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娇妻如云 >

第397章

娇妻如云-第397章

小说: 娇妻如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汴京之前,李清还当是宋庭对他不放心,故意让他脱离自己的族人,要在汴京软禁,心已沉到了谷底,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上路;谁知到了兵部那边点卯,竟是许多人来道贺,一下子也是狐疑,等到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武备学堂的厉害,真真是惊喜无限。

来了这武备学堂,直接委了个教官,从前一文不名的王族,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这个时候大宋的马军,也只有藩司那边还有点战力,可是按着武备学堂的初衷,将来大宋要以这些校尉为骨干组建一支精锐骑兵,这么一想,李清便明白,自己的干系何其重大。来了这大宋,非但是边镇那边的汉将,便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属于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可是今次,他倒是有了几分融入感,像他这种故国不能相容的人,能受到这样的器重,自然生出感激。

接着便是操练再操练,操练得多了,李清发现,自己和校尉并无不同,更是融入进去。这个时候蓬莱郡王过来,李清朝沈傲行礼时,投来的眼眸略带感激。

至于那护理校尉王弼则是个从宫中来的御医,精通医道,最擅长的是治疗外伤,之所以点他,是因为他在太医院中年纪最轻,上阵杀敌,长途跋涉必不可少,若是请来的是个老先生,最后是谁救谁还不一定呢

众人分别坐下,沈傲开门见山道:“宫里口谕,叫我们立即查抄各处清馆,但凡有清谈误国,涉及到天家秘事的士子,尽皆拿起来。你们先去布置一下,待会儿带人出营。”

四人立即站起:“遵命。”

沈傲又道:“这一趟不要带武器,空手去就行。”

而后又嘱咐了几句,四人才各自准备去了。

………………………………………………………………………………………………………………

但凡是官做到一定的地步,少不得要结交一下士子,当官的护翼这些士人,既可获得美名,另一方面,又可让士人为他造势和拿些主意。而这些士人入京,既可以随时参加科举,也可先谋一条生路。

就比如这吏部尚书程江的府上,就专门辟出一个文清阁来,专供各方名士前来喝茶谈诗。

程江从前是钦天监少监,实在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人物,只是近几个月一飞冲天,一下子做了吏部尚书,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其实钦天监少监,说起来好歹也是三品大员,一下子跳到二品,也算不上什么平步青云。可是谁都知道,从钦天监到吏部,便是去做个主簿,都是占了便宜,算是高升,一下子成了天下官员的首领,还不是炙手可热,叫人羡慕?

有知道内情的,都知道程江走的是太子和蔡太师的门路,据说是太子亲自向蔡太师求的情,蔡太师那边连续提名了两个人选,都被中书省那边否了,后来提出这个程江,中书省一下子没了词,一来程江实在算不得蔡京的铁杆,二来连续否了两次,宫里也在催促人选,若是再摇头,也说不过去。

就这样,程江一下子成了整个汴京最炙手可热的几个人之一,县官不如现管,人家的心意决定了官员的考评,更是影响到升降,谁不知道里头的厉害?

所以程江的清馆,最是热闹,非但有士子,更有不少京官参与,大家在这里喝着茶,议论些诗词,或是随口说些政务,清闲自在,又可相互吹捧一下。

有时候程江也会过来坐一坐,这个时候就更热闹了,人人争先,都是一番道理出来,便是希望得到尚书大人青睐,好谋个出路。

过了正午,大家用罢了饭,仍旧是聚在一起,来的人还是不少,足足一百来个,有各部堂的官员,还有一些近来出风头的士子,偶有几个已经致仕,闲来无事的官员也来坐坐。

下头的丫头风姿绰绰,一个个给诸人端了茶,而大家都是目不斜视,十足的君子风采。

清馆里有清馆的规矩,大家都低头先喝了茶,却都不说话,先看向在座的一个中年。这中年生得颇为俊朗,穿着料子极好的圆领儒衫,戴着个圆帽,一双白皙的手仍捧着茶盏不放,神韵之中,清新脱俗,一双如锥入囊的眸子左右顾盼,却又不会让人觉得轻佻,反而有一种发自身体的庄重。

这人叫苏凌,是京东东路人士,据说是京东东路第一名士,为人慷慨,作出一手好诗文,也甚为清直,就比如前次沈傲回京,大家都呐呐不敢言,是这苏凌第一个战出来,其风骨,真真是让人肃然起敬。更别说他虽是屡屡不中,可是各家的大人,都是三天两头地叫人拿了名刺过去请他到府上叙话,苏凌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肯去,有时人家亲自来请,也都让人吃了闭门羹。

整个汴京的高官,都以能请到苏凌为荣,再加上这苏凌虽然结交的高官极多,却从不向他们索求什么,只是谈些诗文,下下棋,论论画,偶尔在人家家里留饭,下一趟也一定请回去,绝不肯占人便宜。

既有才学,又有风骨,再加上无心名利,三者结合起来,苏凌的名气更是越来越大,许多人奉之为楷模,就比如今次在清馆座谈,苏凌肯过来和大家叙话,已有人感觉荣幸之至。所以在座的人有的已是入朝为官,有的年纪不小,却都是以苏凌马首是瞻,苏凌不先开口,大家也都不好说话了。

苏凌慢吞吞地喝了口茶,淡淡笑道:“今日来时,听说蓬莱郡王在朝中指斥御史大夫,那言辞当真犀利,偏偏这卢大人也是沽名钓誉之人,原以为他也是个清流名士,想不到人品竟是这般。”苏凌叹了口气,才是从容道:“落到革职这样的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只是苏某与他,毕竟还有几分交情,他既要回泉州老家,少不得要去送一送。”

在座的士子不由一愣,有人道:“苏相公,卢林无君无父,与豺狼无异,这样的人,还和他攀什么交情?”

许多人纷纷颌首,都觉得有理,更有人劝道:“苏相公的高洁,我等岂能不知?与那姓卢的走得太近,只恐祸及自身啊。”

苏凌只是笑,先是谢了大家的好意,才慢吞吞地道:“卢大人与学生,从前也是相知的,他的经义文章做得极好,笔锋让苏某望尘莫及。苏某多次讨教,也承蒙他不弃,获益良多。这份恩情,苏凌岂能无动于衷?”随即话锋一转,又道:“可是卢大人不忠不孝,这是他的罪过,苏某看破了他的为人,也有割袍断义的心思,可是转念一想,恩是恩,大节是大节,苏某心中遗弃他的品格,可是这恩义,却不能不报,至少临到走时,相送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但愿他此番吃了教训,从此洗心革面,到时若能再见,苏某一定倒履相迎,再向他讨教。”

这一番话说出来,立即引来一片叫好,有人道:“苏相公恩怨分明,有先秦君子之风,与苏相公一比,我等反而浅薄了。”

更有人道:“卢林已为天下人所恶,独有苏相公敢为天下先,仍与他叙旧,这样的知心朋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再者卢林虽是犯了大节,难道就没有幡然悔悟的一日吗?苏相公不辞劳苦,盼他改过自新,亦是苦心之举。”

……………………………………………………………………………………

打滚求月票,不给我就哭。

正文 第五百八十章:清个屁谈

第五百八十章:清个屁谈

苏凌含笑摇头,说了几句惭愧,便接着喝茶。

有了苏凌起头,议论也就渐渐地热闹起来,少不得有几个人携带了新作的诗词给大家观看,由大家品评。还有几个说起汴京城的趣闻,也是有趣得很,众人哄笑,矜持地保持着笑不露齿,也有几个年少一些的跟着起哄,平添了不少气氛。

正在这时候,门口有人清咳一声,随即踱步进来。大家注目过去,正是尚书程江,纷纷起来,毕恭毕敬地行礼。唯有那苏凌,带着淡淡笑容,只朝程江颌首点头。

程江显得有些疲倦,据说方才从定王府那边赶过来,脚步匆匆,先是压了压手,和颜悦色地道:“大家不必多礼。”随即朝向苏凌,抱了个拳道:“苏相公也来了,下舍蓬荜生辉,若有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苏凌矜持笑道:“程大人客气。”

程江便寻了个位子坐下,道:“诸位好高雅,程某埋首案牍之人,倒是唐突了大家,今次躲个清闲,聆听诸位高见。”

众人都是笑着道:“大人操劳国事,辛苦,辛苦。”

苏凌目不斜视,奉着茶盏道:“大人,苏某倒是听说今日朝堂里,东宫受了官家的教训?”

程江脸色黯然,道:“东宫也是为小人蒙蔽。”

众人道:“这倒是,卢林大奸若忠,东宫一时不察,也不是什么罪过。再者说东宫孜孜好学,勤俭朴素,为人稳重,些许小错,也算不得什么。”

苏凌呵呵笑道:“说句不该说的话,东宫若能继大统,我大宋必是一番新气象。如今……”他扼腕道:“如今这个世道,真让人心寒,苏杭那边是腥风血雨,到了泉州又是这个样子,国朝太祖、太宗在的时候,虽然都是戎马出身,可是治国时却从未兴过大狱,每年秋决勾决,都是慎之又慎,这便是太祖太宗圣明,知道万物皆为灵长,绝不肯轻易杀伐,否则后世效仿,这天下还岂不是要乱套?学生听说,泉州被杀的,也有不少读书人,这般滥杀,岂不让人心灰意冷吗?”

大家听了,纷纷道:“苏相公慎言。”

程江却是默不做声,只是肃容地听着,却也不发表意见。

苏凌放肆一笑道:“慎言什么?国家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持节,又有什么可畏的?依我看,这天下再这般下去,如何了得?”

这时大家也顾不得慎言了,有人道:“苏相公说的是,好在东宫宽厚,将来……”

苏凌摇头打断他:“奸贼当道,东宫也有自己的难处,苏某说句不好听的,东宫将来能否继大统还是未知之数,诸位难道没有听说过董卓废天子的典故吗?”

这般一说,许多人心里已经明白了,连那程江的眼皮子都跳了一下,笑呵呵地端起茶盏道:“莫谈国事,只谈风月吧。要谨记着明哲保身,古来多少圣贤,为小人所害的如过江之鲫,苏相公,你是君子大才,切莫自毁前程。这朝廷莫说是你们,便是咱们这些在朝堂里的衮衮诸公,还不是没有说话的余地?国有幸臣,言路阻塞,如之奈何?”

有人惊奇地道:“怎么?连程大人在朝中也没有说话的余地?”

程江只是淡笑,颌首点头:“老夫只当自己是闲云野鹤,且坐看人家翻云覆雨。”

有人捶胸顿足地唏嘘道:“天子幸一人,如苍生何?这般下去,社稷如危卵,诸位且等十年,必有大祸临头。”

苏凌淡然道:“国势如此,东宫就不劝谏吗?”

程江道:“东宫……罢了,东宫自身难保,又能说什么?”

苏凌叹了口气道:“怎么会到这般境地,莫非父子尚不能相容?东宫与官家,血脉相连,还比不过一个幸臣吗?”

“天家与东宫,父子情深,是谁在这里离间天家父子之情,在这里胡说八道?”

一句喝问,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清风馆的正门,只见一个穿戴着蟒服的少年负着手,一对尖锐的眸子在馆内逡巡,轻轻地咬着薄唇,发出轻声冷笑。

“沈傲”

清风馆乱作了一团,唯有苏凌还能保持镇定,便是程江,这时候也忍不住站起来,手指着沈傲道:“王爷,这里是私宅……”

沈傲风淡云清地道:“本王钦命前来拿捕胡说八道的贼子,程大人,得罪了。”

话音刚落,便是一队队校尉如狼似虎地冲撞进来,拱卫在沈傲四周。

馆内更是混乱,有人大叫:“沈傲,你疯了,我等都是有功名的人。”

程江冷笑道:“既是钦命,可有圣旨?”

沈傲耸耸肩道:“陛下忘了写,本王也忘了拿,程大人想看,去宫里走一圈就是。方才听到说,东宫和官家不能相容,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沈傲虽是在询问,目光却落在苏凌身上。

苏凌坦然道:“是学生说的。”

众人纷纷道:“苏相公是吃醉了酒。”

这时门房那边也踉跄挤进来,可怜兮兮地向程江道:“老爷……小人拦不住……”

程江怒道:“滚出去。”说罢向沈傲道:“这是程某的私馆,王爷能否卖一个薄面……”

沈傲冷笑道:“方才你们说的幸臣是谁?现在还想让本王卖你们薄面?早干什么去了?程江,你身为吏部尚书,竟是私蓄士人,非议国政,胡言乱语,扰人视听,你可知罪吗?”

到了这个地步,程江不由地冷笑道:“怎么?沈大人难道还想将我也捉了?”

程江是吏部尚书,六部之首,正儿八经的二品大员,这样的人撒起泼来,倒是让人忌惮。

沈傲却只是笑,道:“当然有你的份,你急什么?别以为你那点小心思,本王会不知道,借清议陷东宫于不孝,你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