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第15章

大象无形曾国藩-第15章

小说: 大象无形曾国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丰和皇后及其她女子在一起时,祖宗的家法他总不敢违。独独一见兰贵人,不仅使他记不起祖宗的家法,还能让他忘了自已是大清国高高在上的皇上。

  兰贵人未进宫前,杜受田染疾,咸丰是必到榻前探视。兰贵人进宫后,咸丰不仅三五日便要辍朝,而且再未出现在杜师傅的榻前。

  当日早朝下来,咸丰回到后宫是连连地叹气,愁肠百结。什么折子也不想批,什么话也不想说,而且破天荒没有传兰贵人过来。

  一个当值的小太监因为走路重些,咸丰便让人将他的腿打断。太监们吓得恨不能用手代替脚来走路,这样总归能轻些。

  当晚,咸丰把肃顺传来,想让肃顺发挥些聪明才智,搞些银子出来。

  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雨亭,一字豫庭,或作裕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也。乌尔恭阿薨,王位由其兄端华袭取。内廷侍卫晋身。道光中,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咸丰即位,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以敢于任事受咸丰重用。肃顺署理户部侍郎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杜受田告假养疾以来,肃顺在咸丰帝心目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圣恩出奇得好。不管咸丰碰到多么棘手的事情,肃顺总能替他想出解决的办法。

  肃顺一进来先给皇上请安。

  咸丰愁苦着脸,随便摆了摆手,便道:“肃顺哪,难道银库真就再找不出一两银子了?你如何拖到现在才上奏?”

  肃顺回答:“回皇上话,臣随皇上到承德木兰秋狝这一趟,共用银三百二十万两。皇上在承德期间,户部共往湖广福建安徽等地拨军饷六百万两。皇上从承德起驾时,银库仅有库银不足二十万两。这笔银子是各省交上来的捐输。”

  咸丰用心算了算,问:“肃顺哪,朕见藏经阁里有三口大钟,上面铸着些经文。你偷偷地替朕查一查,看看这三口钟是用什么做的?说是黄金所铸,朕却有些怀疑。”

  肃顺答应一声退出。

  咸丰在书房内走动了两步,忽然又传兵部尚书王广荫进见。

  咸丰一见王广荫,劈头便问:“王广荫哪,官兵剿匪怎么样了?今天怎么没折子?”

  王广荫回答:“回皇上话,长毛围困长沙后,又在长江沿岸占据城郭多处。臣上日收到赛中堂和湖南巡抚衙门的奏报,称贼匪攻势甚猛,官军几不能支。粤匪现在每日都在增兵,听说昨儿就增加了三千匪兵,徐广缙常大淳和张亮基每日都有奏报。向荣和春昨儿也给兵部上了两个奏报。兵部现在是日夜有人值事,向荣与和春因为缺饷少兵,打得挺苦,长沙的护城河水都已变成了红色。”

  咸丰急问:“他们又在放臭屁!长沙差不多有八万守军了!别忘了,常大淳现在只有两千人守武昌。福建和安徽怎么样?”

  王广荫低着头答:“回皇上话,安徽已经发现了多股贼匪。福建的情况也不甚好。”

  咸丰不容王广荫把话说完,便摆摆手道:“你下去吧。”

  王广荫诺诺地退出。

  咸丰在书案前呆坐了坐,猛然冲外面喊一声:“小顺子!”

  一个身材适中白胖机灵的小太监应声走进来,甩了甩马蹄袖,请了个安。

  咸丰站起身,长叹一口气道:“小顺子,你陪着朕再去祖宗面前抽个签吧。”

  两个人乘着夜色来到紫禁城里的太庙,这里供着大清道光以上的所有皇帝的灵位。

  咸丰一个人走进神坛,先到每个灵位前都祭拜了一番,爬起身后,这才在池边净了净手,方来到正中的神签处。这原本是皇帝祭典祖宗思念祖宗的地方,现在倒成了咸丰抽签寻求安慰的所在。

  他跪在签前,闭着眼睛把签筒摇了三摇,口里道:“祖宗可保佑咱大清的江山吧。”话毕睁眼一看,筒里已经蹦出了一个签来。

  他小心地把签拿到眼前一看,却原来是个上上大吉签,后面写了四个字:喜从天降。

  咸丰把签放回签筒,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道:“祖宗可不许逛我。”

  咸丰爬起身,拖起一条跛腿,兴冲冲地往外走。

  咸丰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原名爱新觉罗.奕裕堑拦饣实鄣牡谒淖印R虻拦獾那叭龆佣枷群筘舱郏滴食ぷ印5拦庖簧采芯鸥龆印4愚仍}以下,依次为五子奕誴六子奕

第七章 道观遇故人
  导读:圣旨颁到,守孝侍郎不肯奉旨,曾家一片疑惑声。

  旧时道观,凌凌乱乱破破烂烂,心头涌起的何止是辛酸!

  腌臜道人辗转万里传书,真耶?假耶?一真遗墨风骨犹存,道出了中华根本。

  (正文)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一晨(公元1853年1月19日晨),正是冬令。湖南的这个时候,虽不似京师那样寒冷,但也是万木萧瑟水乏鱼眠的季节。朔风劲吹,叶落归根;大地苍茫,了无生机。这时的湖南,原本是应该有一茬庄稼的,但因人们都忙于躲避兵燹,无心于农事,致使田无人影,垄少牛犁。

  曾国藩用过早饭,依例坐进自己的书房里,闭门详细翻阅起《劝世良言》和洪秀全所著的《原道救世歌》与《原道醒世训》。这三篇文字,曾国藩原本已读过不下两遍,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散发的几篇布告诏令等,曾国藩也都读过一遍。曾国藩现在重读这三篇文字,是因为发现,洪秀全的《原道救世歌》与《原道醒世训》,几乎是照抄《劝世良言》。

  这时,湘乡县七品知县朱孙诒,同着巡抚衙门的一名候补道,各乘蓝呢大轿,在二十几名差役的簇拥下,飞也似地闯了进来。

  朱孙诒和候补道一下轿,朱孙诒先对着门上急道:“快让侍郎大人出来接旨八百里快骑递到省城的!”

  门上一听这话,不敢怠慢,边往曾国藩的书房跑边喊:“大少爷接旨!八百里快骑!”

  门上的喊声把各屋的人惊动。主人下人,转眼便站满了院子。

  朱孙诒同着手托圣旨的候补道,大步流星走进院子。

  曾国藩慌忙把书藏起来,然后才快步走出书房。

  一见面生的候补道,曾国藩当即猜出,是巡抚衙门张亮基打发过来的人,便慌忙面北跪倒,口称圣安。

  曾麟书带着曾国潢兄弟几个及十几名下人,也急忙跪到曾国藩的后面。

  候补道展开圣旨,读道:“内阁奉上谕:广西贼匪肆行,节经降旨饬令通省居民举行团练,互相保卫,并寄发大学士卓秉恬录进龚景瀚所著坚壁清野各议。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钦此。”

  候补道读毕,把圣旨双手递给曾国藩,口称:“曾大人,您老起来吧。”

  朱孙诒抢前一步,双手扶起曾国藩道:“大人,您老请起吧。据下官所知,各省所办团练,均由抚院札委办理。只有您老,由皇上颁发专旨。”

  朱孙诒又扶起曾麟书,口称:“老太爷,您老也起来吧。”

  曾麟书起身谢过。曾国潢等亦被朱孙诒  扶起。

  曾国藩接过圣旨起身。

  候补道急忙对着曾国藩施行大礼,口称:“职道李天祥给侍郎大人请安。”

  曾国藩扶起李天祥道:“涤生重孝在身,不敢受观察大人大礼。大人快快请起。”

  李天祥起身谢过,又道:“大人,职道还要给老伯母烧一柱香,以尽晚辈孝道。”

  曾国藩只好带着李孙二人来到母亲的灵位前。

  告辞的时候,朱孙诒一再叮嘱曾国藩,何时动身长沙履任,一定提前通报给县衙,衙门将派公差一路护送。曾国藩一笑。

  送走朱孙诒李天祥二人,曾国藩先把圣旨供奉起来,又把爹扶进书房歇着,然后才同着四个弟弟回到自已的书房。

  一进书房,曾国潢先给大哥斟了一杯茶,双手捧到大哥的面前,道:“大哥,皇上还没有忘了您呀!大哥,皇上下这道圣旨,是不是说,大哥被朝廷破格夺情起复了?”

  曾国荃抢着道:“四哥您是明知故问!请大哥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分明就是夺情起复嘛。”

  曾国潢兴奋地满脸通红,一边搓手一边道:“破格天恩,真是破格天恩哪!”

  曾国藩没有言语,默默地喝了一口茶。

  见曾国藩默言无语,曾国华小声道:“大哥,您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家里得准备一下呀。”

  曾国藩自言自语道:“这个张亮基呀,他不该把我往火坑里推呀!鲍起豹清德的提标和抚标,已把长沙搅得乌烟瘴气,不成样子!我去搀和什么呀?”

  曾国荃道:“朝廷下有圣旨,大哥是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干他们几个人什么事!”

  曾国藩苦笑一声道:“你们知道什么呀,咳!你们几个都出去吧,大哥想一个人静一静。”

  曾国潢起身道:“大哥,您歇一歇也好。我去料理一下您去省城的事。”

  曾国藩一瞪眼道:“澄侯,你不要乱来!大哥为母亲守孝,是帮同不了什么团练的。大哥一会儿,就给朝廷上一个辞缺折子。”

  曾国潢急道:“大哥”

  曾国荃也道:“大哥,丁忧官员被朝廷夺情起复,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呀!您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呀!三思,大哥一定要三思啊!”

  曾国藩摆了摆手,默默铺开上折用的专用龙纹纸。

  曾国潢摇头叹气,很无奈地同着曾国华等人走出去。

  但曾国藩并没有马上动笔,他还要好好的想一想。

  曾国藩此时很想和罗泽南刘蓉二人谈一谈。很可惜,罗泽南已于十天前同着弟子王錱,弟子李续宜李续宾兄弟,管带着一千练勇去了省城;刘蓉因未奉抚命,很落寞地一个人到涟滨书院看望师友去了。

  有事时想见朋友,朋友却不在眼前;无事时欲闭门读书,朋友偏蜂拥而至。

  曾国藩推开纸笔,心烦意乱地信步走出书房。

  他在院子里抬头望了望天,又眯起眼睛端详了一会儿院外的大树,突然感到全身发冷。

  各屋都静静的,除了下人的身影晃动外,不仅父亲未走出来,几个弟弟也未走出一个。

  曾府的一切,全被这道圣旨打乱了。

  曾国藩叹一口气,习惯地背起双手,慢慢踱出院子。

  门上急忙迎上前问:“大少爷,您老想出去吗?小的去知会南三哥跟着您老。”

  曾国藩摆了摆手,小声道:“你忙吧。我就在院外转转,不走远。”

  曾国藩话毕,开始在院外踱起步来。

  踱着踱着,曾国藩的脑海忽然灵光一闪,眼前登时出现一座道观。

  这座道观建在白杨坪十里外的一个坡地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曾国藩儿时,常随大人来这里赶集看戏。曾国藩中举后,便再未到过这里,据说已相当破败。

  如今已是十几年过去,大概道观更不成样子了。

  曾国藩想到这里,脚下忽然加快了步伐,想再去道观重温一下儿时的旧梦。

  天近午时,一座很不成样子的道观出现在曾国藩的面前。

  搭建在道观前面的戏台早已不见,四周的围墙也是零落不堪,分明已成断壁残垣。十几座屋舍大半倒塌,剩下的也都破损严重。地面杂草丛生,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树叶。一脚踩下去,咯吱咯吱乱响。

  曾国藩小心地推开大殿,仰头望去,但见原本金光闪闪的道君神像,油漆早已脱尽,里面的石胎青青白白污迹斑斑。屋顶原本雕梁画栋,甚是好看,现在却满是灰尘蛛网,异常凄凉。

  曾国藩走近前来,手抚神像感叹道:“道君幸甚,未遭粤匪亵渎!”

  曾国藩言未讫,神像的背后却走出一名年迈的道士来。

  那道士手指曾国藩说道:“故人到了!故人到了!”

  曾国藩心吃一惊,急忙定睛观瞧,见那道士身材高大,方面大口,一蓬白胡子,七拐八弯的,下面沾着些不干净的东西;一个破道冠,也辨不清具体颜色,破了五七个洞;道袍已是稀疏零烂,下摆干脆就是布条条;脚底孤零零绑着块牛皮,也没鞋帮,这就是鞋了。

  见曾国藩发愣不语,道士又说道:“贫道见过大人大人可是苍老多了!”

  曾国藩愣了愣问:“道长,您到底是哪个?晚生如何记不起来?”

  腌臜道人一笑道:“贫道是红尘过客,大人偏偏又是贵人多忘事贫道与大人识于报国寺别于报国寺。一别几年的光景,大人不记得贫道,贫道却忘不了大人!贫道受亡友之托,已是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