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96章

谋曹篡魏-第196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神色沉得,却仍保持冷静的语气道:“姐夫还是自己进去问吧!父亲大人现在只想见你一人。”
    周扬强压着内心的不安,走入了那间最高机密的内阁。
    曹操独自一人在里面等侯多时,许禇等贴身侍卫,也只是守护在门口而已。
    周扬推开房门,只见曹操依然与那天一样,坐在那张檀椅之上。
    除了脸色颇为苍白之外,精神倒是不错,只是这几年更增添了几缀白霜,看起来更为老练狠辣的目光。
    “终于来了,你这臭小子。”曹操微笑道。
    周扬心中一动,自从曹操独揽大权以来,已经很多年没这么叫过他了。
    可是此时听在耳内,却有一种更为悲凉的味道。
    忽然之间,周扬脑海里只浮现出一个念头,这会不会是托孤?
    “过来,陪我聊聊天。”曹操眼中透出倦意,只是这疲惫之中,却又带着无限的期盼,好像很想站起来与周扬继续并肩作战一样,只恨有心无力。
    “岳父大人这么急着召小婿前来……”周扬把“托孤”二字吞回了肚里,改口问道,“是否又是关于朝廷中的问题?”
    “我之前把你比成刘备,说你假仁假义,将你当成了这政治路上的一笔筹码,”曹操语气温和地问道,“你会怪我吗?”
    “小婿怎敢,岳父大人说得对。”周扬叹道,“无论这条路多么残酷,我们都已经走上去了,小婿一定会全力助岳父大人早日消灭吴、蜀两国,一统天下的。”
    “可惜啊!”曹操苦笑道,“可惜我时日无多,希望这个梦想能在子桓和你的手里完成了。”
    周扬浑身剧震,终于感觉到了被人托孤的责任感,竟是如此沉重。
    曹操眼中藏着无尽憧憬,似乎已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却给周扬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觉得这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任务。
    以前他对一统天下只抱着游戏的态度,只要不断出兵、征服、防守、发展就可以了,然后麻烦的事情就交给那些文官去做,带兵打仗就凭着自己对三国武将的认识来分配任务。
    可是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他亲身体会到这是一条政治之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路。
    曹操却走到了最后,直至此刻,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他与士族的表面妥协,并不是一种屈服,而是为了让曹丕更加轻松的跳跃。
    “岳父大人还有什么其他要交待的事情吗?”周扬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小婿一定帮您完成。”
    “除此之外,那就是琳儿了。”曹操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选择了没有说下去,把这个愦憾永远藏在心里了,当他从思绪中重新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又说道,“你如今也是手握雍、凉两州大权的高安乡侯了。”
    “这多亏了岳父大人的提拔,否则凭小婿的才能,怎么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周扬自问并不是政治方面的料子,也不是运筹帷握的帅才,更不能与曹操手里下那么多厉害谋士们相提并论。
    “可是你懂得用人啊!”曹操微笑道,“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从我们一起逃出洛阳开始,你便能够一眼看出徐晃是个大将之才,还能从军营里提拔出乐进、李典这号良将,不过收获最大的,还是荀彧这王佐之才啊!若是没有他的话,绝对没有今日魏王……”
    “一切都是缘分吧!”周扬只能把原因归到这玄之又玄的理由上。
    “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用来整顿内部,而无法腾出精力去与吴、蜀两国交战了。”曹操顿了顿又道,“想必他们也正自顾不暇,没有办法来犯我边境了,因此我打算迁回洛阳,在那里民心更加稳定,而且又是经济中心。”
    周扬知道此时正是吴、蜀两国处于最恶劣的状态,关羽战死荆州,刘备誓必举全国兵力前去报仇,并成就了陆逊火烧夷陵的残酷战役。
    正好可以借着这段时间,把曹魏二代交替工作稳定下来。
    然而历史上曹操的托孤大臣本是司马懿与贾逵,也就是说接下来需要依赖的,应该是这两个人了。
    而司马懿仍被他控制在手里,贾逵也是他的人,周扬在洛阳更是口卑极佳。
    因此曹操这么打算,正是为了避免再与士族继续冲突下去,从而借着这段空隙,让曹丕自己稳定他的地位。
    “小婿知道该怎么做了,请岳父大人放心吧!”周扬毅然道。
    “很好。”曹操欣然一笑,道,“那么你出去把子桓叫进来吧!我还有一些话要对他说。”
    周扬最后再先他拱手拜后,才怀着沉重的担子告退。
    出来之后,只见所有人都向他露出了询问的目光,却没有人敢开口问他内容。
    而他也没有对任何人提到半字,只是走向曹丕道:“岳父大人有命,只要见子桓你一人,快进去吧!”
    曹丕心中显是知道了什么状况,强压着震憾的目光,默然无语地进去了。 www。
第四十章:心生退意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王世子曹丕嗣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夏侯惇亦在这一年病故。Www!
    贾诩、吴质等支持曹丕的原班人马,全都得到了晋升。
    曹丕听从了周扬的建议,开始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确立的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积怨已深的关系,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当年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顺利登基。
    定国为魏,改元黄初,大赦天下,并定都于民心最为稳定的洛阳。
    周扬亦被连升两级,册封为安平郡公。
    除了继续领雍、凉两州军事大权之外,亦在洛阳任丞相之职,成为了魏国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受到了洛阳举城拥戴。
    自从九品中正制推行开始,曹丕又下令人口达十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
    同年,重修孔庙,推广儒家思想,顺应了这时代的变化。
    魏黄初二年,刘备在曹丕登基之后,亦马上在成都称帝。
    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改元章武元年,并以关羽报仇的名义,倾尽全国之力讨伐东吴,意图夺回荆州。
    双方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终在第二年夏天被陆逊在夷陵击败,最终撤回白帝城。
    此战大败,孙权遣使奉献魏文帝曹丕,蜀将孟达亦率众降魏。
    无论是内忧外患,几乎在曹丕称帝之后得到了缓解,使他能够腾出更多时间整顿内部,巩固政权。
    然而刚刚建起的丞相府,在周扬眼里却没有多在兴致。
    因为就在这一天里,邹氏、云儿等相继逝世,彭义源、成炳等他最信任的人亦在这一年里重病不起,由叶玄暂代情报团总首领之职。
    “周丞相要以身体为重,不需要忧伤了。”带来这个噩耗的任浩说完安慰的话,亦觉得自己多说无益。
    “放心吧!”周扬淡然笑道,“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人生必然程序。”
    “周丞相能这么想最好了。”任浩叹道。
    “最近我会离开洛阳一段日子,丞相府里的治安方面,就交给你了。”周扬说完这话时,自己却忽然感到一阵叹惜。
    比起以前,府里的人多了好几倍。
    可是真正与他周扬有深厚感情的人,却只剩下曹琳和儿子周康了。
    加上曹家几乎都搬到了洛阳,晓得轻重的曹琳更是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任浩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周丞相不主动向皇上说明?”
    周扬苦笑,却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说道:“只要帮我跟贾太尉说一下就行了。”
    自从曹丕登基以后,贾诩亦被晋升为三公之列的太尉,成为曹丕身边除周扬之外,最得力的一名权臣。
    只是他为人处事十分低调,因此在朝中并无结怨。
    周扬想到自己与他的交情,而且自己只是暂时离开一下洛阳而已,并未带着家眷,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
    然而当他才刚抵达城门的时候,却被守卫拦住。
    虽然此时的周扬手握雍、凉两州的主力军权,但是毕竟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天子脚下的洛阳,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况且是他那特殊且尊贵的身份。
    后来周扬才知道,原来这些守卫是得到了朝廷命令,任何上大夫以上的官员要进出城门,都要通过中央下达的诏书。
    周扬惟有无奈地放弃了冲出城门,回到了丞相府了。
    任浩问道:“为什么周丞相比以前更加位高权重,出个城门却变得更加困难了呢?”
    周扬依然没有答他,此时不远处的贾诩正骑着马赶来。
    两人见面,彼此都露出深意的目光。
    贾诩下马后,奇怪地问道:“没事出洛阳做什么?如今朝局刚刚稳定,可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都胡来了。”
    周扬笑道:“我又不是要胡来,只是出去办点事而已。”
    贾诩道:“上大夫以上的官员出城办事,必须让皇上知道才行啊!这你又不是不知道,叫个侍卫来通知我有什么用?”
    周扬奇道:“难道那些守卫阻拦我出城,不是子桓的意思吗?”
    贾诩连忙提醒道:“周丞相请甚言。”
    周扬摇头笑着叹道:“贾兄不愧有毒士之称啊!”
    贾诩道:“你我之间在无人的时候,就是称老夫作弟都不要紧,可是不管我们与皇上之前关系多么密切,也不可不顾及其他人之口啊!”
    周扬自然知道人心十分险恶的道理,但事实上与曹丕的关系,真的还和以前那么亲密吗?
    以前与曹操无论多久没有接触,无论曹操走到多么高峰的位置,周扬都是与他曾经出生入死、并肩作战,一同渡过各种难过的人。
    两人之间除了翁婿关系之外,还有一种特别深厚的如兄弟般信赖。
    可是他与曹丕却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相隔一代之距,最重要的是并没有经历过患难,不是从刀尖上得到的信赖。
    周扬与贾诩虽然曾经都是在曹丕最失落时的朋友,但是那更像是一种筹码。
    在曹丕的眼里,也许自己只是二人的筹码,最后押在曹植的赌徒输了,押在曹丕身上的人赢了,而周扬与贾诩则是下了重注,因此成了最为器重的两名大臣。
    然而周扬还比贾诩更多了一层,他是曹操临终的托孤大臣,又是真正掌握着雍、凉二州军权,同时还是洛阳最得民心的人物。
    他在洛阳的声望,甚至比曹丕更高。
    曹丕虽然已经贵为了皇帝,也和士族们暂时妥协了,但仅仅是在利益上妥协了而已。
    不像周扬,他曾经救了洛阳十几万百姓,将洛阳从一个废坞之城,一步一步慢慢地发展成魏国的经济中心。
    他的存在更像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创始人。
    百姓们或许可以不记得曹操、曹丕,却不可能不记得他周扬。
    那十几万最初始的百姓,逐渐发展成如今繁荣的城市,经过这几十年的流传,周扬早已不再是一个救世主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现在曹丕搞中央集权,还临时发布了上大夫以上出入城市需有诏书,很明显是为了开始慢慢削权的预兆。
    而周扬在洛阳可以说是权大于天,拥有的军队甚至足于在雍、凉独立一国。
    曹丕身为魏国皇帝,又怎会无动于衷。
    况且他这皇帝之位本来就是从汉献帝手中夺取的,自然最害怕的就是被人依样画葫芦,而最有这种本钱的人,正是当今贵为安平郡公的周扬。
    “如果周丞相确有要事出城的话,何不亲自向皇上请示呢?”贾诩对此亦感到不解,“以周丞相和曹家的关系,这点小事情,皇上怎会不允,何需意气用事?”
    “我明白了,多谢贾兄提醒。”周扬笑道。
    “那老夫就放心了。”贾诩似有心事,却又不愿多说,拱手告退。
    其实周扬并没有什么非要出城不可的要事,只是为了更加证实心中猜想,所以才故意这么做的。
    不过若是真能暂时离开洛阳的话,倒是想去一个地方。
    “牧野?”苏辰奇道,“你去哪里做什么?”
    周扬回到府里,才敢把心事告诉这最可信任的人。
    苏辰对此十分困惑,但是却没有多问,只是提方道:“凭你我二人的身手,若想要离开洛阳,根本是易如反掌。”
    周扬道:“可是我们却不能这么做,不过若要请示皇上的话,还得找个适当的借口。”
    苏辰想了想道:“牧野只是个小县城而已,离洛阳又近,如果真有状况的话,只需派一名普通官员前去解决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劳动堂堂一个丞相亲自前往。”
    周扬正是为此心烦,没想到官越做越大,爵位越封越高,手里的权力越来越提升,可是行动却越来越不自由。
    苏辰看出他的烦恼,又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