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云中之珠 >

第19章

云中之珠-第19章

小说: 云中之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新生要做助教?”

“这是系里盘剥新生的一种方法,你每周可以少干几小时助研的工作,但助研做的都是你自己的研究项目,不管做助教用掉多少小时,你都得花时间把实验做出来,所以你做助教的这部分时间就算白贡献给系里了。”

“我倒不怕贡献时间,但我英语不行,怎么能做助教?”

“你放心,不会让你上讲台的,连朱洁如都不是上讲台,只是带实验课,你给她打下手,为她和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就算是助教的助教吧。”

他听说是准备实验用具,才放了心:“哦,是这样。”

老杨有点儿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大陆来的就是受歧视,系里让欧美人上讲台,让‘湾湾’带实验,让我们大陆人为‘湾湾’准备实验用具,这不是欺负人吗?”

“‘湾湾’是谁?”

“‘湾湾’就是台巴子,台湾人。”

“这个朱八戒是台湾人?”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嗯,这个人很反共的,你要小心点儿。”

他不太明白,朱洁如很反共,为什么他得小心?他连共产党员都不是。

老杨给他演说了一段历史:“以前有个大陆来的,姓李,也是给她当助教。这个‘湾湾’呢,最爱说中国的坏话,而老李呢,最听不得人家说中国的坏话,两个人经常为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什么的争论不休。这本来是吃饱了撑的,跟教学无关,但这个‘湾湾’怀恨在心,期终的时候给老李的评语写得很糟,还发动学生给老李打低分,结果系里就把老李的助研取消了。”

“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你没助研,就不能享受州内学费,就要交国际学生的学费,那就高得很了,一年好几万。老李跟你我一样,农村来的,根本交不出这笔学费。”

“那老李他……”

“老李后来又熬了一学期,是我们学生会帮他募的捐,但学生会也不能年年为他募到那么多钱啊,再说像这种被系里取消助研工资的,你要募捐都找不到名目,最后他只好回国去了。”

他没想到国共两党的斗争到现在都还没结束,而且延伸到美国来了,还殃及他这种非党员,真是冤枉。

老杨说:“她快来了。我到我实验室去了,你跟她开完会了,到实验室来找我,我帮你分析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老杨闪了,他坐在办公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反共专家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反共专家来了,他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位Pearl小姐。这回肯定是踩到猪粪了!

“湾湾”个子不高,长得小巧玲珑,模样也还过得去,脸蛋儿比赵云强,但跟云珠那是没法比了。

“湾湾”很客气地跟他打招呼:“你好,我叫朱洁如,你可以叫我洁如,也可以叫我Pearl。”

他只好自我介绍了一下,总感觉英语说得磕磕绊绊的,回想起在国内时还做过英语口语家教,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他问:“我能说汉语吗?”

朱洁如用台湾味很浓的国语回答:“现在当然可以啦,但是跟学生不可以说的。”

“我也要跟学生接触吗?”

“当然要啦,我上课的时候,你都有出席的。我们都要辅导学生,回答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实验用品有问题,你要为他们搞好的。”

他跟朱洁如谈了一会儿,发现她除了国语讲得实在靡靡之外,还没其他反共言行。当然,这才是第一天,计划生育再重要也不会在第一天就提上议事日程。他决定吸取老李的教训,莫谈国事,她要反共,让她反好了。朱洁如给他介绍了工作要求,然后问:“你有带便当吗?”

“什么便当?”

“就是午餐啊。”

“哦,我没带。系里规定要带便当吗?”

朱洁如笑起来:“当然没有规定啦。但是我们都有带的,你们大陆人也有带的。如果带了,就一起到午餐室去吃呀。”

“我没带。”

“没带也可以去的呀,我有带葱油饼,要不要尝一点儿?”

他听到“葱油饼”几个字,立即满嘴生津,几乎都能闻到那股葱香了,但考虑到老李的悲剧,担心葱油饼是“朱八戒”的一个诱饵,可别从葱油饼扯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之类的政治问题上去了,急忙推脱:“不用了,不用了,我跟老杨约好了的。”

“朱八戒”没再坚持,很友好地跟他告了别。他到老杨的实验室去,找到老杨,见实验室里没别人,就把刚才的经过全都汇报了,让老杨帮他分析分析是祸是福。

老杨说:“这是她的老一套了,开始对你好得不得了,带便当给你吃,带你去买菜,搞得像两岸统一了似的。但后面就慢慢现出獠牙来了,动辄攻击中国,如果你跟她争论,那就得罪了她,她会背后下手,把你整得很惨。”

“她攻击中国,我不理她就是了。”

“但你是一个中国人,听到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你能做到不理吗?”

他也觉得不理好像太不爱国了,便问:“我可不可以要求系里给我换个人?”

“换谁?换那个德国人?更反共了。”

“德国人也反共?”

“德国人最反共了,你不知道?”

“那可不可以要求不做助教,只做助研?”

“那你还不如直接要求系里把你的助研收回去算了。”

“她在系里有后台?”

“后台倒没有,但系里这么安排,还算是在照顾你,至少你们之间没有语言障碍。如果你一来就这么不服从分配,挑挑拣拣的,系里对你印象会好?”

“那怎么办?”

“你小心点儿就是了。”

到美国来还没几天,他就发现自己的美国梦在一点点儿破碎了。

24

那天中午,宇文忠还没从“前途莫测,命运多舛”的悲愤中解脱出来,就被老杨拉着去买床,因为老杨的岳父岳母要来了,得做点儿准备。老杨请他去麦当劳吃了个丈把高的巨无霸,两层肉饼,三层面包,还有些夹七夹八的生菜西红柿之类,又喝了一大杯可乐,再加一袋薯条,吃得很饱,待会儿抬双人床不成问题了。然后老杨就开着车沿着一条叫“华盛顿”的小街慢慢寻找,路两边全都是卖床的小店子,很多都堆在外面露天地里,坐在车里就能看到。

老杨介绍说:“这里卖的都是以旧翻新的席梦思床,式样跟大商场的一样,甚至连商标都一样,你要不说是在这里买的,保证没人能看出来。这里价钱便宜多了,商场里卖几千的,这里几百就可以买到。”

“那挺合算的呀,到时候我也到这里来买床。”

“你还用得着这么豪华?到外面捡个床垫就行了。”

“外面能捡到床垫?”

“多的是。你来之前,我给你捡了好几个,都堆在我屋里,等你找到住处了,就给你送过去。”

他感激不尽,心情又好了许多,美国连床都可以捡,这也太有“遍地是黄金”的感觉了。他好奇地问:“还有什么可以捡到?”

“什么都可以捡到。床啊,沙发啊,桌子椅子啊,都有。我刚来的时候,家具全都是捡的。后来娶了老婆,不好意思用捡的家具了,就到这种二手店去买。其实捡的家具不比买的差,但女人就是爱面子、爱牌子。”

老杨开了一会儿,就找个地方停了,拉着他到店里去看床。他听到老杨用英语跟人讨价还价,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瞧,这才叫英语学得好!不过老杨砍价砍得太凶,没几个商家能接受得了,总是两手空空地出来,到下一个店里接着讨价还价,看个十家八家了,再折回停车的地方,接着往前开。看了个把钟头,还没看到合意的床。质量和样式看得上的,价钱就超出老杨的预算;价钱合适的,质量和样式又低于老杨的期待。老杨抱怨:“如果是我爹妈来,我把那几个捡的床垫子往地上一放就得了,怎么都比家里的床要强。但来的是我岳父岳母,那就不同了,人家都是当官的,睡惯了好床,可不能在咱这里受了委屈。”

“那就买个好点儿的,让嫂子高兴。”

“我也想买个好点儿的呀,谁不愿意睡好床呢?像格蕾丝家那种床,最新的科技产品,NASA(美国航天航空局)研制的,技术保密,没谁能仿制。那床可是一根弹簧都没有,全都是特殊材料制成,能随着你的体型改变形状,睡过的人都说好。但一个床就要几千上万,我哪来那么多钱呢?”老杨推心置腹地说,“我算是悟出来了,这娶老婆呀,就不能娶太漂亮的。”

“为什么?”

“漂亮了你养不起啊!你看我们楼上老陆,也是搬运,搬来的老婆长得是有点儿歪瓜裂枣,但人家那小日子过得多顺!床啊家具啊都是捡的我不要的,一分钱没花。人家老陆在家从来不干活,老婆把什么都包了,做饭洗衣带孩子,周末还到餐馆打工。就这样,老陆还成天发脾气,说周末看孩子耽误了他的学业,恨不得老婆背着孩子打工。”

他觉得这种夫妻关系也不令人向往:“歪瓜裂枣的,晚上看着多寒心啊。”

“也是哦。我老婆吧,就是脾气娇了点儿,生活方面要求高了点儿,但人长得好啊,要盘子有盘子,要条子有条子,晚上搂着,睡着了都能笑醒。”

他附和:“嫂子是当地一枝花吧?”

“那还用说!就是到了美国,也是我们C市华人里的第一枝花。”

他心想:等我的云珠来了,你老婆就要降为第二枝花了。当然他不会说出来,但仅仅是在心里幻想一下被C市华人艳羡的场景,也很滋润啊。

老杨问:“房子找到没有?”

“还没有。”

“不怕,一时找不到,就先在格蕾丝那儿住着,她人挺好的,不会赶你走。”

“我听好几个人都说她是什么黑寡妇。”

老杨貌似对这些说法并不陌生:“你别听那些人瞎说,那都是因为嫉妒,人家嫁了个有钱人,得到一笔遗产,就有人眼红,瞎编乱造,说人家是为钱结婚的。为钱结婚怎么了?有本事你也为钱结婚啊,又没谁拦着。”

“他们主要是说她丈夫是被她害死的。”

“瞎说!如果真是那样,她能安安稳稳地在这里上班?还不抓牢里关起来了?”

“他们说警方还没拿到证据。”

“切,没证据怎么能说人家害死了丈夫呢?美国是法制国家,在没有证实人家有罪之前,就要假设人家没罪。那些人啊,就是法盲,来美国多少年了,都改不过来。”

正说着,老杨看中了一张床,急忙找地方停车,上前去讲价。这回总算成交了,当即付款,然后几个人七手八脚把床绑在老杨的车顶上,像个大蘑菇,摇摇欲坠。一路胆战心惊地开了回来,还好,没被警察抓住。

老杨庆幸地说:“省了四十块钱运费。”

他帮着老杨把床抬进屋去,支好了,看上去还挺不错的,至少他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但老杨的老婆不太满意:“叫你买床,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垫子?”

老杨解释:“不光是垫子,下面还有床架,不然没这么高。”

“我知道,我是问怎么没床头?”

“哦,那个……”

“没床头像什么呀?我爸妈的头不是直接撞墙上去了?”

“呃……我们那个床不也没床头吗?”

“你还好意思提我们那个床。我跟着你漂洋过海到这破地方来,连个像样的床都没睡过,都是在这个猪圈里打滚。”

他见老杨对老婆使劲儿使眼色,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赶快告辞:“我得走了。”

老杨挽留:“吃了饭再走。”

“不了,我去坐车,晚了没车了。”

“那我不送了,以后得空来玩。”

一路上他心情很压抑,为老杨,为老杨的老婆,也为他自己。其实老杨的老婆要求也不高,就是一个床头而已,自己的床没有就算了,但爹妈的床总不能太寒酸。老杨也有苦衷,一个穷学生,租房子,养老婆,马上就要养孩子,还要在岳父岳母面前充能人,能不苦吗?他自己跟老杨的情况一样,不知道云珠会不会计较。从目前情况来看,云珠是不计较的,因为他寝室的床比老杨家的床糟糕多了,又是单人床,云珠从来没抱怨过。但如果云珠的父母要来探亲,他就不敢担保云珠不会像老杨的老婆那样要强了。女孩子嘛,自己跟丈夫住猪圈没什么,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行,但在父母面前,怎么也得要点儿面子吧?他回想以前在网上看老杨写的搬运文章,那时感觉老杨的生活真是一步登天啊,到了美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现在近距离一看,才知道老杨并没登天,还在人间,还有人间的各种烦恼。

那天晚上,他一直焦虑着,马上要和“反共专家”共事,搞不好会丢掉助研位置;眼看着格蕾丝就要回来了,但他发的几个找房的信都没回音;给云珠写了几个E…mail,云珠也没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