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86章

谋曹篡魏-第186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于蜀呢?”
    周扬哈哈笑道:“既然是汉室宗亲,为何却不前去许都面圣朝拜,却在巴蜀自拥兵马,若非图谋不轨,打算起兵造反,又有何意?”
    此时,张鲁终于开口阻止了他们的舌辩,道:“大家稍安勿燥,无论是刘皇叔还是曹公,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谋福利,只看谁能真正做到天下太平,自然便是赢家,此事何须争论。”
    那刘巴仍不服地道:“以武力平天下,其结果便是灭亡的秦王朝,难道曹公也打算当第二个秦始皇吗?”
    周扬直视对方,步步进逼道:“在下只想问刘先生一个问题,从上古时期至周王讨纣,以至高祖皇帝创汉室天下,汉武帝驱匈奴以康居,直到曹公灭称帝之袁术,若是不用武力,请问应该用什么?”
    本来还打算继续说道唐宋元明清,每一个君主都是先以武力征服,再施德行。
    但始终还是及时收口,胸中空比他们多一千多年历史知识,却无法用上。
    站在刘巴身后的蜀使秦宓道:“所以曹公此次攻打阳平关,亦是如此了吗?张太守可是忠于汉室,善待万民的城主,曹公举不义之师,兴黎明之战乱,难道也是名正言顺的吗?”
    不等答话,简雍立刻上前又道:“然而这不义之师,始终未能攻下阳平关,周乡侯便又亲自前来汉中,真是居心叵测啊!”
    周扬本来就不善于巧辩言辞,被这些善辩的使者围攻得更是汗流夹背。
    争辩至今,张鲁似乎一直隐隐站在吴、蜀这一边。
    原来就处于劣势的周扬更是信心全无,手心不断紧握着司马懿。
    然而真正的三个超级人物,却始终都在沉默,就好像今日赏景仍非目的所在,真正的杀手锏还在后面一样。
    吴使中的年轻书生陆逊,一直都是全心全意在欣赏这汉水美景,就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蜀方的诸葛亮更是气定神闲,始终一言不发。
    反观身边的司马懿,仍是毫无压力的样子。
    周扬这才松口气,但是言辞巧辩的压力压在眼前,不容他左闪右躲,惟有硬着头皮道:“在下此番前来汉中,正是奉皇上之命,前来宣读册封张太守之诏书,以示张太守之功德,目的也是为了平息这场战争,只要张太守真心忠于汉室,此事自然是水道渠成,若是有小人从中作梗的话,就是皇上亲自前来,也是无用。”
    张鲁闻言终于问道:“那么请周乡侯宣读诏书吧!”
    周扬心想这还得看张春华什么时候回来,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而是扯一番道:“如今阳平关战事告急,在下本是奉皇上口喻……”
    “既然周乡侯早奉了皇上口喻,”话未说完,却被张鲁打断道,“又为何大军压境,攻我阳平关?”
    周扬浑身一震,知道这一关若不蒙混过去的话,恐怕张春华的诏书还没到,自己就要先被人害死在汉中了。
    就在这时候,身边的司马懿再次在他手心写了个“马”字。
    “没错!在下确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汉中宣读册封张太守的诏书。”周扬立刻意会道,“同时也有另一个使命,那就是剿灭反贼余党马超,若是张太守愿意一同剿贼的话,那便是功加一等了。”
    果然此言一出,就连张鲁也一时哑口无言。
    惟有杨松暗中窃喜,反观阎圃却是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周扬乘热打铁道:“反贼马超,人人得而诛之,张太守将其留于汉中,想必打算将他献给朝廷,若是如此,阳平关十万魏军将立刻撤退。”
    杨松大喜道:“周乡侯此言当真?”
    周扬暗赞这家伙确懂得挑时机说话,若是自己一直处于下风,恐怕他也会一直沉默下去了,但如今却是开口得恰是时候,便配合他道:“我军本来就是继曹公渭水之战后,得知马超逃往汉中,特来剿灭,若是任务完成,这十万魏军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阳平关?”
    阎圃终于按奈不住道:“既然如此,那么还请师君让马超前去阳平关,任由魏军处置吧!”
    周扬一听便知道这家伙已然迫不及待,希望借着把马超送出汉中之名,实是让他与魏军去打这场战,只要暗中助他兵马即可。
    然而杨松岂会不知,亦不呈相让道:“何必如此麻烦,阳平关十万魏军统帅周乡侯正在于此,阎先生却要把反贼马超送去阳平关,如此大费周章,是何居心?”
    周扬笑道:“确实不用这么麻烦,只要张太守将马超绑了,由在下压回许都斩首,如此简单的事情,确实不需要大费周章。”
    张鲁深深吸了口气,以目光询问了一下其弟张傀,后者微微点头,最后终于决定道:“来人,将马超等人全部押下,送去许都。” www。
第二十五章:有苦难言
    从汉水回来之后,周扬一直心情舒泰,压力全无。WWw、
    半个月后,张春华终于从许都带着诏书赶回。
    但司马懿却认为不是宣读的时候,因为张鲁立场尚未坚定,诸多吴、蜀使者也都还在汉中。
    若是此时册封张鲁的话,难保这诏书不会变成一卷废纸。
    “如果吴、蜀使者一直都不回去的话,我们就一直坐以待毖吗?”周扬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早已按奈不住,“况且那十万魏军仍在阳平关,早一日撤军,对大家都好。”
    “至少,”司马懿目光一动,道,“要等到马超真的被关押起来的时候。”
    “你是说张鲁并无意把马超交到我们手里?”周扬问道。
    “真心要交出反贼的话,早就交了,何必等了这大半个多月。”司马懿道,“必然是阎圃他们仍在从中作梗,使得张鲁犹豫不决。”
    “那怎么办?”周扬急道。
    直到现在,张鲁那边都没有动静。
    虽然得到了其弟张傀的支持,这些人也不希望因为一个马超,而得罪朝廷和曹操,但是若轻易就交出来的话,似乎有点示弱了。
    周扬恍然道:“我们是不是该给杨松施加一些压力?”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此人见风使舵,是靠不住的墙头草,倒是阎圃兴许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周扬奇道:“阎圃?”
    司马懿沉思片刻,道:“他与杨松处于敌对状态,且立场坚定,绝不会像杨松那样飘浮不定,若是我们能放弃杨松这颗棋子,得到阎圃支持的话,即能逆转大局。”
    周扬叹了口气道:“可是我们如何把他争取过来?”
    司马懿道:“我看此人由始至终,都没有表现过自已对曹公的不满,只是针对杨松这种奸佞之辈,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能令其信服。”
    周扬连忙问道:“如何动之以情,如何晓之以理?”
    司马懿道:“汉中士族们无非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权利与地位,张鲁也是不愿与任何一方势力为敌,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点,相信阎圃绝非冥顽不灵之人。”
    周扬弱弱道:“那我就去试试看吧!”
    司马懿等他走到门口时,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叫道:“等一等。”
    周扬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只见司马懿目光闪烁着精芒,眉头深锁,良久后才双唇微动,道:“这大半个月以来,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哥哥凡事最好小心为妙。”
    周扬向他点点头,再不需要多说些什么,径自踏出房门。
    此时正是傍晚时分,这几天张鲁也没有再特别召开特别的宴会。
    所以司马懿推断只有一种可能,每个人都在私底下,去找过张鲁或是张傀。
    周扬也曾建议要私底下去见一见张鲁,但司马懿却认为此时更应该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直到张春华送来了诏书之后,他仍不作出任何举动。
    周扬猜不透,这狼顾之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如今,他来到了阎圃住宅。
    守卫们大多知道主人与周扬不太和睦,于是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还望通告一下阎大人,就说在下有要事求见,若是不见,在下再走也不迟。”周扬想了一会,又道,“如果坏了大事,你们可担当不起。”
    这些当兵哪敢犯这种险,应了一句“在这等着”之后,才慢慢吞吞地进去通报。
    良久后,那守卫果然换了个脸色。
    周扬知道阎圃还不是一个不分轻重的人,不管自己目前与他处于什么立场,至少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与他闹别扭。
    于是让守卫带着他来到客厅,却不见一人。
    周扬等了半个多时辰,也不见半个人影,就连院内的扫地仆人也不见一个。
    心觉奇怪,同时想到临前司马懿那毫无根据的叮嘱,于是暗暗握紧了虎啸铁枪,以便随时应付任何不测。
    然后又过了良久,才见阎圃一脸不快地从偏房出来。
    周扬心想既然现在是我登门造访,人家摆些架子,也算是不足为奇了。
    只见阎圃坐到他对面,神色十分不自然地看了他一眼,才勉强开口道:“周乡侯有何事就请直说吧!说完在下要早点休息了。”
    周扬看了看外面,太阳才刚刚下山没多久,笑道:“现在天色尚早吧!不过要是阎先生不喜欢绕圈子,就请恕在下唐突了。”
    阎圃显然很不奈烦的样子,急燥地道:“快说快说。”
    这让周扬感到有些难度,也许司马懿错了吧!
    这阎圃根本就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只要是他政敌杨松的朋友,无论对方是庞德还是他周扬,他都会视为敌对立场。
    但是人都已经来了,也就不需要去顾及那么多,大不了打道回府。
    “在下前来,只想与阎先生做个交易。”周扬道。
    “我和你没什么交易好做的,既然周乡侯没什么事的话,那么请自便吧!”阎圃说完便要起身离开。
    “阎先生真的对在下提出的条件,一点都不感兴趣吗?”周扬连忙把他叫住,又道,“况且,在下所需要的东西,对于阎先生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甚至是一举两得之事。”
    “哦?”阎圃重新坐了回来,目光却摇摆不定道,“那就请长话短说吧!”
    “若是阎先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或许就会比较有耐性了吧!”周扬并非危言耸听。
    之前司马懿便曾对他分析过,其实纵观整个汉中全局,阎圃似乎是高高在上的首席谋士,但是却也是最为孤立的一个人。
    如果说张鲁有张傀这德高望众的弟弟,以及张卫这军方代表作为后盾的话,那么杨松的背后,也就有杨任与杨昂两个将军的支持。
    而来自蜀方的五名使者,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希望张鲁继续与魏军敌对。
    因为只要张鲁与魏军的关系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张鲁唯一的选择,便只能是刘备了。
    幸亏中间还有来自东吴的两名使者,他们既不希望张鲁投向刘备,更不希望投向曹操。
    加上汉中士族与杨松等各个团队的复杂意见,故而至今张鲁仍是犹豫不决。
    其中只有阎圃没有代表任何一方,除了与杨松这小人政治立场相对之外,一切都是以张鲁利益为出发点思考。
    无论张鲁最后投向曹操或刘备,都希望为他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然而这种事情周扬却无法给他口头承诺,既使是给了,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相信与妥协。
    所以必须先把他孤立起来,然后再加以援手,或许能让他更清楚看清局势。
    此言一出,阎圃果然陷入了沉思。
    周扬又道:“在下此番前来,绝不是因为阳平关久攻不下。当然,若是说为了剿灭反贼马超的话,先生是个明白人,在下就不多作虚言了。但是先生应该明白,在下希望得到张太守的支持,那是绝对有诚意的。”
    阎圃顿了良久,才问道:“什么诚意?”
    周扬道:“在下连皇上的诏书都带来了,亦得到了曹公的允诺,曹公唯才是用,不计出身与品德,所招纳的降将徐晃、张辽、张郃等人,无一不是倍受重要的大将,先生还能有什么心存顾忌的吗?”
    阎圃问道:“周乡侯若无其他的事情,在下先早点休息了。”
    周扬心中大感困惑,对方明明已被说动,可是从一开始就坐立不安的样子,不禁问道:“阎先生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
    阎圃目光闪过一丝沉重之色,立刻又收敛回去,道:“周乡侯想太多了。”
    周扬摇了摇头道:“不对,从在下刚一踏进这屋子里,就觉得十分不对劲了,先生若有什么苦衷,请但说无妨。”
    阎圃忽然怒道:“跟你说了有什么用?你都自身难保了,还异想天开地打算凭你一道诏书,就把整个汉中收归到曹公版图里去了吗?”
    周扬恍然大悟,知道他果然是有说不出口的话。
    但凭自己三言两语,也不能令他如实道来。
    只有以退唯进,偷偷看一看这阎圃究竟是被什么人拿住了把柄,同时也想知道,自己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