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126章

汉献帝新传-第126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以前开会和刘协顶的最多,那是他站在治略府的角度,很多时候要顾虑治略府的困难,如今成了督政院总祭,凡事都要从皇上和御府的角度出发,但他也深知治略府的困难,财税虽丰,每年财税都按一成的速度再快速增加,但是各地花费也巨大,学者、工匠和侯爵的年俸,各地工程建设,朝廷各机构的费用,最烦人的就是军费这个老大难问题,高起来没有个顶,所以很多时候,他尽量也是不说话,省得自己的接任者和荀彧难堪。

刘协笑道:“都放心吧,朕说了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复又说道:“统帅府要把预算提得仔细点,泰州和瀛州不同,泰州现在那里本地土著的人口可不是一百万,军机院现在还在加紧勘查,就目前勘查过的地段已经超过两百万人口,而且那里都是炎热之地,和交州的地形很接近,到处都是丛林和山地、河流,作战起来很困难,所以要把难度设想的大一些,各个方面都要考虑清楚,治略府也要尽力配合,粮草和军费上务必要满足!”

他这话一说完,荀彧、蒋琬和胡昭都纷纷点头。诸人心中都很清楚泰州的重要性,这可是几乎相当于荆州、扬州两个大州的地域,而且地理和气候环境那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虽然热了些,但粮食产量只会高不会低,若是得到泰州,大汉帝国国力的提高绝对不止三成。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七章 帝国之梦

华夏十四年夏的时节,刘协终于领着御府和治略府完成对北方经济的规划工作,御府针对此次规划下发的各地治策也得到了中央治略府的大力支持。

不久之后,马克西米努斯前来道别,他希望回到罗马,为结束罗马乱世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六章开头的华夏十三年春错了,是十四年春)

刘协知道自己没有理由挽留,马克西米努斯是一名卓越的将领,在大汉襄阳军院的几年学习中,使他更加成熟,如果现在放他回到罗马,以他的能力和在罗马帝国本身的号召力,完全可以和历史上一样,成为帝国战乱的结束者之一。

刘协正要说话,马克西米努斯补充道:“罗马的学者都愿意留在大汉帝国和富有知识的城市——襄阳城,但我的士兵会和我们一起回去,虽然只有一百三十位军士,但我们会为了结束罗马的纷乱而奉献我们的生命!”

刘协坐在大殿至高的龙椅之上,看了看谦卑的马克西米努斯,微微颔首道:“朕并不是不让你离开,只是安息帝国目前的态度还不明确,恐你们在半路上遭到追杀。”

马克西米努斯低着头思索,他的内心中正在激烈的争斗着,回罗马的话,也许半路上就会安息帝国的骑兵追杀而忙,可不回罗马的话,他也坐立不安。

就在两个人都很无奈的时候,陈群进入大殿,禀告道:“西域八百里加急文书!”

刘协打开用朱漆密封竹筒,自其中取出文书。轻轻摊开细看。文书是荀攸从西金城发过来的,由于过于重要,并没有采取飞鸽,而是用传统的八百里加急方式。通过驿站传过来。

文书大概的意思是安息帝国新王阿尔达班五世继位,已经释放了常纪和购马团队,允许大汉从安息帝国购买马匹。希望和大汉保持和平,并额外支持了五千匹大宛纯种良马和五千匹最优良的土耳其马,条件是向安息帝国交出罗马使团。

刘协冷笑一声,将文书交给陈群,问道:“长文以为该如何处置啊?”

陈群看完文书后,答道:“安息帝国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然我大汉既然已经和罗马帝国缔结初步的同盟协议,就不能为了这种蝇头小利而不顾大义!”

刘协让马克西米努斯也看一遍文书,笑道:“这可不是蝇头小利,若是我们派兵去讨伐。得到这一万匹宝马,可能是上百亿的军费啊,所以朕打算接受安息帝国的条件!”

马克西米努斯骤然吃惊。忍不住后退一步,昂首道:“我真是无法想象,尊敬的大汉帝国皇帝竟然如此短视,为这些马而不顾长远地帝国利益!”

刘协大笑数声,道:“朕自然首先考虑长远的利益。但这次短期利益,朕也要得到!”复与陈群道:“给阿尔达班五世回函,告诉他,罗马使团因为仰慕大汉帝国和繁华,已经归顺大汉帝国。成为朕的子民,并不打算回归罗马,不过使团团长的头颅,朕可以送给他们,让他们把答应得马匹送过来,否则朕就亲自去领那一万匹马!”

陈群看了看马克西米努斯,摇头叹息一声,向殿内近卫营军士喝道:“把他拿下!”

数月之后,刘协又得到了荀攸的文书,表示在向伊犁草原向北方寒冷的森林地段的探险中,确实如刘协所说的一般,发现了非常高壮的神马,平均身高都在一步一尺六寸左右,多数成年者可重达三千斤(大概就是700…800公斤,北欧和西伯利亚的冷血马平均重量,没有看过的话,举个例子,蒙古马一般最重也就三百公斤)。

西金城正在组织乌孙牧民大量的套马用来蓄养,至于常纪还留在安息帝国选马,阿尔达班五世在收到马克西米努斯的头颅,允许常纪在安息帝国王室牧场选择最好的战马回归大汉。

至华夏十四年秋,常纪历经十年时间,终于从安息帝国选回了两百匹优良的伊比利亚马、六千三百匹纯种大宛良马和七千余匹土耳其马,加上乌孙牧民提供的重型马,常纪在刘协的安排下,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在伊犁牧场从事新马种的培育工作。

而与此同时徐庶已经结束了瀛州地战争,瀛州五郡悉数收归到大汉疆域中,并将最后的五万瀛州本地奴工运送回大汉,刘协也正式迁移了二十万百姓前往瀛州五郡的平原港口之地。

秋末的时候,徐庶领大军回到淮安,在淮安稍作补给后,继续通过海路前往广州南海郡,着手准备安定泰州。

刘协调动二十四星中的凌统前往泰州,留皇甫颜之弟皇甫烨守孝,将皇甫颜派往西域,由荀攸负责培养,随同前往地还有邓艾,赵广、赵统、曹彰也被抽调到赵云旗下,让赵云准备清缴盘踞在大兴安岭外的慕容等鲜卑部族。

在北方规划会议结束后,御府和治略府根据会议和太学府的呈报,联合制定了北方各州的治策,并进一步规划了北方的新水利和农场建设工程。

瀛州的人口在年末的时候增加了三十二万,加上各商社留在五郡各个自留地的人口,瀛州的总人口也达到四十一万人,本地土著还有三十万女性和三万左右的奴工。

由于目前大汉帝国女子缺乏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大量的青年男子到了适婚年龄却无法结婚,不少青年都主要要求前往瀛州,家境富裕的则开始购买瀛州土著女子,在这种商机的触动下,很多商军已经开始向泰州动手,大量抢劫当地妇女运送到内陆来卖。

刘协对此表示默认。并下诏要求各州给与结婚后的外族女子帝国子民资格,中央太学府的三百多名学者和三千多名羌族兵组成的探险队也准备开始进行第一次的藏州探险。

华夏十五年春,刘协亲自为这支探险队送行,并御赐他们一面宝藏探险营的军旗。经过五年地加速建设。尤其在大量瀛州奴工加入之后,天京城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刘协将迁移的计划也提前两年。希望能够华夏十八年夏完成天京城内城地建设。

不久之后,军机院呈递了最新重新整理的泰州情报,治略府也呈报了大汉帝国目前的户籍审核统计呈报。

刘协先拿过治略府的呈报,仔细翻看,眉头微颦,看完之后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经过二十年的治理,大汉帝国现在的人口已经不是五年前统计的三千四百万,实际人口突破三千六百万,尤其荆州和扬州、蜀州三地,他们的生活水平最好。几乎每家早年都有四五个孩子能活下来,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达到了十五岁以上,由于历来不统计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子。这一次统计使大汉猛然增加了两百万人口。

如果算上漠北的三大民族,大汉人口接近四千万,仅一个南骊人口就突破一百六十万啊。

刘协慢慢敲敲了手中玉尺,南方之地可以说是连续多年的稳定,从黄巾时代他们就幸免于难。此后近三十年也根本没有战乱的问题,北方的战乱虽然不断,但由于南方的稳定,大量流民最终在南方存活了下来,加上漠北数百万人口和西域重新划归大汉。大汉从恒帝时到的五千五百万人口,到今天只消失了两千万人口,这比历史上的消失四千万甚至五千万人口相比,大汉总算逃过一劫。

荆州人口还是大汉最多的一个州,达到了八百六十万人口;扬州人口突破了六百万,蜀州是四百二十万人口,紧他们三个州加起来就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

人口啊,未必是越多越好啊。

这个时代想要限制人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人口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会自然扩张,待扩张到一定程度又会引发经济的恶劣,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刺激性的解决人口问题。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既保证国内人口的良性增长,又不使其压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千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刘协悄悄地自言自语道:“国子政策该执行了!”

常纪在十五年夏的时候,发来文书,书中写道:“北方高马高大壮硕,然灵敏不足,不可为战马,只能为农用或拉车挽马,可引入大宛良马进行改良,或可独立一支马系,亦可与河西马相杂,所产之马足可使用于铁骑重兵。现已经大量增购大宛纯种大宛马,建议以伊犁、南骊为牧地;大汉地域辽阔,各地牧场疏有相同,故大汉所养蓄战马及农马亦不应相同,鲜卑所养之马吃苦耐劳,然体小,只能为控铉骑兵所用,可在伊犁牧场培育新品种之后,在漠北推广,河西马亦能吃苦耐劳可在中原北方农户推广,而大汉掌握的伊犁牧场以游骑兵专用新马种和纯种大宛马为主,西凉牧场以西凉马为主,而乌苏里江牧场以重骑兵用马为主。”

刘协看了之后批复同意,让治略府根据该函推广各牧场所畜牧马种。这一次批复,使大汉游骑兵和重骑兵的成形和进一步提升速度加快,而为了避免引进马种质量再次滑落,大汉的本生马系开始纷纷成为肉马,逐步在几年内杀尽,取代的是推广更耐劳作,体型更高大的河西马,各大牧场也纷纷替换新的马种,伊犁牧场开始实现土耳其马和纯种大宛马改良后的新马系游骑兵专用伊犁马,西凉牧场继续全面推广西凉马,南骊牧场在西凉马的基础上再次引入大宛马和伊比利亚马改良形成更富有耐力和灵敏度的优良游骑兵专用战马南骊马,鲜卑和乌恒各个牧场实现推广河西马,由于两个民族牧场本身的匈奴马(蒙古马)数量非常大,无法全部取缔。只能让河西马和匈奴马杂交,最终形成品质并不优秀的鲜卑马,但由于本身拥有河西马和匈奴马两者特性,即保持了匈奴马的耐力。也保留了河西马的身高和负重强的优势,两者皆有的吃苦耐劳和温顺品质也得到了保留。

乌苏里江牧场则通过草原通道,淘汰了本地马种。引进了以北方冷血马为根基,采用纯血大宛马改良,在伊犁初步培育成形的新马种辽东马。由于乌苏里江牧场的气候条件相对伊犁牧场要冷一些,辽东马在兴州进行深层培育成系的时候取得更好的效果,整体群马都保持了高大高耐力和灵活机敏的性格。

随着乌孙牧民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得到越来越多的冷血马群,大量的冷血马开始进入大汉,持续改进着大汉本土马的体制,使农用马走向了高大耐劳的走向,也使得马耕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开始逐步成为北方耕田的首选。

西域百姓本生就有养马习惯。也是比较精细的养马方式,其土生本地马也逐步换成大宛纯种马,使得大汉不再需要向安息购买大宛马。使传说中的汉血宝马真正在大汉疆域内落下根,并且各地都建立了马谱,严格保持马的优良血统。

常纪在最优秀的伊比利亚马和纯种大宛马中进行挑选,选择了六匹进行精细培育,最终培育出玉血马。但和刘协想象的不一样,玉血马性格过于敏感,也非常娇气,虽然素质优异,却不能作为战马推广。但考虑到体型优雅,舞步华美,色泽光洁如血如玉,最终成为大汉皇室的专用马系。

大汉从最初羸弱的并州、幽州、凉州和匈奴四个马系,经过近三十年的精心调整和引进,终于初步完成了自己的战马之梦,使大汉帝国拥有了伊犁马、南骊马、西凉马、辽东马、鲜卑马、河西马、大宛马、玉血马八大马系,从一个马背弱国转变成一个真正的马背强国,七大马系构建了一个后人无法逾越的骑兵帝国。

伊犁马以综合能力为上,无论耐力、负重、冲锋、灵敏、吃苦、性格各个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