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董鄂妃 >

第73章

重生董鄂妃-第73章

小说: 重生董鄂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懿温雅笑道:“多谢太后的恩典,这么点小东西,也劳她老人家操心。”

金珠盈盈笑道:“看娘娘说的,荣亲王是太后的心头肉,太后不想着孙儿,还想谁呢?”又向恪嫔福了一福,笑道:“太后叫恪娘娘明儿早膳后,去慈宁宫一趟。”

恪嫔疑惑道:“有什么事?”

金珠黑色的眸子一沉,欲言又止,淑懿会意,因笑道:“金珠姐姐有话只管说,恪妹妹是个实在人,若能早些儿知道明儿太后召她去的用意,也知道该如何孝敬太后啊!”

金珠忖了一刻,笑道:“奴婢也不是十分清楚,只今儿尚方司的嬷嬷来过一趟,仿佛是说恪娘娘宫里夏岚的事!”

恪嫔明白了,只是不知道为何这等小事还值得太后如此劳师动众,淑懿却心头一亮,仿佛豁然开朗,一个绝妙的主意油然而生。

淑懿这里向金珠笑道:“还劳姐姐回去回禀太后一声,就说臣妾明儿亲自去谢太后恩典。”

金珠含笑领命去了,恪嫔望着金珠远去的纤影,对淑懿道:“姐姐明儿也要去慈宁宫?”

淑懿莞尔一笑,道:“是啊,就算是为了你,本宫也要走这一趟。”她凑近恪嫔,低语几句,恪嫔黑水银似的两只眸子豁然一亮,道:“嫔妾竟没有想到这个!”

淑懿点头道:“所以此时你回去,便将那些要命的证据备好了,明儿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一时恪嫔也走了,淑懿这一日见了许多人,说了许多话,没到晚膳时就困倦不堪,顺治今日因要宴请江南进京述职的大员,已经传旨叫淑懿自己用膳了。

云珠受了伤,不能伺候,皎月摆上来一桌子菜,入了冬,各宫里都添了锅子,淑懿面前便摆着一个什锦锅子,又有新鲜的鹿肉鸭胸,几碟碧绿的菜蔬,并一碗白花花热腾腾的阿胶炖猪蹄汤。

淑懿只略动了一两样,便懒怠吃了,皎月再四地劝她多吃点,淑懿执起小银匙子,才要舀一口汤尝尝,只觉腥味扑鼻,顿时恶心欲呕。

皎月皱眉道:“娘娘只吃这点子东西怎么行呢?四阿哥那里……”她说了一半便掩了口,在顺治的默许下,淑懿一直坚持自己给四阿哥喂奶,淑懿没胃口吃饭,连些汤水都未曾喝,怎能有足够的奶水喂他?

皎月凝神想了想,因对淑懿道:“格格若实在吃不下,我去给您熬点参汤来罢,好歹喝一口。”

淑懿也惦着四阿哥,虽然心口里满满的,一点食欲也没有,终究是点了点头,皎月便领命去了。

淑懿这里看着窗外的天色渐渐昏暗,终于乌沉沉地不见一丝儿光亮了。一时皎月端了参汤来,热腾腾的,闻着倒似比往常之味更胜些似的,淑懿便自执了银匙,一口一口地吃起来,淑懿平日最爱参汤熬得热热地吃,可今日这汤,才吃下几口时,还觉得爽快,吃了小半碗时,胸中便似塞满了什么物事似的,胀胀得难受,那股烦恶只愈来愈重,慢慢地再也抵受不了,心口里似涌出一条热线,喉头腥甜,还未等她回过神来,那织金妆缎的袖口上已染上了殷红的鲜血。

☆、98第九十八章 变生不测

皎月正在看着小宫女收拾碗筷;听到动静不对,回头一瞧,不由地就惊呼起来;几个小宫女见她们平日端方高贵的娘娘,唇角上拖着一缕鲜红的血丝;有胆小地已吓得要哭。

云珠的一只手上缠满了白棉布,本是在殿后的两间退步里坐着歇息的;听到这正殿中的声音,三步两脚的奔了过来;一见情形,先跑过来;俯在淑懿脚下,关切道:“娘娘这是怎么了?”

淑懿看见这口血,心里也凉了半截,但她在此事分明之前,不想大肆声张,因强笑道:“不打紧,你们也不要小题大做!”

云珠听了淑懿这话,也醒过了神来,忽然转身,对那些小宫女严厉道:“你们也不必惊慌,娘娘什么事儿也没有,你们出去,不许透露半个字!”说着,给皎月递了个眼色,皎月会意,回身从暖阁的妆奁里,取出些银钱首饰,收拾碗筷的统共三个小宫女,一人打赏二两银子并一只赤金雕浅草纹镯子。

云珠又盯着几个小宫女稚气未脱地脸,道:“方才的事,你们谁也没看到,你们三人里头,不管是谁的嘴不管事,说了出去,叫我听到一点风声,一个一个割你们的舌头!”

小宫女们胆颤心惊地,忙磕头说“不敢”。

一时只剩了淑懿主仆三人,云珠着急道:“总要请个太医来瞧瞧才成,说不得事后咱们多出些银子钱,封了太医的口就是了!”

皎月也赞同,淑懿忖一忖,宫中嫔妃最忌讳的就是生病,只要太医确诊嫔妃有病痛不宜侍寝,那便如打入了冷宫差不多,就怕万一过了病气给皇帝,那龙体安康可是开不得玩笑的!其实如今对淑懿来说,侍寝的事还不是第一位的,她最怕的是,自己身子不济的事传出去,会失去抚育四阿哥的权利。

可是如果不请太医,自己若真有什么恶疾,过给了四阿哥……淑懿坐不住了,沉声道:“那么皎月去宣太医吧!”

皎月走了,淑懿仍是心潮翻涌,在太医院没有个心腹果真是不行的,可是当初阿玛结交的人中,却没有在太医院的,想要慢慢收复,也只得徐而图之,还须要等机会。

不过片刻,皎月便请了太医前来,淑懿一看,直接傻眼了,太医院那么多太医,请谁不行啊,怎么偏偏请了这位皇后娘娘的心腹——孟太医!

孟太医也算医中高手,心思缜密,淑懿的惊诧与失望,虽然在眼底一闪而过,仍然被他捕捉到了,孟太医一拱手,稳然道:“太医院夜里只留了两位当值太医,今儿恰巧林太医晚膳时吃坏了肚子,所以只有臣来替娘娘瞧病了。”

淑懿虽然因为她是皇后的心腹,对他颇有戒心,却又不能显出来,只得暗暗叹息自己运气不好,将细柔的腕子伸出来,任由孟定邦诊脉。

孟太医将一方素帕覆上淑懿腕子,探了半日脉息,沉思一瞬,眉头渐渐皱成了“川”字形,沉吟道:“娘娘今日晚膳都用了什么?”

方才淑懿一口血吐出来,收拾碗碟的小宫女也就没再收拾,都出去了,还有那半碗参汤,此时都搁在桌子上,云珠给孟太医说了一遍,孟定邦挨次看过,默默不语,忽然,他直直地盯着紫檀案出神,云珠眼尖,立时看到了紫檀案上搁着的半碗参汤。

云珠抢上问道:“孟大人,这参汤有什么问题么?”

孟定邦却恍惚了一下,勉强笑道:“没……没什么!”

云珠心里自然就有了数,又问孟定邦道:“那么娘娘因何呕血,孟太医总要给咱们个说法罢!”

孟定邦笑道:“其实是姑姑过虑了,娘娘乃是月子里补品吃得多,体质虚热,才致呕血的,其实毫无妨碍,下官给娘娘开一剂药,疏散疏散也就没事了,今儿的事,臣私心里觉得,过于张扬,对娘娘也无利处,所以娘娘放心,臣绝不会对旁人泄漏一字半句。”

这就有三分要胁的味道了,淑懿哪里肯善罢甘休?冷笑道:“孟大人医术高明,自然会医好本宫的病痛,所以这外不外扬的事,本宫还真不在意!”

其实淑懿也不想张扬出去,但一个太医敢同她讨价还价,她就不能轻易屈从,才要再出言相驳,云珠忽然跪下求道:“娘娘明鉴,孟大人既说管保医好娘娘的病,那便相信孟大人吧,横竖娘娘若有个三长两短,孟大人在太医院混了几十年的人,也该知道轻重!”

淑懿不自禁地就黛眉轻蹙,但云珠既是她的心腹,这个节骨眼儿上突然向她求情,她就不得不给云珠这个面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淑懿还是懂得的。

于是淑懿透了口气,平静道:“好吧,那就请孟太医为本宫开方罢!”心里却盘算着,若是危及性命的急病,孟定邦也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保她无虞,若不是危及性命的急病,横竖明儿可以再请王御医给她瞧,只当是今儿晚上没请到太医罢了。

淑懿点点头,由着孟定邦给她开了药,开方已毕,淑懿又叫打赏了银子,皎月便打起梅花赛雪的猩猩毡帘,送孟定邦出门,孟定邦一只脚才要踏出殿外,忽然转过身来,说道:“臣多嘴一句,娘娘平日居于寝宫,最好多在暖阁歇息。”

淑懿应景儿地道了句谢,看着孟太医出去了。

这里淑懿深深地看了云珠一眼,云珠本是心有七窍的人,立时跪下道:“娘娘,奴婢知道错了,此事说来是奴婢的不是,方才皎月要给娘娘煮参汤,奴婢想着咱们承乾宫虽不缺好人参,却总比不得采苓那日送来的好,便自作主张给娘娘熬了那一支老参。”

“什么……你好大的胆子……”淑懿槌着花梨炕上翻卷的云头,“本宫不是告诉过你了,采苓送来的东西只管搁起来,不要用的么!”

云珠泪落如珠,低头道:“是,是奴婢一时糊涂……”

淑懿怒气满胸,她不是气云珠做错了事,她是气云珠如此固执,竟无视她的嘱咐,淑懿知道云珠自幼孤苦无依,是采苓在她最无靠的时候救了她,可是宫中世事纷纭,一个不小心,便会万劫不复,若是往后再有这样的闪失,又不知会置她于什么样的危险境地。

淑懿闭目半日,云珠的忠心她自是有数,但是不想个法子予以惩诫,也是不成,淑懿双眸中闪着锐利的光,“从今儿起,每日抄一遍《道德经》,去去你的执着。”淑懿一转念,又想起来一事,问道,“你是如何知道那参汤有问题的?”

云珠只得如实回道:“方才奴婢瞧孟太医瞧着参汤时的神色,觉着不妥,所以……况且那时采苓曾无意中跟奴婢提起过,她兄长给她的人参,她分了一半给孟太医,那百年的老参并不易得,想必孟太医也猜出娘娘服用的人参,应是采苓拿来的。”

原来孟太医是想护着采苓,这倒让淑懿放了大半的心,如果是这样,那么孟定邦是决不会让自己有事的。

淑懿心乱如麻,懒懒向后一躺,低声道:“你先下去吧,本宫想静一静。”

半夜里就听到庭中扑簌簌落雪的声音,淑懿翻来覆去的只是睡不安稳,心里还想着明儿清晨,到慈宁宫见了孝庄,该怎样把话说得更好。

不觉东方既白,那晨曦映着地下的雪光,天倒亮得更早了。淑懿早早便招呼皎月来伏侍更衣,云珠伤了手,又兼昨日的参汤之事,脸上便有些讪讪的。

淑懿微笑道:“罢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也不必总将此事放在心上。”云珠知道淑懿不是爱与下人斤斤计较的,心下一宽,仍旧如往常一般做事去了。

出了承乾宫,淑懿只觉一场好雪,使天地豁然一朗,心情也好了许多。

慈宁宫的红白梅花已经打了骨朵,今年又新植了几十株绿萼梅,仙姿玉貌,那寒梅在风雪中更显精神。

殿里早拢上了火龙地炕,又烧着五六只炭盆,踏进殿来,和暖气息向脸上一拂,里面又夹着百合薰香的味道。

淑懿向孝庄请了安,鼻尖嗅了嗅,笑道:“这百合香好闻得很,倒比咱们常用的香多了些清新之气!”

孝庄点着淑懿,笑道:“你这鼻子倒是灵,这百合香是岭南贡进来的,他们那里的金银铜钱,绫罗绸缎,乃至这些香料器皿,都是学的咱们这边,却比咱们做得更精致。”

淑懿笑道:“原来如此,怪道臣妾一进来,就闻见一股清香呢,又不似家常香料散出来的那种香饼儿,香袋儿的香。”

孝庄因招淑懿坐下,与她说了半日香料的事,哪些香可以宁神安心,哪些香可以清热去燥,哪些香不可放于幼儿室内,又与淑懿讲了许多育儿之道。淑懿心想,这位太后真真是绮罗从中养大的,天上地下,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一时听得外头小宫女的通传,原来是恪嫔到了。孝庄这才敛了神气,宣恪嫔进来。

恪嫔今日穿了一件烟白仙纹绫宫装,如瀑青丝盘成乌油油的发髻,只簪了几朵宝蓝珠花并两支翠玉钗。

孝庄不由语重心长道:“虽说哀家崇尚节俭,可你们到底是年轻孩子,鲜亮点儿的衣裳还是要穿的。”

☆、99第九十九章 各怀鬼胎

恪嫔淡淡一笑;婉然道:“臣妾素日穿得还算讲究,只是近来臣妾深悔自己未能约束宫人,以致出了这样的大事;还使大格格濒于险境,心中实在愧疚;故而穿了素净的衣裳来见太后。”

孝庄端起粉彩云龙捧寿的盖碗,喝了一口茶;道:“这也怨不得你,夏岚也是才到你宫里去的;你既提到她了,今日哀家找你来;也就是想问问她的事!”

恪嫔仰头答道:“夏岚不是已然在尚方司畏罪自尽了么?”

孝庄拔弄着手上的白玉福寿护甲,清淡道:“人是已然伏法了,只是夏岚是谋害主上在先,畏罪自戕在后,任何一条罪过,都足够扔到乱葬岗的,可是她家本是世代包衣,她既是你咸福宫的人,若是你这个一宫主位应允,倒也可以格外开恩,许她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