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163章

女亲王-第163章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克把我推进了房间,我请他坐了,笑道:“今天没人侍候我了,所以连带的也没人泡茶给你喝了,东西都在那边,你自己看着办吧,想喝什么,就倒什么。  ”

马克笑了笑,道:“没关系,正好,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了,你们中国人很麻烦,老是喜欢客气,所以就算我再不喜欢喝茶,也不得不每次还要夸小鱼儿茶泡的好。  ”

我们两人同时大笑了起来,马克边往墙边放着各种茶叶、咖啡、奶茶地地方,边道:“殿下,昨天你交给我地那个东西,我拿给了我太太看,她很激动,说这是个非常绝妙的东西,还说,以后全世界地女人都会永远记着您的,殿下。  ”

我的脸上显出些尴尬之色,道:“这个嘛,这个东西,还是不要让别人想起我的好,毕竟,这并不是什么太雅致的事情。  ”

马克也讪笑了两声,道:“殿下,对于这个东西,您有什么计划?”

“我想的是,这个工厂我们就在长崎开了吧。  ”

“为什么?在美国不也很好吗?”

我摇了摇头,道:“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薄利的东西,而且你也知道,成本也不高,手工要求也不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卫生条件。  我们要压缩成本,那么在这里就是最好的,而且工厂开办了之后,我们可以招收日本女工,她们需要这个工作,你应该清楚,日本的百姓现在有多穷。  ”

马克皱着眉头道:“招日本女工,会不会不太好?再说,以我们在日本目前的身份,会不会不太适合?更何况,日本人如今对我们两国都是极为排斥的啊?”

“这正是个机会啊?你应该很清楚,有时候,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效果会比你用枪用炮还有效。  ”我笃定地道。

马克犹豫了一会儿,问道:“那么这个工厂要如何操作呢?”

“就像以前,我们在上海的那些工厂一样。  ”

马克一下站了起来,道:“怎么能对他们这么好?”

“这不是好,这是在分化他们,你还不太了解日本人,你对他们再好,有一部分的人会感激你,有一部分的人会摇摆不定,而还有一部分的人会更加的仇视你。  ”

马克忽然笑了起来,道:“殿下,我明白了,你这个计策就是你们以前的那位圣祖皇帝说的以夷制夷。  ”

我皱了一下眉头,道:“这不是圣祖皇帝说的,你的中国历史还要好好恶补一下才是,如今咱们在日本,看来你又要开始好好钻研一下日本的历史了。  ”

“他们有什么好钻研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你们中国抄袭而来。  ”

“那倒是,不过也不能小视他们。  ”

“殿下,我已经很清楚的明白您的意见了,我会回去和大使先生再商量一下,相信他应该也会赞成的,毕竟,这对他也是很有利的事情。  ”

“好的,祝你成功,当然,也祝我们成功,我会等你的好消息的,还有,在长崎我们华人的后裔还有很多,他们应该对你们也会抱有好感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这里会有太多的人仇视我们。  ”

第350章 长崎

长崎是日本九州岛西岸着名的港市,长崎县的首府。它位于日本的西端,与我国上海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桥梁。长崎是日本锁国时代少数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英国、葡萄牙、荷兰都是通过它与日本有了密切的往来。长崎与朝鲜半岛也有很深的渊源。

长崎建于一八六九年,江户时代幕府的直辖地和大村、平户、岛原各诸侯的领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日本的对外门户,与中国及荷兰、葡萄牙等国交往频繁。

早在隋、唐时期,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和学僧中的不少人就是从长崎起航到中国的。到宋、明和清朝时期,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大批商人到日本经商。据史料记载,最多时曾达万人左右。他们在长崎的平户、福江等地创建唐人町,成为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随之,中国和西洋文化也经过长崎传入日本,特别是中国文化给日本以深远的影响。

在长崎,唐人屋、拱型石桥、兴福寺、关帝堂、土地堂、广济寺、福州会馆、孔庙和中华街以及其他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遗产随处可见,这里无论是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都保留着浓厚的中国气息。

这些文化遗产已经完全融入日本社会,成为日本多元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这些与中国有关的文化遗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指定为日本国家以及长崎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该市观光旅游的重要资源。

这里的很多街道和咱们南。方的小镇一样,是用石板铺路,搭石板台阶,街道的布局和设计安排像一座迷宫,若没有熟悉的人带路,很容易转晕方位。

所以当我们第一次走在长崎的。街头时,你的感觉一定会觉得有些不合日本人的风格,欧式情调的建筑物随处可见,还会时不时的碰到一些穿着中式服装的华侨,而在这里的日本人,甚至都有着极为浓厚的中国情结,他们的衣食住行,和中国人简直是没有多大区别。

秋谨和月欣陪我坐在马车上,。看着外面的景色,一阵感叹,阿谨啧啧了两声,道:“我还以为回到上海了。”

我笑了笑,道:“我倒觉得,跟广州还像些。”

秋谨摇了摇头道:“我没细看过广州,所以不觉得,倒。是觉着跟上海有些像。不过,听了你这么一说,咱们以后定是要抽空好好逛逛。”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马车行驶的很慢,因为担心我。的安全,可是又怕扰民,所以罗胜带着人,只能便衣跟在马车的周围,所以车子行驶的速度也并不快。

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的,我看着如今已经小具规。模的长崎,心里一阵感叹,这里在几十年后,将会被投下原子弹,对于这件事,我倒并不觉得他们可怜,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爱国观过于狭隘,总之对于美国人投下原子弹的事情,我从未觉得有什么好遗憾,或是觉得这里有多么无辜。

对于有些人老。是唱着中日友好的高调,对美国人投下原子弹的行为表示愤慨的,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难道已经忘记了,日本在南京和中国各地进行的各式各样的屠杀了吗?

这里讲个小插曲,以前做旅游时,曾经遇到过这么一对新人,新娘是个上海女人,新郎是个日本人,找到我们公司,要求帮忙预订一下到九寨沟的机票,订好了之后,新娘问我,能不能预订好座位,这样上车就能坐到一个好位置。

我只能笑着跟她解释,道:“这个可能不行,若是你们想要坐个好位置,就尽量提前一点上车吧。”

谁知这个新娘却用纯正的普通话摞了一句话:“你们这儿怎么这样?在我们日本就可以预订的。”

我看了她一眼,道:“小姐,真没想到,我还是第一次碰见,能把普通话说的这么棒的日本女人。”

当然这并不是我有地域歧视,我也有好几位好朋友也是上海人,但是不得不感叹,现在有好些个上海的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崇拜日本吗?咱们中国的爷们儿站在你跟前儿都看不着吗?某些人啊,真是睁眼儿瞎。只是个人看法,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了啊。

现在这里已经完全控制在了美国人的手中,不过不知道如今是否有佐世保港,那里是否有美军的基地。

就在我东想西想的时候,就听到月欣有些惊奇的道:“天哪,这里竟然还有孔子庙。”

我微笑着看了眼外面的孔庙,笑道:“不只有孔庙呢,明朝的时候,就有僧人在这里修建了崇福寺、兴福寺、圣福寺和福济寺,被称为“长崎四大唐寺”,数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还有许多来这里经商的华人建的“唐人馆”、在这儿,还有一条新地中华食街。”

秋谨的眼睛睁地大大的,道:“唐寺?不是明朝的时候修的吗?”

月欣笑着推了她一把,道:“这点弯儿,你就转不过来了?这就跟美国的唐人街一样,他们把咱们中国人都叫唐人呢。”

秋谨啧啧了两声,道:“咱们在他们眼里,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吗?真是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啊,难怪了,原来咱们还在过着唐朝的日子啊。”

我听着她一语双关的话,叹了一口气,道:“今天不许谈这些严肃的话题,可是我的生日呢。”

秋谨笑着也推了我一把,道:“是,老寿星,今儿咱们就开开心心的给你过寿。”

“阿谨,我不老!”

“是是是,你不老,我和月欣才老。”

“你们俩斗嘴,干嘛老捎上我?”月欣不满的瞪了一眼秋谨。

我忽然笑了起来,道:“都别争了,要是在大清,咱们只怕都嫁人好几年了,指不定孩子都跟一串了。哈哈……”

说说笑笑间,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马克早就在那儿带着一脸笑意的迎接着我们了。

这里是马克在长崎新买的一处住所,他把妻小也都接了过来,不过让我意外的是,他只是觉得,趁着这种机会,多让孩子在他们有条件的时候,多看看世界,并不是只为了家人的一点思念之情。

我一下车,他和妻子都向我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社交礼,便迎了上来,马克笑道:“生日快乐,殿下,祝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马克,你这中国话,还真是越说越溜了,不过我是女人,我可不希望年年都来这么一回,这不是在提醒我,年纪不小了吗?”

众人都是一阵笑声,他的妻子叫玛莎,也会说中国话,不过还比较生硬,不过很有诚意地道:“殿下,祝您生日快乐!希望您能青春永驻。”

“这话好,我爱听。”我笑着跟着他们夫妻一起走进了屋去。

转眼已经翻过了中国的农历新年,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七年了,在长崎,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儿,这里开办了一所女子技工学校,专门传授一些女子比较容易学会的谋生技能,还开办了文化课,专门教授中文和英文。

而最让意外的是,这个学校,对于前一千名以内报名的学生,不收学杂费,还管一天三顿饭,一应费用,皆由学校出,入学还要进行考核,合格了才能入学。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学生入学时,就必须和学校签定一份合同,毕业后,必须要在学校指定的工厂做工五年,在前期,每个月的工资会扣出一部份偿还学费,直到偿清所有学杂费用,五年后,只要还清了学杂费,是去、是留,自行决定,学校和工厂绝不干涉。

这个条件一出,就有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把自家的女儿送了过来,不过大多数都是华侨,日本的百姓里,竟然没有几个带着女儿来的,马克有些着急,因为一个月了,才招了一百多名学生,而其中竟然只有十几个是土生土长的日本姑娘,还都是因为家里穷的实在没办法了,才送来的。

我们都很清楚,这是日本人还在仇视着美国人和中国人,他们不肯进由这两个国家出资办的学校,更何况,这个学校还都是招的女孩子,他们虽然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里能减轻一些家庭负担,可是却并不如马上把女儿送进大户人家做工,能马上有钱收。

我只是笑了笑,对马克道:“你不用太着急,这一百多个学生,就是我们的开荒石,这点儿钱,难道你还赔不起吗?放心吧。”

马克有些急道:“我的殿下,为什么您就能这么笃定,那些日本人以后一定会来呢?”

“他们当然会来,因为他们会看到,看到那一百多个学生的变化,当这一百多个学生,把自己家的情况“他们当然会来,因为他们会看到,看到那一百多个学生的变化,当这一百多个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情况改善之后,他们就会打破了头的来了。到时候,只怕你又要觉得,人是不来的太多了,自己是不是能消化的了那么多女工了?”

第351  王太医(上)

三个月后,长崎女子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了,她们在这三个月里,学会了操作一些轻便的洋机器,还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和中文,她们的学校里还发的有校服,这和平日里她们穿的日本妇女的服装也是极不一样的。

她们总着穿着白色的衬衣,外面套着一条过膝的蓝色长裙,长裙的胸口有一个贴身的衣袋,平时都是插钢笔或铅笔的地方,腰的位置分别是两个大大的袋,里面可以装很多东西,比如说手套啊、钥匙啊什么的,还有的女生还会把上课时,发给他们拆看着的零件也放在口袋里,方便随时拿出来仔细研究。

在这里,这些女孩子们所学、所见,都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她们每天跟着那些漂亮的女老师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锻炼身体,每四个人一间宿舍,住的条件,也比家里好上许多倍,特别是那十来个日本女孩子,她们在这里面,并没有觉得受到了什么歧视,反而所有的同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