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心棠-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下里就这么自顾自说着,一点对不上茬,顾氏跟莫家姑娘们坐着也甚是发窘,故孙氏也就匆忙告辞,转而去看女儿了。
海棠心急,哪能坐等在屋中,于是婆子们在前堂门口摆了一只宽大的檀木錾如意纹圈椅给她坐着,远远看到院门口出现了母亲的身影,她忍不住站起来呼出声来,这姑娘,倒是跟亲娘一个脾性!
孙氏一见自己的亲姑娘,也顾不上其他,马上贴上去扶着她进内堂,边抚慰边嗔怪,海棠也扭着身子撒娇腻歪。等到进去落了座,早已丫鬟端出泡好的热腾腾的碧螺春,还有各色吃食,海棠才挪出眼睛看四位妹妹,拉着两个,细细打量,夸几句,再拉过两个,仔细看过,月棠容貌妍丽,打扮又最好,尤为突出,海棠就多跟她说了几句话,完了从身边丫鬟手中拿过四个绣袋塞到姑娘们手里,笑道,这可都是我早年自己绣的,早就备好了,总算见到了!
心棠也暗暗去瞧从未见过的姐姐,只见她身着一件镂丝合欢花纹家常褙子,下头一条浅色裙子,脚底一双软鞋。身量较长,眉目比孙氏长得精致些,有几分娇艳,然也算不上是十分有风韵。
然她到底是莫家特别娇养出来的嫡长女,出嫁四载多,言语间依然满溢着天真娇柔的神色,举止做派也不失自然,反而生出一种独特的美魅气质。
怪不得淮远侯府二公子李迪,也就是海棠的夫婿,四年间也颇纳了些妾室通房,甚至还收用过一个家世清白的妾侍,但每月仍有一半时间留在正房这里,一是家里规矩使然,二也是因娇妻可疼的缘故,故海棠也能再度有孕。
海棠这门亲事,虽不算特别好,但也算不错了。四年前,莫维尚没有今时今日的官职品级,对上淮远侯府这门亲事,自然是高攀了。李迪虽非侯府长子,袭不了爵位,早晚也会分家,但好歹也是同胞所出的嫡子,也授了六品的骁骑尉,凭父兄的扶持,家底的厚实,也差不到哪里去。
关键是淮远侯府也是多年的暄贵人家,规矩齐整严格,只要海棠自己行事不出大事,就凭嫡妻这个身份,也能一辈子安稳度日了。而李迪本人虽无大长进,但也没什么特别可挑的毛病,性格还算温文,虽然也爱惜那些颜色姣好的妾侍通房,但对妻子女儿也算关心负责。
不多时,嬷嬷领出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眉眼酷似海棠,神态却大不同,颇有几分大人的样子,神气极了,这便是海棠的独生女,李采藻,孙氏顾不得形象,蹲下去搂住外孙女儿,只叫着“心肝宝贝”,呆坐了好一会的姑娘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手铃、玉雕、珠花什么的不一而足,心棠的是自己绣的带两只鸭子的荷包,鸭子绣得颇形象生动,像要从水面浮出来,采藻摸了许久。
末了,海棠突然想起一事,使了个眼色给母亲,眼睛仍打量着四个妹妹不放,孙氏便叫姑娘们带着外孙女去院子里逛逛。月棠思付,怕不是什么事情跟她们有关罢,难道是亲事?内心一动,背脊一挺,身姿又亭亭了几分。
海棠拉着孙氏坐到床榻上,旁边嬷嬷忙递上个锦缎枕头让她倚着,海棠摆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前日大嫂过来,提起一门亲事,让我帮着看看有无合适的人家,咱家那么多姑娘,估计是探口风罢,不过如若成了,倒是我们家占了便宜!”
顾氏原名唤做顾娉婷,出身于清贵世家,祖父曾高居二品官位,父兄皆读书入仕,也是位嫡女,家世虽比不上淮远侯府,也是相当不错了;嫁进来十年,已育有两子两女;身为长媳,又是将来的侯府夫人,远非海棠可比,可是,同样是样样差人一大截,比起俞氏,海棠倒是心态好多了,她脑子拎得清,也没那么小心眼,只管把自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所以,淮远府中,兄弟二人感情深厚,难得的,妯娌间也相处得和睦,在靖州声名不错。顾氏喜欢弟媳表面天真敦厚,私下里脑子清楚,凡事也愿意提携提携她,更因此觉得莫家姑娘们教养得不错,因此将这回的亲事托到了海棠身上。
这次顾氏说的这门亲事,倒不是外人,是自己娘家的。这些年,顾家虽有些没落,但到底声势还在,说出去也是顶顶好的人家。这次想要做亲的是她幼弟顾远清,顾远清相貌堂堂,也不过二十岁余,去年进了榜眼,现已入翰林院绶职,甚有希望重振家里声威。这样的家世条件,本人还前途无限,本应该放开眼挑一挑的。
唯一不好,是此次求的是个继室,顾远清有发妻白氏,去年殁了,并未留下子女,所以也算好找,只是丧妻不满一年,说出去总是不好听,家中长辈又是着急,所以只能私底下先问着。
顾远清何许人,孙氏自然是听过的,未等海棠说完,早已眉开眼笑道:“这样的人家,你要是有个嫡亲的妹妹,我也是愿意的!如若与顾氏能做成亲,你父亲必定也是高兴的……”
海棠看着孙氏那兴奋的神情,忙笑嗔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我们这里只是先议议。再说,我们家姐妹多,哪个妹妹合适呢,我将将看到她们,不如母亲那般熟悉了解……”
孙氏思绪沉了下去,“虽说有着避讳,婚事不在这一两年内,但是两个小的,怕是也赶不及了,至于那两个大的……”
她想了一会,眉头越皱越紧,忽而又放松下来,“反正有老太太和老爷呢,这事也轮不到我做主,再说好歹是莫吉的女儿,还是问他们罢!”
熟稔母亲脾性的海棠,知道她这次又要做“甩手掌柜”了,多年不在母亲身边,见此熟悉场景,勾起许多回忆,又好笑又感伤,遂顺手推舟,“母亲说的是,我再问问长嫂,别咱们这边一头热,等有了确切消息,母亲再去跟老太太仔细商量去!”
又过一阵,众人已经回来,采藻由众人陪着,在园子里热闹玩了好一会,已经活泛开了,此刻小脸红扑扑热腾腾,海棠见了高兴,对妹妹们更亲热了一些。等到午膳时分,众人已经能够言笑晏晏,还有月棠宁棠都能说些凑趣的话,倒也颇有一家人热闹的气氛了。
好吧,今日心棠的冷笑话奉上:
包子铺,孙妈妈:“豆沙包。” 小二:“嗯?” 孙妈妈:“豆沙包!” 小二:“嗯?” 孙妈妈:“豆沙包!” 小二:“三个豆沙包是吗?好的。”
好吧,小二你真会做买卖……
孙妈妈无辜躺枪。
第19章 出家
用过午膳,又说了好一阵的话,傍晚时分,孙氏方才携姑娘们兴冲冲地回府。孰知一向太平的莫府后宅竟然乱成一团,孙氏甫一跨进门槛,等在那里半天的管家媳妇便着急地扶她前往老太太处,剩下四位姑娘难得一致地大眼瞪小眼,好奇发生了何种风波。
事情出在二老爷莫吉身上,照理说,来了靖州后,莫吉院内,除了俞氏独大,杨姨娘、徐姨娘、蒋姨娘各有子女倚靠,三足鼎立,倒也稳定;外加,莫吉一房在府内地位本就次于莫维一家,上面还有老太太,连俞氏都不敢轻易生出什么风波,何况妾室,本该是一派平静……哪能料想到,这风波的原委却是莫吉的官职。
话说莫吉百年间难得料事如神一次,就是料中了自己做了侍读学士后这悲催的日子:
莫吉倚靠长兄莫维才进了内阁,这背景着实也不过硬,官位还是最底层,自然要看人眼色过日子,谁也得罪不起;外加内阁重学识,凭莫吉肚子里那几两学问,的确也只能排个倒数,难免被其他人看不起,面上不显,背后嘲笑讥讽倒是不少。莫吉虽不精明,对这一点内心却了然,自然过得更加憋屈郁卒。
加入他进侍读学士未久,这进谏论策上的事情,自然比庶务要适应得慢些,难免再犯点小错,小错不断,几番下来,仍旧没有很大长进,上峰薛大人脾气火爆直接,终于有一次没忍住,当着在座不少官员的面,大骂他“蠢材”,料想莫吉虽无胆识,面上却是极看重的,大脸立即成了猪肝色,恨不得挖个洞钻起来。可是又能怎么样呢,继续夹着尾巴过日子呗。
莫吉在外低眉敛目、畏畏缩缩,陪小心、受了气,自然要发泄在家里。
如今俞氏那里他去的已经不多,外加,跟正妻传出什么龃龉,总不好听,搞不好还要被老太太和大哥训两句。
蒋姨娘和杨姨娘两个,一个指望着这两年鲜艳貌美、拼一拼再生个儿子,另一个心念着为快要成年的儿女谋个好前程,对着莫吉皆是百般奉承,殷勤小心地伺候着,直把莫吉每一次的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炼成绕指柔。
唯有徐氏那里,本来就有些疏离,半个月下来,已被莫吉砸掉两只粉彩鱼虫花瓶,只是徐氏本不张扬这种事情,俞氏也压了压,不准丫鬟们声张。偏偏莫吉似乎砸上了瘾,徐氏那里也没少去。
结果昨日莫吉不知道又在任上受了什么气,回到府中时已经醉得差不多,但似乎又没喝到爽,反而壮了几份胆气,在徐氏那里发起了酒疯,除了多砸了些瓶瓶罐罐,也不知道徐氏顶了几句什么,莫吉更加怒了,连扇了她几个响亮耳光。
后来莫吉可能闹倒够了,也疲累了,寻求援助的徐氏的大丫鬟还没走多远,不用人劝,莫吉却已经呼呼入睡,还睡得香甜,估计第二日醒来估计也不记得什么,反而正常上班点卯去了。
这莫吉刚走,徐姨娘倒闹起来了。她一身素衫,跑到俞氏那里,长跪不起,表示自己进府多年,失德无能,也无力教养好子女,经此一事,心意已灰,不想再待在莫府,更不奢望其他去处,是以自请出家,青灯古佛,结束余生。还有就是,玉棠宁棠一同长大,情分比姐妹还好,望俞氏看在玉棠的面上,恳请她收养宁棠。
俞氏闻言大惊,这种话也是能随便说的。刚开始她当徐氏只是没了面子,借故闹一闹讨个好处什么的,顺便也下个台阶,但随着俞氏与芳芷,还有身边两个嬷嬷劝得口水越来越干,倒愈发觉得徐氏是来真的。俞氏虽是理家心计一把好手,但是实在不擅长思想政治工作,软劝硬逼了徐姨娘一上午,也无甚效果,反而院子外面围观看热闹的丫鬟婆子们越来越多。
此时俞氏已经有几分恼怒,徐姨娘这般折腾,也大大落下了她这个二房主母的面子,同时,她也知道瞒不住,孙氏不在,只能扭了徐氏去了老太太的福寿堂。
这大晌午的,老太太仍旧在午睡,她们不敢惊扰,只能等着。
只是徐姨娘连屋子也不进去,只跪在院内那大太阳底下,俞氏也不好撇下她自己施施然进去避暑,只能令丫鬟搬了把藤椅,靠近前堂门口处坐着。
她午膳未进,兼之闹了半天,早已疲累不堪,烦躁不安,气得眼睛只盯着徐氏,直能冒出火来;反之,徐氏安安静静跪在那里,倒是很波澜不惊的样子。
等到终于见着了老太太,徐氏还是那一番话。老太太也不耐烦劝她,只是沉吟不语。
按常理说,内宅女眷,只要不是正妻及姑娘们,妾侍通房们去留的确都不算什么,哪怕出了人命,悄悄儿地处理了,也无甚大碍。然,徐氏这件事情,却叫人有些尴尬为难:
一是她已经育有子女,兼之从小养在自己膝下;二是她没犯什么明显的错处;三是她已陪嫁丫鬟身份进莫府,已有十几载,莫府大小变迁隐秘,知晓得不少;四是当年大俞氏去得匆忙,也不甚明白,徐氏身契在哪里,莫府还是俞府,都无可追踪,也是很大一个隐患。
再有,亲母自请出家,必定影响莫宁棠的婚事,搞不好还要波及家里其他姑娘。
最后,这后宅事务虽隐蔽,但与前堂息息相关,如若以后有人拿这个来做文章,泼些脏水,莫吉这前程,莫府这声名,也算完了……
静寂许久,无人敢说什么,末了,老太太撂下一句话,“你既想礼佛,料想在哪里都一样,先去我这佛堂里跪两天吧!”便叫媳妇先把徐氏拖过去了。
余下的时间,俞氏先小心禀明了白日里的详情,随即,老太太身边的王妈妈,领着大丫鬟素锦、绣锦,仔细盘问了徐姨娘身边的丫鬟婆子们,甚至还叫来了宁棠身旁的婆子们问了一问。
等到孙氏回来,先问明了原委,其实也无甚原委,婆媳三人,相对无语。简单用罢晚膳,孙氏便旋身进了佛堂,只是仍旧无所收获,熟知自己婆婆行事习惯的她,在心里哀叹了一声,往下几天,估计要每日过来这里报到了!!
莫吉晃晃悠悠最后回了府,听闻此事,自然吓了一跳!昨晚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他也是一头雾水……
他自付对待女人虽没有多么怜惜柔情,但也都有始有终,绝少逢场作戏,始乱终弃。身边却突然冒出个女人要出家,顿感毛骨悚然!!
莫老太见儿子这副怔住了的戆楞模样,连责骂他的心也没了……主要,她也大致知晓,徐氏的原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