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403章

大唐军魂-第403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敬。
    李世绩和褚遂良也忙回了礼,依然是李世绩说话:“贤侄,此次你率军征战数国,平三国,此等功绩,老夫可以望尘莫及啊!”
    “李相如此说,那是折煞末将了,末将只不过是按照皇上的布置,打胜了几场小仗而已,且攻取的地方对手都过于孱弱,如何能与李相战功相比!”李业诩虽然自感立下功劳不小,但在李世绩这位历史上过于著名的将领面前,丝毫不敢托大,而是保持一份恭敬的谦虚。
    “李大总管过谦了!”听李业诩如此说,在一边的褚遂良忍不住插嘴道,“大总管立下的战功,在我大唐一朝,已经无人可比了,汉时霍骠骑也是比不上,此是陛下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说的…”
    褚遂良虽然在数次朝议时候反对征战,但同样作为一个有血性的大唐男儿,在听闻我大唐将士在外征战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禁不住热血沸腾,奋笔疾书了几首诗相贺,对李靖的这位孙儿,心中也是充满了敬佩,这次随李世民一道出城迎接凯旋的大军时,也自请命先一步来迎接李业诩一行。
    听褚遂良如此一说,李业诩心里不禁打了个哆嗦,李世民这皇帝有点口不择言,如此说,李业诩都觉得太过于汗颜了。霍去病是他心目就非常敬仰的英雄,年少时候也是以其为榜样,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豪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今李世民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说连霍去病都无法与自己相比了,在感到骄傲的同时,又是深深的不安,自己只不过仗着一个穿越的人太多优势,还有一个军神般的祖父仪仗,再加上皇帝李世民对自己的器重,网罗到一批将才,才得以有这番成就。
    只是无论取得多少战功,李业诩总有些觉得不太真实,这般做,仿佛有些在愚弄如今的世人一般,如今打听到李世绩和褚遂良这两位在初唐历史上如此有名的人物,都对自己赞赏有加时候,这一份惶恐感更加的强烈了。
    只不过如今不是考虑这事的时候,李业诩当下稳稳情绪,对两人再抱一礼道:“两位前辈如此说,晚辈甚是汗颜,陛下这是赞誉过了,这些都是众将士之功…”
    “好了,贤侄,什么时候你能改掉这般谦虚之气!”李世绩仿佛有些受不了李业诩这般文绉绉的样子,打断了他的话,笑着说道,“陛下在前方等候凯旋的大军,还有你的老祖父也一道来迎接你了,我们快走吧…”
    “祖父!?他老人家也来了?”听李世绩如此说,李业诩有些热血冲上头脑的感觉。一路行来他一直想着能早一些时候看到这位可亲的老祖父,但又担心如此严寒的天气,已经七十六高龄的李靖吃不消身子,也希望他老人家不要来迎接自己,如今听到李世绩如此说,李靖也来迎接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李世绩肯定地点点头,褚遂良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两人又看看在李业诩身后金胜曼及诸将。
    “李相,褚侍郎,这位是真德公主,”李业诩示意稍后一些的金胜曼上前,为他们作了介绍,“这位是尚书省李右仆射,这位是黄门褚侍郎!”
    一路行来,李业诩已经为金胜曼讲了一些朝中重臣的事,金胜曼也自是知道这两位的大名,也上前行了礼。
    对这位举国内附的新罗先王,李世绩和褚遂良也表示了他们的一份尊敬,回了礼。
    接着李业嗣、尉迟宝琳、李吉等诸将也都上前作礼。
    几人再寒暄了几句,再上马,李世绩和褚遂良伴着李业诩左右,往前走。
    再行一段,雪地里,皇帝仪仗那漫野的旌旗也都清晰可见了,欢快的迎宾曲乐也隐约可闻,李业诩一行也即快马前行。
    待近了,李业诩也看清,今日来迎接的官员人数还是一般的多,更远处还有许多看热闹的人,李业诩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们有没有在迎接的人群中。
    在抵达皇帝御驾约百步远的距离,所有人全都下了马,踩着没靴的积雪走了过去。
    皇帝李世民端坐在御驾车上,看到李业诩一行走过来,也即起了身,走下御驾,迎了过来,边上的太子李承乾也跟着一道走过来。
    李世绩和褚遂良已经站到一边,李业诩率金胜曼、李业嗣等一行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臣东夷道行军大总管李翼率麾下众将叩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金胜曼等人也跟着行了礼。
    “大总管免礼,”李世民亲自上前扶着李业诩,仔细地看了李业诩一会,脸上满是赞赏地说道,“爱卿没负朕的重托,将一切事儿都办妥了,朕甚欣慰…”
    “陛下威名远播四夷,我大唐军威震天下,诸蕃皆来归附,此乃顺应天意之举,非臣等之功!”面对李世民这样当面的赞赏,李业诩恭敬地回道。
    面对李业诩这样恭敬的姿态,李世民脸上赞赏的味道更是浓了,“胜而不骄,乃为良将之风范,药师无憾也…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几声,又再说道:“听说你在洛阳病了,如今可否大好?是何原因?”
    “多谢陛下关心,臣已经基本康复了,只是身子还在些弱,想必是这段时间以来操持事务过多,再加上舟途劳顿,身子疲乏了,再受了些风寒,因此得了病症…”
    “朕去年回程时,也是得了风寒,调理了大半年,身子才得以大好,看来贤侄也与朕一般,哈哈,待一切事务处置完毕后,朕给你放个长假,让你好好休息!”
    “多谢陛下!”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心里感觉到暖哄哄的,这皇帝还真会体贴人。
    李世民再把目光看着李业诩身后的金胜曼,上前一步。
    金胜曼见皇帝如此,也忙走上前去,再施一礼,“臣金胜曼叩见陛下…”
    “唔,真德公主一路辛苦了!”李世民瞧了瞧金胜曼,又看看边上目不旁视的李业诩,脸上露出促狭的笑,还得意地向李业诩挑挑眉头,“待一切安顿下来后,朕自有安排!”
    接着李业诩身后的诸将也都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了礼。
    李承乾也对李业诩所立下的功绩称赞了一番,只是看向李业诩的目光中少了些年少时候的崇拜,多了份欣赏。
    待与李承乾作礼后,李业诩这才看到,挤在众臣中的李靖在那里向他点头微笑,今日来的官员太多了,黑压压的一片,李业诩都瞧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
    因皇帝在身边,李业诩也无法过去,只得远远地对李靖行了礼。
    皇帝接见凯旋将士后,一道迎接的众臣也上前,分别对李业诩及诸将致以敬意,先是李恪等在京的一群皇子。因是重大的仪式,李恪也只是依礼对李业诩表示了致意,但眼神李业诩再是明白不过,那是挚友间才会有,饱含情意的眼神,李业诩也用一个灿烂的微笑回就,再是作为百官之首的房玄龄,还有其他诸臣,最后才是李靖等这些散官。
    待李靖等人走过来时,李业诩和李业嗣上前一步,双膝跪倒在李靖面前,“祖父,不孝孙儿终于回来了…”说着兄弟俩恭恭敬敬地向李靖行了大礼。
    见李业诩兄弟如此,李靖也忙上前一步,搀扶起李业诩和李业嗣,“你们两个,果然没有负老夫所望,立下如此大功,老夫还有何憾…哈哈!”李靖得意地笑了两声。
    李业诩却分明看到,李靖大笑中,眼角却有隐隐的泪,李业诩也忍不住,眼角滚出大颗的泪,这份浓烈的亲情,在这一刻真实地感受到了。
    让所有人都非常意外的是,李业诩身后的金胜曼,也跟着一道跪下,对李靖行了大礼,这举动不只让百官震惊,连李靖也很是惊愕,只是看到李业诩的眼神,似是明白过来,也接受了金胜曼的大礼。
    金胜曼也因此饱受众臣的注视,脸上挺是尴尬。
    凯旋仪式进行了大半天,李业诩都出了一身汗,所幸终于完了。
    最后,李世民拉着李业诩的手,面对众臣及李业诩所率的凯旋将士,清了清喉咙,带着吼声道:“我大唐兵威震天下,无人可以撼动,那些冒犯我大唐天威者,都逃不了被诛的命运,大唐威名必将远播万里,”说着李世民举臂高呼道,“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数万将士及朝臣们都跟振臂高呼,如此的高呼,使得气氛更加的热烈。
    在狂呼一阵后,李世民拉着李业诩的手,一道上了御驾辇车,从明德门进入城内,接受城内百姓的欢呼…   
第二百五十三章 终于回家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终于回家了
    李业诩与李世民同乘辇车,从明德门进城,经过广阔的朱雀大街,往皇城而去,接受聚集在朱雀大街两边数万百姓的欢呼。
    朱雀大街上的积雪都已经全部被清理干净,使得车驾行进少受些阻碍。
    被街道两边整齐排列的羽林军将士隔开的百姓,不断地向凯旋的将士们欢呼,此起彼伏的呼喊声,盖过了一切其他的声音,甚至连城楼上那震天的锣鼓声也听不到了。
    崇尚军功的大唐贞观时代,每一次出征后凯旋回京的将士,都会受到百姓这般自发的欢迎,许多人是不惜走了很多路,从周边地方来到长安城,就是为了一睹大唐王师将士的风采。
    不过二十年前,突然的铁骑曾经到达过长安不远的渭河对岸,数不清的百姓遭受涂炭,而如今,周边能威胁到大唐安全的小国或者部落都已经被征服,至少几十年间,大唐的百姓不要担心外敌的入侵了,这些出征的将士都是大唐的英雄,他们为大唐带来了荣耀,也让大唐的百姓充满了自信和骄傲,让他们有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这正是百姓们对凯旋的将士们表现出如此热情的主要原因。
    长安城的百姓已经数次见到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凯旋的将领了,这样的殊荣也是大多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使得很多人都有从军报国的志向,以求能有这么一日,他们也能在凯旋的大军中,得到皇帝的亲自迎接。
    李业诩站在辇驾侧,偷偷打量了几眼坐着的李世民,这皇帝也很是享受民众这样热情的欢呼,嘴角有隐藏不住的笑容,那份得意与自信溢于言表。大唐帝国这般强盛,边上没有可以相抗衡的力量,作为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那份飘飘然的感觉李业诩很是能理解。
    看其他诸臣,也被大街上这般气氛所感染,一个个都是眉飞色舞的样子,甚至有人跟着百姓们一道高喊着,一时间,严冬的寒冷都已经自动被人们忽视了。
    在辇车缓慢的行进间,李业诩的眼睛也不停地搜索着街道两侧,希望在欢迎的人群中能看到府中的家人们。终于在接近皇城处的街角,李业诩看到了郑燕等妻妾及儿女们与自己的父母亲等一道站着,虽然隔得远,李业诩也能看到妻儿们那激动的样子。妻妾们不停地在对着自己挥手,儿女们都在挥手跳跃着,扯着喉咙大喊着,只是他们的声音都被百姓们的欢呼声遮隐掉了,李业诩听不清他们在喊些什么。
    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父母亲,郑燕、曼苏、颜如冰、云儿、小月,还有李征、李衡、李微等,李业诩眼中有潮湿的感觉,几年未见的亲人们,今日终于见到了,有些眼眶发热的感觉。只是伴着皇帝的御驾,除了皇帝边上还有太子,众多的大臣,李业诩也不敢失礼,只得用力地对着妻儿们挥挥手,算是打招呼了。
    李业诩的动作更引得妻儿们一阵狂喜,许多人都忍不住抹眼睛了,儿女们的嘴巴也张得更大了,李业诩都能他们的口型中知道,这些小屁孩们是在喊“爹爹!”
    御驾车队走得很慢,好一会才走完朱雀大街,进了朱雀门,所有人都下了车,众臣们跟着李世民及太子李承乾上了朱雀门,接下来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随着众臣们登上城楼,在此次征战中被俘的原倭王孝德及他们手下的一些重臣们,还有先前送到长安的前高丽王高藏,百济王扶余义慈等都被带到朱雀门下,作为战俘,他们被长安的百姓们指指点点,得到他们应该有的羞辱,最后皇帝宣布了对他们的赦令,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以示大唐皇帝广阔的胸襟。
    祭太庙后,盛大的凯旋及献俘仪式结束,皇帝又率群臣们到太极殿中,对这次出征我大唐取得了辉煌战果进行了一番通报,李业诩也大致地向皇帝及在殿内的诸臣讲述了新罗内附及征服倭国的过程,自然又得到李世民的褒奖还有众臣们的吹捧。
    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李世民也宣布,让归朝的将士们休整五日,五日后在太极殿对出征有功的将士进行封赏,并举行庆功宴会。
    虽然如此,作为行军大总管的李业诩还是不能回家,他必须得把所有军务都交御了,把带回的军队都安置好了,才能回家。
    两天后,李业诩也把所有的将士们都安置好,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