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二、掌法
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三、指法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插入石碑中。
四、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五、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六、剑法
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达摩院专研。
七、刀法
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37破戒刀法:即是大开杀戒,刀法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刀法招式柔和,没有杀招,
39、燃木刀法:菩提院专研。
八、杖法
40、伏魔铲法:般若堂专研。
41、普门杖法:戒律院惩戒触犯寺规的弟子。
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专研。
43、达摩八法神禅杖法:掌门人专研。
九、棍法
44、小夜叉棍法:绝招是“维护众生界”,罗汉堂专研。
45、少林双截棍:罗汉堂专研。
46、醉八仙棍法:少林十三棍僧的棍法,必须似醉似醒,半醉半醒
十、身法
47、蜻蜓点水轻功提纵术:少林僧提着水桶过河时用的轻功。
48、九图六坐像身法:,少林弟子有五十四种打坐姿势,
49、大挪移身法:脚不移身不动,可平地挪后数尺
十一、内功
50、阿罗汉神功:练到高深境界有五百罗汉众生相。罗汉堂专研。
51、降龙伏象功:练到高深境界可施展“佛门狮子吼”。般若堂专研。
52、心意气混元功:又称“少阳神功”,达摩院专研。
53、菩提心法:心如明镜,诸邪不侵。有化毒的功效。菩提院专研。
54、达摩闭息功:戒律院专研。
55、金刚不坏体神功:各院堂首座专研。
十二、特殊武功
56、十八手罗汉神打:从九图六坐身法中演化出的一套武功,
57、少林怀心腿:绝招是“佛在心头”,达摩院专研。
58、如影随形腿:达摩院专研。
59、罗汉夺命枪法:罗汉堂专研。
60、大韦陀杵:般若堂专研。类似于一种锤法。
61、毗卢鞭法:戒律院专研。
62、少林鸳鸯枕:特殊的暗器功夫。菩提院专研。
63、少林童子功:少林各项高深武功的基础
64、少林铁帚功:扫地的老和尚沉叶和尚寺中第一高手
65、如意缩骨功:少林弟子能够逃脱捆绑,遇难化险,
66、少林破衲功:又称少林铁袖功,即挥动衣袖迎敌。
67、袈裟伏魔功:必要时挥动布满真气的袈裟为武器,
68、定珠降魔无上神功:以一百零八颗念珠携带无上真气飞出攻敌,
69、杂阿含功:对各种武功触类旁通,有少林前辈兼修十三种绝艺。
十三、阵法
70、少林金刚伏魔圈:达摩院长老专研。
71、一百零八大罗汉阵:罗汉堂专研。
72、十八小罗汉阵:罗汉堂专研
合气道
【简介】
合气道是一种根源于日本大东流合气柔术的近代武术,主要特点是在“以柔克刚”,“借劲使力”,“不主动攻击”。现在一般所称的合气道有分为日本与韩国两种流派,彼此在各自发展之下已有一些差异。
日本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在年轻时就曾学过柔术。1915年拜于大东流合气柔术总本部长武田惣角门下,并跟随武田担任指导者。1920年,受到大本教创始者出口王仁三郎的邀请,在京都的绫部开设“植芝塾”教导柔术,并融入了大本教的教义与思想,建立了另一种风格。因为大本教里来往的军人很多,对于他日后的成就帮助很大。约两、三年后,由于受到“灵言”的影响,植芝在武术上的研究越来越注种精神层次,并开始发展出异于合气柔术,而属于自己研究出的一套武术理论。1922年,他的这套理论正式被命名为“合气武术”。1931年,在海军大将竹下勇的协助下在东京成立皇武馆道场,1940年成立财团法人皇武会以推广合气武术。1942年,皇武会已开始使用“合气道”这个名称;1948年皇武会正式改名为合气会。
日本合气道的特征在于切入对手死角,破坏对手重心,以关节技及摔技为主。不以蛮力攻击对方,而是将对方的力量引导至无威胁的方向,甚至吸收化为自己的力量而反击。强调技巧与年龄、性别、体格无关,完全以调和与使用自己的气,控制与破坏对手的气来决定胜负。
除了运用身体的招式之外,日本合气道亦有使用剑、棍等武器的招式。
合气道没有比赛,没有跟别人较量的思想。它不是破坏别人的武术,而是跟别人一起锻炼和修养自己的创造性的武术。合气道的“合气”是个秘诀,是个很难理解,不好说明的东西,高位锻炼者之中有很多解释。有的说“合气”是跟中国的气功相似;有的说“合气”是自古以来留下的名称,现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了。总而言之,“合气”至少与锻炼者之间的运动有关。避免锻炼者之间力气流动的冲突,而寻求锻炼者之间力气合一,追求不争而胜的境地,这个说明虽不中亦不远矣。
合气道的主要技巧是摔法和拿法,也有击打,不过是次要的。日本柔道的主要部分也是摔法,但跟合气道的很不一样。柔道有比赛,所以禁止摔法和拿法同时使用。合气道的大部分技巧需要同时使用摔法和拿法,如果没有保护对手的精神则很危险而无法继续锻炼,所以练合气道应该修养保护对手的精神,这是合气道被称作创造性武道的理由之一。
合气道锻炼时对对手的体力并无要求,所以不论性别、年龄和水平都可以参加,被世界各国各阶层的人们所喜爱。
【合气道的本质】
根据合气道的创始者植芝盛平的说明,合气道“合气”一词的含义表示与气合一,亦即与天地之气合一;更简单的说,就是与大自然相契合。
如果能够透过合气道,由自己的动作中描绘出大自然的极致,就表示已经感悟到合气道技法的极意了。在自我与自然合一举动时,将能显现如稳如泰山般的安定感,以及美与和谐极致。
由于如此,合气道的动作以不会相逆的圆周运动为主,在不违逆自然道理的精彩动作中,涵蓄着无根的可能性,形成合气道的核心技巧。
同时,合气道的锻炼方式也是遵循着与自然合一的主旨在运作,有对手诚如无对手,彼此相对应。在练习当中,对方与自己经常和合一致,如果双方未能合致,变成彼此对立,就违背了自他一体的自然法则。
正因为如此,合气道的锻炼方法不可能像其他的武道一样采取竞技的方式,如果改采比赛竞技的锻炼方法,势必会形成互相对立的动作,产生与身心合一、体现自然极致的合气道的修炼方式相违背的性能。
合气道的锻炼方法对于人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众所皆知,合气道呈现在身体上的动作几乎与意念一致,如果从意念影响动作、动作影响意念之身心合一的立场来看,想要透过合气道来修炼心性的话,心中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才行。无疑,这对于培养成为外柔内刚、圆满自如的社会人帮助很大。
想要学习合气道的人必须充分理解合气道的特质,为求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必须努力修炼,亲自去体会合气道的蕴意(深奥之处)。
【主要特点】
一是重视“气”。“气”的内涵丰富,既表示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气,也表示抽象之气,如杀气、灵气、生气、霸气等等,还表示维持生命活动的抽象力。中国古代思想家淮南子对气的定义为“气乃生命之本也”;古印度哲学中称气为“卜拉那”,也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合气道认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源性力,极为重视“气”的修炼。
二是讲究气、心、体的统一。植芝盛平认为“合气”的本质是:借助绝妙地活用作为生命原动力的“气”,使五体活性化,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运动、也即心身如一的境界。
三是以礼为重。立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合气道,以非常注重其精神性而有别于其它武道。合气道在锻炼心身的同时也磨炼了人性,故而又是修行的“行”。因此,合气道注重礼仪。礼仪贯穿合气道练习的始终。
四是合气道的技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动作构成的,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全面、均衡、和谐。
尽管合气道不注重胜负之争,但本身却有独特的技击防身作用,其技法讲究立体进攻,即可以立式出击,又可以“坐式”出奇制胜,而且不凭拙力,能够巧妙利用对手的力量,借力发力。造诣深者,则能随心所欲。当遭到暴徒突然袭击时,快速敏捷地避开攻击的条件反射动作自然就会发生作用。对于女性来说,遭到暴徒突然袭击时,不仅仅需要以弱胜强的技术,能够沉着冷静地对付意外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这些都能够通过修炼合气道得到培养。因此,合气道尤其适合作为女性防身术。现在敌人并非都是暴徒一类,失去控制的汽车、高处落下的建筑材料等都是我们生存的敌人。当面临突然发生的危险时,修炼合气道的人大都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逃脱危险,这种事例是很多的。
【创始人】
其创始人是日本的植芝盛平。生于1883年的植芝盛平自幼体弱多病。少年时,他只身前往东京学习柔术;20岁当兵,精于步枪刺杀术;参加过日俄战争。1920年,他办起了以自己姓氏冠名的“植芝拳馆”。在此期间,他综合各家武道的经验,开始进行武道的改良。他提出了“气”的概念,进一步又提出“合气”的概念。“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他把自己武道的技术原理比喻为一棵大树被一阵风吹动时的反应过程———一棵大树,当各个方向的风吹过来时,它的叶子会做出各自不同的摆动。合气武道之技术就像大树的叶子一样,在气流的作用之下,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不断变化的技术。1922年,植芝盛平将自己的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武术”。
(一)【合气道(aikido)起源】
植芝盛平于1883年12月14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市西牟娄郡西那谷村。他在年幼时体弱多病,但非常聪慧,记忆力很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少年时,植芝盛平曾独自去东京学习“起倒流”和“神阴流”柔术。20岁入伍,曾参加过日俄战争。复员后,植芝盛平回到老家,在乡间开办武馆,收徒传授柔术。与此同时,他也向柔道名家高木喜代士学习柔道,向“柳生流”名师中井正胜学习“柳生派”柔术。此后,植芝盛平去北海道开荒,并在那里向“大东流”柔术高手武田惚角学习“大东流”柔术。“柳生派”和“大东流”的柔术都讲究以柔克刚、以巧致胜,这对以后的合气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20年,植芝盛平结识了“大本教”名师出口王仁三郎。不久后,植芝盛平移居京都,在出口王仁三郎的帮助下,开办了“植芝拳馆”。善于思考的植芝盛平,通过多年学习各家柔术的经验,体会到要传播武道就要将武道进行改造,使武道有时代的色彩。他提出了“合气”的概念。所谓“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1922年,植芝盛平把自己的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武术”。社会上把他的武道称为“合气柔术”。
1924年,植芝盛平随出口王仁三郎去蒙古,并参加了蒙古的军队。后来在一次与中国军阀张作霖的作战中,植芝盛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