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长女 >

第378章

嫡长女-第378章

小说: 嫡长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陇右卫,禁卫军的士兵射杀的是陇右卫!这些士兵,是来救他们的!

“禁卫军是来救我们的!禁卫军是来救我们的!”

金吾卫的士兵,忍不住狂喜喊道。濒死的感觉太强烈了,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时,根本就来不及多想禁卫军是什么人;不管他们是不是谋反,他们只知道,这些人是来救京兆的!

魏延庆看着城外的动作,眉头皱成了一条线,眼神无比复杂,脑中的想法在激烈震动着。

随即,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经平静无波。

“打开城门,与禁卫军一前一后,击杀陇右卫!”

魏延庆一声令下,关得严严实实的京兆城门,被攻城横木撞了数下仍纹丝不动的京兆城门,打开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遗策

有了沈家的禁卫军加入,京兆的战况一下子就变了。

沈家的禁卫军,带着可以装载在战车上的守城弩床,还有勇猛的士兵们,冲向了陇右卫。

没多久,京兆城门打开,魏延庆带着金吾卫士兵,也加入了激战当中。

金吾卫与禁卫军,一前一后击杀着蒋博文的陇右卫,使得蒋博文根本就无招架之力。

在与金吾卫几天的对峙中,陇右卫的士兵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在禁卫军猛烈的攻势下,陇右卫士兵只有一个个倒下的份!

“大王,速退!速退!”盛子衡用盾牌阻挡着射过来的弓箭,靠近蒋博文大叫道。

局势对陇右卫如此不利,别说顺利攻进京兆了,陇右卫士兵能不能存活,都是个大问题。

盛子衡看着那一片红色,觉得双眼生痛。沈家的禁卫军明明已经去了河内道,怎么凭空出现在京兆呢?他真是想不明白!

再说了,沈家是起兵谋反,先前还与朝廷的招讨司开战,和大永早就成为敌人了。沈家怎么能会带兵前来帮助大永呢?

就在战场生死瞬息间,盛子衡闪过了这种种想法。在这样的局势中,他不得不想!

事实上,蒋博文的心中,也和盛子衡一样,有着诸多疑惑。沈家,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也是要争夺京兆吗?!

可是,就算打败了陇右卫,解了京兆之围,金吾卫也不可能会放过沈家。沈家,沈华善,图的是什么?!

他真是想不明白,生死攸关,他选择了退。

“撤!中锋西侧!”蒋博文一声令下,陇右卫士兵也吹响了撤退的号角。陇右卫的中锋军随即快速向西移动,以最快的速度向别山的另一侧退去。

沈则敬骑着战马。跟随着士兵们一起冲锋。他微微眯起了眼,紧紧盯着陇右卫中的那一抹金光,蒋博文的金刀!

金刀玉玺,可为人君。

蒋博文对京兆、对大永是势在必得。可想过背后还有沈家,还有禁卫军?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带着禁卫军出现在这里吧?

沈则敬想起了临出兵的前一晚,父亲沈华善临时改变的决定。原本,沈则敬是要带着禁卫军前去河内道,避开京兆的局势的,没想到就在发兵之前,沈华善匆匆召了他们几个人去,改了出兵的线路。

“敬儿带着神策右军,并虎贲、弓弩军部分士兵。前去京兆救驾;退之和袁焕,带着剩下的虎贲军和神策左军,前去河内道平乱。”

这就是沈华善作出的最后决定,调整了禁卫军的行军线路,将禁卫军一分为二。一去河内道,一往京兆。

沈华善下了调令之后,身在虎贲军的秋梧和沈其两个人,带着如流处的人,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力量,才将禁卫军的动静遮盖住。

沈家的禁卫军的确是去了河内道,是由应南图和袁焕带着去的。这是魏延庆和蒋博文都知道的事情。但他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支禁卫军,统计十余万人,来了京兆。

兵贵神速,更贵出其不意。沈则敬带着禁卫军前来,令陇右卫和金吾卫都意想不到。立刻就改变了局势,逼得蒋博文和陇右卫只能出逃。

到了这个时候,沈则敬和沈则思怎么可能会让蒋博文逃掉?别的都不算,单单就算安北都护府这一笔血海深仇,沈则思就带着兵死追着蒋博文了。

当初安北都护府仅剩的三千士兵。当然也跟随沈则思编进了神策右军。

京兆在激烈交战的时候,岭南道曲江边的院子里,一对祖孙也在猜测着京兆的局势。

摊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巨大的舆图,大永七大道的概貌,都详尽其中。

“想必此时,他们已经在开战了吧。禁卫军与金吾卫相合,蒋博文只能败死。”

沈华善拈了拈白胡须,说出来的话语就是定论,完全没有迟疑。

沈宁却不说话。禁卫军既然去了京兆救驾,蒋博文落败是必然的事情。如果禁卫军与金吾卫联手,都没能定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打败了陇右卫之后呢?禁卫军怎么办?在大永朝廷的眼中,在皇宫主子的眼中,禁卫军和陇右卫没什么差别,都是大永的谋反逆贼。

如果金吾卫对禁卫军开战,那么父亲是战还是不战?战了,那么“诛左氏、清君侧”的名号就成空的了;不战,那么禁卫军会有什么下场?被灭还是被囚?

“禁卫军去了京兆,就是两年。等蒋博文攻下京兆之后,禁卫军再讨伐蒋博文。这样禁卫军就顺遂多了……”

沈宁没有将话说完,语气中却有忧愁和不解。本来,禁卫军没必要落入这么尴尬的境地,如果不是祖父改变行军路线的话。

她一直都没问祖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你心中是否在想,等蒋博文攻下京兆,沈家再讨伐,这样禁卫军就占了大义,沈家就能称霸大永?”

沈华善看了看沈宁的脸色,这样问道。

“是的,孙女深有不解。还请祖父解惑。”沈宁恭敬地说道。

先前她的建议,沈华善也是赞同的,却在发兵之前改变了主意,当中出了什么事情?

“你只见其一,却不知其二。如果不是叶老提醒,祖父也差点犯了错误。诚然,按照你的建议,禁卫军是可以少很多阻滞,沈家的脚步也会提前很多。可是,你想过没有,若是蒋博文攻下京兆,京兆会有什么后果?”

京兆会有什么效果?定是太后、新帝性命不保,大永皇族成员也能幸免,朝臣被俘被囚,京兆动乱,大永灭朝。沈家正好取而代之,不是很顺利吗?

“那你有没有想过,京兆失守,多少朝官没了性命?多少百姓没有性命?就算禁卫军攻下京兆,保不准蒋博文孤注一掷,将京兆屠城!”

沈华善叹了一口气。沈宁这个孙女,既是重生又足够聪慧,只是在这个事情上,局限了。只是想着禁卫军能少走几步,沈家可以顺遂几年,反而只盯着大义旗号、胜利与否,倒忽略了另外的东西。

不怪她,自己尚且如此,怎么能苛求她这么年轻就能想到这些呢?

“沈家起兵,固是已经被逼到了绝路,却也有济世心愿。为了早几步取得天下,弃了京兆几十万百姓,可行吗?就算沈家再有福泽,舍了几十万百姓的人命,怎么能不折损?这天下多的是聪明人,沈家的谋划,你以为没有谁想得透?”

沈华善笑了一声,这样说道。是,沈家是有夺取天下之心,到了这一步,沈华善不怕承认。

袁焕、朱敦实、江成海、杨简锐等人,也想必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但是,沈家却不能为了帝位,弃几十万京兆百姓于不顾,弃京兆数千官员不顾!

“一个朝廷,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所费的钱财所耗的心力,难以估算。若是这数千官员都没了性命,连同他们的家族血脉,都一并灭了,那么大永还有什么?我们沈家还能依靠谁给百姓带来太平?”

沈华善又再说道,脸色因说话激烈而有了潮红。

若不是叶正纯委婉提醒:“别忘了京兆几十万百姓和数千官员。”

沈华善也差点像沈宁一样,犯下了大错误。沈家固然要夺取天下,但此时沈家也一定要就下京兆。

就算沈家的脚步因此迟多几年,沈华善也不觉得有什么。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既然沈家的禁卫军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救下京兆?”

沈华善笑着说道,声音平息,云淡风轻。

这些话语,却像轰轰雷响,敲打在沈宁的心上。祖父所说的这些话,是沈宁之前没有想过的!

她只想着,怎么最快将沈家推上那个位置;她只想着,只要上官皇族灭绝了,那么沈家就无忧无惧了;她只想着,蒋博文非天命所归,沈家讨伐蒋博文轻而易举……

却独独漏了京兆几十万百姓,还有上千官员,这些官员里面,还有卫复礼、邱盛年这样的能吏,她怎么能忘了这一点?!

她认为,蒋博文非天命所归,皆因有五万安北都护府兵的血债,倘若沈家为了得到帝位而置京兆几十万百姓于不顾,沈家和蒋博文又有什么差别?

想到这些,沈宁冷汗渗渗,寒冬腊月,竟然觉得心中有燥热,那是羞愧而起的燥意。

“祖父,孙女错了。”沈宁敛眉说道,话语中有浓浓的自责。最重要的东西,她竟然忘了,若不是有祖父提醒,她还真没想到。

“你没错,算无遗策,那是不可能做到的,祖父也几乎错了。正道直行,虽然不可能时时做到,但能做到的时候,何妨做一做?”

沈华善说道,既是说给沈宁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沈家志在天下,没有狠心肠厉手段,怎么能行?帝位之下,必定是累累的白骨,不管是谁最后问鼎,都避免不了这一点。

但,沈家能救下这几十万京兆百姓,为什么不救?沈家能做到正道直行,为什么不能做?

沈宁顿首,受教了。

而京兆中的沈则思,则带着神策右军,往西侧别山追蒋博文而去。

蒋博文能否带着陇右卫逃脱?未知。

第五百四十二 旧仇

金吾卫和禁卫军前后夹攻,逼得蒋博文只能带着中锋军往西侧遁退,且战且退中,落下了一地的尸体。

沈则思带着神策右军,死死盯着陇右卫队伍中的那一抹金光。谷大祖死亡时的情景如在眼前,还有五万安北都护府的兄弟们,想到这些,沈则思眼中就有刻骨仇恨。

此时蒋博文感觉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在身后一直追个不停。从起兵以来,蒋博文和陇右卫遇到过很多危急的时候,在与关内卫对峙中,也曾数次无比艰难。

却没有一次像这样陷入绝境。

之前的难关他都挺过来了,这一次面对金吾卫和禁卫军的攻击,他还能逃脱吗?蒋博文心里没底。

那身穿红甲的追兵,却越来越近,跑在最后的陇右卫士兵,已经被追上了,瞬间又倒下了。

蒋博文回过头一看,忍不住倒抽了口冷气。金吾卫的凶狠精准,超出他的预料。且不说那些会移动的弩床射杀了多少陇右卫,就说追上来的禁卫军,几乎是一刀就将一个陇右卫劈倒。

蒋博文不由得用力抽了几鞭胯下马,战马飞一般跃了出去,盛子衡等副将,紧紧围绕在他身边,与众多陇右卫士兵护着他出逃。

别山的西侧,是深山迷林,还间有悬崖。只要入了林中,就有一线逃脱的希望。这是蒋博文的打算,也是陇右卫士兵的希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是败兵们一贯的想法。

陇右卫的前锋军,正被金吾卫死死缠住;后卫军则被沈家的金吾卫绊住了,根本就逃不了。只有中锋军,从包围圈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在陇右卫士兵的护卫之下,蒋博文和盛子衡等人,冲进了别山的密林。身后,当然跟着怎么都甩不掉的禁卫军。

追击着陇右卫的沈则思,在见到蒋博文冲进密林之后,感到焦急不已。深山密林最利隐匿。他担心蒋博文会逃脱。

如果蒋博文逃脱,安北那一笔血海深仇怎么报?

那一抹金光在进入密林之后,就消失不见了。蒋博文不是将它扔了,就是将它收起来了。禁卫军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陇右卫士兵尽可能地击灭掉。

陇右卫士兵在奔逃中被击杀,禁卫军在追击中搜寻着蒋博文的下落。到了日将暮之时,逃进别山的五万陇右卫士兵,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

盛子衡都在这一场击杀中没了性命,可是蒋博文却没了踪影!

看来。陇右卫士兵和蒋博文奔逃的方向,是不一致的。陇右卫士兵是在引开禁卫军,好让蒋博文顺利逃脱!

到了日暮时分,大雪簌簌地开始落了。在这样的天气中,在这样的密林中。要找到蒋博文,谈何容易?

沈则思感受着这大雪的冷意,眉头紧皱。蒋博文究竟逃去哪里了?

与此同时,蒋博文正在经历生死时速。这绝对是他一生中所能跑的最快速度,因为他的身后,有两个人正紧紧缀着他。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手上有弩!而且是杀伤力极大的手弩。根本就不需要拉弓就可以将他射杀。

这两个人黑纱罩面,动作却利落无比。也不知他们是何时出现的,他们躲藏在密林中,用手弩将跟在蒋博文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