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田园小记 >

第3章

田园小记-第3章

小说: 田园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大牛照例去卖筐子,宝儿没再跟着去。因为她惊奇的发现自己种的红薯发芽了,她用废弃的竹条在红薯边上围了一圈,她怕有狗、鸡什么动物毁了她的宝贝。

临近晌午,大牛又早早的收工了,下午带着一家人上山砍竹子。路上,大牛有些担忧的说道:“今天在集市上,我看到有几家卖筐子的,跟咱家的很像,卖的也比咱家便宜。虽然筐子是卖完了,我担心这样下去,咱家的生意会被抢去。”大牛现在遇事已是很习惯的问问宝儿的看法。

宝儿自是能够预料到,但是她已经想好对策,前世的筐子种类那么多,随便模仿几样就够轰动的了,她第一次去卖筐子的时候就说了王氏的筐子绝对保证质量。她要做一个王氏的品牌,模仿的人再多,却无法撼动王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畅想,俗话说水滴石穿,虽然她现在做的是小买卖,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她相信一定会成功。

“阿爹,别担心。办法总会想出来的,这改良版筐子不也是想出来的么?”宝儿轻松的说道。

“是!”王大牛对女儿很是信任。

“对了,阿爹,咱们村可有河?”

“有啊!前面山脚就有一条小河。”王大牛指了指前面的山。

“那河里可有鱼啊?”宝儿一阵窃喜。

“可不就有么,其实咱村这小河是很多的,这鱼也不少,但是这鱼难抓啊!那得运气好才能逮着一条。”

宝儿听这话灵光一闪。

待大牛、玉芬砍竹子去了,宝儿带着虎子去小河边转悠。观察了地形,这小河确实小的很,水流很清澈也很湍急,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泛起阵阵白浪,像抖动的白沙,显得可爱、灵动。隐约可见鱼儿在水中窜动的身影。宝儿看到这画面,脑海中浮现了四个字,有肉吃了!

第四章 吃鱼

这天回到家,宝儿就用碳在地上画了前世装鱼的兜儿,兜儿下身扁平,底边稍有弧度,从底面向上三分之二处收拢成圆口,再往上延伸出去,。她想了想,又擦掉,改成敞口的。让水流尽可能多的流过兜口。

“阿爹,你看看,你能编出来不”说着侧身向身边忙碌的大牛询问道。

大牛放下手中的活计,看了看“这啥东西哩?”

“阿爹,我今天跟虎子去小河边玩,看到水里有鱼,我想着这水流这么急,编一个这样的竹兜儿放在水里,拿绳子拴住,顺着水流,那小鱼不就进兜儿了!”宝儿解释道。

“这样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牛顿了顿,仔细看了看“别说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阿爹,你就放心编出来吧!咱晚上就能吃鱼了!”

“好嘞!”

待大牛编好一个鱼兜儿后,宝儿兴冲冲地带着小虎子奔向河边,“宝儿,注意安全!”远远传来玉芬的叮嘱。

这宝儿啥时候变样儿了,以往是呆在家,门都不出,如今可劲儿往外跑。玉芬摇摇头,关上门,拿着柴刀帮大牛一起划竹条子。

到了小河边,宝儿在鱼兜儿口栓好绳子,把鱼兜儿抛向河里,绳子一头系在树上。现在就等鱼儿们上钩了,宝儿望了望远处的山,古代不像现代环境破坏、生态污染。估计里面的宝贝不少。虽然玉芬再三嘱咐过,但是宝贝的诱惑更大一些,而且宝儿压根也不相信里面有危险。

“虎子,咱上山去瞅瞅吧!”宝儿看天色尚早,进去转一圈,应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可是阿娘说上面有坏人。”虎子连忙说道。

“不会的,坏人都种地去了,你看阿爹、阿娘以前这时候不也去种地去了么!走吧!咱去一会儿就回来。”

虎子挠了挠脑袋,看了看阿姐,满脸信任,小鸡啄米似得点点头。

宝儿牵着虎子开始向大山深处走去,这古代的大自然就是丰富,树木不仅种类繁多,估计年代也很久远,这有的树干得要两三个人才能抱得过来。还有很多花,叫不出名字,但是很美很香,每个女生都有爱花的天性,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宝儿忍不住去摸一摸,闻一闻。

“咦~这不是···”宝儿激动的蹲下身,在扒开草丛,红红的果实映入眼帘,果然,这是野地瓜,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满山找,甜甜的软软的,很好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浆果,宝儿前世生在南方,而这果子产自东南部。这野地瓜耐寒、耐旱、耐水湿,即使长在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似锦,绿叶如荫。而且它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茎蔓柔软而坚韧,是编筐子的好原料。

宝儿立马摘了一颗,掐掉顶端的蒂,揩了揩土,直接扔进嘴里,由于没洗干净,捎带点泥腥味,但味道却是美味。宝儿自是不忘身边的弟弟,又摘了一颗,揩干净,扔进虎子的嘴里。虎子小嘴动了两下,眼睛立马眯成一条缝,连赞好吃好吃。

宝儿教虎子摘的时候,要轻一些,否则会捏烂,要连着蒂一起摘,这样保存时间长。这山上没人来过,各种植物自成一派,怎么舒坦怎么长,扒开这绿油油的野地瓜藤,伏地长着连串成堆的野地瓜,而且颗颗饱满,粒粒通红,好不惹人爱。

宝儿将衣服兜起来,将野地瓜放了进去,虎子也学样做好。不一会儿,姐弟俩都装满了。

宝儿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可以下山了。

两人回到小河边,宝儿把绳子从树上解下来,将鱼兜儿往岸边拉。她一只手拿着衣角兜着野地瓜,一手拉绳,还真有点吃力。拉近一看,鱼还真不少。

姐弟俩欢欢喜喜踏上了回家路。路上不少人看着宝儿手里的鱼兜儿很是奇怪,纷纷询问,“宝丫头,这啥东西哩?”

“这是鱼哩!”宝儿要的就是这效果,这是免费给咱家筐子打广告。

“真是鱼哩!这都是你捉的?”来人看看,惊叹的问道。

“是我跟虎子一起捉的哩!多亏阿爹做的鱼兜儿呢~”宝儿笑笑,含糊的回答道。

路人七嘴八舌,宝儿几乎都不认识,来这里除了爹、娘、虎子,还有那天在集市卖筐子时见的几个人。宝儿几乎是连隔壁的狗蛋都不认识。

回到家,宝儿拿出战果。惹得大牛、玉芬又是一阵惊讶。

“闺女,这是你捉的?”夫妻俩眼睛也不眨的看着宝儿,这就是身手敏捷的年轻人都很难捉到,这宝儿才九岁的小丫头是咋办到的,玉芬疑惑得接过宝儿手中的鱼兜儿。

“这还不是阿爹筐子的功劳。”宝儿将捉鱼的过程给两人说了,也将野地瓜介绍了一番。

玉芬将鱼装在木盆里,把野地瓜清洗干净,用瓷钵装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小虎子一个接一个往嘴里塞,“好吃,好吃。”

宝儿看着虎子,笑笑。见大牛、玉芬也是一脸满足,拿着野地瓜小口小口的咬着,拿的也是小个的,把大个的都递给宝儿和虎子。宝儿一阵感叹,家里穷,哪能吃上水果,这几个野果子已是让他们满足极了。

“阿爹,等会你多编几个鱼兜儿吧!明天拿去集市卖。”宝儿没有忘记正事。

“好嘞!”大牛现在是对女儿的话深信不疑。

“阿爹,明天咱鱼兜儿卖10文吧!”

“啊~咋卖这么贵呢!”

“阿爹,这兜儿可是能逮着鱼哩!”宝儿朝木盆努了努嘴。

“阿爹,咱们村有多少人能吃得上肉啊!就是这鱼肉也得费半天劲才能逮着一条。路上回来乡里相亲的都看着,眼红着呢!你就放心吧!这筐子就是再贵也有人买,但是都是些认识的相亲们,咱们小赚点就可以了,价也别抬太高。”宝儿分析道。

“听咱闺女的,办法是闺女想出来的,就是再为别人着想,咱也得吃饭不是。”玉芬维护道。

“闺女,晚上鱼想怎么吃,阿娘给你做。”

“大鱼烧汤吧!小鱼就用粉裹裹在炤上烤干,那个香啊!”宝儿本来想吃红烧的,可惜家里没啥作料,做出来也不好吃。

“好嘞!”玉芬虽说是第一次听这鱼干的做法,但是听宝儿这么描述,感觉还挺不错。

晚饭主食依然是玉米饼子,还有熬得雪白的鱼汤,鱼汤里飘着几根野菜,烤的干干的小鱼儿,裹着玉米粉,金黄金黄的,看上去还挺丰盛。这是宝儿来到这里吃的第一顿荤,鱼汤味道有点腥,小鱼干儿咸咸脆脆,味道也很平淡。但是一家人吃的都很开心,宝儿也觉得特满足,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更幸福呢!

饭后,一家人在院子里编鱼兜儿,大牛负责编兜儿,玉芬划竹条子,宝儿则将竹条子需要弄弯的地方用火烤烤,弯曲成型。小虎子蹦蹦跳跳也想帮忙,但是竹条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便被勒令在一旁,虎子撅着小嘴不依。

宝儿立马安慰道:“虎子,来给阿姐看火,火小了就扔快柴火进去。”

“哎!”虎子立马露出小门牙,眼睛眯成一条缝,煞是可爱。

蝉鸣声、哇叫声、划竹条的哗哗声、一家人的欢笑声,在小小的院子里汇成一曲美妙的曲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五章 邻居

第二日,大牛早早的去了集市,果然如宝儿所说,鱼兜儿被一抢而光,还有不少人纷纷预订,尽管鱼兜儿卖的贵,但人们也是知道这价值。不仅如此,买筐子的人也没减少,似乎一点也没受到仿制品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个人旁敲侧击,想问出这筐子和鱼兜儿的做法,大牛可不傻,一个字都没透露,再说宝儿再三叮嘱过。

家家户户房顶上开始炊烟袅袅,在这青山绿水中,宝儿看来可算是人间仙境了。

门外传来了说话声,应该是阿爹回来了吧!宝儿连忙走出门外,只见大牛笑嘻嘻的跟身旁的人在聊些什么,“哟,宝丫头咋出来了。”身边的男人看着跟大牛差不多岁数,有些消瘦,脸色也不是很好,有些焦急,还是硬挤出一些笑容。

“叔儿好。”宝儿硬着头皮叫道,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但是叫叔是肯定没错的。

“哎~好。”

“甭客气了,进屋说话。”大牛说着招呼进门。

“叔儿,狗蛋呢!狗蛋怎么没来。”虎子问讯出来。

原来是狗蛋的阿爹啊!宝儿吐了吐舌头,暗自庆幸。

“狗蛋生病了,这不···我···”狗蛋他爹支支吾吾。

“李二兄弟来了,饭刚做好,一起吃吧!”玉芬端着一碗笋从厨房出来。

“不了不了,狗蛋和他娘还在家等着呢!”说着连连摆手。

大牛看了看玉芬,又看了看宝儿。把狗蛋爹拉出门外,两人不知道说了些啥。

过了一会,大牛一个人推门进来,玉芬已经摆好碗筷。

“阿爹,快吃饭了”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些沉默。

“他娘,宝儿,我把今天赚的钱都给狗蛋他爹了。”大牛低着头,捧着碗。

“是不是狗蛋出啥事儿了?”玉芬连忙问道,宝儿也投去关切的目光。

“狗蛋得病了,听着还挺严重,李二狗家没钱看病,可孩子···这不···我···。”

“阿爹,你别自责,虽然咱家急着用钱,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狗蛋的命要紧,钱咱再赚就是了。”宝儿安慰道。

“哎~”大牛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要不给狗蛋家送点嫩竹子去?再送点面粉吧!”玉芬看看闺女,咬了咬牙。想想以前自家揭不开锅的时候,狗蛋家的没少帮衬过。狗蛋儿这一病,家里估计揭不开锅了吧!

饭后,一家人决定先去趟狗蛋家再上山。

狗蛋家跟宝儿家就一条田埂之隔,“狗蛋爹,”大牛推开柴门。

只见院子里堆满了柴火,几个还未编好的筐子。“宝儿家的咋来了,”一个女人从屋里走出来,高高瘦瘦,让宝儿想起了课文里的祥林嫂,女人悲伤的表情中闪过一丝慌乱。

“婶儿,咱们给狗蛋送点吃的。这是嫩竹儿,很好吃的。用水煮煮、放点盐,味道比野菜好多了。还有这些白面儿,给狗蛋儿弟弟做点糊糊,容易消化。”宝儿接过玉芬背篓里的东西,简单介绍一番,塞到狗蛋娘手里,想缓解这妇人紧张的情绪,也表明他们没有恶意。

“谢···谢谢。”狗蛋娘果真送了一口气,心想,上午借的钱,不会下午就来要吧!同时惊讶宝丫头咋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

“孩子咋样了,请大夫了么?”玉芬拉着狗蛋娘的手,宽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了。”

“请了,中午那会儿就请了,说是感染了风寒,开了点药,这不,吃好刚睡下。”

“那好,我们就不进去看了。让孩子休息,我们也上山干活去了。”

告别了狗蛋一家,宝儿家就往山上走去。

“阿爹,要不咱跟狗蛋儿家的合作吧!”

“合作?”大牛不解的问道。

“咱把方法告诉李二叔,但是编的筐子得归咱,且质量要过关。”宝儿边走边望望那片竹林,那就是她的希望。

“卖给咱?”大牛浓眉紧皱

“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