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08章

谋曹篡魏-第108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除了程昱之外,坐在一旁的郭嘉和荀攸,个个都是巧辩之士。
    经过了一番争议,武将们早已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明明拥有很有说服力的事实客观因素,却没办法以更有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只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使得优势的观点越来越站不住阵脚。
    最后,夏侯渊等人终于争不过他们,便把夏侯?推了出来,说道:“若是大哥在的话,也绝不会同意攻打徐州的。”
    目前为止,整个曹操的阵营里,就属夏侯?最具分量,对于像这类型的军事方针也很少参与,所以他们才会搬他出来,希望能以他的超然身分来压倒这场战争。
    “夏侯将军若在的话,决不会像你们一样如此畏首畏尾的。”程昱仍是非常坚定是说道,“更不会左右主公的想法。”
    这话把夏侯渊等人说的气得站了起来,就连曹昂也变得异常激动。
    可是周扬发现,曹操始终都对他们的争议,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因此觉得此事仍有回旋的余地,又或者在他心里,早已有了定夺,只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而已。
    不知不觉,双方各持一辞,已经争到了天黑。
    曹操却像个没事的人似的,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才让大家都回去休息了。
    周扬等所有人都离开了以后,才在门口徘徊了一下,又转了回来。
    “臭小子,有什么话就说吧!”
    “岳父大人!”周扬心里的确有很多话想说,可是看了看天色已晚,只好挑了重点,直接问道,“我想见一见陛下。”
    “那就等明日上朝再见吧!”曹操没好气地道。
    周扬知道今时不同往日,汉献帝如今已不再是当年那吃不饱、穿不暖的饥民皇帝,而是曹操手中非常重要的王牌,身份的尊卑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自己再不能随随便便与其单独接触了。
    不过这样也好。让曹操对自己少一些猜忌,也让自己对小皇帝的感情更淡一些。
    反正已经这么久没见面了,也许他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小皇帝了。
    “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就早点回去休息吧!”曹操一脸没趣地说道。
    “其实……”周扬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其实我也觉得,现在不是攻打徐州的时候,岳父大人若是打算除掉刘备的话,也不用急于一时,以后有的是机会。”
    “是吗?”曹操终于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
    周扬当然不能说刘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诸葛亮被请出茅芦之前,根本不用担心,因此才搬出了曹昂的话,说道:“子修虽然年轻,但他却分析得极有道理,如今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曹操却不打算听他讲下去,直接打断道:“攻打徐州的事情,今天已经讨论很久了,你不防去找郭嘉他们谈谈,也许可以说服他们改变观点也说不定哦!”
    周扬欲言又止,最后只好无奈地告退了。
    夜晚他并不想马上回曹府,感觉那里仍不属于自己,并且也不想这么快地面对那三岁的正室,还有年龄甚至比自己还小的岳母。
    于是便在城里走走逛逛了,心情却显得有些沉重。
    这次曹操让他来许都,无论是打算攻打徐州,或是全力发展许都,都会留下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的话,又要很久不能回洛阳了。
    虽然那里有徐荣、徐晃等一干武将防守,又有荀?、卫觊等发展内政,但是有妻有儿的家仍是在那里,而且百姓们也更加拥戴自己,使自己不知不觉便心里生出了归属感。
    自从占领洛阳以来,就很少留在那个好像家的城里了。
    思绪起伏间,忽然感觉得背后有人跟踪。
    周扬心念电转,冷静地假装不知道,继续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并没有加快脚步以免对方跟丢,也没有刻意地减慢速度让人起疑。
    反正一开始就没有目的地的随便走走,于是现在便往较无人处转去。
    当对方拐弯的时候,周扬忽然从暗处冒了出来,手中的虎啸铁枪早已指住了他的咽喉,冷然问道:“你是谁?”
    那人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暴露了,还被反跟踪地捉个正着,情急下连忙说道:“周太守请听在下解释。”
    “好,你说。”周扬当然想听了,否则早就一枪将他刺死。
    “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帮人传话而已。”那人说得有点结巴,显是因为自己仍被铁枪指着,加上心理素质也不高,身手也很普通。
    周扬心忖你有没有恶意,应由我来判断,同时暗笑是谁会派这样的人来跟踪我呢?
    那人眼珠子拼命地往下瞧,苦笑道:“周太守请饶我一命,刀剑无眼,要是一不小心的话,我小命就挂了。”
    周扬笑道:“那就要看你老不老实了,若再磨撑的话,休怪我铁枪无情。”
    那人更是吓得满额冒汗,只好乖乖地道出来由。
    原来自从汉献帝迁到许都之后,这里便多了许多各势力派来的细作。
    加上近日打败了吕布,夺回了濮阳,又开始筹划着准备攻打徐州,天下诸侯岂会对此默不关心。
    虽然周扬的身手也感观超乎常人,但眼前这探子也太弱了,不禁问道:“那你又是谁派来的?”
    那人对此倒是颇为口密,脸色极其难看地道:“在下只是个最低等的探子而已,要是出卖主公的话,不但在下小命难保,也要秧及到家人,还请周太守高抬贵手放过小人吧!”
    周扬知道干这行的规局,知道这样直白的对话,不可能让他主动出卖主人,于是心中大胆推测了一下,觉得最有可能的便是袁术。
    于是在放他离开的时候,忽然出言试探了一下,对方果然一下子就中招了。
    发现自己中招之后,立刻抱头鼠窜离开。
    看来应该是袁术没错了,只有这样心高气傲的人,才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但又不可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所以才会只派这样的人来许都。
    由此可见,其他势力也一定开始关注曹操的动向了。
第四十二章:府厅朝会
    当年汜水会盟的时候,袁术连袁绍都不放在眼里,完全把自己视为盟主。WWw。
    如此高傲的君主,却因为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四世三公的大背景,使得目前隐隐成为中原最强的势力。
    难怪他一得到玉玺没多久,便按奈不住想要称帝了。
    倘若连袁术都开始关注许都动向的话,那么其他的君主,必然会更加重视。
    可是曹操却仍然这么大和旗鼓地要进攻徐州,完全没有半点军事机密的样子,这很不像他的作风。
    除非……
    周扬深深地吸了口气,忽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按理来说,的确应该像曹昂说的那样,尽快把宛城这后顾之忧灭掉,再乘势把长安的李?连根拔起。
    外则结好西凉,内则巩固政治。
    这样整个司州、兖州、豫州等地区才能更加安稳,加上有洛阳的经济发展,以及许都的屯田新政策,很快就可以继续扩张领土了。
    别说是徐州的陶谦,就连吕布、刘备、袁术都能一一铲除。
    然而曹操却反其道而行,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并不是真打算对徐州用兵,而是想要偷袭宛城。
    当然,就算明着出兵打宛城的话,以张绣目前的实力也肯定是抵挡不住的,但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因此曹操肯定是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再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宛城。
    周扬忽然觉得整件事情变得清晰,心中也顿时轻松了不少。
    难怪刚才郭嘉、程昱和荀攸这三大谋士,才会如此从容自若,原来早就有了后招。
    翌日,周扬心中有底,便不会像夏侯渊等人那么紧张了。
    如今皇城仍未建好,因此平时的朝会,都暂定在司空府,包括汉献帝目前的起居饮食也都在司空府里,朝廷也暂时设在大厅里。
    司空府本就大得离谱,大厅就像专门为朝会设计的一样,既宽畅又明亮。
    这让周扬怀疑,曹操又是别有用心。
    然而,随着宦官的一声“皇上驾到”,立刻取代了他所有的猜测。
    只见一名身穿黑色龙袍的少年,在数名宦官与婢女的扶持下,慢慢地步入了大厅龙椅坐下。
    周扬心中一阵茫然,眼前的少年,就是当年自己背着逃出长安的小孩吗?不禁悄悄地屈指一算,这小皇帝差不多也有十五六岁了,可是看上去却像二十多岁那么成熟。
    汉献帝扫视了一眼全场,目光在周扬身上停了片刻,却藏不住那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少丝童真,眼神也很有精神,可见离开长安以后,生活过得还算是很不错的。
    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他很快又恢复了龙一般的尊贵姿态,
    双手轻轻一挥,众臣平生。
    “如今天下动荡时期,幸亏有曹卿家为朕排忧解难,为天下万民谋福利。”汉献帝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着。
    接着又是一番官方说辞之后,便彻底成了一尊安静的塑象了。
    周扬对朝会的内容,倒是没什么兴趣。
    只是眼神经常往汉献帝处偷瞄,发现这少年,其实并不是真傻坐着,他也有在听着文武百官们的讨论。
    然而整个朝会,几乎都对攻打徐州的事情只字不提。
    这让站在武官行列的夏侯渊、曹仁等人,也只能干着急着,倒是站在首位的夏侯?却十分冷静,双目始终望着地板,也没有说过半句话。
    这让周扬更加肯定了之前的猜测,要知道夏侯渊、曹仁、于禁他们个个都是将帅之才,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
    尤其是曹仁,他能够成为魏国后期的大将军,靠的绝不仅仅是作战的勇猛。
    事实上这样的朝会,主要还是在人事上的调动,以及发展许都的经济、城建、农业、工业等方面在敦轻敦重而已,就算有提到军事方面,也只是如何加强城防,守护汉献帝之类的官话罢了。
    君主之间的真正战争,除非对方做出天下众愤的事情,就像将来袁术称帝这类的大事,才会下诏书公然以伐贼的名义出兵征讨。
    但是曹操似乎正在把议会的内容,逐引向重建皇城的工程问题。
    因此周扬就算没怎么注意听,却多多少少耳渲目染,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要把汉献帝高高供奉起来,大谈建城之事了。
    这与董卓之前在长安的作法其实大同小异,但区别是,曹操一直都供奉着皇帝,而董卓却是临时抱佛脚,平时却对皇帝非常苛刻。
    曹操则至少为汉献帝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司空大人!”一名中年官员道,“下官认为修建皇城,乃是天下大事。”
    “钟尚书但说无妨。”曹操道。
    周扬脑海中晃过曹魏阵营姓钟的人物,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钟会,但这位魏国后期的灭蜀重臣此时应该还未出世才对,因此这钟尚书应该是他的父亲钟繇无疑了。
    可是印象中的钟繇,好像应是个擅长政治的文官才对。
    为何这位钟尚书看起来,却如此硬朗健壮。
    不过一想到程昱,不也是长得八尺多高,长须将相,却是个满腹奇谋妙计的谋臣,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事实上钟繇刚才已经说出了重点,毕竟现在仍是汉室天下,而皇城则是给当今汉献帝住的地方,也是真正朝廷办公的重要场所。
    虽然没有人真正把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但也没有人敢公然造反。
    每个人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若是像将来的袁术那些冒然称帝的话,每个君主都会把他当成是块肥肉,人人也都想从中刮分一些出来,自然也就引来了多路诸侯的讨伐了。
    董卓没敢称帝,都引来十八路镇诸侯的联盟,更何况是袁术。
    因此当今天下仍是以汉为名,汉朝的皇城自然也是天下大事,每一个诸侯都应该有所担待,并不是曹操一个人的事情了。
    钟繇的意图非常明确,但同时周扬也看出了曹操的手段。
    若真是没钱建皇城的话,根本不必动工那么大片的土地,搞了这么久连地基都还没弄好,很明显就是给君主们留了空间,让大家都扔些银子下去。
    这么做除了可以给自己增加资金之外,就算到时候皇城建好了,受益的也是曹操的许都,而不是整个汉室天下。
    可是若是对朝廷置之不理的话,曹操便有了以不尊重皇上为名,利用这个借口对其用兵了。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曹操应该早就想好了才对,只是缺个人提出来而已,所以对于钟繇的话,他岂会真不知道。
    而钟繇身为汉朝大臣,并非曹操的直属旧部,由他来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若是换了夏侯?、程昱等人提出的话,其心就太过于明显。
    朝会上并不见郭嘉,就是程昱、荀攸、董昭他们也是排在比较后位的。
    文官前排主要以钟繇、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