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奈何春风不回头 >

第4章

奈何春风不回头-第4章

小说: 奈何春风不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再说啦,要真是如您所愿,咱府就破上点银子,买的可是个天大的名声啊。老爷这步棋下得可真是绝了!将来就是再去到那边府上,谁还敢不敬您三分?”刘大勇谄媚地笑道。

刘有德终于放下心来,笑道:“大勇,赶紧去准备银两吧。”

时至盛夏,人不欲动,仙华宫里也少了些平日里那些得宠的公主妃嫔们要做衣服的指派,更是清静。

安宁公主每日无事也就是伏案描些新的人物花鸟,小时她曾得到宫中名师指点,倒很是不俗。安宁公主的母亲丽妃精通琴棋书画、歌舞诗词,安宁小时也是聪明过人,什么东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可丽妃总说那些是最消磨人意志的东西,从来不肯教她,只让安宁念了点启蒙经文和诗词,便不让安宁再专心于书本。倒是请了宫中最好的师傅来教女儿烹调炖煮、纺织刺绣。这画画是因为宫中绣娘说可以提高刺绣水平,所以才让她学。以前曾有人戏言,莫非将来还要五公主去做裁缝绣娘不成,丽妃只是笑,问得紧了,也只说,这些才是女孩儿家本分。

可自丽妃去后,五公主就没了人教,除了十一王爷愉王爷偶尔还来教她画上几笔,她只能自己闲时琢磨。可就是这样,安宁擅绣的名声却在宫中仍是第一,无论多简单的花,在她手下绣出来总是特别好看,富有生气。所以宫中贵人们做好了衣裳,如果想找些特别的花样,总是来烦她。安宁也不恼,就这么任人使唤。

一个丑陋且孤苦无援的公主,不如此又能怎样呢?

正画着,忽听得门外大声喧哗,还夹些着隐约的女子哭声。青琼好奇,打开门跑出去看,红姑皱了皱眉,青瑶说,我去叫青琼回来,也跟着出了门。

过了好一会儿,两个丫头才挽着手蹦蹦跳跳地跑回来了。

青琼一进门就大声嚷嚷道:“可出大事了,长乐公主要嫁给一个商人了。她不肯,现在正跟皇后哭哭啼啼地找陛下去闹呢。”

“哦?”红姑诧异道:“嫁给商人,这也太不合礼制了吧?况且长乐公主才多大,怕是十五还不到吧?”

青瑶在旁边补充道:“可不是,长乐公主要到年底才满十五呢。听说陛下要钱来新增水军,国库没钱,就找了个姓刘的大商人要钱,可那大商人说,若是要他出钱倒也不难,但是要请陛下嫁一位公主给他家,而且人家说了,要货真价实的公主,不要什么临时册封的公主。现在宫里的长公主全都嫁完了,当然就轮到陛下自己的女儿了,长乐公主最大,所以就轮上她了。”

“可她是皇后的亲生女儿,我想皇后未必同意吧。”红姑说。

“那可没办法了,谁叫皇后这些年管那些妃子管得恁地严?一有怀上的,多半被她做手脚打掉,现在除了几位特别受宠,家中有势力的妃子,谁有孩子?现在剩下的公主年龄可都太小了,总不能嫁个娃娃过去吧?”青琼也不忌讳,就这么直言道。

红姑跺了下脚道:“陛下怎么净拿些公主想办法?唉,作女人的,就是命苦!”

五公主只听着,没有作声。

养心殿。

“不,父王,我可是您跟母后的亲生女儿,我还小,怎么能嫁人呢?还嫁给商人,这是会被人一辈子瞧不起的!”长乐公主小脸憋得通红,跪在吴王的脚下苦苦哀求。

“是啊,陛下,难道您真忍心将我们的女儿嫁给个卑贱的商人吗?”郭皇后也跪下了。

眼看长乐那张满是鼻涕眼泪的脸就要凑上他的龙袍,吴王拂了拂袖子,忙把女儿推开道:“朕也知道委屈长乐了,可有什么办法呢?吴国正是用钱之际,人家只有这样,才肯出钱,朕也是没有办法呀!”

“那你嫁谁也不能嫁我的女儿!”皇后有些赌气地道。

“那你倒说说看,让朕嫁谁?要不,你让你娘家出这笔军饷?”吴王也有些生气了。

“这……”皇后也一时语塞,忽然,她瞧见旁边站着的高公公偷偷伸手对她比了个五,她灵光一闪道:“宫里还有个五公主呀!”

吴王方才想起确实还有位五妹,可他随即又摇了摇头道:“不行,就安宁她那副相貌,怎生嫁人?传出去也令皇家蒙羞。”

此时皇后就象抓住根救命稻草,巧言道:“陛下,您也说就宫中知她貌丑,可外人却无从知晓。只要她进了夫家的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难道还能退回来不成?陛下您可以下旨,在五公主出嫁前让刘家把银钱送来做聘礼,到时即使刘家想退人,可银钱却也不能退了!”

吴王一听倒也有理,轻抚了抚他唇上的小胡子,“若传出去,总不大妥吧?”

皇后见他有些动心了,忙道:“不会传出去的,刘家虽是商贾,但也好面子之人,否则不会提出与我吴国皇室联姻。不管他家多有钱,却不敢和我堂堂大吴一国作对吧?等他发觉真相,也只能认了。况且五公主虽然貌丑,但终归是先王亲女,王室血脉。他一九流商贾之人,能娶到我吴国王室公主,即该满足,岂可贪心?若他真的不识好歹,我大吴正好有个借口,发兵把他家给抄了,到时将他家财产尽数搜来,岂不更妙?”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吴王大喜道:“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反正我大吴永不吃亏!”吴王伸手把皇后扶起道:“那五公主出嫁,皇后还须多多费心,特别是她的相貌,更要想个办法,遮掩一下才好。”

听及此,一旁侍候的高公公躬身答道:“回陛下、皇后娘娘,奴才常听人说,民间有种易容之术,可将面具覆于脸上,掩饰真容,看上去却与真人无异。我大吴地处江南,精巧之物极多,想必也有此能人,陛下皇后何不派人暗中寻访此中高手,为五公主做一面具,即使不能遮掩一世,能遮掩一时也就尽够了。”

“好!”皇后抢着答道,“此事不宜张扬,要不就交给臣妾来办,臣妾父兄皆在礼部为官,此事也是他们份内之事。要不臣妾马上召吾兄入宫,让他私下寻访?”

吴王点了点头。

皇后喜道:“现在就请陛下下诏,为五公主赐婚吧!”

夜深了,冷冷的月光洒在人间,减轻了许多白天的躁热。

满天星斗亮得耀眼,仿佛想夺去月亮的光芒,安宁站在小花园里,仰望明月已经许久了。不知何时,红姑也来到了安宁身后,凝视她的背影。

终于,安宁开口了:“红姑,你来这王宫多少年了?

红姑道:“不觉也已近二十年了。”念及此,红姑想起自己初来王宫时还是个如青瑶般大的小姑娘,可现在早已生出白发,眼添细纹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怎么这么快就消失不见了呢?她一时不由得也想出神了。

过了许久,安宁低声问道:“她们都睡下了么?”

“是,奴婢见她们睡熟了,才过来的。”红姑答道。

安宁转过身,凝视着红姑,郑重地躬身一拜:“红姑,你很好,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娘和对我的照顾。”

红姑眼圈红了,这位五公主虽是她自小带大的,却一直对她不冷不热,虽然从来都是尊敬有加,不曾有过一句斥责怨骂,但也不曾亲近一二,今日之举,倒叫红姑好生感动,她忙扶着安宁,自己拜下去道:“公主,快别如此,奴婢受不起!”

“红姑,你此次要随我出宫么?”安宁问道。

“是,公主。”红姑答道。

安宁点了点头道:“我带你出宫后,一有机会就放你走,你走后有什么打算?”

红姑道:“丽妃娘娘给我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打算找个偏僻的小镇住下,就此平平静静地渡过余生。”

安宁道:“如此最好。现在天下四分五裂,不知哪年哪月才得太平。在这乱世中,能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了。”她顿了一顿才问道:“那青瑶呢?你要带她走吗?”

“是。”红姑道。

“她能甘心吗?”安宁有些怀疑。

红姑恳求地望着安宁道:“公主,青瑶这丫头本性不坏,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成日痴心妄想。她留在宫中,迟早闯出大祸。其实这孩子也是命苦,当年她爹娘在乡下活不下去,想指着她换几个钱,我才引她进宫,本就想着将她养大了与我出宫作伴养老的。公主,无论如何,求您带她出宫。”

安宁道:“嗯,我知道了。不过,若是她执意不肯,生出枝节,却是谁也帮不了她。”

第一卷 第四章 邹改

胖子怕热,有钱的胖子就更怕热。

可现在,胖胖的礼部侍郎郭怀仁国舅却顶着火一般的日头,气喘吁吁地一溜小跑向皇后的寝宫。高公公在宫门前老远就瞧见他,待他近了,笑呵呵地伸手相搀道:“我的国舅爷,您慢点!”

抹一把额头上的汗,郭国舅问道:“皇后娘娘在吗?”

“可巧不在!”高公公笑道:“天太热!皇后呆得憋闷,带着皇子公主去柳荫轩看戏去了。”

“她倒清闲!”郭国舅小声抱怨道:“催我就跟催命符似的,瞧我这一身的汗!好不容易请到个易容的高手,正在宫门外侯着呢!这会子是带进来还是不带进来?”

高公公笑道:“谁叫您姐弟情深,皇后娘娘就是指着您和郭老爷,才能这么清闲。”

“你呀!就剩这张嘴了。”郭国舅也乐了。

高公公指挥着旁边的小太监道:“来人呀,快把一早冰镇的甜西瓜给国舅爷端一盘上来!”

郭国舅摆手道:“不啦,我还是赶去报讯吧。”

“唉呀,我的国舅爷!您就安心在这吃块瓜,歇歇气,消消暑。到了老奴这儿,还要您老跑腿,那老奴可就真该打了。”高公公转头吩咐着:“赶紧去个人禀报皇后娘娘,说娘娘吩咐让国舅爷寻的人已经寻来了,国舅爷正在这候着呢。”

一个小太监应了连忙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工夫,那小太监又跑了回来,气喘吁吁的道:“回公公、国舅爷,皇后正在那儿听戏,陛下也去了,现在听说寻得此人,倒有兴致,让国舅爷领着上柳荫轩显显本事呢。”

郭国舅忙起身,将手中啃了一半的西瓜放下,就要出去带人进来。

高公公一把拉住他道,“国舅爷,不用您老亲自去领了。老奴让这帮小孩子们去就行了。你只说那人叫什么名字?”

“邹改。”郭国舅道。

高公公取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腰牌,递给旁边的小太监道:“拿我的令牌,赶紧去宫门口把人领到这来。”他转头笑道:“国舅爷,您就安心在这儿再吃两片瓜吧。”

郭国舅见此,乐得偷个小懒,心中暗道,这老奴才还真是会办事,怪不得在宫中屹立多年,深得妹子器重。

不一会儿,郭国舅领着邹改来到吴王及皇后面前,跪拜行礼,倒也颇知进退。

吴王看那邹改,高高瘦瘦,四十来岁年纪,几缕细须,头戴方巾,身穿一身半旧的蓝布长袍,提个药箱,一副郎中打扮,看样貌生得倒端正,只是脸色腊黄,倒象副长年有病的样子。不由得心中生疑,不知此人手段怎样,问道:“邹先生,请问你仙乡何处?以何营生?”

那邹改倒并不惶恐,非常镇静地答道:“回陛下,小民乃山野之人,处处为家,不过仗着些小伎俩在江湖中混口饭吃。陛下若是想看看小民的手段,小民不才,愿斗胆一试。”

吴王笑了,心想此人倒甚是乖觉,又够爽快,许是有些真才实料。

郭国舅忙道,“回陛下,邹先生在江湖上人称‘千面郎中’,擅于易容,可是大大的有名。”

吴王点头道:“嗯,那就请邹先生一试。”

“是。”邹改道:“还请陛下指派任意二人协助小民。”

“那就是郭侍郎和……”吴王回身随手指了名小太监道:“你去吧。”

“得罪了。”邹改请那两人站在一起,围着二人转了几个圈,然后回身对吴王禀报道:“小人这就将此位公公改成郭大人的模样。”他将随身的药箱打开,吴王看里面装了各种针具、小刀、小锉子,还有些面团,一些颜料和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

他见邹改先取出一些面团,加些粉末,揉了一会,便糊在那小太监脸上,左一抹、右一擦,拿小刀修了修,然后在那小太监脸上又拿些奇怪工具弄了几下,不多时,他拉着小太监和郭侍郎来到吴王跟前道:“陛下请看。”

吴王一看,不觉一惊,这两张脸几乎一模一样,要不是小太监的身形与郭怀仁相差甚远,倒真如双生子般,他不由得啧啧称奇道:“先生真好手段!”

邹改微微一笑道:“陛下过奖了,此乃临时应急之法,雕虫小技,如见了水,或用手一抹就会露馅。若是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面具,倒要费些工夫了。”

吴王望向皇后,微微颔首。

皇后会意道:“邹先生,本宫有一远房表妹,自幼生得怪病,面目不美,可如今年岁渐长,须当出阁。请问先生能否替她想个办法,遮掩下容貌,不求甚美,但求平凡便已足矣。”公主貌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