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86章

女亲王-第86章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那是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能让震憾的东西,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能和天翔一样,立志去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

陈三立错愕的看着我,笑道:“你不是怕死人吗?”

我撅了撅嘴道:“我会慢慢适应的嘛。  ”

陈三立笑着,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道:“总之我觉得你有许多事还瞒着我们。  ”

我看着陈三立,愣了好一会儿,最后道:“每个人都有他的秘密,不是吗?”

陈三立笑了笑,不再说什么,我忽然轻声地对陈三立道:“老师,知道吗?这个世界已经在改变了,大清也在改变,只要我们知道这些就够了。  ”

陈三立愣了一下,很是不解,我却没有再多说了,便大踏步的往前走去。  陈三立看着自己这个得意门生的背影,忽然生出一种无法追上去的感觉,直到落在他们身后的学生赶了上来,轻轻唤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第一三七章 意大利—周大的艺术人生

第一三七章  意大利—周大的艺术人生

“糖饼”周,原名周大,因为他在家是老大,所以父母便叫他周大了,周大这一段日子以来,只觉得自己似乎是在云端上生活的人,这是他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

周大是成都府天回镇人氏,家里有一门祖传的手艺,那就是倒糖饼,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全靠自己的爹每日挑着担子出去倒糖饼赚钱养活,自己慢慢长大了,爹又将这门手艺教给了自己和二弟,两人每日勤学苦练,倒在成都府里闯下了一些名声,家里的日子倒是比爹一人出去的时候要好上了许多,可是自己兄弟俩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个地位低下的人罢了,靠着手艺糊口而已,所以到了现在,两兄弟虽然成年,却都还说不上亲,因为没有哪个姑娘愿意跟着一个靠一点小手艺勉强糊口的日子。

爹娘的头发都愁白了,无奈之下竟然打算要拿才十岁的妹妹出去给自己换亲,想到妹妹,他就一阵心疼,那张可爱的小脸,总是浮在自己眼前,每天她总是在门口等着自己和二弟回来,一见着两个哥哥便会开心的蹦到两兄弟跟前,拉着他们的手,不停的问着大哥今天可累着?二哥今天晌午可按时吃过东西?想着都觉着窝心。

于是周大和周二都坚决不同意父母拿年幼的小妹去换亲,就这样,两兄弟第一次,和自己的爹娘对上了,就在一家人僵持不下的时候,天回镇地父母官。  孙大人却找上了门,说是当今最得宠的一位公主娘娘要到洋人的国家访问,出去时候要带上各地的一些有名的手艺人,于是孙大人便举荐了自己兄弟俩,问他们兄弟俩谁愿意跟着出洋,可能要好多年才回来,而且能不能活着回来却不一定。  但是朝廷会给他们家五十两银子作为安家费用。

周大听到这儿,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说自己去,二弟留下孝敬父母,有了那五十两银子,父母就可以去给二弟说门好亲事,小妹也不用出去换亲了,家里还能过上些好日子。

家里人一开始是怎么也不肯同意的,娘也哭了好些日子。  周大却坚持要走,倒是自己地爹最先松口,嘱咐着让他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

周大在娘和二弟、三妹的哭声中走了,来到了京城,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朝廷里给地安家费是二百两,他不禁心里怨恨起孙大人来了。  可是却也无可奈何,谁叫自己家不过是小老百姓的家庭,无权无势,只得闷闷地吃了这个亏,不管如何,五十两银子也能让自己家里过上好日子了。

周大一直以为自己的地位是很卑微的。  到了京城的时候那些当官的对他们也是吆来喝去,住的也是几十人挤一间地大通铺,有几个人还病了,差点没命,想着那天如果不是那位公主娘娘来视查,只怕是那几个人就真的去了。

他记得那天那位公主到的时候,他们连头也不敢抬的伏在地上,管他们的那个官正打算叫人把生病的那几个抬出去的,却被公主娘娘给撞上了,当时就把那个官给抽了个半死。  后来听说被发配到关外去了。  之后还请来了太医给他们看病,又给他们换了住的地方。  在听说了他们地安家费还被许多父母官给贪了,当即就向皇上禀报,处置了那些贪官,临走前他收到二弟托人写来的一封信,说是孙大人被皇上斥责,已经退还了那一百五十两银子,还把妹妹送到了成都府的小学堂念书去了。

周大抱着信,哭着跪在地上,朝着公主娘娘坐的那艘船磕了整整九个响头,不只是他一人如此,那天有许多人都像他一样在船头上朝着公主娘娘的坐船磕头。

这一路行来,虽然他们不能随意到处乱逛,可是那些守护他们的兵爷们对这些身份低微地艺人们,却一直极是有礼的,还好吃好喝的供着,路上有人晕船,还专门派了太医和洋人的医生来给他们瞧病,还时时过来检查他们的身体,看他们之中可有人身体不适。

一路之上,对于他们可说是照顾有加,让周大感到高兴的是,他在这里还认识了杨双全,那可是在皇上跟前都被赏座儿的人啊,可是杨先生却是那么的好相处,常会来看他倒糖饼,跟他聊会儿天,在时候兴致来了,还会练上一段《挑滑车》。

不过在离开那个印度的时候,听说那位公主娘娘鞭死了三个八旗兵,那可是八旗兵啊,他远远的也能看到三个人被捆在船头地惨境,自己看着都觉得恶心,后来听说又有个宫女自尽了,隐隐约约地听那些兵爷说,那三个八旗兵是因为**了那个宫女,才会被公主娘娘处死。  记得杨先生听说的时候,还大骂那三个人该死,说他们是和畜生一样地人。  周大不懂大道理,却也知道,旗人向来就耀武扬威的,不把拿汉人百姓当人,可是这位公主娘娘可真是个菩萨,一个小宫女被糟蹋了,她却没有向着旗人,周大虽然觉得那三个人死的很惨,却觉得他们该死,公主娘娘就应该这样。

等到了这个什么意大利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跟在公主娘娘的车驾后面,感受着那些洋人的欢迎,听那些兵爷说,这些洋人很尊敬咱们的公主娘娘,所以迎接仪式才会搞的这么盛大,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们成都府的那位名角,康圣人,还曾得了公主娘娘的亲自召见呢,康圣人说,这位公主娘娘在洋人眼里,比老佛爷和皇上还有份量呢,真是不得了哦。

来了这个叫罗马的地方,又在这个广场上摆了好几日的摊子,这里还有好些洋人的摊子,可是却永远都没有咱们大清的人摆的摊子跟前人多,在这里还有好些个学生娃帮着他们跟那些洋人当翻译,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用这些糖倒出来的一个个糖画,被那些洋人叫作艺术,那些洋人每买一人,都会给他一个金币,那可是金币啊,他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金子啊,有些洋人在收下他做的糖饼后,还会脱下帽子,向他行礼,他记得那个学生娃儿告诉他,这是那些洋人向他表示一种敬意。

他感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在家乡的时候,谁曾把他放在眼里过?这时才明白,那位公主娘娘在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就曾说,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都是在那一行里的顶尖的人物,他们在公主的眼里就是民间艺术家,当时他们不懂,现在他们知道了,原来自己并不比别人卑微,自己也是有本事的人,公主娘娘没有骗他们。

和周大一样,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周大口中的杨先生,杨双全,他本名杨隆寿,光绪九年入了升平署,虽然皇上一直对他恩宠有加,可是在那些太监、大臣的眼里,他不过是个戏子罢了,再有名气又如何?除了行里的人对他尊敬,行外的人有几个是真心尊敬他的?

可是自从跟着格格来了这洋人的地界,他才知道,他并不单单只是个戏子,他记得格格说过,他将会成为中国的一门艺术的姣姣者,他有些意外,因为他知道什么是艺术家,他一直以为那些洋人的画家、碉刻家啊什么的,才能称为艺术家,没想到,原来自己也能算是艺术家。

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在那个叫科斯坦齐的歌剧院里唱戏,他们和那些洋人的一出叫做塞米拉米德的歌剧轮流在那里唱戏,他们第一次听到洋人的歌剧,那些洋人的唱功真的是很好,只是他们的调调却与中国的戏曲大大不同,两边的演出在这里都是场场爆满,听说是他们要来了,这个歌剧院赶着修完,提前使用的,他们每唱完戏,那些台下就会有许多人上台献花,他们都是那么的礼貌,不像以前在京里,有时候,扔上来会是茶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作为一个唱戏的被人尊重,这让他既感觉到高兴,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看着和他们这些唱戏的一起来的那些手艺人,他能明显的感觉到每一个人脸上所洋溢出来笑容,他看过他们的笑容,却完全无法和这几天的笑容相比,那个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对了,是幸福的笑容,这些手艺人在大清,何时曾享受过这样的礼遇?

他感到困惑,他常常觉得,洋人在自己的眼中就是豺狼,可是在这里,他却几乎感觉不到他们有什么恶有恶意,只觉得他们都是那么的友爱、和善,他变的开始迷茫了,后来他听那个大学堂的学生,苏公子道:“洋人和咱们大清的人是一样的,他们之中也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更何况如今咱们是来进行友好访问,他们自然是要以礼相待的,杨老板直管唱好您的戏,让咱们大清的京戏也能扬威海外,为咱们大清好好长长脸面。  ”

第一三八章 圣马力诺

第一三八章  圣马力诺

还有两天就要出发,前入圣马力诺了,其实本来是打算从佛罗伦萨前往威尼斯的,可是我却实在是想看看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国,翁贝托一世对于我放弃去佛罗伦萨,错过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宝库。

我却并不觉得有多惋惜,毕竟在前世曾经和弟弟来过两次了,虽然那个鲜花之城对我的吸引力仍然很大,可是我却希望那些学生能去好好看看这个古老的共和国,而陈三立早就对于这个国家的执政方式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也是极为兴奋。

这两周时翁贝托一世和我见过几次,并多次提到,愿意接受中国的留学生来意大利,并且愿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在疑惑的同时,却也没有多想,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并不介意,可是我却并不喜欢这种单方面的交流,于是笑着提出了交换生的想法。  他一开始并不是很愿意,我自然知道,这是因为大清目前并没有一流的师资,我便又提出了交换学生的同时交换老师,以促进两国更多的文化了解。  虽然我并不知道他是打的什么算盘,可是我却希望他能同意这样的文化交流,毕竟,若是两国之间交流多了,就算以后真开打,人家再如何也会多想想了,虽然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有些幼稚,可是大清已经是匹死马了,无论如何,总要当成是活马再医医。

临走的前一天,翁贝托一世。  亲手给我地头上戴上了一顶由宝古和钻石打造出来的公主王冠,这让我很开心,因为这个王冠若是放在后世,致少得值千万,而且女人对于这种东西向来都无法抗拒的,对于这份礼物,我并未拒绝。

而在那一天。  我们带来的那些绣娘、宫女们,赶了一个多星期。  也准备好了一份大礼送给了翁贝托一世,一幅大约三十平米的苏绣,上面绣的却是整个罗马的全景,不只是翁贝托一世和那些意大利官员目瞪口呆,就连我地嘴巴也半天合不上,把翁贝托一世给喜的,简直都可以说是偷了一只鱼地猫来形容了。

看着这幅苏绣。  我滴着血的心,一直在骂着,我怎么就带了这么一帮败家玩意儿出来,这都能抵的上国宝了。  一回到房间,就叫了人来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到的那天,想着来人家这儿做客,总要给人留下些念想不是?刚好瞧见媚娘在我跟前晃了下。  我便叫人去安排绣个什么东西送人家吧,即要显的咱们有礼貌,还要显出对他们国家的友好,又要显的咱们威风不是?那个官员倒真上心了,几人一合计,又找了萧大人商量。  就把这次带来地绣娘,还有那些个善于制绣的宫女、学生给凑到了一块,媚娘本就是巧手,自然也参加了,便由一名官员去找了一名意大利官员,连比带划的找人借来了一幅罗马全景地图,又专门找人带着她们在罗马各处晃了一圈,于是一帮人熬了近十二天,终于成了。

我马上召见了那一帮赶工的女子,果然。  个个都是双眼通红。  看的我直心疼,忙叫人厚厚的赏了。  让她们赶紧的回去休息。  心里叹了口气,只好便宜了意大利得了这么件宝贝。

我在后世对圣马力诺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在二战时期,做了一件很疯狂的事情,1944年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