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亲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有十五年了吧?”张佩纶忙躬身答道。
“张爱卿这些年可过的好?朕到现地都还把以前爱卿的奏折都保留着啊。”光绪有些感慨的看着下面的那位老臣道。
“微臣谢主隆恩!”张佩纶再次跪了下去。
“爱卿快快平身,来人啊,张大人的身体不好,还不赐座?!”
张佩纶在一番推辞之下,却也不得不坐了下来,不过却也只敢半坐,这时他继续看向孚亲王兄妹,从头至尾,他们未发一言,只是看着他和皇上对话,面色也极为平静,一点也不像适才他们在外面听到的情形,面上毫无激动的神色。
这时光绪看向四人。笑道:“四位爱卿等了这许多日子,朕才有时间召见啊。”
“皇上是为国事繁忙,臣等怎么能为这些许小事,而心存不满,还请皇上以龙体为重,不要太过操劳。”张佩纶急忙回应着。
“呵呵,是朕多虑了,想来四位爱卿也应该听说了有关这个廉政衙门的事情,不知列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皇上圣明。”四人齐声道。
待四人的声音一落,寿富却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圣明,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还望皇上能解微臣心中之惑。”
“哦?爱卿但讲无妨。”
“皇上,微臣初听此事时,的确很是欣喜,若是廉政衙门一起,实在是天下百姓之福,只是,这廉政衙门,只怕并不是微臣等四人之力能行的,大清上上下下官员无数。岂是臣等能管的过来的?”
光绪笑了笑,道:“此事朕与孚亲王、秀格格已经商定好了,如今倒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列位爱卿的,这天地会的总舵主陈青云,前些日子已经率着天地会接受我们大清的诏抚,愿意为大清尽忠职守。”
“尽忠职守?”这时张佩纶轻轻地叨了一句。
光绪看向载沛和我,脸上露出求助之色,载沛忙上前解释道:“这陈青云也是位极有才干之人,他们天地会的会众也多是贫苦百姓,只是不堪受贪官污吏所迫,才加入天地会的,这个陈青云更是曾经留洋法国,也是个对西学极为精通之人,他于两年前接替总舵主之位,当时便已经看出,天地会若是再与朝廷做对,已经是没有什么前途了,我满清入关已经几百年了,他们死守台湾,已经毫无意义,在洋人眼中,他们就是我们大清的人,无论是满、蒙、汉哪一族,在洋人眼中,我们都被称为中国人了,所以他们一直有心,希望能报效朝廷,却总是苦无机会。”
“哦?可是前些时候,不是才传过吗?他们与日本人勾结。妄图占领台湾?”黄绍弟接口道。
“黄大人多虑了,当时只是因为他们出了内奸才会出这种事儿,而他们也在事后,将那个贼子送到京中了,皇上在年初时,便叛了斩立决,更何况此事并不是他们所愿,他们在保卫台湾一战中,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载沛解释道。
“王爷,那倭人在今年在台湾引致百姓血流成河,又是何人之过?”黄绍箕接口道。
“黄大人,此事内情,只怕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详情,这件事说起来,倒也是我们的疏忽,这件事,天地会已经在事发时,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出事地了,后来我在台湾时,已经查的很清楚了,是南方的**党与倭人勾结,同时还与琉球的伪王来往。才会让倭人借着这些关系,悄悄潜入台湾的,而台湾的刘将军也在当时,便在整个台湾施行军管,清理倭人的奸细,以及**党余孽。”我接过黄绍箕的问话,替载沛答道。
四人进来之后,我一直未说话,所以我忽然说了这么多,四人都极认真的看着我,并在思考着我刚才所说。张佩纶皱着眉头道:“这**党的事情,微臣倒是听中常大人提起过,他们在南方闹的极是厉害,特别是在惠、港两地,领头之人,便是孙中山,让中常大人极是头痛。”
“张大人说的不错,我此去台湾,便是为了这**党一事,他们与倭人相勾结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他们甚至还跟倭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关外之地,由倭人扶助我们满人,建立满蒙自治的地方,而他们汉人,便留在关内,与倭人互不侵犯。”
“无耻!咳、咳……”
张佩纶听着,有些激动,一口气岔了一些,咳了起来,光绪打了个眼色,福贵忙叫了小太监,给他端了一杯水来,他又忙着一阵谢恩,待他缓过气儿,光绪叹了一口气,道:“朕当时听到之时,也是气的不轻,他们此举,与卖国又有何异?枉这些汉人总叫嚣着什么光复河山,难道他们就没点见识?如今无论关外,还是关内,已经都是我中国的疆域了,如何还能划给倭人?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关外的汉人,其实比咱们满人还多吗?”
“没见识,也难怪中堂大人会头痛了,根本就是一帮污合之众。哪里是用道理能让他们明白的?”张佩纶歇够了气儿,接口道。
“皇上,这些**党人,多数是南方人,并未出过关,又如何知道,咱们关外是块儿宝地,资源和物产又是极为丰富的,而倭人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对那个愚人连哄带骗,达成了这个协议,并开始资助他们,甚至还派出大量的高手贴身保护**党的几个领头之人,并给他们提供了各种方便。”
载沛黑着脸,说出了这件事的,倒是让那四个人吃了一惊,四人都是汉官,对于关外的感觉,倒也知道有些物产,可是若说是多到让倭人起了贪念,他们倒有些不信。
看到四人脸上将信将疑的神色,而光绪也有些不解,我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早在十多年前,秀儿便自作主张,往关外,以及日本还有俄国境内派出了大量的探 子,他们在当地探出,俄国人和倭人借助着洋人的设备,还有人力,在咱们关外发现了大量的矿藏,俄国人和倭人前些年在朝鲜折腾的,便是他们在咱们关外的利益,两方都想独霸,而朝鲜却可以成为他们钳制咱们大清兵力的一个基地。”
“什么?!还有这等事?朕一直以为,他们打的主意是想要把朝鲜变成他们的属国,而俄国也是同样的打算,原来此中还有这个内情?秀儿可曾找到他们所查到的那些矿藏的确切位置?”
“皇上,咱们的人已经尽力了,却也查不到详细的,可是如今咱们却万万不能让关外落入他人之手,不论咱们满人来自关外,如今这关外满汉混杂住在一起,早已经是不分彼此了,他们也都是我们在大清的百姓,又如何能将他们陷于险境之中?”
“格格,微臣有一事不明?”寿富问道:“这俄国前些时候,不还帮着咱们大清对付了日本人吗?”
“那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若是咱们大清输了,关外之地,便会铁定成了倭人的地盘儿,他们自然不乐意让倭人得了这个便宜,而俄国人与倭人,又一直因为四岛归属问题,闹腾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权衡一下,他们倒宁愿这关外还在咱们手里,也不愿意看着倭人坐大,更何况,他们西方诸国的关系 ,也不见得有多好。”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些洋人里,倒真真是没几个好东西。”黄绍弟有些不愤地说道。
“那倒也不是,只是他们洋人的眼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世上,即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咱们要跟洋人打交道,倒可以用利益去把他们捆到咱们大清这一边来。”
“就如同格格同美国人打交道吗?”张佩忽然问道。
第534章 晋见(下)
我愣了一下,看着张佩纶。忽然心里生起一丝奇怪的感觉,我们今天似乎是要讨论廉政衙门的事情,可是看着这四个人,倒像是在试探我一样,思虑再三,终于道:“不错,应该说我这些年来,跟美国人合作的也还算不错。”
“格格,微臣有一事,一直藏在心里,不知当讲不当讲?”张佩纶问道。
“张大人请讲。”
“微臣听说,格格对一些西洋的武器,也有些研究,而且还曾改进过一种武器。”
“不知张大人是从何处听来的谣言?”我冷着脸问道。
“张之洞大人的手下,曾有一批是跟着格格出洋的技工,他们在美国的兵工厂里呆了好几年,于五年前才回到大清,回来之后,他们便在汉阳的枪炮厂中,便曾提到过,在美国的温彻斯特公司中。有一种叫格洛克的手枪,据说,是格格交给他们的一张图纸造出来的,可是我们大清却从未有收过格格这张图纸的事情,何以格格宁肯将这张图纸交给美国人,而不是交给我们自己的枪炮局来制造?”
我沉默了,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如何传出去的,至少,载沛和光绪都不知道这件事,可是张佩纶知道了,载沛和光绪皆是一脸的讶异之色,带着不解,看着我,希望我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看着张佩纶,忽然问道:“张大人,这个消息想来应该是李中堂告诉你的吧?”
我注视着张佩纶的神色,果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是很快便掩去了,道:“格格,此事与中堂大人并没有关系。”
我忽然笑了起来,道:“张大人,我与中堂大人的过节,想来有些人还是知道的,可是知道我与他之间的这些隔阂,只怕详情却没有几人知道吧?”
张佩纶有些不郁的看着我,而光绪也有些不满。抢着问道:“秀儿,你还没说,这个图纸,为什么你会交给美国人?”
“皇上,此事的原委,只怕是有些出入的。”我回身看向光绪,道:“皇上,想来你们都以为,我与李中堂的过节缘与当年出访之前,我在天津办了他的一个手下而导致的,也有许多人认为,我是为了帮我自己身边的丫头,而下了李中堂的脸面。”
讲到这儿,我果然在对面四人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果然如此的神色,我冷冷一笑,道:“当年我与美国人合作,是有股份的,我倒也不会介意,今天就把这件事儿说个清楚也好,当年不只我有股份,便是太后老佛爷也是有的。当年太后要修园子,可是每年却总是从海军的军费中挪用,这件事,想来大家都是知道的吧?”
殿内诸人都点了点头,光绪不知道我送钱给李鸿章的事情,可是载沛却是知道的,他听到我提起这事儿,忽然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神色,我心下一松,继续道:“当年,我每次收到这个分红之后,都会拿出一半悄悄送到李中堂和张之洞大人的手中,希望能补贴他们的军费,并能建出一个好的,像样的军工厂,这一半,是一千万两白银,而他们二人,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五百万两白银。”
光绪倒吸了一口冷气,吃惊的看着我,而对面的四人,也显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继续道:“每次送银两去之后,二位大人,都有给我打一张条子,表示他们已经收到,而这件事,一直持续道太后和皇上收回了在上海以及南方各地。与美国人、德国人合作的公司为止。”
我看了光绪一眼,光绪的面上显出一丝愧色,可是很快他便恢复了正常,但是我们却都不知道,光绪此刻的心里,早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个滋味儿了,心里在算计着,当初秀儿在时,那些公司能让她赚足两千万两白银,还能给太后分那么多钱,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的手里,不只不能生钱,反而还闹的差点把工人给逼反了?
张佩纶此时的表情,却极是好看,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想来他也猜到了什么,可是却不敢明说出来,而寿富与黄氏兄弟,却是一脸的期待,看着我。希望我继续说下去。
我叹了一口气,道:“按说,李中堂一生为国,真真可以算是鞠躬尽瘁了,可是人却难免有些私心,我交给张之洞大人的五百万两白银,张大人每一个铜板都用到了铁路局和枪炮局当中,还建起了许多技校,请来了洋人传授他们的技术,可是中堂大人却……”
我顿了一下,看向张佩纶的目光。忽然变的有些可怜他的神色,狠下了心肠,道:“中堂大人,会将这五百万两分成三份,这第一份,是两百万两,他交给了太后,生生将我出卖给了太后,要知道,这些银子,我本就是瞒着太后她老人家的,说句不敬的话,大家心里应该清楚,我为何会将此事瞒着她。第二份,仍是两百万两,可是这些银子,在一开始,我却并没有查到去向,后来才知道,中堂大人,是悄悄将这些银两,送回了原籍,安置湘军中受伤,或是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家属,这本来是无可厚非之事,这些人为了保卫我大清江山,浴血奋战,这些银子给他们养老,我也没有意见,可是,这大清的天下,难道就只有他湘军在保家卫国吗?”
我直直的看向张佩纶,他却是一脸的不敢相信,从他的表情,已经可以肯定了,李鸿章做这件事,他的这个女婿。并不知情,这时黄绍弟忽然问道:“那还有一百万两呢?”
“还有一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