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亲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宝箴由着陈三立扶着他到了府门口,看着大门,点了点头,能看出来,这门脸都弄的很是精致,却一点也不张扬,忽然又看台阶的一边还有一个大约四尺宽的斜坡,斜坡两边还装有精铁的栅栏,有些不解,这斜坡若要过马车,可就显的太窄了吧?
陈三立看出陈宝箴的疑惑,忙道:“父亲,儿子身边曾有位学生是个残疾,他是坐轮椅的,儿子因为回了湖南,便仍让那位学生自行借用书房里的书,他却因为每次到了门口,都要人帮忙,极为不便,格格知道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怕每次他到了门口,都要叫人帮忙会有些不好意思,便征求了儿子的意见了,修了这个专用的通道,方便他自己到门口。”
“恩,很好,难为她能想到这个,倒也不像是外面所说的那样骄横。”陈宝箴点了点头。
陈三立却在心里苦笑,这几年,就因为自己这个爱徒和皇上的关系交恶,自己还真是没少在父亲和她之间当磨心,舒了一口气,道:“父亲,儿子先扶你进去歇着吧。”
刘保也上前来,打了一个千儿道:“小的刘保,给老爷请安,屋里早已经点了炉火和碳盆了,正暖和着呢,小的扶您?”
陈宝箴看了他一眼,伸出了左手,由他扶着,同时点了点头,道:“你就是刘保?听说你家大人出洋时,多亏了你照顾夫人和小少爷?”
“老爷见外了,这是小的应当应份的。”刘保忙极为恭敬的回道,同时小心的扶着陈宝箴往里走。
一行人直往里去,径直到了客厅,陈宝箴皱了皱眉头,看了看眼前的小洋楼,有些不悦,刘保忙道:“老爷,这里是前厅,陈大人和夫人以前都住在二楼,如今在后院,已经单修了一个院子,是给您老住的,您先歇会儿,待小的叫人把您的东西送过去了,再请您移驾?”
陈三立很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趁父亲还未开口之前,便道:“父亲,刘保说的是,您还是在前面先歇歇。”
于是二人扶着陈宝箴进了客厅,陈宝箴看着这个极为西式化的房间,叹了一口气,却又不好说什么,由着儿子和刘保把他扶到沙发上坐了下来,忽然觉得身子一沉,极是舒服的窝了进去,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里还是不错的。
正想着,就听到一阵打闹声,陈三立皱着眉头,看向冲进来的几个儿子和女儿,斥道:“还不规矩些?没见祖父身体不好吗?你们母亲可跟来了?”
大的陈隆恪已经十五了,忙道:“母亲和德龄姑姑在后面。”
德龄是陈宝箴的弟弟,陈三立的叔叔的女儿,今年才十六,可是叔叔五年前就过世了,陈宝箴便把弟弟的唯一一点骨血,带回了家,由他亲自抚养,如今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陈宝箴听到陈三立训斥自己的孙子,有些不乐意,道:“这一路上,你一直拘着他们,如今到家了,便由着他们玩会儿,不要太过严厉了。”
“是,父亲。”
不多会,陈夫人便带着小姑子德龄进来了,于是陈三立便陪着父亲说话,由着陈夫人带着儿子、女儿,还有小姑子去收拾行礼,正说话间,就听到有个小厮几步跑了进来,伏身请了安,道:“二位大人,孚王府的老福晋、王爷、福晋,还有格格送了好些东西过来,还特意让人置了吃食过来,说是二位大人刚进京,只怕是有些东西还要收拾好些天了,便把让王府的厨子拔了两个过来,还带着吃食,说是一会儿就得了。”
“都送了些什么过来?”陈宝箴皱着眉头问道。
那小厮忙道:“老福晋还是照往常送了几匹料子过来,说是二位大人,还有夫人,及各位少爷、小姐,这到京城了,这里的天气不比南方,冷的紧,所以送了料子来,说是给二位大人,还有夫人、少爷、小姐做几身衣服。”
顿了一下,他又道:“王爷也没送什么,只是送了几样洋人的新鲜玩意过来给几位少爷、小姐把玩,福晋也只是送了几盒药材,说是给老大人补身子的,格格还是照以前的规矩,送了几盆花,还有两箱书进来,说那些书,是书局才翻译出来的,请二位大人指点。”
陈宝箴愣了一下,这些东西,说贵重,倒也不贵重,可是这人才刚到,东西就送过来了,看来人家很是费了心思在准备着,心里极是慰贴,看来这孚王府的人对自己的儿子,不仅很亲近,而且也很敬重,难道这外面的传言真的有误?
看了眼陈三立,陈三立忙道:“父亲多虑了,孚王府的人都知道儿子的习惯,向来不喜欢奢侈,所以从来都不会送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是些极平常的物事儿,在京的时候,送的最多的,倒是吃的东西,还有就是书了。”
陈宝箴点了点头,道:“那就好,也难为他们的一番心意,不仅顾忌到了你的身份,又顾忌到了这规矩二字。”
这时又进来了一个人,回道:“二位大人,王府的哈总管来了,还带着王太医,说是来给老大人把把脉。”
“哦?快请。”陈三立忙道。
不多会儿,就见哈齐领着同样白发苍苍的王太医走了进来,王太医只是一揖,便上前给陈宝箴把起脉 来,哈齐向二人行了礼,道:“给二位大人请安,我家格格说了,老大人的身子不好,他们也就不便上府来叨扰了,听得刘管家说老大人着了风寒,所以忙去请了王太医来,格格还说,明日二位大人想是要进宫的,还指不定什么时辰才能出来,请二位大人好好歇息,后日她定然上前拜见。”
陈宝箴未说话,由着王太医给他把脉,陈三立见父亲未说话,也不好先开口,冲着哈齐使了个眼色,哈齐自是明白,忙站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立在那里,目不斜视。
过了一会儿,王太医把完脉 ,开了药方,又嘱咐了一些禁忌便走了,哈齐仍侍立在一旁,等着陈宝箴的回复,这时陈宝箴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好,才对哈齐道:“本官刚进京,你回去转告你们家几位主子,说有劳了,本官明晋见后,若是时间早,定然亲自去王府拜谢。”
哈齐忙道:“陈大人不可,我家格格已经猜到了,老大人定然会说要过府,她让奴才转告大人,一来,小陈大人是她的师傅,她是晚辈,理应她先来拜会,二来,老福晋这些日子,身子也不好,界时必然不好出来见客,三来,我们家王爷这几日一直在跟各位王爷商量组内阁的事情,每日都很晚才回,明日二位大人进宫,只怕也是要说到内阁之事的,二位大人界时必然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哦?”陈家父子二人同时坐直了身子,看着哈齐。
哈齐看了眼厅里的刘保和其他下人,刘保极有眼色,忙把楼上楼下的人都叫了出去,客厅里便只剩下陈宝箴、陈三立、哈齐三人。
哈齐见再没有闲杂人等,忙道:“我家格格的意思是,皇上不想管这件事儿,到时候,只怕是打定主意要把这件事情推给老陈大人,可是几位亲王的意思是,若是内阁不是在皇室手中,那么宁肯不要内阁,格格让我转告二位陈大人,明日上殿之后,千万不能应下这件事儿,若是推不了,便请老陈大人托病,把这件事情想法子往后押一押。”
第498章 陈氏父子(下)
陈三立心里暗暗吃惊。可是面上却未显,问道:“你家格格还说了什么?”
哈齐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叠信封,恭敬地递给了陈三立,陈三立接过来,却不知道是什么,看着哈齐,果然,他继续道:“格格说,还请二位大人仔细看看这里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皇上都还没看过,但是请二位大人看过后,立刻烧掉,她说了,后日是否能上门拜访都不是定数,毕竟,如今皇上的疑心极大,二位陈大人目前又是皇上极信任的人,还是少跟咱们府来往才行,所以请老陈大人不用到那边府里,免得皇上知道了。不高兴。”
陈宝箴的心里不停的冷哼着,心里暗想着,若是你不要我上门,也罢,后**来了,我少不得要摆摆这师公的架子,虽然你是主我是臣,可是有些话,却是不得不说的。
想到这儿,他的眼光又落向了陈三立手中的东西,陈三立忙呈给了陈宝箴,陈宝箴接了过来,打开来,一封一封的看了起来,他看完一封,递给陈三立,父子二人看完,却都是面色如常。
陈宝箴看了陈三立一眼,陈三立马上起身,走到火炉前,把那几封信全部丢入了火炉之中,这时陈宝箴看向哈齐,道:“有劳哈总管跑了这一趟,回去跟格格说,我们知道了。”
哈齐明显愣了一下,可是也明白,虽然不如格格所预期的。可是陈宝箴父子,不是他有资格问的,于是向二人行了礼,便退了出去。
待哈齐一走,陈宝箴这才转向陈三立,皱着眉头问道:“伯严,格格这是什么意思?”
“格格想来只是给我们提个醒儿,让我们不要冒冒然的踩进那个坑里去。”陈三立道。
“哼,难道我还不如她个丫头吗?”陈宝箴的心里极是不舒服,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公主拿到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是拿给皇上,而是给他们父子,看了之后,那意思还是不能把这事儿给捅出去。
想到这,他拍了一下沙发的扶手,生气地道:“这帮贪官可恨!千刀万剐,都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为什么?她不肯回禀皇上?”
“父亲,您先消消气。”陈三立劝道,可是同时在心里,却是很有些对自己这个徒弟不满。这叫什么事儿?明知道父亲身体不好,还把这几件事同时摆到他们的面前,父亲万一要气出个好歹来……
原来今年四月开始,整整两个月山东兖州等地旱灾,灾情极为严重,饿死的乞丐、穷人,已经达到了数千人,道台吴铮上奏朝廷,请求赈灾,光绪和朝臣们一听说死了数千人,都是大惊失色,忙东挪西凑,终于凑了一百万两白银,发往山东救灾。
可是怪就怪在这里,霍元甲在接到山东旱灾的情报时,便觉得奇怪,为何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护龙山庄这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于是给那边的探子发出指令,勿必查清出了什么事儿。
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山东境内,根本没有一处有旱情,风调寸顺,就连个小灾都没有,载沛得到回报时,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置信,这种骗赈灾款的事儿,在乾隆朝发生过,不过却是甘肃。可是如今摆到眼前,他仍是不敢相信,毕竟,这件事儿要捅了出来,那可就是翻了天了。
于是严令霍元甲再查,可是再查之下,仍是跟上次一样的回复,一百万两白银,就这样,连个水泡儿都没冒一下,便无影无踪了。这时载沛觉出了问题,于是向山东,特别是兖州,派出了大量探子,调查这一百万两白银的去处。
一查之下,这山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干净的,全都收了好处,可是却又没有实据,就在这个时候,出了林黑儿父亲的事儿,于是载沛便认为机会来了。忙派了人去,以查这个案子为名,想要牵出一些狐狸尾巴来。
可是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因为陈寿的一时心软,警告了他们,虽然他本意只是想要保全以前帮过自己的堂妹,可是陈寿却不知道,陈平夫妇,根本就是吴铮在日照等地的代言,否则以他们的家底儿,为何会在短短几年之间。一跃挤身富豪之列?
吴铮为了自保,不得不把自己的岳父母和小舅子出卖了,可是却又不要他们的命,因为他们三个若死了,便真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他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三个人的命都暂时保了下来,又以三人的性命相互牵制,让他们不能出卖自己,同时又安抚了自己的小妾。
载沛无法,但是仍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能继续查探这件事情,可是就在他准备向光绪禀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几名御史,联名上奏,弹骇杜心五公报私仇,伙同孚亲王,诬陷山东兖州道台吴铮。
这让载沛和我都大吃了一惊,他们怎么还抢到我们前面,恶人先告状了?可是却也明白,此时我们手头的证据,还不足以给他们定罪,而光绪这个时候,却有如抓到了救命的稻草,认为这是个打压孚王府的机会,于是便叫康广仁彻查此事。
而载沛又因为内阁的事情,被那些个皇亲宗室们给弄的焦头烂额,哪还有闲心来顾其他的?于是便由我接手了山东的事情,可是山东的事情细查之下,竟然让我们找到了一个极大的机会,这件事情若是成了,那光绪便得乖乖同意组建内阁了。
可是陈氏父子却在这个时候回来了,陈三立无妨,可是陈宝箴却不同,他是维新党,所以他是坚决站在光绪那一方的人,刘光第、杨锐都是陈宝箴所保荐。而谭嗣同也是倡导湖南新政的先进,与陈宝箴的关系不比寻常。
而陈宝箴也是新政的坚决执行者,而他自己也是极有才华之人,。陈宝箴升湖南巡抚时,锐意整顿,刚到长沙任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