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域纵横记 >

第120章

异域纵横记-第120章

小说: 异域纵横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元量听了,激动地拜倒。没想到自己一介小小人物,竟有这样的使命。他在宋亡之后,极度心灰意冷,词曲中不但抒发对亡国的悼念,也自责自己一介乐人,无法为国家出力。他在长词《莺啼序?重过金陵》中写道:“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一般的乐人不知亡国之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只顾为新主献媚。汪元量宁愿出家流浪也不肯献媚元廷,他对于抢先投降的谢太后之流十分愤恨,怀着满腔悲愤痛斥:“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对于身居高位而不能为国效忠的士大夫们,汪元量极度鄙视,说他们:“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清谈到底成何事?”
赵矜扶起汪元量,再三劝他节哀,从此放眼光明前景,为炎汉推行中华文化服务。然后又对关汉卿道:“关老哥,来到我这里,你可以放心了。你那些控诉元廷残暴、贪官污吏为非作恶的戏剧,可以尽情演出,不会有人再敢砸你戏台。你可以挂个牌子:‘王兄关汉卿在此演出,恶人止步。’”
关汉卿呵呵而笑,摇头道:“非也。小可不宜挂此牌子。小可宁愿做个平民,专等恶人来砸戏台。若有人砸,大王便可令有司访查,擒其主脑,必是贪官污吏无疑!”
赵矜拍手道:“好办法!”众人皆笑。于是赵矜再开导他们一番用中华文化促进炎汉各族融合、丰富生活、安定社会的意义。众人茅塞顿开,都充满了使命感,十分振奋。
只有一人,好像无动于衷的样子。赵矜一看,是那文载先生余景仁。因他不爱说话,一味正襟危坐,赵矜倒把他给忽略了。这时才注意到他,赵矜忙道:“余先生,听说你才高八斗,我倒也想听听先生的佳作。”
余景仁摇摇头道:“诗词歌赋,所谓艺术,乃是末学。君王若有心于治道,鄙人尚可陈说一二。”
这话一说出来,不但赵矜扫兴,众人亦觉没趣。
艺术怎么是末学了?诚然,君主过度专注于艺术并不可取。有些君主,文化造诣甚高,武略全无一点,往往成为败国亡国之君。像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便是榜样,又像清朝乾隆皇帝,号称一辈子写了几万首诗,超过全唐诗的总和,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所谓的“康乾盛世”,正是中国被西方赶超的时代,社会长期停滞,民智严重倒退,从此积弱难返。
不过,适当的艺术,有益于人的心智扩展。自古英武有为的君主,往往艺术造诣也是不浅的。魏太祖曹操、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杰出的诗人,并且精通音乐;就连寒微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也能吟几首铿锵有力的诗句。
再说近代欧洲列强的崛起,可是“文艺复兴”开的路。就连现代中国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九十多岁高龄时还不忘给国务院总理提意见,建议高等教育应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因为文学艺术可活跃科技人员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力非凡的杰出人才。
赵矜鉴古通今,觉得余景仁之说有失偏颇。但看在他是关老哥带来的人,“唔”了一声,便不计较。
余景仁见赵矜不理会自己,微微一笑,暂且把想要大谈一番治道的心思收起,继续正襟危坐。这位文载先生觉得,只有君王真的看重自己,才值得自己把帝王之道好好讲给他听,让他懂得懂得大道是什么。
赵矜可是戎马倥偬,好不容易趁冬天回京休养,身上还有一大堆军务政务压着,哪有空闲主动理会不知深浅的名士?要是昏君,只怕谁也不理,只顾陪阿娇、阿奴或者阿若等等大小美女去了,不是么?所以嘛,凭良心说,赵矜待这些名士们不薄。
名士们大多也知感恩。周密向赵矜献上自己积累多年的医方,愿为炎汉克制疾病、保障军民健康效上一己之力。赵矜遂任命周密为太医令,请他组织现有的医生,建立太医院,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医生。这是一件重要工作,周密欣然领命。
至于赵矜向周密讨教他做的诗词,周密谦称自己的诗词太工整,不合赵矜向大众推广文化的需要。又道:“陛下,当今中华诗坛真正高人,莫过于谢翱、林景熙。”
赵矜问道:“谢翱、林景熙是何等人物?”
刘辰翁道:“谢翱,字皋父,号晞发子,福建长溪人,高才仗义,无奈科举不第。文丞相散尽家财,募义勇军以赴国难,谢公亦散尽家财,率乡兵数百人往投之。遂于丞相麾下做参军,助丞相击败元军,收复梅州、漳州。无奈元军势大,丞相兵败被俘。谢公脱身隐居,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辞甚慷慨,为士民传诵,励志抗元。”
赵矜连连点头。
刘辰翁又道:“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先生,浙江温州人,曾任泉州府教授、礼部架阁。沦陷之后不仕于元,与谢翱公友善。他的诗词,亦甚慷慨壮烈。”说到这里,吟起一首林景熙的《酬谢皋父见寄》:

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
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
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
美人渺天西,瑶音寄青羽。
自言招客星,寒川钓烟雨。
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
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夜梦绕勾越,落日冬青枝。

这诗字面朴实,意境却深远。赵矜听一遍就记住了,重复吟诵道:“‘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真是说尽爱国之人在亡国之后的彷徨无依。‘夜梦绕勾越,落日冬青枝。’令人如同亲见,直想要与他同哭。”
刘辰翁再诵一首《题陆大参秀夫牡丹诗卷后》。这是厓山之战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林景熙闻知,悲痛地在陆秀夫的旧诗后面写下:

南海英魂叫不醒,
旧题重展墨香凝。
当时京洛花无主,
犹有春风寄广陵。

更有一首《书陆放翁卷后》,刘辰翁念诵起来,周密、汪元量皆不由得起立齐诵:
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
这诗感叹中华曾经何等辉煌雄壮,如今竟整体沦亡!念罢末句“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三人悲不自胜,不禁又潸然泪下。
孟氏兄弟按剑欷殻В崮炕胱恰7渴闲值芄笆治藁埃诵亩铣ΑU择嬉喔樽乓豢粞劾幔诎谑值溃骸靶菀樱】山馐棵翘憷蠹夜淖愣分荆鹜龉蓿咏窬硗林乩矗 
(待续本回下节)
第七十回:传诗重温中国梦,厉兵再振炎汉魂(下)
话说赵矜收纳中华名士,给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请他们各展所长,为炎汉兴起与中华文化的传播效力。一般的“名士”,往往是些清淡误国之徒,名声无非都是互相追捧而来。因此赵矜本来对于“名士”一词颇怀忌惮。不过,看这几位名士,应该是名副其实,至少他们都不仕元廷,心怀故国,忠心和气节可鉴。
于是赵矜给他们都安排了职位。周密为太医令,汪元量为太乐令,刘辰翁、余景仁做翰林学士。至于关汉卿,是赵矜还是一介游子时就认识的,正所谓“贫贱之知不可忘”,敕封为王兄。关汉卿自由散漫,不爱担任官职,赵矜便由着他。黄道姑呢,考虑到没有王姑的说法,再说她是个朴实的劳动妇女,不爱头衔也不爱官职。赵矜遂不封她,给她等同于五品官的俸禄,让她不用管任何杂事,专心从事发明与生产指导。
随着黄道姑的到来,炎汉的棉纺行业立时得到脱胎换骨般的发展。黄道姑有六种棉纺机械,在这个时代是独步天下的先进发明,只要有足够的原料,足以令炎汉军民不愁衣裳。海都汗国控制下的中亚是优良的棉花产区,炎汉既与海都汗国结盟,可以与之进行棉花贸易。另外,阿塞拜疆的气候比较温暖,适合种棉花,今后亦可成为炎汉主要的棉花来源地之一。经过了南征战役之后,阿塞拜疆与炎汉的关系更加密切,经济上正可互补。
除了棉纺以外,毛纺也可以同步发展。棉花在炎汉几乎没有适合种植的地方,羊毛、羊绒却是可以自给的原料。黄道姑以前是在海南生活,海南只有棉纺,因此她发明的都是棉纺机械;现在可以请她一并发明新式毛纺机械,触类旁通嘛。
这样一来,炎汉的“丰衣”已经指日可待。那么“足食”呢?炎汉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粮食亩产偏低;农业人口又缺乏,无法开垦太多荒地。牧区则以养马为首要任务,牛羊退居其次,因此肉类、奶类的产量也不太高。到现在,农牧林渔猎各业加起来所生产的食物,只能勉强供应军民平时所需。一旦行军作战,粮草大量消耗,就不足了。在赵矜领导起义之初,新城里囤积有大量粮草;到如今,旧粮渐渐吃完,新粮补给不足,仓库渐空。
粮食问题,何其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军队屯田。二、夺取产粮区。三、扩大粮食贸易。
要屯田,需要相对和平的环境,军队不必太多调动,才能安心屯田。像玄黄三年这一年里,炎汉战争频繁,全国军队几乎调了个遍,有的还调了两遍、三遍,怎能屯田?
要夺取产粮区,须先确定目标。距离炎汉比较近的大型产粮区有三个: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欧平原南部。前两者一个在海都汗国手中,一个在伊儿利汗国手中,不要想望。后者即现代的乌克兰一带,是前苏联的粮仓,如今主要是在基辅大公国控制下,罗斯托夫公国也控制一部分。因此,炎汉未来的矛头所指,即是这一个地区。
要扩大粮食贸易,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夺取出海口!陆运粮食非常费力,成本非常高昂,只有通过海运,才能大量进口粮食。罗斯托夫公国正当炎汉的出海口。
“罗斯托夫必须拿下。”赵矜已不知是第几次跟重臣们念叨:“不拿下不行。我国粮食入不敷出,照这样再过两年,人民可不一定吃得饱饭了!”
可是攻打罗斯托夫,势必又要耗费大量粮草。而且打下罗斯托夫,即与基辅大公国大面积接壤。基辅大公国是东斯各国的首脑国,拥兵十几万,倘若与炎汉发生冲突,大打出手,炎汉的军粮能否经得起消耗?
开国已经三年有余了,没有发生严重灾害,算是运气。可是今后谁能保证不会发生灾害?倘若发生灾害,粮食大量减产,又该怎么办?
因此炎汉尽管征战接连得胜,国土不断扩大,基本的生存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实际上仍处在相当危险的境地。
“罗斯托夫人挖伏顿运河,进度很慢。照这样下去,估计得明年八月左右,才能完工。”赵矜与重臣们商议:“那么,我决定明年之初抓紧时间实行屯田,京营部队与民兵出动五万人开荒。荒地开垦出来以后,用民兵轮流耕种,平时保持五千人在田间照料作物,农忙季节再调人手帮忙。你们觉得怎样?”
司农卿虞默道:“主公所言极是。屯田乃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矣。”
太仓卿刘仕德道:“可于四郊加建仓库,就地收储,不需搬运入城,节省人力。”
他们群策群力出主意。司寇卿张翰忽道:“主公忘了?俘虏可用也。”
赵矜一拍大腿:“对了!”
南征之时,汉军在格鲁吉亚俘获到一万余人。赵矜令众将从中精选五千人,收编为本国军队,分散编入各地驻军。格鲁吉亚人普遍身强体壮,是良好的兵源,埃及马木留克朝的奴隶军队之中即有许多格鲁吉亚人。炎汉要用格鲁吉亚人充实本国军队,即是《孙子兵法》里面所阐述的转化敌人的力量为自己的力量之理。不过,怕他们聚在一起不好控制,因此要分散开来。
其余六、七千俘虏还没有安排,不妨用作农夫,让他们在安汉府的郊区建造仓库、房子,定居下来,将来照管大军开垦出来的农田。
至于被汉军俘获的都蓝公主,赵矜将其释放回伊儿利汗国。本来想要敲她父亲帖克笛汗一笔赎金,但考虑到缓和两国关系的需要,索性免费放了。
难道是因为都蓝是个大美女,楚楚可怜的,赵校草一见又起了怜香惜玉之心,所以免费释放了?——非也,不要小看了赵校草,美女诚可贵,国事更重要,这其实是审时度势的明智考虑。帖克笛汗在霍姆斯大败之后,元气未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