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逃离北上广 >

第59章

逃离北上广-第59章

小说: 逃离北上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享誉全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为69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79美元)。

港口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宁波舟山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2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第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达1092万标箱,增长16。0%,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进入前十位。

更可贵的是,在浙江省所有城市中,宁波是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超过了杭州。

交通:东方大港

宁波是浙东交通枢纽,陆、海、空、水立体交通发展迅速,尤以“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称誉国内外。栎社机场与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之间和海外许多城市架设有空中桥梁。铁路、公路、水运以及市内交通四通八达。

作为国家大型港口的宁波港设备先进,运力充足,不但担负起宁波水路运输的重任,更成为《:文:》浙江省乃《:人:》至华东区域《:书:》海运的重要《:屋:》集散地。高速公路建设是宁波交通运输中的另一亮点。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落成,宁波到上海的时间从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同时,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沈海高速,G15)、甬金高速公路(G1512)、甬舟高速公路(舟山跨海大桥,G9211)、宁波绕城高速公路(G1501)等多条高速公路的相继落成,宁波已成为浙东的公路交通枢纽。

2008年12月,宁波轨道交通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宁波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长177。4km)。

文化: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口号。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涌现过一大批藏书数万卷的藏书名楼。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宁波还是著名的侨乡,有430多万宁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宁波帮”已成为联结宁波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绍兴

绍兴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竞争力,均位居全省第三位。

经济:“新温州模式”

绍兴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在20世纪80年代后,绍兴既温苏锡常地区之后成为长三角第三经济模式的发祥地。与温州采取个人家庭作坊单打独斗发展的方式和苏锡常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相左,绍兴以内资民营股份制和国企转型股份制与外资私有制为主的新私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低调发展,在2005年后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迅速上升,经济总量逼近浙江省私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模式因与浙江东南及浙西义乌地区发展的温州模式有较大区别,在美国专业经济评论杂志福布斯中“绍兴的奇迹”一文中,被称为新温州模式和绍兴模式。

2008年绍兴市生产总值达到了222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经济总量位居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5万元,达到5090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7000美元,达到7330美元。

交通:著名水城

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杭甬高速贯穿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市与宁波方向,杭州、上海、南京方向连接。截至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4397。5公里。铁路有杭甬铁路、浙赣铁路,拥有绍兴,上虞、诸暨3个客运站,柯桥,绍兴东,上虞等大中型货运站场。目前在修建的沪杭甬客运专线也将有绍兴客运站。

文化: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周恩来、竺可桢、马寅初、范文澜等名人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绍兴市申报的“王羲之传说”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温州

温州位于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也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经济:商行天下

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以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民营经济而闻名,据测算,2008年温州民营经济比重达80。9%。

“温州模式”指的就是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曾经在全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

2009年温州市GDP突破2527亿元,浙江省内排第三(仅次于杭州,宁波),2009年温州GDP比上年增长8。5%,增幅与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60。7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7。1%。

交通:枢纽城市

温州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沿海集装箱码头之一。

温州高速公路有通往丽水、金华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通往宁波、台州方向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另有复线在建中),2010年2月3日完工的诸永高速公路,13日完工的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也让出行更加方便。瓯海大道是横贯城区东西走向最主要的快速交通之路,是串联鹿城、龙湾、瓯海三大城市中心区域及机场、铁路的门户之路,并成为温州最重要的迎宾大道之一。

温州有永强机场可以通往全国许多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的定期航班。金温铁路是全国第一条全民捐款,自主修建自主管理的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也已于2009年9月底开通动车组,温州成为铁路枢纽城市。

文化:东南邹鲁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甚大。以市区口音的吴语瓯江片温州话为主,其次有150万居民使用闽南语,主要来自三、四百年前大量的闽南移民,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另有甚少人使用吴语太湖片、赣语、闽北语、蛮话、金乡话、畲族话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充满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

结语

当一个个政策接连出台时,因为它与现实还有很长的距离,人们对政策的兴奋点被降低了。但是,当长三角区域规划政策出台后,很多人却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很多相通相融的事情在这个区域很早就在做了,就像恋爱已经谈了很久,又给了一个订婚的说法。

到昆山买房,到杭州度周末,到苏州上班,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人群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只不过,有了一个规划的出台,让人们的行动更加有了方向,有了政策的保障。早已行动的人不再忧虑;同时也需提醒没有行动的人,当“长三角”的机遇来时,不要错过它。

后记 不能被钱困死!

上海,和北京、广州、深圳都不一样。她太特殊,特殊在只要你有钱,这座城市就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反之,绝对是地狱,而且永不超生——除非你的彩票也能中个2。59亿。

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引子部分,其余两本书都采选了名人的奋斗故事,而上海,你找不到类似的“传奇”——名人大都非富即贵,至少不缺钱花,那么待在上海肯定能得到尊敬,觉得舒服,哪个还会鲜格格(上海话,意指用哗众取宠来博得赞赏的行为)来一出“逃离上海滩”吗?答案是,no!

而如果名人不跑,想要任劳任怨留在这座城市,白手起家,那他肯定成不了名人。这就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要发问“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原因,因为在上海创业真的太难,创业通常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小钱变大钱的过程。可惜,上海就是瞧不起小钱,不经花,三两下就被她榨干了。

这就是我们的尴尬,也是这座城市的尴尬。所以,我们只能寻找身边的例子——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普通人,至少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所作为,但上海不太适(。电子书)合现阶段的他们,昂贵的消费严重剥削着“羽翼未丰”的他们,如果生活只剩下斤斤计较和埋头赚钱,紧张兮兮地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确实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感觉。

不能被钱困死!这是我们搜集和整理这些普通人的例子时,听到最多的感触。

我们的同事在为这本书整理插图的时候,发现很多关于上海的照片,其实都不太能够真正展现这座城市的“昂贵”和“豪华”,功夫不在面儿上。一个来上海看世博的朋友,去外滩转了一圈,他说除了某几栋建筑欧式一点之外,好像跟长沙也差不了多少。我说,你光在外面看没用,要进去。去了你就知道,里面的东西,光看一眼,你就会觉得自己被那堆东西“鄙视”了。

上海不是暴发户,她的昂贵是骨子里的,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慢慢你才会发觉,没钱的话,自己真的很难被这座城市接纳。

因为身处上海,所以在编撰这本《上海太昂贵》时,感觉与其他两座城市很不同。但我们并不害怕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看到那些“血淋淋”的事实后,会厌恶、失望,直到失去继续下去的勇气而“逃离”上海。因为这本书并非“危言耸听”,我们也无意怂恿你们远离大上海,而是觉得有必要,让已经进来的人面对现实,为自己的未来找到出口;让在进城路上的人,得到一张地图,你真的需要知道这座“魔都”隐藏了多少陷阱和机关。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

引言 郭台铭出深圳记

郭台铭,这位台湾科技界的“成吉思汗”,在驰骋疆场37年之际,于闪光灯里低下了他的头,于对手注目下“北上西进”。1988年,郭台铭挥斥方遒、因时而动、渡江过海、入主深圳,因此,成就了他的“代工帝国”;而今,在深圳的竞争浪潮下,郭台铭再度选择离开,离开总会平添几分落寞与伤心,但是,远处的扩张似乎也宣誓着这位被《商业周刊》誉为“虎与狐”的枭雄更大的野心与计谋。

结缘深圳

1974年,郭台铭以母亲标会的20万新台币与十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