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223章

谋曹篡魏-第223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绝不能往这逃走。”周扬叹道。
    “洛阳西区居住的多是贵族显赫,而且又是前往长安、通向西域我经商要道。”司马懿继续说道,“那里多是对哥哥崇拜的百姓与士兵,亦是我们的势力所在,但同时也是皇上眼线最多的地方,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会惊动到黄龙军。”
    “况且西边与离城回博陵南悬北撤,南门也是一样,都是行不通的路。”苏辰补充道。
    “没错,所以只剩下东区城门了。”张春华高兴地指着地图道。
    “东区乃是由司隶校尉刑友负责治安。”周扬眉头深锁道,“此人乃是由大司马曹休提拔起来的。”
    当初曹休弹劾贾逵,多次从中作梗,使得原本由贾逵负责实施的豫州方案被取代之后,周扬与曹休这间便蒙上了一层无形的隔膜,两人之间再不是当年并肩作战过的同族战友。
    况且现在曹睿对周扬这魏国权臣十分忌惮,曹休作为仅次于周扬的大司马兼皇叔,自然是站在曹睿这一边,随时可能用来对付周扬。
    然而贾逵失势没多久之后,便在家里无所事事,最后郁郁而终,临死前的唯一遗言并不是对曹休的不满,而是对左右道“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
    对于周扬来说只能是一种婉惜,在权势上却没有太多的损失。
    这正是曹睿的高明之处,并非他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除去贾逵实际上也是作为变相拉笼其他权臣的一种手段,便等同于告诉其他权臣,大魏的一国君主不是别人,而是真正掌握着政权的曹睿。
    既便曾经洛阳的代理太守,多次受到先帝曹操的赞赏,最重要的是周扬亲手提拔起来的人,最后还是被曹睿亲自削去所的权利。
    不过在贾逵死后不到半个月,曹休也因背上毒疮而去世了。
    有人说这是他对贾逵恩将仇报的报应,也有人说是石亭之战受的箭伤,回到洛阳后留下的后遗症,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重要了。
    因为最后曹休与贾逵所有权利,都回归到了受益者曹睿的手里,他们的后人也只是被继封了爵位,并没有给予任何实权。
    由此可见曹睿政治手段之高明,周扬自问及不上分毫。
    若不是自己背后拥有司马懿这支狼顾之子,就算心里再怎么不甘愿,也早已放弃一切跑路了。
    周扬再次叹道:“司隶校尉刑友若是与我妥协,便等同于公然与皇上作对,看来东门仍是难以通行。”
    司马懿却道:“谁说要往东门通行了。”
    周扬奇道:“莫非仲达另有妙计?”
    司马懿浅笑道:“首先我们对洛阳城内的局势,先做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肯定硬要把郭太后带出洛阳是不可能的了,就算只是让她离开皇宫,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了。”
    苏辰道:“的确是很困难,但是以我们情报团的潜伏能力,仍是可以办到。”
    司马懿道:“只要把郭太后悄悄带离皇宫之后,立刻将她乔装成普通流商的话,凭着东门刑友与哥哥对立关系,彼此间都不会轻易开罪,只不过事后皇上一知道太后失踪的话,恐怕第一个作为证人的就会是这负责东区的司隶校尉了。”
    周扬苦着脸道:“这还没什么,问题就在于郭太后一离开皇宫,立刻就会引起宫里的察觉,整个洛阳亦会处于封琐状态。”
    苏辰叹了口气,道:“要让郭太后离开皇宫,而保证一段时间内不让人知道,这一点恐怕天下没有人能做到了。”
    司马懿道:“你们为何偏偏就没想到一个人呢?”
    周扬看他胸有成竹的神情,就像捉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喜道:“你指的是……左慈?”
    苏辰亦恍然道:“对了,无论多么敏捷的身手,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不过左慈先生却会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司马懿道:“左慈先生当年在许都表演幻术之时,能够在先帝曹公与众臣,甚至是哥哥的面前化作青烟消失,自然也可以把郭太后带离皇宫而不为人知,至少可以保证在太后离开洛阳之后。”
    苏辰道:“可是左慈先生本来正打算来洛阳,告诉周郎他的研究成果,不过却被东方朔这小子给拦住,丹鼎派在这段内部斗争的日子里,恐怕很难能抽身帮我们这个忙吧”
    司马懿道:“比起之前毫无机会,眼下可以算是最大的希望了,哥哥不妨试着插手去帮忙处理一下丹鼎派的事情,至少也要先稳住这些方士们的内部问题,先让左慈先生抽身前来洛阳,这也是他曾经答应过哥哥的事情。”
    张春华补充道:“帮完之后,再让他回去继续搞什么派争就行了。”
    司马懿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又道:“至于安排郭太后离宫后,乔装流商混出洛阳的事情,就交给苏辰姐姐来安排既可。”
    苏辰道:“这是小事一桩。”
    周扬终于提起了一些精神,果断地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马上起程,主动前往三清山丹鼎派找左慈先生帮忙。”。。。
    更多到,地址
第七十八章:丹鼎方士
    第七十八章:丹鼎方士
    当年正一真人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于汉顺帝时期在巴蜀鹤鸣山修真造符。WWw、
    直到张陵死后,道教宗门恐将实情传出,天师在道民心目中威信扫地,但又不得不给一个说法,以安教民之心。
    当时洪雅瓦屋山一带氐羌民族大多崇信五斗米道,于是其子张衡假设权方,使张陵在鹤鸣山成仙弄假成真。
    然而洪雅瓦屋山令张陵后人心惊胆颤,且又有口难言。
    一年之后,张衡变相继去世,直到黄巾起义失败,这一段“尘封日子”就再也没有人去擦拭它。
    历史的本来面目愈埋愈深,只有那屹立在瓦屋山下、青衣江畔的碑刻向世人倾诉着张陵创立天师道的悲壮业绩。
    而左慈的丹鼎派则是以练丹修仙为主道,教派位于风景壮丽的首阳山顶。
    因此这两家道教支派,也被当时称作东道派与西道派。
    如今丹鼎派在东道弟子们的四处奔走之下,发展得有声有色,除了左慈之外,其他弟子多是主动与朝廷搞好关系,使得后来首阳山也成为了魏国的主要陵墓。
    首阳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山镇因境内有首阳山故名。
    周扬乘着曹睿专注于北境鲜卑军情之时,刚好可以把朝中的要事交给文龙去帮忙处理,事实上曹睿也没有给他什么重要批文,只不过身为丞相,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杂事会经他手办罢了。
    到了首阳山镇,这里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丹鼎派的弟子,以及崇信东道学术的信徒。
    可是当周扬寻人问及左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就好像左慈这个名字是一个诅咒那么忌讳。
    后来一个当地村民告诉他,左慈至今仍是魏国的通辑犯,虽然朝廷并没有特别派人捉拿,可是丹鼎派的弟子们为了与朝廷搞好关系,都不愿与他为伍,甚至早将他从道派中除名了。
    “那么现在谁才是丹鼎派的掌门人?”周扬不禁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村民说道,“也许你自己上首阳山顶上看看,才会有所得案哩”
    “多谢老人家。”周扬告别村民之后,便往首阳山而去。
    凭着他惊人的体能与轻巧的身手,不到几天就攀上了首阳山顶。
    此时刚好是一个新的清晨,远眺东方,只见霞光如涂,斑烂绚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北望巍巍太行横空出世,千姿百态,滔滔黄河奔流东去,一泻千里;南面则是中岳嵩山众峰插云,逶迤蜿蜒,伊洛如练,在阳光下闪烁;西瞻,伊阙朦胧,古都依稀。
    再俯瞰脚下,一片陵峦起伏,拔地而起,欲与首阳试比高。
    周扬环视周围,沃野青翠,稼穑旺盛,充满着盎然生机。
    只见一座新盖起的道观,正座立于不远处的前方,而他无心留恋风景,即刻向道观奔去。
    门前两名道徒向来者施礼,旁边的添油箱正摆在十分抢眼的地方,而且以朱红配黄色滚边点缀。
    周扬明白其意,向添油箱里投放了一些碎银之后,才问道:“请问丹鼎派掌门人可在里面?”
    两名道徒对他出手比寻常百姓阔绰,原本颇为满意。
    可是经此一问,又马上露出了怪异的神情,只是随便几句道家术语溥衍了事,东拐西转下也没有给出答案。
    周扬只好借着参观之名,自己进去走走逛逛了。
    里面的人除了与左慈穿着同样道袍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修真味道,更没有半点仙风道骨,有的只是满身尘世间的俗气和普通人的肉眼凡胎,所看到的事物无不是外面上的感观。
    而不像左慈那样能够洞悉到天地灵气,惟有像周扬这种极为特殊又与道教相关的新奇人物,才会引得他的好奇,并且愿意花时间去好好研究其中原由。
    周扬感到有些失望,看来今趟前来丹鼎派,只能上上香添添油罢了,对于帮郭太后实现最后的心愿根本于事无补,除非可以走好运去碰到左慈。
    “没想到周丞相居然大驾光临。”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东方朔。”周扬转身一看,不禁讶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周丞相好生见外呀”东方朔笑道,“在下本来就是丹鼎派的弟子,一直都是虚心向上,希望有昭一日能够成为东道掌门,奈何周丞相却对在下如此不赏识。”
    “我什么时候对你不赏识了。”周扬心想,找不到左慈,这东方朔除了令人摸不清底细之外,也算是个人才了,又问道,“听说左慈先生被阁下拦住,而无法前来洛阳找我,可有此事?”
    “这话可真是令在下汗颜。”东方朔苦着脸道,“左慈乃是魏国的通辑犯,他到不了洛阳实属正常之事,又怎么会牵涉到在下呢?”
    “你不是一直想取他而代之的吗?”周扬问道。
    “以前是的,因为左慈不仅是在下的师父,而且还是丹鼎派的掌门人。”东方朔叹道,“可惜他误入崎途,非要与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为伍,最后还在许都殿上刺杀耿纪等朝廷大臣,故而落得被终生通辑的下场,就连敝派也容不得他,只怕天下之大,再无任何一个道观可以容得下他了。”
    不过周扬却没打算和他在这个问题上多作辩解,是非黑白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此趟前来的目的只为找一个幻术高手,能够帮郭太后逃离洛阳,并实现她最后的心愿。
    于是便试探着问道:“如果现在又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东方先生再次回到洛阳,并且为朝廷办事,为丹鼎派扬名立万的话,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尝试呢?”
    东方朔闻言精神一振,道:“周丞相还愿意给在下机会吗?”
    周扬道:“只要东方先生愿意代替为师帮我一个忙,我可以保证,立刻以国家的名义,支持东方先生成为丹鼎派的新掌门人。”
    东方朔喜道:“如今东道群龙无首,每个人都为了成为掌门人而不断与朝廷中人拉笼关系,如果周丞相愿意帮助在下的话,在下愿意为周丞相效犬马之劳。”
    周扬却道:“不过东方先生可先别答应得这么早,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东方朔微笑道:“如果不是事关重大的话,就不需要周丞相亲自前来首阳山了,但是请周丞相相信在下的能力,绝对不会在先师左慈之下。”
    周扬别有深意地道:“这个早在许都殿上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识过了。”
    东方朔自然不会在这个话题上绕圈,直接地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这就去准备一下,即日便前往洛阳为周丞相效命。”
    看来这次首阳山并没有白来,不过周扬心里始终有个疑问。
    左慈的确是对他练太平经产生的这种特殊效应极感兴趣,也答应了要把研究成果告诉他,不久前情报团也刚刚收到了他正前往洛阳来的消息,只是途中遭到了阻拦。
    如果真的如方东朔所说的,确是被魏军阻拦的话,凭左慈的身手想要混入洛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才对。
    而左慈也不像是个言而无信的人,所以东方朔的话仍不可尽信。
    于是周扬即刻下山奔回洛阳,并把在首阳山的情况告诉大家,苏辰则认为不管是左慈还是东方朔,只要能把郭太后送出洛阳就行了。
    数日后,东方朔如约前来。
    司马懿把后宫与洛阳的整个地形图如实奉上,东方朔看了之后,拍胸表示没有问题。
    周扬不禁问道:“东方先生打算如何将郭太后从后宫带出去,并且还能保证在我们将她护送出城之前,不会让人察觉到呢?”
    东方朔道:“在下虽然对易容之术并不精通,但是造一个假人于幕帘之后,而且还让假人稍微会动一动,要瞒过对太后并不关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