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猎魔人-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给这丫撵出去了。
据说这丫现在还那逼样,全家五口指着他爹蹬人力车养活,我就次奥***了,这叫什么瘪犊子孩子啊。
说这么多倒不是说我这人如何自立,而是作为男人来说,就要有责任养家糊口,承当起爷们儿这个称谓,什么都指父母,你好意思在这个社会混啊,说出去都跌份儿,次奥!
曹哥看我脸色不好,知道刚刚的话有些说过了,于是赶紧继续讲述阴阳坟的故事。
“老于到了自家的坟地以后,先是跪下来嚎了那么几嗓子,什么自己不孝啊,没能传宗接代啊什么的,然后就开始挖,反正也是天黑,那地界儿也偏,大白天的都没什么人,晚上就更不用说有人路过了。
挖了好久,总算是将他爹妈的尸骨都给挖出来了,因为没有棺木,完全是拿草席子裹着的,那具骨架都特么零碎了。老于拼吧拼吧都给归拢到一堆儿,然后又给这堆骨头磕了几个头,然后拔点草编吧编吧,弄出个草篓,将骨头放了进去。
眼见着自己家这边搞定了,老于扛着锹又来到李财主家的坟前,一咬牙一跺脚,开挖!
我跟你讲老弟,这特么就是逼的,看过《宰相刘罗锅》吧?”曹哥扭过头来整出这么一句,我点了点头,曹哥继续说道:“里面不是有那么一句嘛,挖坟掘墓者,斩立决!民国那会儿虽然不是斩立决了,但要是被人家抓到,轻则打你几十板子,重了也是会下大狱的。”
我哦了一声,表示懂了后,曹哥继续讲道:“这老于也是豁出去了,一开始用铁锹挖,挖到后期就挖不动了,为啥知道不?饿的!最后开始用手挖,你说这人多有毅力啊?”
我是没感觉这老于有什么毅力,用手挖人家的坟,还特么是大半夜,自己爹妈的骨头又散了一地,额,我感觉这事儿除了有点恶心,就剩下幕帕恕�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你看老曹这词用的,太让我纠结了。
“可算是挖到坑底了,问题人家爹是有棺木的,再用手挖可就挖不进去咯。要不怎么说这事儿该着李财主倒霉呢,自己爹的棺材,丫居然用最次的寿材打出来的,说寿材都叫好听的,应该就是家里的烂木头做的,加上埋的年头也久,早就腐烂了。
老于爬出坑外,把铁锹摸了下来,咔咔几下就给棺材捅咕个大洞。干到这份儿上,估摸着老于也是爱咋咋地了,伸出手就往出掏李财主他爹的尸骸。
掏出来以后,批了啪啦的往上面就撇,反正不是自己爹妈,管那么多干嘛。要说这老于点子也正,摸到最后的时候,居然在李员外他爹的骷髅头上摸出一块大洋来。
那是当地的一个习俗,人死了以后,头下葬前,要在死人的口中含点值钱的物件儿,古代一般都放大钱,王侯将相之流一般都衔块玉儿,说白了就是去阴曹地府的买路钱。
按李财主家的实力,怎么着也得放块儿值钱点的玉石啊。结果这孙子没封棺之前,倒是给他爹嘴里放了块美玉,说白了就是做个过场。眼瞅着封棺了,这孙子来了个偷梁换柱,用一枚袁大头给玉石换了下来,你说这孙子缺德不缺德啊,自己爹下阴间的买路钱丫都给掉包了。
我给你讲,老弟,什么事儿就是天注定。这要是块儿玉,李财主还真就死不了,偏偏是枚能够流通的银元,李财主等于间接的自己把自己害死咯。”曹哥幸灾乐祸的说道。
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冥冥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啊?”我不解的问曹哥。
“我刚才不说了嘛,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当时那种情况下,什么书法啊、字画啊、瓶瓶罐罐的那些古董根本不值钱,更何况一块儿给死人充当买路钱的玉石,在当时连顿饭都换不来。
可袁大头不一样啊,本来那就是银子,要知道金银在战乱之时是最吃香的流通货币,到哪儿都有人收。虽然袁大头的面值是一元钱,但能买到的东西绝对超过银元自身的币值。
老于摸到袁大头后都乐疯了,这一晚上总算没白忙活啊。我特么干上一个月也赚不了一块大洋啊。于是,先把李财主他爹的骷髅头撇出去多远,俩手抓着袁大头在自己脏兮兮的衣服上擦拭了几番,随后放到嘴边用力的吹了一口,赶紧拿过来放到耳边,听着嗡嗡的声音,果然是真的,老于心里乐开了花。”
普及一下,我家就有银元,真的假的都有,所以我很清楚曹哥说的吹一吹放到耳边听响是肿么一回事儿。在此我解释一下:因为银元可以造假,跟特么现在造假一样,只不过那会儿还停留在货币阶段,不像现在什么都有假的。
银元造假的方法不外乎往里面加铜、加锌、加锡、加铅四种材料。假的银元由于掺杂了其他的材质,所以跟真的银元比较起来,最大的不同就是密度。
在基本相似的受力方式下,产生的振动、振颤声音以及共鸣声音都不一样。真银元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加铜的银元声音发尖,听起来有些刺耳;加铅的声音很闷,铅加多的情况下还特么没声音;至于加锌加锡的一掂量就知道,很轻。有条件的读者可以试试,挺有意思的,我小时候总拿着一真一假两枚银元吹着玩。
“老于将那枚袁大头贴身揣好,再次摸了摸坑底儿的棺材,发现里面的骸骨都给清理干净了以后才爬了出来。
爬出来的老于,先是扛着铁锹回到自己父母的坟前,好一顿哭啊,反正就是自己不孝啊、没后啊那一套嗑儿,随后分几次用草篓将自己爹妈的骨头移到李财主家的坟坑内,根据自己的感觉,将爹妈的骨头排列好并妥善的放到李财主他爹的棺材内,随后把土填满。但那块墓碑,老于至始至终都没动,他不傻,知道要是连碑都换了,那就真是找死咯。
老于扛着锹,看了看李财主他爹的骨头在坟地外面散落了一地,未免有些于心不忍,这特么做人要厚道啊,于是就将李财主他爹的骨头拾掇拾掇又特么给放到自己家的坟坑里去了,当然,中途可能掉了几根骨头,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人,掉就掉吧。等将李财主他爹的骸骨埋好之后,这才放心的回家睡觉去了。
当初我姥爷只是让老于把自己家祖坟内的尸骨移动到李财主家的坟坑内,并没有要求老于将两家的坟墓对调。结果老于自认为发了善心,让李财主他爹的尸骨入土为安,给丫埋到阴面的坟地里去了,这反倒是害了李财主,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谁让李财主平日里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呢。
老于回到家以后,辗转反侧的睡不着啊。为嘛啊?你要是认为是兴奋的就错咯,老弟,还特么是饿的。贾树啊,你是没挨过饿啊。”曹哥还打算往下说,就被我打断了。
“曹哥,刚到北京那天,我去掉当年的学费,兜里就剩三十元钱,我怎么活到现在的?我说这话曹哥你可能都不信,老北京地道的炸酱面我一顿饭可以吃四大碗,外加一只油乎乎的北京烤鸭,吃完以后我还能一个人消灭一个大西瓜外加十几个香瓜;同样,我也可以连续一个星期只吃三个馒头就方便面的调料兑成的汤。所以别跟我诉苦,我能活到今天,吃过的苦不比你少。”曹哥总以为年纪比我大一些,经历的事情就会多一些,却不知道有些事情跟年纪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说句不好听的,曹哥这辈子也去不了北京的天上人间,甚至连东莞那些高级的桑拿房都去不了,而我是真不想去前者,因为里面有我不想看到的人,至于后者,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真想见识见识。
曹哥摆了摆手,“我继续,我继续。”
“我没别的意思,曹哥,你就专心给我讲讲关于你们家看风水的故事吧,对,就讲你们祖传的那个《隐龙诀》!”既然曹哥都给我台阶了,我要是不下,那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老于掐着那枚袁大头,反复合计都买些什么。这一想不要紧,肚子就更饿了。无奈之下,老于来到厨房喝了几瓢凉水,本想垫垫饥,结果却害的肚子疼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老于就掐着那枚袁大头去米店买了两大袋白面,进口的美国富强粉啊。就这样,还剩了几分钱呢。用这几分钱,老于吃了几根油条,喝了碗豆浆,心里这个美,然后扛着面粉回到家中。
回到家的老于就开始和面蒸馍馍,估计老于是害怕面粉被人偷走,一次蒸了一袋面的馍馍啊,这不是要疯嘛,整整装了几大笸箩(类似筐的一种工具)。
看着笸箩里的白面馍馍,老于心中这个美。哎呀,这么多年了,可算能吃饱了。要是按照我姥爷的说法,只要将自己家的祖坟移到阳面那个地方,将来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富裕,一想到这,老于恨不得跳起来喊上几嗓子,来抒发内心的激动之情。
老于这边正高兴呢,就听外面的邻居嚷嚷日本人要打过来了,老于心想,这面粉虽然好背,但逃荒的时候,上哪儿找地方生火做饭啊?还是都做成馍馍安全。
反正自家的柴火有的是,自己也吃饱喝足了,有得是力气,趁现在赶紧把剩下那袋面粉给做咯。
说做就做,老于得得瑟瑟的再次来到厨房,开始生火做饭。周围邻居都很诧异啊,这老于今天是抽什么疯了,烟筒冒了一天的烟,这是打算把自己熏饱啊?
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黄河决口
“老于这是要疯啊,这一天下来除了和面就是蒸馍馍,自家的几个笸箩装满了以后,就用当初扛大个的时候拿回来的麻袋装,一副不将面粉用了誓不罢休的劲头。
那是整整忙活了一天半了,老于总算是将面粉都蒸成馍馍了。装了三大麻袋外加几大笸箩,老于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心里那个美,这尼玛能吃上一个多月了,太过瘾了。
在说李财主,自从卖了祖产搬出来以后,总是心神不宁,就是害怕自己的金银细软被人偷走,于是几天一挪窝,那就跟《地道战》似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他这群姨太太折腾的,就差骂娘了。
打两家的坟地换完能过了不到一个月,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黄河决口了。
那特么就是发洪水啊,老百姓也不知道啊,一下子就给干蒙圈了,李财主和老于也不例外,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都傻逼了。
老于看到洪水来了,抓起袋馍馍就往外跑啊;李财主更是没人性,那些姨太太和子女,全特么爱哪儿去哪儿去,自己背着那箱子金银珠宝就开始逃命。
我寻思吧,李财主的想法一定是老子只要有钱,老婆可以再娶,孩子可以再要,钱要没了,那就啥都没了,你说是不是这个想法?”老曹瞅着我的眼睛问道,“继续,继续!”我能说啥,主要就是听老曹讲风水的故事嘛,赶紧讲得了,一个劲儿的问我烦不烦啊。
老曹点了根烟,继续说道:“可人跑的再快也快不过洪水的速度啊,俩人没跑出去多远就被洪水给困住了,于是一人找一棵比较高的树爬了上去,等待洪水退去。
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老于爬上去的那棵树离李财主爬上去的那颗树相距也就两米左右,这俩人一个抱一袋子馍馍,另一个背一箱子金银珠宝,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生怕对方抢走自己的宝贝。
要说老于是认识李财主的,因为他在打短工的时候也给李财主家干过活儿,可李财主的抠门老于也领教过,那是干了一天的活儿,连口水都不给喝的主儿啊,所以这次老于索性装作不认识;而李财主上哪儿能记住老于啊,人家身份多金贵啊。
俩人在树上的第一天,可以说相安无事,老于饿了就掰半拉馍馍就水吃,李财主则一个劲的盯着老于,生怕对方抢走自己身后的小木箱。
第二天洪水依然没有退,而且又涨高了几尺。老于抱着树杈在那无聊的看着水面飘过去的死猫烂狗,李财主却有些受不了了,这尼玛洪水什么时候能退啊,老子可有些饿了。”
老曹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总提什么饿啊饿的,说的我都有些饿了,脑海中不由得出现了《武林外传》里面那首歌曲“郎君啊~~,你是不是饿得慌啊,呀嚯咦嚯嚯,你要是饿得慌呀,你呀就跟十娘讲,十娘给你做面汤,你呀就跟十娘讲,十娘给你做面汤…”
“洪水第三天依旧没有退去,李财主饿的不行了,于是开口问老于,打算问老于要个馍馍充饥。你说丫得多抠啊,背一箱子金银珠宝居然打算白问人家要。
老于那脑袋摇得跟拨lang鼓似的,尼玛这洪水天知道什么时候能退下去,给你一个馍馍,想啥美事儿呢,你丫做梦娶媳妇去吧。
问题李财主饿啊,一咬牙一跺脚,从兜里掏出两毛钱来,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