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53章

谋曹篡魏-第153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提到小遥,他便说个不停。
    由此可见这小皇帝至今对小遥的感情,依旧是有增无减,这更让周扬心中愧疚不已。
    最后献帝才觉察到周扬一直都没机会讲话,不好意思地干咳两声,又问道:“那哥哥就把春华妹妹带来陪联玩,可以吗?联也想亲自问问她,河内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为何堂堂司马望族,竟然没有半点消息。”
    周扬哪有真的派人去打听过,但是小皇帝既然说话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再作推拖,只好答应了下来。
    反正现在司马懿已经被方玉竹转移,濮阳的地下黑市应是十分隐蔽的地方了。
    就算真派人去河内打听,最多也就找到像司马朗、司马孚这样的人才,最后还是为曹操所用罢了,对献帝并无半点好处。
    当周扬问起了刘备的时候,献帝竟对这皇叔哧之以鼻,说他口口声声什么匡扶汉室、救万民于水火、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的存在,以及什么汉室宗亲之类的废话。
    结果一来到许都,除了曹操叫他面圣过一次之外,整天要么找人饮酒作乐,要么出去狩猎游玩,完全不将即要崩溃的朝廷当回事儿。
    周扬自然知道刘备是怕引起曹操猜忌,所以才这么装模作样,却没有打算道破,而是问道:“那次面圣,刘备都做了些什么?”
    献帝晒道:“还能做什么,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就一木头人似的站在末置位。”
    周扬心中暗赞,这刘备确是很会假装和隐忍。
    如今他寄人篱下,许都名为汉朝都城,其实却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最中心地段,所有的一切政权都掌握在他的手里。
    别说是曲曲一个刘备了,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绍,或是带着数千西凉骑兵的马腾他们到了许都,也只能是任人摆步而已。
    骂完刘备,献帝又开始对曹操的才能赞不绝口。
    周扬奇怪为何身为傀儡皇帝,居然还会对自己的权臣毫无敌视,看他小小年纪,眼神里除了仍保留的童真,以及聪明目光的闪烁之外,完全看不到半点杂质。
    毕竟这皇帝从小到大,除了在董卓的摆布、李郭的控制和曹操的掌权之外,几乎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世界。
    唯一一个青梅竹马的小遥,又被他周扬错手害死。
    周扬只觉得自己这一生都亏了他太多,惟有尽量找机会补偿,让他过得快乐一点吧!
    同时希望那娇小可爱的张春华,可以代替小遥的位置。
    倒不用去管他什么司马懿的未来老婆,反正压根就不让他有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机会了。
    于是在离开司空府后,就派人去洛阳把召来张春华,并暗中与耿龙联络,让他不需要露面,只要暗中保护好马腾一家人的安全就行。
    了却这些心事之后,周扬才能安安心心地去搞修建皇城的事情。
    正好此时徐州正于开战状态,吴放那边也来了消息,说一收到他周太守委任承包修建皇宫的事宜,立刻从泰山赶来。
    关于皇城如此更大规模的工程,若可以交给他们泰山商族,那就更好不过了,并自认有信心能够完成任务。
    “等这小子来了,看看皇城是个什么概念再说吧!”周扬晒道。
    “洛阳也来了消息,说司马朗已经回来,并带了一人要来见周太守你。”情报团的人道。
    看来司马朗已经找到了荀?推茬代理洛阳城守的人才,不知道这贾习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么有才,若真是如此,从此历史上必然多了一名新的人物。
    同时也想从司马朗口中问问,司马家的状况,顺便探探他的口风,是否派人去寻找乃弟司马懿了,于是便让这情报人员继续返回洛阳作通知。
    数日后,文龙来报说泰山那边来了大群人。
    周扬马上知道吴放这小子等不及赶来了,本打算派人前去迎接,回头一想,如今给他的承包工程,一下子扩大了十几倍之多,这小子必然兴奋得不知所以然了。
    况且自己现在又是许都最高行政人员,是应该摆摆架子,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了。
    于是让文龙去带路,自己则溜到了司空府去。
    献帝如今对周扬自然是言听计从,不仅彼此间有兄弟般的感情,周扬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若非当年周扬只身潜入长安,三番两次将他从李郭魔掌中救出来,如今恐怕仍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岂能像现在的小日子过得这般舒适。
    加上献帝对曹操本身也没有什么恶意,汉朝本来就名存实亡,匡扶汉室之类的空谈,只不过是荀?、马腾这些蠢忠之人的美梦而已,根本就不像那演义里写的什么“血诏讨贼”那么义愤填概。
    厅内准备好了酒宴,没多久文龙便领着吴放等十几人纷纷前来,各自就席。
    周扬在前面大说为他们接风洗尘之类的客套话,献帝则躲在自己的寝室里边。
    身为一国之君,不管怎么样都要摆摆架子才行。
    此次同吴放一起前来的人,显然与之前去洛阳的大不相同。
    这小子再没有之前那么嚣张的气势,替而代之的是颇为恭敬地自觉坐入末席,而让其他比他年长的长辈居上。
    经介绍之后,才知道所谓的泰山商族都跑到许都来了。
    除了要躲避徐州战乱之外,最重要的是被这修建皇城的巨大工程所吸引。
    然而周扬听他们自称什么商族,但是气质上却与张燕、郭大贤等黑山军无异,且席上这些人与黑山弟子们照面,都显得十分面熟,看来此次的交谈将会进行得非常顺利。
第一百零五章:合作愉快
    席间,经吴放介绍之后,才知道泰山四寇并没有都来。wWW。
    所谓四寇,乃孙观、吴敦、尹礼和昌?,皆是当年黄巾军中作战骁勇之人。
    然而只有孙观和吴敦来了,吴敦就是吴放之父,而孙观则是四寇之首,他能来并非看在吴放的面子上,而是另一名以勇壮闻名于世的臧霸领来。
    周扬一听到臧霸的名字,立刻想到了自己曾在翻阅历史资料时关注过他。
    此人在曹魏阵营之中,并不见得有多么出名,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却不亚于张辽、徐晃他们,后来到了曹丕时代,更是身先士卒与孙吴作战。
    这些黄巾余党之中,周扬最为看重的除了徐晃和张燕之外,便是这名臧霸了。
    至于另外两名尹礼与昌?之所以没来,主要还是站在观望立场上,并不敢确定投奔曹操是否比袁绍更好。
    大家在席间饮酒聊天的同时,周扬从中得知,这些人出身并不是很好,毕竟都曾是朝廷的敌人,又是多是农民出身的贼寇,也只有曹操这样能容纳人的胸怀,才能不去计较出身,因此他们并没有北上投靠袁绍。
    至于之前跑到袁绍阵营的眭固与陶升,周扬亦从张燕口中得知,当初袁绍仍在与公孙瓒作战,多了一股生力军出来,自然乐于接受。
    但如今的袁绍不同往昔,整个北方至此基本已成定局了。
    这也是曹操这么急于消灭袁术与吕布的原因之一,若是袁绍北方稳定下来,兖、豫、青、司等中原地段仍未平定的话,便根本没有与袁绍对抗的本钱了。
    当大家聊到修建皇宫的工程时,吴放竟大谈阔论,拍桌说此事已由他周扬说的算了,而周扬又早在洛阳答应过他了,岂是言而无信之人。
    周扬心中暗赞,原来对方在来许都之前,就已经对他作过一番功课,早知道如今的许都皇宫建设权已在他周扬手中,故而把父亲这些人都带了过来。
    他们自称泰山商族,亦不为过。
    只从这次前来所带的物资来看,便知道这几年在泰山确实赚了不少。
    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只要敢于奔走四方大做生意的话,就一定能谋取数倍以上的利润。
    然而到了最后,仍是要官商勾结才能成大事,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至理,这些人自然是懂得审时夺势了。
    “在下确是答应过吴放兄弟修建皇宫的承包权,各位兄弟此次前来,我定不会让大家一无所获,”周扬举起酒杯道,“所以从现在开始,在下便应了当初在给予吴放兄弟的承诺,将许都皇宫的修建权交给你们了。”
    “干杯!”吴放大喜应道。
    酒过三巡,一直低调少言的臧霸道:“周太守一诺千金,曹公亦是英雄盖世,我们能够为朝廷效命,全仗周太守的在曹公面前美言了,只是如此曹公正于徐州作战,若有用得着我们泰山军的地方,尽管开口。”
    周扬心里对他好感大生,这臧霸与吴放完全不同,并不懂得做生意,但是能在泰山四寇中具有如此高的威望,自然有其过人的本领与实力。
    而对方一接下修建皇宫的承包权,立刻便开口愿意效忠,看来其诚心确是不容质疑的。
    反倒是吴放的父亲吴敦却别开话题,问道:“听说曹公不仅仅要建皇宫,还要建皇城,不知道我们是否有幸能够参与。”
    周扬暗忖这吴家父子倒是精打细算,臧霸刚说要为徐州作战出力,这吴敦马上又要提出要求。
    其实答应他们将整个工程都交由负责,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反正这本身就不是真的想建皇宫,而是用此借口向诸侯讨钱而已。
    但却不能这么轻易答应,否则对方如此狡猾,必会猜到世上没这么好的事情。
    臧霸闻言便插口道:“其实能得到曹公不弃,我倒是很满足了,并不要求有更大的工程可以承包,但若是有的话就更好了。”
    周扬由衷对这臧霸十分喜爱,差点就忍不住想说交给你们就交给你们,但还是转而笑道:“滋事体大,就是在下也不敢轻易做主,不过等曹公凯旋归来之时,在下一定尽力为各位争取,反正现在大家手上也有活要干,不如就先着手于皇宫之事,以后再慢慢向外扩张,亦无不可吧!”
    吴放大笑道:“无不可,无不可,周太守是个讲信用的人,既然说会尽力为我们争取就一定会尽力,父亲大人与两位叔叔大可放心哩!”
    臧霸道:“周太守的话我们是信的。”
    此时,一直自顾自喝酒的孙观亦开口问道:“皇城之事,可以后再作说,既然如今我们接手下了修建皇宫的工程,就应该知道一下,上面将会拔多少资金下来呢?”
    周扬暗叫厉害,这次修建皇宫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为了给曹操募集战争资金。
    虽说之前那罗马商人借了他一万两的投资黄金,但是那始终是要还的。
    况且现在汉鼎钱庄仍处于发展阶段,只能说前景十分可观,但短时间内仍难以成形。
    孙观问的这个问题,正是将自己所能得到好处考虑进去。
    只要稍一计算,便可知道其中得失。
    然而周扬也早准备好了答案,从容答道:“汉朝如今的情况,相信明眼人都是有目共睹了,朝廷岂有多余的资金来大兴土木,所以此次工程,上面一分钱也不会拨下来的。”
    孙观叹道:“这样的话,我们如何做事?”
    周扬略略一笑,道:“若是朝廷有钱的话,只要请来水土工人就行,又何必让你们承包呢?”
    吴敦倒是没那么急燥,仍是不缓不慢地问道:“那周太守的意思,是否要以稍微透露一点给我们知道呢?”
    周扬微笑道:“还是吴先生明白人,其实就算上面不拨钱给你们,你们亦能从中捞到不少利润,况且这种事情的最大受益之处,本身也不是钱那么简单的。”
    吴放立刻问道:“愿闻其详。”
    周扬分析道:“当年朝廷衰败,黄巾起义的时候,便有那么多人继续花钱买官,其中好处,大家不得而知;如今却已是另一番局面,虽然天下群雄各自割地,当今皇上亦无法控制他们,但是却出了个曹公。”
    只见众人听得面面相觑,便又继续说道:“自曹公陈留起兵以来,北拒黑山军,西收李?长安城,南灭称帝袁术,东征无双猛将吕布,早已为朝廷重新竖立了威信,而在下的洛阳太守与许都中领军之职,亦成名正言顺,手握实权,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难道不是吗?”
    孙观却道:“可是曹公连一个小小的宛城都拿不下来,甚至还差点送了命,前段时间便传出曹公死于张绣之手的消息。”
    周扬大笑道:“胜败乃兵家常识,况且,如今征讨徐州的人不是仍然健在的曹公吗?”
    吴敦亦插入问道:“可是我们就这样用自己的血本来修建皇宫,能有什么好处?”
    周扬知道不给点实质性的甜头,很难教他们割肉花钱,但又不能把话挑得太明,于是说道:“曹公能散尽家财招兵买马,你觉得又有什么好处呢?”
    吴放恍然道:“我明白了,周太守的意思是让我们为朝廷、为天下做点功绩,然后像他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员,对吧?”
    周扬心想你这么说倒也没什么错,不过嘴上仍是说道:“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