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鸣飞。你来到这里,就像到自己家里一样。千万不要客气。”
“嗯。”钟端一边咀嚼,一边点头。并在咽下饭菜的瞬间问,“大河书社地经营和动转。还算顺利吧?”
“基本顺利,只是几个月前。被人举报,巡营处的稽查兵去搜查了一次。”青霞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样,很认真地回答张钟端。
“哦?”张钟端立即凝固了进食的所有动作,欢快的表情突然严峻起来。
“没有!”青霞立即解释说,“鸣飞你别担心,这事早已经过去了。再说了,举报人是真对我刘青霞的。”
“哦?真对你?你的身份暴露了?”张钟端的表情越严峻。
“非也!”青霞看到钟端如此担心自己,心里立时有春风轻轻拂过的感觉,便微笑着解释说,“是刘氏族人举报地,因为我支持大哥巨银,让他与洋人竞标新煤矿的事情。”
“哦?怎么样,你大哥他中标了吗?”张钟端凝固地一切动作,立时缓和了。
“有我的二百万两巨银地支持,当然中标了!”青霞一脸的自豪。
“那刘氏族人举报书社地事呢?最后怎样了?”钟端急切地咀嚼嘴里的饭食问。
“可事情巧得很呢,他们正好举报给锦公地弟弟干公。干公在火急之中给我们通了信,所有书籍和刊物全部转移出去了,巡营兵也只是胡乱搜一下。我呢,事后又用一千两银子,打了巡防营的柴德贵统领。”
“哦。”张钟端进食的表情,像欢快的春水一样,喘急地流动着,并抬头望着青霞问,“你亲自去的?”
“嗯,带淑女一块去的。”青霞如实说。
正进食的津津有味的张钟端,一听说青霞亲自到巡防营的统领处,为大河书社开脱送银之事,又一次凝固了正在吃饭的所有动作和表情,并面有愠色地瞪着青霞。好一会儿,他才艰难地将嘴里的饭食咽下去,“啪”的一下,把筷子重重地扔在餐桌上,很生气地背过脸去。
青霞正说的兴奋,她本来是抱着被钟端称赞的心情。可现在,却见钟端无故生气,心情立时陷入了孤冷之中,小心地问:“怎么一钟端,我不应该这样做吗?”
张钟端唉地叹息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从日本回国的时候,我一再叮嘱你,千万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试想一下青霞,如果你的身份暴露了,那你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将成了别人的了。刘氏族人为什么千方百计欺凌你和鼎元,还不是因为财产,刘氏族人为什么举报你,还不是因为财产,你万一暴露了身份,那不正趁了刘氏族人的心意吗?我这样说你,你不要以为我张钟端阻止你革命。其实,我是让你更好地革命。你仔细思想一下青霞,如果没有你的钱财支持,你大哥能夺得煤矿的竞标权吗?如果不是你的钱财支持,我们同盟会河南支部,能这么顺利地成立并运行吗?如果你没有钱财,能创办华英女校吗?能为中国培养这么多思想进步的女学生吗?这些可都是你青霞的功劳,是你的钱财的功劳。干革命呀,有多种方式,并不是都要与敌人面对面的去战斗,你要明白自己的革命方式:你的革命方式就是,把手里的生意打理好,嫌更多的银子,用更多的钱财去支持革命,这就是你最大的革命方式……”
张钟端的一番激昂言词,如一阵阵革命的巨烈战鼓一样,将青霞的身心,震撼的轰轰隆隆作响。她激动地喘息了一会,稳了稳激动不已的神情。但一想到进入腊月要回开封时,她便望着张钟端,缓慢而热烈地说:“鸣飞,腊月将至,我要回开封忙碌年终帐务汇总。天一晴即起程回去。待春节过去,我再把北方的生意打理一遍,立刻返回。这里的厨佣是南京本地人,可她只负责餐饮,我把秋红给你留下,也好照顾的起居……”
“全不用,如果不怕我趁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偷卖了这处宅院,那除了我,你一个人也不用留下,其中也包括厨佣。”钟端笑着说。
“为什么?这怎么行呢!没人照顾你的起居我可不放心。”青霞以为张钟端给她开玩笑,但她看张钟端郑重的表情,方知他是郑重的表情。
“为什么?我问你青霞,我知道我最喜欢的仆人是谁吗?你知道他是男是女吗?”
“不知道,那她是谁呀?肯定是千庄仑子吧?”青霞的心里,一阵苦涩。
“非也,我告诉你,我最喜欢的仆人,也是对我最忠实的仆人,就是我自己。我最喜欢自己照顾自己了。”钟端大笑。
“哦。”青霞释然,微微一笑,静静地望着张钟端。
“还有呀青霞,你腊月回开封后,暗暗与李锦公接头,传我的话,我们必顺抓紧时间和精力,把我们的同盟会的精神,向官府和兵营里渗透,把更多官府的兵营里的人,给争取到我们这边来。因为这样,清政府内部有什么变动,我们才可以事先得知,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说我们以后举事的时候,官府和兵营里的武装力量,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说刘氏族人举报大河书社暗地里从事革命活动一事,若不是锦公的弟弟提前报信,恐怕我们辛辛苦苦,历尽磨难所成立起来的同盟会河南支部,早已遭受劫难了。所以说,你这次一回到开封,就立即秘密去见李锦公,把我刚才说的这番话给捎到……”
“何用秘密,我光明正大的到大河书社找他便是,因为那大河书社是我刘青霞的房产,这房东察看自己的房产,难道说也犯了大清的律法了吗?”青霞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地说。
张钟端的脸色,立时又凝重起来,他嗔怪地看了青霞一眼,神情严肃地说:“小心无大碍,你如果以后还是很暴露地与李锦公接触,那我刚才所说的话,岂不是白话了吗?”
青霞的心里,又掀起了巨大的感动和温暖。钟端每一句关心她的话,都像寒冬里的炭火一样,都像春风一样,温暖着她。自丈夫刘耀德离世之后,她第一次感到了在这个世界了,来自于异性的关心和体贴。
第125章:起程赴湖北,途经算
足地照耀着白皑皑的银色世界。中午时分,房顶上的积雪,开始融化,雪水滴滴答答的顺着瓦槽,下滩似的流下来,呼呼啦啦的流向地面,立时溅起了无数个在这个季节让人讨厌的水花。可下午的申时一过,天边的太阳,似乎被裹上了一层冰,突然之间便失去了温度。地面上的气温,便骤然下降。那些正顺着瓦槽流淌的雪水,立时被凝固在房檐下,凝固成了一排排、一溜溜的透明冰锥。
青霞在南京,在盼望之中,等待了钟端两个多月,现在,终于等到了钟端,可青霞,却要踏着冰天雪路,起程回开封了。因为今天已是腊月初二,如果再不动身,青霞担心那些提前赶到开封报年帐的掌柜和帐房们,等待的焦急。
鼎元踏着光滑而僵硬的地面,欢快地在院子里跳跃着。尽管他的小脸,被冻的通红通红的,可年幼的他,因为心中巨大而强烈的高兴,便哭闹着,拒绝任何人的劝说和阻拦,一个人跑到冰冷的院子里,来泄身体里的欢悦。因为佣人早在降雪的时候,便不停打扫的缘故,所以,青砖曼地地面上,已看不到丝毫的雪痕。
鼎元知道,马上要回老家了,尽管对于孩子说来,只要有母亲的地方,哪里都是家。可现在,鼎元一听说要回淑女姨经常念叨的那个真正地家。他仍然表现出了比平时多几倍的兴奋和欢喜。
为了泄这种高兴和欢喜,鼎元忘我地挥舞幼稚的四肢,尽情地跳跃着,嘴里仍然念念有词地唱着淑女教给他的歌谣。因为自钟端叔叔来了之后,他一唱《小花孩》的歌谣,钟端叔叔和众人便忍不住似的大笑他,所以,七岁的他,竟然也有了隐隐约约的自尊。尽管他自内心的喜欢唱《小花孩》,但他为了不引起钟端叔叔和众人的大笑。便改唱起了《小花妮》:“小花妮。爱漂亮,她有两件花衣裳。一件布衫没有领儿,袖子就有八尺长;一件裤子没有腰儿。裤裆不知有多长……”
此时此刻,鼎元仗着庞阔地大院子里空无一人,便又毫无顾及地唱起了他最爱地《小花孩》歌谣:“小花孩,骑花马,花马不动花鞭打。一鞭打到岳父家。岳父温酒俺坐下,隔着竹帘看见她,樱桃口。白玉牙,大红头绳把辫扎。回家对俺爹妈说。看个吉日娶了她。过了三年或五载,给俺生个胖娃娃。她抱抱。我抱抱,俺的娃娃再笑笑……”
鼎元每次唱起这歌谣。都会很陶醉,他唱着唱着,仿佛看到了自己已经长成了大人,真的在锣鼓喧天之中娶了花媳妇。并且,他娶地花媳妇就是他春草姑姑家的二妮。
儿童的心境,永远都比大人们的心境多姿多彩,永远都比大人们的心境美妙神奇,永远都比大人们地心境快乐欢愉,永远都比大人们的心境简单纯。鼎元因为回家,因为将要见到春草姑姑家的二妮了,便只顾着在院子里陶醉幻想。而青霞地心里,在她走出房门的一刹那,在她牵上鼎元那被冻得冰红地小手时,在她一步一步向大门走去的步伐,无可奈何地心里,就像冰冷雪地的冬天一样,就像房檐上地冰锥一样,僵硬而……,
青霞牵着鼎元的手,只顾朝大门走去,她的身后,跟着淑女、秋红和南京金茂典掌柜派过来送她们的伙计。青霞不敢回头看,她怕看到钟端送她的目光。周掌柜临时给她派过来守院的两个门佣,在她没走到大门口时,早已经恭敬地把打开。
青霞心情寞然地跨出大门,将要登车的时候,才突然转身,准备与跟随在她身后送行的张钟端告别,她却惊诧地现,钟端竟然提着他来的皮箱,走在淑女和秋红的前边,紧紧跟在她的身后。
青霞惊诧:“鸣飞,你这是……提着皮箱做什么?”
钟端、淑女和秋红。同时大笑起来。钟端走近马车。将手中地皮箱放在马车上。说:“提着皮箱送你们上车呀!看着你们登车离开。直到你们在我地视线里消失。”
“送我们何用提皮箱?”青霞地心里。立时有了不祥地预感。她求助似地望着淑女和秋红。而淑女只是诡秘地冲她眨眼睛。
钟端见青霞地脸色大变。立即收起笑容。郑重地说:“你们回开封。把我一个人给孤零零地丢在这里。所以。我趁送你们地机会。也准备跟在你们身后。拽着你们地衣衫回开封。”
“回开封?这怎么能行!”青霞既惊喜又担心。
“有什么不行地?张钟端不能回开封。难道说刘夫人地家人也不能回开封吗?再说了。这才刚刚见到鼎元。就要分开。在这冰冷地南京。我实在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春节。除非……”张钟端说着。放下皮箱。猛然抱起地上地鼎元。亲昵地说。“除非把鼎元留下来陪我。我便不跟随你们回开封。”
鼎元立时惊恐地脸然大变。他“嗷”地一声。挣脱钟端地怀抱。大叫着扑向青霞:“不啊妈妈!鼎元也要回师古堂!”
青霞这才恍然大悟,也猛然现,钟端早已换上她为他添置的绸缎长袍。常言说:人是衣,马是鞍。钟端穿上这件华贵的长袍,除了威仪俊雅之外,倒也掌柜气十足,一副地地道道的高门深宅的家人气派。尽管青霞与钟端没有乘坐一辆马车,但她的心里。始终都沉浸在巨大而无际的幸福之中。她甚至感到恐慌,总觉得这幸福生活来得太容易了,甚至有点如梦如幻地不真实。比如说自己支持了大哥二百万两白银之后,刘氏族人虽说在暗中举报大河书社没有得呈之后,并没有再另生事端;比如说,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成员一再壮大;比如说,与自己敬佩的张钟端在一起……
这些都太美好了,所有美好都随着张钟端的到来,都随着张钟端也她一起回开封,而变得更加美好了。美好得不踏实。总担心是一场梦。担心梦醒之后,这一切会随着梦醒而瞬间消失。
回到开封之后,青霞忙于年底帐务。
而张钟端。则以青霞驻南京商行的经纪人身份,居住在刘家老营楼里。并趁着春节将至,官府巡防营松懈的大好机会,立即与李锦公、刘醒吾、和已从日本回国的刘积学、罗殿卿等革命党人,秘密召集在开封的同盟会员聚议。商量如何壮大革命队伍,怎么安全而快速地把同盟会的革命精神,向官府及兵营里的开明人士渗透。
李干公一听说要争取兵营里地开明人士。立即站起来,自信地表示。他能把巡防营地稽查队长张小顺那个不识字的浑人给争取过来。
刘醒吾一听说李干公要争取张小顺,立时想起了张小顺带人来搜查。自己给了他一部《金瓶梅》的事,便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李干公见刘醒吾听到张小顺地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