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刘备:"常败"的英雄 >

第7章

刘备:"常败"的英雄-第7章

小说: 刘备:"常败"的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之后,太史慈便领着关、赵二将直奔北海而去。

七日之后,平原援军抵达都昌城郊。围城黄巾军缺乏严格训练,加之攻城半月不下,不免兵疲意沮。关、赵二员骁将率领三千步骑,如《孙子兵法》所言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黄巾军当然抵挡不住,纷纷退散。平原兵出不过一旬,北海之围遂解。

这边的孔融绝处逢生,那边的刘备却遇到了大麻烦。袁绍击退公孙瓒主力后,果然派偏师东侵平原国。刘备苦战数日,寡不敌众,只好且战且走,撤出平原。袁绍军得了平原国,跨过黄河,继续东进。刘备退到平原以东约三百里的齐国(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与青州刺史田楷的军队会合。这时,关羽和赵云得胜回返,也在齐国的首府临菑与刘备相遇。三下合兵一处,终于把东进袁军的势头遏止在临菑城下。

刘备丢掉了平原国,是他的创业生涯中遭受到的第三次大挫折。然而天下的事情都有两面,即《老子》所谓的“祸福相倚”。他虽然实际的利益损失巨大,但是他舍己为人,慷慨解救大名士孔融于危难的慷慨义举,却很快传遍海内。他的社会声望和名誉,猛然增高一大截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士大夫从此承认这个来自偏僻乡村中的织席贩履者,作为他们圈子中的一名成员,使刘备一下子就被主流社会群体认同了。甚至于出身第一流名门大族,又曾经是讨伐董卓联军的结盟首领,素来高傲无比的袁绍,都给了他如下的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器量宽宏,为人高雅,讲求信誉和道义,袁绍的这一评价,其效用就相当于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一样,潜在的政治社会作用极其巨大,将使刘备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平原国的丢失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另一边的孔融得救之后,对太史慈极为看重,说:“你真是我的忘年交啊!”但是,太史慈并未在孔融手下依仗功劳坐享回报,反而很快就潇洒告辞孔融回到老家。听了儿子语气非常平静的报告,老人家同样也只有一句很淡定的回答:“我很欢喜你终于对孔长官有所报答。”不久,太史慈就下江南见老朋友去也,此后成为孙吴的名将,再没有与孔融见面。现今社会中人爱说淡定,什么是淡定,这一对非同凡响的母子,才是真正的淡定妈,淡定儿。刘备救人危难慷慨无私,太史慈母子淡泊功利,这正是:

人性光辉随处是,三分不是污泥团。

要知道刘备此后如何从挫折中再度奋起拼搏,柳暗花明又一村,请看下文分解。

六 作牧徐州

刘备会同田楷,在齐国的临菑一线抗击袁绍的东路军,双方激战两年,相持不下。直杀得田畴一片荒芜,闾里悉成丘墟,哪里还看得见《晏子春秋》中形容临菑城“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热闹情景!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八月,皇帝以董卓已被诛杀,关东各路勤王的兵马不应再相互残杀,便派太仆卿赵岐为专使,代表皇帝去调解关东的众位诸侯,劝息刀兵。次年二月,赵岐抵达幽、冀二州,要求公孙瓒与袁绍相互和解。恶战了三年,分据幽、冀二州的这两大势力也觉得疲乏不堪,需要暂时喘一口气再接着干。于是,在赵岐的主持之下,公孙瓒与袁绍签字议和,双方军队撤离前线,青州的紧张局面亦随之缓解。

青州的刀光剑影暂时消失了,与之相邻的徐州(主要地域在今山东、江苏省)却又热火朝天地打了起来。徐州这一打,使刘备的境遇又出现一大变化,这自然值得细说一番。

在青州的南面有一片濒临东海的地区,南北长而东西短,这就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徐州西邻兖、豫二州,南面则与扬州隔长江相望。

自从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诸侯闹起内讧相互攻杀以来,中原大地便成了一个大战场。曹操在他的《蒿里行》这首五言诗中,描述中原当时的悲惨状况,令人不忍卒读。

他写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世的学者,都认为这不是诗人的夸张,而把它视为史家的实录。

中原鼎沸,侥幸生存者便纷纷外逃避难。于是,赤县神州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一股又一股的流民群。当时,徐州东临沧海,距中原的大战场较远,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故而流民大量来归。他们披荆斩棘,垦荒种地。一时间,徐州境内出现了中原四战之地不复得见的“百姓殷盛,谷米丰赡”的景象。

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徐州的长官一直由陶谦充任。他先是任徐州刺史,其后又进号为徐州牧。那么刺史与牧有何区别呢?简而言之,早期的刺史只拥有监察之权,他只负责监察本州所属的郡县官员是否奉公守法;而后期出现的州牧则拥有统军治民之权,他是郡县之上统治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

徐州牧陶谦,字公祖,扬州丹杨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人氏。其人忠心汉室,性格刚直慷慨,然而有一个大缺点,即是喜听奉承之语,厌闻逆耳之言。有了这样一个毛病,必然会如诸葛先生在《出师表》中所言的“亲小人,远贤臣”。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英主都在这一点上伤了事业,毁了声名,区区陶谦何能例外!于是,徐州“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眼见得徐州将由乐土变成乱邦,一些有识之士牢记孔夫子“贤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遗训,先后离开徐州,另觅栖身之地。彭城人张昭、严畯,广陵人张纮、吕岱,淮阴人步骘,东城人鲁肃等,都南奔江东,后来成为孙吴政权中的骨干。

果不其然,一场浩劫不久就降临到徐州。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兖州牧曹操发精兵数万东攻徐州,发誓要杀绝陶谦家族,以报父弟之仇。

曹操与陶谦怎么会结下如此深仇大恨呢?

原来,曹操荥阳一战大败之后,并不灰心,立即奔赴扬州的丹杨郡去招募了四千兵马,准备东山再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兖州的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打下一块地盘。又过了一年左右,也就是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的冬天,曹操在兖州的济北国境内,大败来自青州的黄巾军,“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势力大振,并且自然而然当上了兖州(主要地域在今山东省)的州牧。曹操的事业得到大发展了,他的老父少弟却厄运临头。当初曹操变卖家财起兵声讨董卓之时,其父曹嵩正去职在老家享清福。讨董大战的序幕拉开之后,曹操的老家豫州沛国谯县受到战火的波及,其父曹嵩便携少妾幼子跑到徐州的琅邪郡去避难,这一去就避了三年多。曹操当上兖州牧,立定了脚跟,便想把老父接回兖州来尽孝。这时,曹嵩已经移居邻接徐州的兖州泰山郡费县(今山东费县北),所以曹操就下令要泰山郡太守应劭派兵送曹嵩来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应劭得到上司之令,不敢怠慢,立即发兵二百送曹老太爷到兖州。从费县到兖州治所昌邑约五百里,其间一段道路距徐州境极近。曹嵩一行经过这段路途时,徐州驻军发现这位曹老太爷很有油水,光辎重车就有一百多辆,首尾相接将近一里路长,立时起了杀人越货之心。当下上千人马呼啸而出,冲人兖州地界,径直奔向曹嵩一行。护送曹嵩的兵士见势不妙,四散奔逃。徐州的驻军抢光财物不算,又把曹嵩本人,以及其小妾、少子曹德等一行全部杀死在武水河边,鲜血染红了盈盈河水。

消息迅速传到兖州,把曹操差一点气得昏死过去。这位“乱世英雄”岂肯善罢甘休?他认定这是陶谦指使部下出的手,当即号哭发丧,同时点起数万精兵良将,恶狠狠地杀向徐州。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天,曹操率军进入徐州地界。陶谦早就知道对方必定要来报复,所以在徐州西部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一带集聚重兵,企图挡住曹操的兵锋。《老子》云:“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曹操身着一身黑色的麻布丧服,帐下黑幡飘舞,部下将士亦都以黑布束臂,全军一片肃杀之气,这正是所谓的“哀兵”。相反,陶谦师出无名,御军无方,军容不整,未战之前先已显出败兆。结果,彭城一战,陶谦大败,单骑逃往徐州的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县)。曹操没有抓住陶谦,就拿彭城的无辜百姓出气,于是,“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接着又向东南进兵,一路上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物就抢,直弄得“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陶谦逃回郯县,收合余众,尚有一万余人。他知道曹操志在自己的脑袋,这点兵力根本抵挡不住对方的进攻。因此,他一面派人到扬州的丹杨郡去招募新兵,一面遣专使到青州去求救。

第二年开春,刘备就和田楷率援军抵达徐州。从此,刘备的创业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青州援军来临,陶谦自然热诚招待,这也无须细说。其间值得注意者,乃是陶谦与刘备之间关系的迅速发展。陶谦以前并不认识刘备,但是,自从刘玄德舍己救孔文举的消息传开之后,他对刘备其人便钦佩莫名,极望相见。这次到青州搬救兵,虽然自己一直站在公孙瓒一边,帮他抗衡袁绍和曹操的联盟,然而到自己危急之时,公孙瓒的下属田楷却不大愿意发兵。其后亏得刘备努力劝说,田楷才勉强前来。这样,陶谦对于刘备,钦佩之外又多了一重感激。他暗想,刘玄德笃于情义,兼有雄才,其部属关羽、张飞、赵云又均是百战勇将,如果能把他长留在徐州,我还怕什么曹操呢!主意打定,他便精心备办了一份厚礼,送给刚刚抵达徐州的刘备。

这一日,陶谦把一切安排停当之后,亲自来到刘备下榻的馆舍。刘备急忙出来迎接。二人携手进入内厅,分宾主之位坐下之后,陶谦诚诚恳恳恳地说道:“府君高义,世人仰慕。此次远来鄙州,解我倒悬之急,衷心感佩,言语难宣!今聊备薄礼,以表区区,尚望府君笑纳。”

刘备连忙答道:“救人急难,乃我辈本分,何况使君与公孙将军有同盟之好,更应竭力相助。今若受使君之馈赠,刘备此后尚有何面目见天下之士大夫呢?”

陶谦微微一笑,说:“府君义举,当与日月争光,陶谦何敢以金宝一类之俗物污之?因思府君方创大业,故聊赠急需之物,以助一臂之力,府君万勿推辞。”

刘备见他情意殷殷,不好再说。陶谦便站了起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刘备心中好生奇怪:这陶谦送的是什么礼品,还要到外面去拿?待得一行人来到馆舍门前,早有人备好十余骑骏马。刘备和陶谦飞身上马后,便向郯县城西郊驰去。

趁此二人尚在途中,我们回头把他们谈话时所使用的称呼略加解释。陶谦尊称刘备为“府君”,是因为刘备身任平原相的缘故。汉代的郡守和国相,享有如三公一样开府自辟僚属的权力。开府,即建立专门的办公厅。因此之故,郡守国相也就被称为“府君”。至于刘备何以尊称陶谦为“使君”,则是因为陶谦身任州牧。汉代凡受皇帝委遣的使臣,都可称为“使君”。而州刺史最初是受皇帝之命监察一州官员的使者,当然可用此称谓。后来出现的州牧,也是从刺史演变而来,所以当时人仍沿袭使用“使君”一词。

刘备随陶谦驰往城西,来到一座军营之外。刘备驻马一看,只见成百座营帐整齐排列,数千名健儿束装待命,刀剑闪耀寒光,旌旗迎风飘舞,牙门之外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大旗,上书斗大一个“刘”字。他正在狐疑之际,陶谦开言道:“府君,此即敝州之薄礼——丹杨劲卒四千以及一应军器物资,不知中意否?”

原来陶谦私下打听到:刘备在齐国与袁绍激战两年后,实力大损,部下的五千人马只剩下了一千多人,而且装备缺乏,武器陈旧。然而即使是这样,刘备仍然率全部人马来援。陶谦很受感动,知道此时刘备最急需的就是补充兵员,于是决定:把新从丹杨招募来的精兵八千拨一半与刘备,以示感谢。

刘备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下子会得到四千精兵和大量军器物资,他立马军门,望着这座转瞬之间已经属于自己所有的庞大军营,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半晌,他才镇定下来,对陶谦说道:“使君厚意,备没齿不忘!”

陶谦送了刘备兵马不说,接着他又上表汉献帝,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当时,在割据自雄的方镇之中,陶谦对汉室是最尊敬的,经常遣使进贡地方特产,问候起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