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寨女皇-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请来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项分别论证,其结论可以用设计院的高级设计师胡梦先生的一句话:“那是方天夜谭!”
谁毁了大楼?启用了什么能量?她身为一介涉世未深的弱女,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为了真理,从此走向慢长破案之路,她跑遍了婺江的山山水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历尽艰险,从一处虎师建立的秘密据点废纸堆里发现二吨炸药的来历和去向,7月1日正是我党诞生纪念日,这伙暴徒在那位失意的官僚亲自组织指挥下,把非法窃取的二吨炸药偷运进市委大楼地下室,动用了十八名爆破手安装炸药,事后对他们下毒手,致使十七人死于非命,仅一人逃逸,现在人证物证俱获,因而李一帆纵火大楼,烧死十八人罪名纯属是子虚乌有,被判极刑实属冤枉。
当大桥惨案发生时,联合阵线出于义愤,手持火把要烧虎师设在市委大楼司令部时,李一帆扑向浸透汽油的稻草堆,阻止点火:“要烧大楼先烧我!”进行死谏,在场十万之众无不动容,声泪俱下,足以证明李一帆是全场唯一反对毁楼的阻击手,何罪之有?
古风尤存,民性不泯。时间是最公证的判官。李一帆是位才华出众的教授,在林县因塑造了杨子荣高大艺术形象,深受群众爱戴,深孚众望,被推选红代会的代表,反对派红总忌能妒贤,为了争夺权位,设下鸿门宴,他被从五楼推下,幸免于难,当地公安部门已经证明他是受害者,可判决书上竟冠以“组织指挥林县武斗,杀害五人”名罪,司法职能部门个别人不作任何调查,不敢接受事实,隔靴搔痒,盲从武断定罪,令人啼笑皆非。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吗?
李一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颂扬社会主义艰苦奋斗精神。他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深谙毛泽东古为今用的深刻现实意义,编排古装婺剧《雪里梅》。剧情深刻地揭示我国“深受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及苏联撕毁协作项目合同时,而致使了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的条件下,我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舟共济,渡过难关的团结互助精神和社会风貌,讴歌了人定胜天的主旋律,鼓舞着广大人民同心同德,自力更生,战胜困难,走向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这一现实主义的作品竟被当时文化部副部长,现为炸毁大楼的元凶一篇沽名钓誉的文章:《利用社会主义阵地进行反社会主义之实》。把李一帆打成反革命。而他们则以此为跳板,平步青云,从副部长升为正部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同一时期,同一个副部长,却亲自主持上演“探阴山”让牛鬼蛇神纷纷出笼,占据了社会主义舞台而逍遥法外,可见李一帆“反革命”冤案系属这个文坛恶霸玩弄反革命伎俩的牺牲品,是人为制造冤案。遗憾的是新生政权执法部门本应体恤民情,顺乎民意,取信于民,为之昭雪平反,树立秉公执法为民请命高大形象,然而令人痛心的司法部门让个别心术不正之徒混迹其中,不但不调查研究,不分是非界限,还抄袭原案中不实之词,作为量刑定罪依据,今世人心寒。
李一帆为了振兴婺江文化教育事业,辞去北大教授职务,放弃了京都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来到我市婺四中任教研究室主任,极大加强了该校教学实力,以他“严谨治学,循循善诱,假日月候消长,化时空为利剑。重于基础,意在人才”独特的施教方针,获得教学界好评。使四中面貌一新。自从他主管教学以来,使四中全国高考名列前茅,成为省市重点中学,他本人也几度评为全国青年优秀教师,为婺江市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人才打成反革命,清除出教育队伍,不仅我市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也给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我国社会主义到处在胜利前进,清除文教战线上左倾和右倾的流毒,襟怀坦白,实事求是地平反冤假错案,还给历史本来面貌,这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解放全人类,还要解放自己,胸怀坦荡,尊重事实,宽宏大量,既往不咎,着眼未来,发扬公正和善待知识分子光荣传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不断开拓壮大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队伍,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冷艳这篇纪实文章真实、感人,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读后令人回肠荡气,不论是革命干部,共产党人,党政军民不妨在百忙中读一读这篇文章,一定会感慨万千,受益匪浅,总之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这个按语是谁写的?”张广才放下报纸,深深地吸了口气。
“除了屠宰亮还有谁呢?”戴无量冷冷地说。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
“进来!”张广才叫了一声,进来的是值班秘书,把两封特大牛皮纸信封分别摆在张、戴面前,悄悄地退了出去。
两人各自折开一看,原来梅玉芳寄给他们的调查材料,与报纸刊登内容更多更长,还有一叠人证、物证的副件。戴无量苦笑了一下说:“此人的能量不亚于一颗原子弹,把我们炸得晕头转向,你看怎么办?”
张广才拿起烟盒抽烟,见已经一支不剩,就捏碎了纸盒掷了:“我们的公检法里尽是些饭桶!明天公判大会不开了,组织全市共产党员、机关干部、司法部门学习这篇文章和按语。我担心的是她——”
“那只得由公安部门去追捕了,你不是听到通报了吗?李一帆逃狱时还抓住两个巡警当人质,又‘请’清洁工当替身,然后冒充稽查在门卫立正行举目礼的隆重仪式中呗呗!这样的绿林好汉能逮得住吗?”
“你是政法委书记,此事你看着办吧。”他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睡觉去吧,这个市委书记不好当啊……”
戴无量走后,张广才对着面前一堆材料沉思起来,总觉得司法部门缺少了点什么,如同脑瘫年轻人,表面白白胖胖,但总挺不起腰杆,这是为什么?这完全是个机制问题,联合专案组是由公检法派员参加,人手不够又向企事业借用。它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政府的意志,这是不符合依法办案常规,也违反了政府不干扰司法部门的原则。这是一种大动乱对政体的伤害没有恢复而不得已的做法,没想到这支多少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庞大的队伍工作效力还不敌一个女孩子,真是天大笑话,实践证明专案组必须撒销,还权于法,势在必行。
他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就回到卧室,挂块“请勿打扰”牌子,关了门,拔了电话接线,蒙头睡下。可他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老闪现那篇文章和梅玉芳那活跃姣美的形象。洋洋万言,真是句句是泪,字字是血啊,这不是她向我求救吗?不,是向我控诉!她几次救了我,掩护了我,而我对她求援竟是冷若冰霜,我对不起她……可我身为市委书记。所有下属都监视着我,六百万群众眼睛盯着我,我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我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在法与情,权与恩两难选择时,我终不能两者兼得吧。我能法外施权么?可她的材料每字每句都经得起推敲,有根有据,人证物证俱全,已经推翻了专案组所有罗列的罪名,完全可以证明李一帆是无辜的。
“如果无罪的李一帆一旦枪决,那怎么对得起梅玉芳,也会给自己留下千古之恨,如不枪决无罪释放,就证明了专案组、检察院、法院直至省高院都错了,那怎么得了?特别《婺江日报》发表冷艳两篇文章和编辑按语,必定会激起社会民众对公检法和市委市府不满。一旦李一帆处决,还会引起社会更加动荡,那怎么能使全市人民再信任党和公检法呢?不过幸好李一帆越狱,可能他的暴力行动还给公安保卫部门敲了警钟,也给了领导层一个台阶,这也许真的不幸中的大幸……”张广才正在反复思考这个令他头痛不安的问题中悄悄睡去。
“笃笃,笃笃……”
有人轻轻地敲门,张广才在睡梦中惊醒,似乎从敲门的快慢和轻重的手势中听出是谁,忙起来开了房门,竟大吃一惊:“啊,原来是您……”
为母校建树形象工程而运笔
结束篇
全文已经连载完毕。感谢大家的支持!
欢迎光临翠微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