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花灿烂 >

第60章

春花灿烂-第60章

小说: 春花灿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出的香蘑菇,那味道,可是飘出十里地,就要五百钱。”

方太太高声问:“你哄我们外地人,哪有什么蘑菇这样贵?加上些竟要二百钱?”

店家一手指天说:“我岂是骗人之辈,这香蘑菇只在我们这里山上有,每年也采不出太多,只有指甲大小,可味道却出奇的好,确实就是这个价。”说着让店内的几位客人给他做证。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十九章

店家这一番话,让方太太和春花马上就心动了,既然如此味道鲜美的东西,自然应该买。更何况涂三爷把大家安顿好了就去见故友,估计不会回来吃晚饭了,她们买了这浑锅不是正好。

春花已经拿出身上的荷包,里面装着些散碎银子,她不原意带钱出门,一吊钱就是一千个铜钱,重量可不轻,哪有带些碎银子省事,又比较值钱。挑一块二两多的碎银,递给店家说:“给我们做两个五百钱、六个三百钱的浑锅,再配上些馒头,让人帮我们送到客栈。”

店家见有这样一宗大生意上门,更是笑容可掬,急忙接了银子,细细看了一眼,又用手掂掂,知道只多不少,便收了起来,准备浑锅去了。

这边方太太推了一把春花道“于娘子也甚是客气了,本该我请客的,却哪一次也比不过你的手快,总是先把银子付了!”

春花笑着说:“方太太这样说,我便无地自容了,这一点小东道哪里还值得说上一回。一路上还不是靠着涂三爷和方太太照应,我才能顺利地到这儿。”

与方太太相处近十日,春花也知道了她的脾性,人是爽快利落,又擅言辞,心肠也不坏,只是小气些。不过春花完全理解,前世自己创业时也是一样,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有时候出门,连好吃的都舍不得吃。

人总是有了底气,才能大方起来,就像她现在,有几万两银子的身家,多花一些没什么。涂三爷和方太太当然不知道自己是福记大东家,但他们知道肖鹏将一千两银子的货款让他们交给自己。在平民百姓间,一千两银子并不是小数,足够平常人家过一辈子的,这也是肖鹏和春花商议的数目,再多了,恐怕也容易生出事端。

春花还有一种切身的感受,自己挣到的钱,花起来确实心痛,但没经过辛勤劳动得来的,却不那么珍惜。自己到了杨家,花起嫁妆来从来就没手软过,就是这个原因。

再有涂三爷和方太太夫妻真算是好人,自己顺顺利利地到了辽东,也是借了他们的光,所以请客也是应该的。

方太太又客气几句,便与春花专心等着浑锅。其实,春花是冤枉了涂三爷,涂三爷给了方太太二十两银子,让她一路上花用,还特别嘱咐她不要让于娘子破费。肖鹏的表妹,又特别托了自己,涂三爷是个讲义气的人,办事大方。只不过他一个男人,不可能跟着于娘子一个寡妇多来往,自然不知道方太太将这二十两银子都变成了自己的私房。

说起来也要怪涂三爷,他给的是两个十两的元宝,方太太见了成色十足的元宝,哪里舍得剪开用!再说她得知于娘子有一千两银子后,把原来对这样一个年轻轻就守寡的于娘子的一腔怜悯消得差不多没了。

只要把孩子送回夫家,有一千两银子做嫁妆,人如此的年轻,还长得那样娇俏,于娘子再嫁个什么样的不行?自家还没有一千两银子的家底呢,真的用不着同情于娘子!

一时间,几个浑锅好了,店家亲自带了几个伙计送到了客栈。春花要的两个贵一些的浑锅是给自己这边一个,方太太那边一个,另外六个是给涂三爷的两个伙计和十个雇来的车行人。

要是依春花的本意,大家一起出门,自然就都要一样的浑锅,可是路上经历了一次类似的事,春花认识到了就是商人这个阶层并不像高门大户那样讲规矩,但上下尊卑的秩序也是一丝不乱的。

她要对与伙计车行的人不分上下,影响了涂三爷,以后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春花便要了两样浑锅,就是如此,方太太犹低声说了她两句,“你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给伙计们要个一百钱的就行。我们家三爷对伙什一向极宽容的,你却更甚。”

春花笑着应了,方太太喜欢说就说好了,她怎么做还不是自己的事?不离大格就行了。

吃罢了浑锅,味道确实鲜美。春花与范娘子、大丫在一起逗着留儿玩,留儿也渐渐地与春花熟悉了,也肯让她抱,只是总不及范娘子亲。

晚上又拿了几个钱到客栈打了几壶热水,大家洗漱了便睡,明日还是要一早走路呢。涂三爷一路上虽然没催促,但看行程安排就知道他在赶路上一点也没放松。

广宁府那边,他只留下几伙计看店,哪里放心得下,心里早就恨不得飞回去,看看自己好不容易撑起来的店铺。

从京城到山海关,对涂三爷来说,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对春花则差不多还剩三分之二。

但过了山海关后,又不同于关内了。远山近水都变得豪迈起来,除了苍松翠柏外,树木被秋风吹成了各种的红黄之色,染得山原大地艳丽多彩。田野间庄稼已经接近成熟,成片的麦田在秋风的吹拂下翻起一阵阵的麦浪。

一幅广阔的新画面在春花眼前展开了。

这画面是如此的吸引春花,她被辽东镇粗犷的美惊呆了。只眼前所见的美景,春花觉得自己就是放弃了多少的东西出来,都是值得的。

为贪看美景,大部分的时间,她都不在车内坐着,而且坐在外面的车辕上。如今的她不必再藏在车中了,出了关,根本不可能遇到认识自己的人。

到了这里两年多,春花还是第一次这样恣意地活着。摆脱了郭少怀、谢氏他们,也离开了同样限制她的杨家,告别了京城和那些种种规矩,现在的春花才是真正的春花。

虽然一路的生活条件确实比杨家、侯府,甚至肖家都差得多了,没有减震的木轮车子坐时间长了让人觉得五脏六腑都颠得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投宿的地方简陋非常,卫生条件堪忧;一日三餐简单无味;还有更多的不便……

但比起自由来,这些又算些什么?

困难就是用来克服的,春花也一一笑着迈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

出了关后,已经很少再见到大些的城镇,倒是各处星罗棋布地分散着驿堡、递运所、烽火墩台、路台,往来的大多也是兵士。一年前,春花还不知道鸳鸯战袄是什么,现在满眼看到了都是这种红袢袄。

就连晚上,他们住的地方也是在沿途的驿堡、驿城。这种驿堡驿城就是小型的城池,城池不过一里见方,一般设两门,里面有专门为传递各种信息而设的车马,当然各类的商人也聚集其间,成为附近的商业中心。

这里的客栈比起关内又相差不少,有的地方也只能算是勉强找个地方住下来而已,方太太不禁开始了抱怨,但春花还是整天笑嘻嘻的。

这样又走了几天,终于到了广宁府。

广宁府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在战国、秦、汉时属辽东郡,晋、隋时属昌黎郡。明太祖经略辽东,深知此地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地,自古为兵家必争,故重修广宁府,并将辽东总兵府置于此地,此时可以说是山海关外的第一城。

眼前的广宁府有着几里长、三丈高的青砖城墙,虽不及山海关城雄伟壮观,但城墙东北角建的双塔很有特色,做为辽东镇总兵驻地,也别有一番威严的气象。

广宁府内的繁华不逊于山海关城,除了总兵府,还有辽王府也设在广宁府,只不过永乐皇帝靖难时,因辽王听从建文帝之命而去了南京,故而当今皇上不喜辽王,但辽王的封地王号还都保留着,眼下的辽王在辽东镇并没有多少的影响力。

应该正是因为广宁府里有这样多的达官贵人,这里的繁荣较山海关还多了一分。

涂三爷的布店并不在最热闹的大街上,而是在相对差一些的地段,考虑到福记目前的产品只是中低端,他这样的选择倒也合适。

布店是典型的前店后院型的建筑。从布店的后门进去,里面就是家人居住的院子,这铺子不是涂三爷自己的产业,而是他租赁的。但想来他不是有要买下来的打算,也是打算长期住着,院子里面收拾得非常整洁,留下的几个伙计算着日子早将屋子打扫干净。

方太太虽然是第一次来,但见了体体面面的新家,马上就激起了无上的热情,将春花几人安排到东厢房住下,又指挥着几个伙计烧水、准备物品。

涂三爷家里没有下人,按律法,庶民是不能蓄养婢女奴仆的,但是按这里的规矩,店里的年轻伙计也同家里的下人差不多,方太太指挥着他们烧火买肉打酒,张罗着做答谢宴。

这也是方太太会过日子的地方,到了自家,便不在外面买饭菜,而是自家做,能省下不少的钱。

春花也赶紧洗漱了带着大丫去帮忙,范娘子把留儿背在身上过来拣菜。加上打下手的伙计,几个人一会儿就做出了三个席面。

一个是涂三爷请车行的人吃的,最为丰盛,吃过席面,结了钱,车行的人就会离开了涂家,他们是惯跑这条路的,还会带着别的商人回京城。就是涂三爷有时也托他们带些货物,并不是每次进货他都要亲自去的。涂三爷和春花又分别给肖鹏带了书信,也托车行的人带去。

每二个席面是方太太请春花一行人吃的,因都是些女眷,菜要少上一些,但并不逊于涂三爷那一桌,甚至还有条河鱼是仅此一份的。

至于第三席,是给伙计们吃的,菜色就要差得多了,主要是前两席多余的菜,又添了一大锅炖菜。

春花瞧着方太太的行事,知道这就是此时的风俗人情,看着人人都满意她的安排,便暗自记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章

春花便在涂三爷家里住下,因为涂三爷要找到合适的人将春花带到定辽前卫,这种事情是要等机会的。

春花也不急,路上她从来都是一张笑脸,并不等于她不累。她也急需休息,还有范娘子母女和留儿,都是第一次出远门,疲劳和不适都是难免的,大家好好地养上些日子再继续赶路正好。

春花在方家并不闲着,她帮着方娘子做饭,甚至还到店里招呼客人。几次后,方娘子就不肯让春花帮着她做饭菜了,而是让她一心在店里帮着卖布料。

布店的客人是以社会上中下层的女性为主,这些人也是最挑剔的人群,她们可能挑上一整天也定不下来买哪块布。店里的伙计们固然殷勤热情,眼光也好,也能帮着推荐,但有时涂三爷也让方太太出来答对一些女客,毕竟女人间好说话些,这也是涂三爷要将方太太接来的原因之一。

做布店生意的,人的样貌得差不多,皮肤也不能差,这是布店招伙计的标准,因为每个伙计都是店里的模特。涂三爷这里也不例外,新进的布料,大家都要做上两身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地站在店里,来买布的客人就会指着人说,给我来一块这样的布料。

方太太身着紫色暗花绢布的夹袄,下面是素色裙子,外罩桃红色折枝花纹比甲,衬得肤白如玉,和气富态。而春花所代替的于娘子,因为正在孝期,上身着青色小袄,领口袖边镶着极细的白色牙子,下面一条素白裙子,清丽无双。

在这里,就是穿着什么样式、颜色的衣服,也有相应的律法,比如庶民不能穿用命妇的霞帔,以及表示不同品级的花纹,而贵族妇女所穿的合领大袖对襟衣服,庶民也不能用。还有禁止用金绣,只限用紫色、绿色和桃红色等颜色,而禁止使用大红色、鸦青色和明黄色等。

这些都是布店的常识,方太太和春花的衣着正是符合这样的规则,并且为他人推荐布料时也要考虑到这些。

涂三爷这里进了新布料,传扬出去后,店里的人流就多了起来,方太太与春花打扮成富丽和清雅的两个极端,不少的女人看着就心动,也买了同样的布料,带得店内生意红红火火。

春花尤其擅长让那些心中犹豫的客人下定决心,其实她并不劝人买那一样,只是将每一种的效果给客人展示了,又细细地帮着她们比较,最后将选择权交回她们,结果却比一直地向客人推销要好得多。

方太太让春花帮着招呼客人,春花也甘之如饴,她前世就是做生意的,这次出门也打着想重新做生意的主意,眼下的机会也算是练手了。倒是看得范娘子母女都快傻眼了,三姑奶奶出了京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前店生意好,银钱滚滚而来,方太太乐得合不上嘴,连着好几天晚上都加了菜,晚上睡前,又与涂三爷商量,“这于娘子还真是做生意的好手,这几天店里生意这样好,虽说是因为来了新布料,但她功劳也不小。”

“于娘子招呼生意是极好的,又会待人接物,还有几个婶子大姐的向我打听她的情况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