不满。所以周礼对孔子也是一把双刃剑,孔子通过鼓吹周礼而著名并且如愿以偿当上了高官,可是对周礼的执著让他对三桓充满成见并且一次次站错队。

【现实解说】总有人会假公济私,总有人会损公济私,总有人会化公为私,而能够做这些事情的人往往是有权势的人。过去的教材总是告诉我们,美国的对外战争都是代理人战争,表面上为了国家利益,实际上都是为了各大财团的利益,这些财团,就相当于三桓。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看得清楚,而季孙之忧实在是太多了。

1。29(11。2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国家的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礼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家臣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解析】季子然是季孙家的人,对孔子很反感,因此来讽刺孔子,意思是说你既然这么反感我们家,这么瞧不起家臣,你最好的弟子还不是在我们家做家臣?我们要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孔子首先贬低子路和冉有,之后说即便是这两个不成器的家伙,也不会违背我的原则跟着你们对抗国君的。

孔子其实也就是嘴硬,子路和冉有当然不会杀国君了,季孙也不会杀啊,可是子路和冉有帮着季孙干了不少损公肥私的事情。

具臣,就是家臣。

【现实解说】对照着说,大臣就相当于政府官员,家臣就相当于企业高管。企业高管怎么为企业挣钱都没有问题,但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1。30(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

【解析】孔子帮助鲁定公对付三桓,使用了隳三都等手段,处处与三桓作对,极力削弱他们的力量。于是,三桓都很讨厌孔子,而鲁定公看清形势,为了避免连累自己,刻意疏远孔子。不久,季孙找借口炒掉了子路和冉有,发出强烈信号。孔子得不到鲁定公的支持,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被炒掉的命运,于是暗中寻找出路,通过子路的舅子的门路,打通了卫国国君的关节,孔子决定前往卫国发展。

恰好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鲁国国君祭祖之后,祭肉应该分给大夫们,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疏漏,孔子竟然没有得到;另一件就是上面这件,齐国人送了些美女乐师过来,季桓子销魂了几天没有上朝。孔子借这两件事,不辞而别,前往卫国去了。

至此,孔子的官运到头了,也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艰险之旅。

在这段当官的岁月里,孔子没有正确判断形势,站错了队,因此最终出局并不意外。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这样的人在官场就显得“太傻太天真”。历朝历代表面上都将孔子捧上天,可是如果孔子真的来到了,恐怕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

另外,孔子的不辞而别也很幼稚,这使得他在很长时间内不得不周游列国。

【现实解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骨感现实,要么忍受,要么离开,不要抱怨。

第二部分 论礼

这一部分是孔子关于礼的论述,主要是在孔子离开鲁国之前。在这段时期内,孔子对周礼极度尊崇,将礼的作用也鼓吹到无所不能。后期,尽管孔子知道他所提倡的以礼治国已经没有可能实现,但还是把周礼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和精神的寄托。

什么是周礼?周礼其实就是周朝的制度,各个方面的制度,主要是官制和祭祀丧葬礼仪,但不仅仅于此,而是覆盖几乎整个社会生活的相当完备的制度,相传由周公在周朝初期制定。早期的周朝,都是按照周礼的规定治理。到了春秋时期,周礼逐渐不被遵守,天下陷于无序。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是周礼的模范国家,周礼在这里的运用几乎与周王室不相上下。因此,鲁国一向也是各国学习周礼必去的国家。然而即便如此,到了春秋时期,鲁国人也不再把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放在眼里。

孔子了解周礼,喜爱周礼,鼓吹周礼,想要恢复周礼。可笑的是,后世的统治者们也鼓吹孔子并且号称尊崇孔子,可是却从来不提孔子所鼓吹的周礼,由此可见,那些尊孔子为圣人的人,也不过是叶公好龙,甚至是别有用心。

2。1(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夷狄即便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解析】孔子认为有了周礼,就有了规范化管理。因此,即便中原诸国没有国君,国家也能按照周礼的规范有序地运行。而周边夷狄国家缺乏规矩,即便有国君,管理起来也是乱七八糟。所以,谁是华夏谁是夷狄,取决于它的文化发展水平。

历史上,原统治者瞧不起周边的少数民族,这就是理论基础了。

周代,中原诸国自称诸夏,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而四周都是未开化的民族。北面是狄,东面是夷,南面是蛮,西面是戎。孔子这段话的隐台词是:中原和周边蛮族的根本区别就是我们有周礼。

【现实解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后来的事情变得恰好相反,西洋鬼子没有皇帝,反而比我们的大清帝国强大许多。

2。2(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解析】孔子的说法是“原”周礼,事实上春秋初期连战争也是“君子的战争”,战场上同样要讲礼。在拙作《说春秋》第三部中有很多这样的情节,晋国军队要俘虏齐国国君的时候,还要先向齐国国君敬酒送玉,礼请齐国国君去晋国。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周礼是被破坏的,特别是在战场上,曹刿一鼓作气、晋楚城濮之战等等著名战例,实际上就是军事思想突破了周礼的限制。随着战争的频繁,周礼必然被抛弃。到了孔子这个时代,战争中已经没人会理睬周礼了。所以,孔子的说法,不过是一种闭门造车,离现实太远了。

【现实解说】所谓无所争,多数情况下是明不争暗争,就成了中国文化中非常突出的勾心斗角的现象。所以,君子固然要谦恭,该争的也要大大方方去争,才能避免内耗,减少阴谋诡计。孔子这句话,没什么正面的现实意义。

2。3(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解析】这一句紧承上句,意思是君子讲礼,不讲力。讲技巧,不讲蛮力。

其实,孔子所说的这些,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只是传说了,那一年晋昭公和齐景公进行投壶比赛,按规矩也是君子之争。可是大家都憋着劲,险些造成国际争端。再说鲁国季孙家和郈家的斗鸡,不也是不择手段吗?结果造成家族仇杀。

【现实解说】中国选手,打乒乓球行,打羽毛球行,打网球不行。技术好,力量不行。

2。4(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