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作者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些不负责任的流言,对腾讯QQ的功能做出了诸如“好友个数限制在200个以内”的不实报道。对于这种明显不实的文字,腾讯公司不愿置评。
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目前的情况,负面宣传、不实报道不但不会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任何益处,相反,这样的举措会严重影响用户的心态,挑起对立,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建立带来根本上的损害。这种情况,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相信贵刊能够本着客观负责的态度,从大局出发,认识到失实报道给广大读者和腾讯公司造成的损害;也相信贵刊能够充分理解腾讯公司的立场,化干戈为玉帛,从而给双方日后的合作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前景。腾讯公司非常希望和包括贵刊在内的广大媒体建立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利用腾讯公司的优势和资源,给合作双方创造一个共赢的合作局面,而不是像目前的情况,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衷心祝愿贵刊越办越好!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1年8月20日
然而,无论来自媒体或者用户的声音如何激烈,QQ的收费计划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其实关于QQ收费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12月18日,腾讯正式推出收费业务“QQ俱乐部”。2001年2月起,腾讯开始对免费用户注册进行限制,并逐月减少,直到用户几乎不可能注册到新号码;2002年3月腾讯正式推出了“QQ行靓号地带”业务,开始了其出售QQ号码使用权(并不是所有权)的业务;2002年5月网上开始风传QQ即将全员收费。7月,腾讯CEO马化腾表示,腾讯公司会保证一部分的免费和一次性的号源。他强调,总之绝对保障目前QQ用户的权益,不会强制收费。马化腾对收费做出的解释是,正因为有了收费服务,腾讯公司才有资金对现有的QQ用户提供更好的免费服务。而2002年底,免费号码和一次申请(付费)长期使用号码基本停止发放,QQ主打每月2元租用费的QQ行号码。
腾讯的这场收费活动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的悄无声息。到2003年,部分网民发现,QQ号码又可以免费申请了。业内人士分析推测,腾讯中止收费业务,是因为受到了竞争对手的压力。
孤注一掷
在和媒体关于收费的口水战中,腾讯似乎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令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知识产权官司中,腾讯竟然连败两阵。【】
在腾讯公司全力打造QQ品牌的同时,互联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与腾讯业务极其相似的“QQ信使”、“QQ俱乐部”等网页,这些网页来自一个域名为qq。的网站。在被美国在线送上法庭之后,腾讯懂得了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2003年12月,腾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对qq。域名的投诉书。
投诉书中写道,原注册人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杨飞雪注册和使用域名qq。具有恶意。腾讯公司对QQ文字组合享有多种权利,被投诉人杨飞雪应当将注册的域名qq。归还。
虽然被投诉人在网站内容上与腾讯QQ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有利用QQ名称之嫌,但是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杨飞雪注册qq。域名的时间早于腾讯现有名称诞生的时间。2003年1月16日,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组据此认定,此案争议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民事权益的名称或标志既不相同,也不构成混淆性相似,无法满足立案条件。专家组不支持投诉人腾讯的投诉请求,驳回其投诉,并一致裁定维持被投诉人杨飞雪作为qq。域名注册人的地位。
腾讯失败了。
时隔两个月后,也就是2003年3月27日,腾讯又和国内二级域名注册机构——商务中国发生了矛盾,并宣称“必要时将通过法律诉讼手段解决”。
200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下的二级域名全球开放注册。在开通注册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原先三级域名qq。hl的持有者——黑龙江数据通信局的刘志勇先生成功升级qq域名。10天之后,腾讯才发现国内二级域名qq被抢注,一直被域名折腾的腾讯团队马上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于是马上要求商务中国把刘志勇注册的qq域名归还给他们。在双方沟通过程中,腾讯坚持认为,QQ是经腾讯精心开发和推广的,已被中国网民所熟知的即时通讯工具,腾讯是目前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提供商,QQ已成为他们产品与服务的代名词,只有他们才可以合法注册、并享有qq域名。商务中国业务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qq成功注册,完全符合域名管理机关CNNIC对于优先升级的条件规定。为了保护下已经注册的三级域名,在正式注册二级域名之前的一定期限内,CNNIC允许三级域名持有者优先注册二级域名。qq。hl注册在先。随后,CNNIC办公室主任刘志江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刘先生是在优先升级期间内申请注册二级域名,是由商务中国提交至CNNIC数据库,成功注册qq二级域名的。
这次域名纠纷,腾讯又输了。看着oicq。、oicq。、qq。、qq一个个离自己远去,腾讯一次次在知识产权面前陷入困惑。也就在这个时候,腾讯开始寻找qq。,这是其最后一块的落脚地了,qq。到哪儿去了?所有与QQ品牌相关联的域名,腾讯一个都没有。是放弃QQ品牌,还是收购qq。域名?无论怎么做,腾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腾讯已经陷入了域名绝地。
就在这个时机,出现了一件对腾讯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原来在1995年5月,大洋彼岸,一个叫罗伯特·亨茨曼软件工程师,注册了qq。域名。不过在那个时期,ICQ还未诞生,马化腾还在润迅公司打拼,这个域名与即时通讯毫无关系,罗伯特·亨茨曼把它作为个人电影艺术网站的入口使用。后来,罗伯特告别了软件工程师的行当,转行做商业咨询,他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来打理这个网站。于是,他就把qq。域名放在国外拍卖网站待售,但200万美元的开价,让这个域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津。
也许是无人问津的缘故,罗伯特·亨茨曼似乎降低了对这个域名所能带来金钱的心理预期。此际,腾讯公司出手了,这一次,腾讯公司是不折不扣地捡了一个便宜。故事在腾讯公司信息总监许晨晔的叙述中变得更为精彩。腾讯公司这次绕开了国外的域名交易公司,而是直接找到了qq。域名原所有人罗伯特·亨茨曼,但200万美金的价格还是让马化腾有些心疼。这个时候,腾讯公司的网大为,这个美国人,尝试给罗伯特·亨茨曼发了一个邮件,说他打算做一个个人网站,非常喜欢这个域名,问罗伯特·亨茨曼能不能出售,网大为得到了一个极为肯定的答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就谈到了价格,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等待都没有卖出这个域名的罗伯特·亨茨曼,降低了期待,给了一个让腾讯公司几个创始人都很意外的数字,最终定价10万美元,加律师费,只花了11万美元。
在一系列域名官司中,腾讯在这次qq。域名的回购中,绝地逢生。也使腾讯终于了却了一个夙愿,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吃到了苦头的马化腾也许从此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他也从中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Q币冲击人民币
2006年,关于“虚拟货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体系”的讨论沸沸扬扬。据媒体公开消息称,2006年的超女总决赛中,粉丝们为了支持自己心爱的歌手,纷纷购买虚拟货币——Q币投票,仅淘宝网一天Q币的交易额就超过50万元。还有一种现象是中小型论坛给版主的工资就是Q币,然后兑换成人民币。披露的个案还有成都网友王先生的赚钱之道。一个月仅靠卖Q币就能赚近4000元。
由媒体发轫,一场沸沸扬扬的讨论拉开了序幕。而学者杨涛则把这场讨论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Q币冲击人民币的言论,源于学者杨涛在2006年第7期的《法制与新闻》上发表的《虚拟世界四大怪象的法律拷问》。他在文中称,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一切公私债务都必须用人民币支付。人民币的法定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组织和机构都无权发行货币。“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由商家发行,与人民币可以‘兑换’,如果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Q币”是2002年5月由腾讯公司推出的网络虚拟产品,用以购买其提供的多项虚拟服务,因QQ占有的庞大用户群以及Q币充值的便利性,Q币在QQ用户群里非常火暴。无论是QQ会员、网络硬盘、QQ音乐、订阅杂志、QQ游戏、QQ宠物等,都需要支付Q币。甚至在腾讯产品服务体系内部,Q币与Q点、QQ游戏币等之间都建立了等量交换关系。因为其便利性,用Q币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Q币的“流通”功能还不仅仅局限于腾讯体系内部。据媒体披露,玩家一度利用Q币赌博、Q币变相兑换人民币等现象也浮出水面。
杨涛的言论,犹如一枚石子落进了平静的湖面,给向来不缺少是非的互联网圈又增加了些许的热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系的戴伟辉教授认为,Q币不是虚拟货币,它只是一些网友认可的一种符号而已。杨涛也表示“Q币冲击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现在的条件根本没有成熟,并且也只是一种可能。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系的易宪荣教授则称,虽然目前Q币对人民币没有造成任何冲击,但国家还是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以防止某些牟利者利用Q币牟利,使得Q币使用超越所属于的企业范围。
面对众多质疑,腾讯公司明确表示Q币和“虚拟货币”有所区别,他们将Q币定位为“商品”,而非“货币”。从本质上来说,Q币是腾讯公司为便利广大用户推出的用于购买相关增值服务的支付渠道,并非所谓的“虚拟货币”。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是中性的,腾讯Q币作为一种商品也是中性的,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用法,不能因为别人用腾讯Q币做了违法的事情就怪罪腾讯公司,这就好比别人用刀杀了人,要追究生产刀具公司的法律责任一样荒唐!
虽然如此,还是有专家担心,腾讯Q币的大量发行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事实上,这完全是杞人忧天。腾讯Q币只局限于网络,并不具备法定货币的地位和价值,并且需要以人民币计价,也就是说,腾讯Q币的发行是以人们购买量为基础的,没人买,它就是普通程序,跟国家金融体系毫无关系。而且,由于获得Q币的前提是需要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是有数量控制的,所以Q币的发行量也是有限的,并非无限制发行,更不具有搅动货币市场的能力。
针对闹得沸沸扬扬的Q币事件,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认为,“Q币是近来媒体关注的热点,但说到Q币已冲击人民币,我个人判断还没有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他还称,“如果说有通过虚拟货币的渠道进行洗钱犯罪的话,这是人民银行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和打击的一个方面。”“即便是央行果真出台了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腾讯Q币、新浪U币、盛大元宝、网易POPO币等也不应该在监管范围内。”对于政府监管的虚拟货币之说,于国富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此虚拟货币并非彼虚拟货币,”他说。“腾讯Q币、新浪U币、盛大元宝、网易POPO币等并不具备货币属性。这些企业发行的所谓‘货币商品’仅涉及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双方的合同关系便可以维护和规范,没有同商业银行之间形成互通,所以并不属于银监会监管的范畴。政府所指的虚拟货币监管,应该是对传统货币的电子化、磁卡、网间结算等形式。”
这场沸沸扬扬的Q币冲击人民币风波,对腾讯来说,亦是虚惊一场。
珊瑚虫困窘,彩虹收兵
腾讯依靠众多用户快速崛起,吸引了一批技术人员的关注,大家竞相模仿和更改QQ程序,陈寿福就是其中一个。
陈寿福,1980年12月出生,对计算机非常痴迷。据媒体报道,在大学时期,陈寿福对计算机技术相当痴迷,也非常有天分。2001年,在技术开发上非常有研究的陈寿福发现了QQ的许多不足之处,于是,他就对原版的QQ进行了诸多修改,去除了QQ的广告增加了探索IP的功能,那时候的珊瑚虫版还不是外挂形式。
2003年,腾讯公司找到了陈寿福,在双方交涉的过程中,当时还是学生的陈寿福写下了保证书,“保证关闭本人网站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