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遗孀 >

第29章

遗孀-第29章

小说: 遗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经过一个叫歇马营地村庄时。耀德忽然兴致所至。便兴奋地讲起了歇马营这个村名地来历:说岳飞率军北上、收复失地时。夜里做了一个怪异地梦——梦见两条狗面对面地坐着说话。醒后。梦仍然清醒可忆。记忆清晰。岳飞奇怪。便让人觅一深资相士解梦。相士说。两条狗面对而言。乃是“狱”字。并分析解梦说。岳飞最近可能有牢狱之灾。果不其然。相士地话音刚落。春桧招岳飞急速回京地书信。便一封接一封地火急而至。岳飞无奈。只得搬兵回京。回京途中在此安营扎寨。因为秦桧催地急。一些残﹑伤﹑老﹑弱兵们无法随军。岳飞就将他们留在此地休养慢行。并派了一队健壮士兵留守侍候他们。就这样。经过世世代代地生息繁衍。就形成了现在地歇马营村庄。而岳飞呢。回京便锒铛入狱。蒙冤而死。应验了两条狗面对而言地梦境了。
    “哦。”青霞为岳飞地冤死而脸色潸然。随口而问:“这个村里地人都姓岳吧?”
    “哈哈哈……!如此说来。岳父大人在广西任抚府。那全广西地人都姓马了?”耀德听了青霞如几岁小孩子似地问话。禁不住仰天大笑。他怎么也没想到。饱读诗书又聪慧睿智地青霞竟然提出这样幼稚如孩童地问题。
    青霞自知失口。坦然而自嘲地笑。随行地所有人。便也一齐大笑起来。
    “走。”众人地笑声中。刘耀德自信地一挥手。向北一指。尊傲自豪地对青霞说:“过了前边地贾路河就是朱仙镇。朱仙镇有更好玩地人文景观。朱仙镇有更好玩地人文景观。特别是岳飞庙。”
第43章:途经朱仙镇,青霞拜英

           朱仙镇,位于开封右畔,谓中原文化古镇,因傍贾鲁河,从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的商业也因此迅速繁荣起来。因地处水陆要冲,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高埠重镇。
    相传,战国时,这里出了一个名人,姓朱名亥,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因协信陵君窃符救赵、刺杀春秦王、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故后人把朱亥的故里命名为朱仙镇。
    但另一种传说是,朱仙镇原名是叫住仙镇,因为明朝皇帝朱元章下来私访体察民情时,曾路过朱仙镇,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又加上“朱”和“住”是谐音,随就将住仙镇改成了朱仙镇,目的是让自家的姓氏沾沾仙气。
    朱仙镇,地处交通要道,是尉氏进入开封的必经之路。
    一路之上,耀德用炫耀的口气告诉青霞,在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中,朱仙镇是之最。青霞一听,坐在车里的她不禁又与淑女相视捂嘴暗笑,心想:你刘家是中原首富,连挨着你的城镇,也跟着成了中国名镇之最了。
    于是,青霞探出车窗,望着高骑在骏马上的丈夫,忍不住问:“朱仙镇是名镇之最,那烧瓷之乡的景德镇不就成了蓬莱仙岛了吗?”
    “那景德镇不就有烧瓷的官窑吗?可朱仙镇有年版画,有岳飞抗金的故事,还有朱元章的对联……”
    “哦!朱元章的对联?什么对联?”刘青霞没想到,不太通文墨的丈夫,还能把朱元章的对联给搬出来,便问:“朱元章的什么对联?你说。”
    “哈哈哈!不知道了吧?让我慢慢说与你听吧!”耀德一听青霞不知道,尊傲自负的脸上张扬着洋洋得意,喜欢到茶楼听说书的他,禁不住用说书人的腔口,绘声绘色地说,“话说朱元章在大年三十微服私访,看到家家户户贴着喜气洋洋的春联,在欢度佳节,普天之下处处国泰民安。在途经朱仙镇,有一家的门面上却是灰头灰脑,冷冷清清。他心里奇怪:劳作了一年的人应该有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怎么却是如此光景?为解疑惑,朱元章就叩开这家的大门,询问原因。没想到这家的主人叹口气说:我们朱仙镇地处南北交通要道,镇上的家家户户做的都有生意,凡是做生意的人贴的春联都跟生意的内容有关系,以图来年吉利,可我家做的生意没有合适的春联。朱元章忙问做的什么生意?户主很不好意思地说,是杀猪兼阉猪。朱元章说三十六行,行行是生意,别家贴得,你家也贴得,他边说边要来笔墨,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哈……!怎么样?”
    耀德说完,自信地笑着,洋洋得意地望向车窗,等着青霞说出惊叹或称赞的话语。
    青霞明白丈夫看自己的眼神,忙大声赞叹:“好!好!朱皇帝出口成章,一挥而就的对联与户主做的生意竟如此贴切。就这春联就能让朱仙镇成为中国名镇还绰绰有余,更别说岳飞抗金和年版画了。”
    “还有呢!还有对联地故事呢!”耀德对青霞地称赞很满意。又得意地大声地说。
    “啊!还有对联地故事?快说给我听。”青霞故意显得急不保待。她虽说不喜欢丈夫地卖弄。却喜欢听这些吸引人地典故和美丽地传说。
    耀德便又摇头晃脑、阴阳顿挫地说:“朱元章又一次微服私访时。见朱仙镇地一住户地门面上写着:万两黄金是个穷户。五个儿子是个绝户。心里便纳闷。有一万两黄金还嫌穷。真贪得无厌;五个儿子却是个绝户。唉!也够悲惨地。谁让你太贪了。可能是上天惩罚你地贪得无厌。夺走你五个儿子地性命。朱元想到这里。就敲开这家地门。想安慰户主几句。没想到户主却说:不是您理解地那样。哦!还别有隐情。
    “尽管说给我听。说不定我还能帮上忙。”朱元章不相信。还有他这个皇帝解决不了地事情。
    户主说:我有十个女儿。常言说。一个女儿是千斤。我不就有万两黄金了。可我却家徒四壁;又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十个女儿就有五个儿子。可我还是个绝户。”
    朱元章听了。安慰了老人几句。留下了一些银子。忙借机离开。人家有冤屈他可以帮忙。人家有困难他也可以帮忙。可人家没亲生儿子他是帮不了地……。”
    耀德几乎是声情并貌地说着。他甚至陶醉在自己讲述的故事中,平时上茶楼听说书,常惊叹那些说书的人,当着那么多听众是唱﹑笑﹑怒﹑骂,说唱的有声有色;有的在情节悲痛时还哭上两声掉下几滴泪珠,他没想到自己今天也差点达到了那种忘我的境界。
    进入午时初的时候,刘耀德和青霞到了朱仙镇,在刘家驻朱仙镇的店铺里小歇,因为要赴开封,用过午餐,刘耀德便带着青霞去游览坐落在朱仙镇西北隅的岳飞庙。
    岳飞庙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岳庙山门面阔三间,正面两间,上覆绿瓦,中门上方县挂着“精忠报国”的大匾额。
    拾阶进入山门,迎面扑入眼睫的是五具袒胸露腹、蓬头垢面、反绑双手、面北而跪的“五奸跪忠”的铁铸像。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秦桧,秦桧之妻王氏,罗汝揖,张俊,莫齐屑。他们之所以面北而跪,是因为,北边的大殿里就是岳飞的戎装塑像,让他们面北而跪,是让他们一年四季都面向岳飞请罪。
    青霞走过五具铁铸像的时候,冲他们“呸”的一声啐了一口,骂道:“全是残害忠良的卖国贼。”
    耀德见妻子骂奸贼,知道青霞的侠胆义胆脾气又发作了,便也不甘示弱,紧跟着青霞啐了一口“五奸跪忠”铁铸像,比青霞还气愤地骂道:“罪有应得!”
    进入大殿,正中是岳飞的戎装塑像,气宇轩昂的岳飞塑像的是头戴战盔,身穿金甲,腰系玉带,足登虎头战靴,斜披紫色战袍,左手捧书,右手扶膝,二目有神,直视远方,呈现出乃文乃武、忧国忧民的神态。
    青霞敬仰着岳飞像,神情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口中轻声吟咏着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青霞虽说女儿身,可她从小就敬佩李广、袁崇焕、刘永福等这些护国英雄,现又被岳飞的精忠报国、誓死杀贼的英雄豪情所深深感染,内心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耀德最欣赏青霞身上这些在男人身上也看不到的巾国豪气和疾恶如仇的正直,他见青霞伤悲流泪,恨不得替青霞流泪,便急忙掏出丝稠手帕,递与青霞,赔着小心说:“青霞,咱赶路吧,到了开封,我带你参观更壮观的古迹。”
第44章:七朝古都城,耀德遇酒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
    启封——就是开封最早被纪入史册的城市名字。
    公元前375年,晋国的韩、赵、魏,从几面侵吞郑国,郑国灭亡,启封(开封)被魏点据,称启封为大梁。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将大梁设置为浚仪、启封两个县。
    公元前156年,西汉景帝即位,因避讳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
    东魏时,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又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开封县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公元907年,后梁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称开封为东京。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仍称开封谓为东京。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开封,又改东京为汴京。
    因为开封在不同朝代被称为不同的命名,故开封又有大梁,浚仪,梁州,汴州,东京,汴梁,汴京之名称。公元1008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依附都城城郭的开封县被改名为祥符县,所以,后人有时也把开封称之谓祥符城。
    开封,不仅仅拥有很多高雅贵气的名字,也是很多王朝筑建都城的地方: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大梁,最早在开封定都,从此奠定了开封的古都地位。五代时期,开封为“逐鹿中原”的焦点,所以,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都相继筑建都城在开封。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公元1214年金朝迁都开封。
    特别是北宋,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或城市建设,都把开封推上了最辉煌、最繁荣的鼎盛浪顶。所以,后人便发出了“汴京富丽天下无”之叹。
    因为先后有七代王朝在开封定都,每个王朝因为追求虚幕、奢华和享乐,又在原来的城池上不断地重新修建扩筑,时至光绪二十一年,历代王朝的辉煌虽说早已谢幕,君王的辚辚车马和喧嚣繁盛也随风而去,但却给开封城留下了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和富丽堂皇、威严壮观的古代建筑,及厚重肃穆、馨香灿烂的历史文化长卷,还有耐人寻味又繁杂神秘的文化风俗。
    开封依傍黄河,土地肥沃,花果繁盛,水草丰旺,牛马肥壮,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所以,因为战争兵燹之灾、人灾和天灾,造成了黄河水的几次大面积泛滥。时至光绪二十一年,历史的辉煌和卓姿虽化作一片烟云,飘落在历史的陈迹中,但开封仍保留有:六口八门、七角八巷,三十六条大街和七十二条胡同,及繁荣的经济文化。开封不仅被辉煌的历史塑造成商埠重地,也荣为河南省府。
    而中原首富——刘耀德盘驻在开封地总部:老桐茂典。就设在开封地河道大街上。
    桐茂典。乃当铺也。普天之下。每个城市都遍布着数家当铺。而桐茂典地生意。却最兴隆。桐茂典地生意之所以最兴隆。是因为。别人家地当铺。都是五分利息。死当半年。但最长地也没有超过一年。而刘耀德家遍布全国各地桐茂典。利息全部是二分。死当全是二十七个月。
    仅仅是这薄之又薄地利润。却让桐茂典地生意兴隆于任何一家当铺;当然。月底年底地总利润。也丰厚于任何一家当铺。
    桐茂典盘设在河道大街地路西。当时地河道大街。街道宽阔。店阁楼面富丽堂皇。是巨富商贾云集之地。凡是在此条街上经营之人。几乎都是些财力雄厚之家。故来此消费地多是鲜衣怒马地有钱人。
    刘耀德家仅在开封。就开有两家桐茂典。分别是老桐茂典和桐茂典;两家钱庄。分别为刘氏老钱庄。和刘氏钱庄;两家粮行。分别为刘氏老粮行和刘氏粮行;两家棉行。分别为刘氏老棉行和刘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