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衾难自已 >

第67章

衾难自已-第67章

小说: 衾难自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1章 主持六宫

秦可儿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虽因着自己手段不比司徒贵妃强硬,内务府不如以前巴结,但也确实拿不出多少银子来。这等年节大事,倒还真不会专门来拖她的后腿。

“再凑个几百两银子过来,这点儿……确实办不了。若皇上真要降罪了,恐怕你们内务府要罢免一批人呢!”秦可儿淡淡地皱了眉,语气也不甚厉,只是内务府的太监觉得身上微凉,唯唯地应了。

“是,再凑了几百两就给淑妃娘娘送来。”太监听她口气松动,不敢再耍嘴皮子,忙点着头应了。

“去罢。”秦可儿抬了抬手,太监便低着头哈着腰倒退着出去了。

紫莞却急了:“主子虽是好性儿,但若是年节办不了,到时候不单是皇上面上不好看,也让太后落了面子。”

“不妨,我自有想法。”秦可儿笑着安抚,“实际上,便是没了那几百两,我也办得过来。到时候场面虽不奢华,但至少能撑出个架子来。”

“可太后……”

“太后如今礼佛,早不是当年的性子了。你看慈宁宫里的摆设,还是旧年的家具,并不曾换新的。”

“呃……为什么呢?”

“就说明啊,如今太后不看那些虚的。上回的寿诞,也并没有把银子铺上去使,太后不是也很高兴么?如今谁的身份能比太后更尊贵?要显地位,原也不在这个上头。”

“那是主子的心思巧。”

“所以啊,这回,咱们也动动巧心思,我刚刚才想到了的,你先替我去办几件事……”

紫莞凝神听着,忽地露出了喜容:“真难为主子怎么想来着。这么一来,倒确实不费什么银子。只怕皇上和太后不喜欢,那时候……”

“他们少见民间的东西,不会不喜欢的。”秦可儿笑着安慰。

转眼便到了大年夜,皇家的团圆日也并不多,这一天却总是要聚齐的。秦可儿瞧着皇帝的面色,十分憔悴,也知道他近来为南疆战事忧心,却又不敢派出三皇子这员常胜将军。

若是两个皇子聚在一起,会发生些什么。连皇帝自己,心里也没有什么把握。虽是三皇子如今位高权重,皇储却仍不敢轻立。

秦可儿看了看天色。心里十分满意。连着飘了几天的雪,从昨儿开始却放了情。她吩咐了几句,便坐到了贵妃的下首。

皇后仍穿着大红色的朝服,胸口和下摆绣着金线的凤凰,十分贵气。那头上的凤冠。也不知有几斤重,满身都是金光闪烁。司徒静去了以后,皇后的打扮,倒仿佛比以前更用心了些。只可惜年老色衰,对女人来说是阻不住的。如今,这张脸上。鱼尾的细纹,也不是厚重的脂粉能挡下,反倒显出一种病态的衰弱。

秦可儿有些怜悯。皇后虽然不甘心被夺六宫主理之权,但皇帝不发话,她纵有千般手段,也只能在暗地里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皇后这病。一直淅淅沥沥地拖着,太医日请二次脉。也没有什么起色。在秦可儿看来,倒是心病更多着一些。心病不去,皇后这病,要好也难。

可这心病,哪里能随便就去了的?

李贵妃一向低调,衣着也不似司徒贵妃那样张扬。也不知是否为了避讳,她并没有穿金红色的朝服,而只着一件月白色的云锦宫装。因是怕冷,外面还罩着件猩猩红的斗篷,倒是添了两分艳色,算是衬出了一点除夕夜的喜气。

皇子们也渐次进来,在这种场合,只有正妃才能被允许带进殿来。五皇子只纳了两位侧妃,因此孤身一人。身旁的哥哥们,倒都是俪影双双。

秦可儿看着三皇子进来,在他的位置上落座。在朝廷上,他如今算得上是诸皇子之首。但在家宴上,却依着年岁排。废太子——如今都改口叫大皇子——仍座在那席的上首,因二皇子还在南疆总督军事,皇甫敬轩便笑着坐了次席。

殷采幽始终低眉敛目,跟在一脸英气的三皇子身边,竟奇异的和谐。这份和谐,让秦可儿甚是觉得刺目,赶忙把目光调开。

雅玛跟着四皇子进来的时候,第一眼便瞟向了秦可儿,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秦可儿也含笑还礼,端坐不动。雅玛似乎想跑上来打个招呼,却被四皇子扯过了手。

看着两人的亲昵,秦可儿很替雅玛高兴。四皇子只纳了两名侧妃,听说也不大受宠,倒是和雅玛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这丫头,倒是个有福气的。幸好五皇子当时使了个心计,若是她看中了五皇子,日子可不得这么逍遥。秦可儿很想对雅玛做个鬼脸,可如今却仿佛不好意思做出来了。

看着身上粉红色的淑妃服饰,原本是应该织金线的,但秦可儿总觉得不管明织还是暗绢,都有些触目惊心,便让绿仪仍旧拆了。料子也不甚好,只是普通的细棉布,在一群云锦杭绸中更显得有些寒酸。

连太后见了,都忍不住开起了玩笑:“淑妃,怎么连细棉布都穿出来了,难道皇上克扣了你的俸禄不成?”

秦可儿笑道:“那倒不是,臣妾往常又不花用什么,皇上也日常有赏。只是念着如今前方将士缺衣少食,才把金线拆了。杭绸虽有几匹,但臣妾想着折成银子,换成军饷。皇上也不能去差着饿兵不是?”

太后感慨:“哀家原想着要提醒你一声,今年的除夕不许铺张。谁知年纪大着,竟是忘了。好在你往常素来懂事,今儿的菜,倒甚合哀家之意。”

听到太后发了话,那些的想着看秦可儿笑话的宫妃,都不由噤若寒蝉。

皇帝也笑:“母后自然是喜欢的,除了几个常见的荤菜,竟让儿子也跟着母后吃起斋饭来了么!”

太后撑不住了笑将起来:“如今国库空虚,要那些虚场子做什么!只要打退了南蛮子,山珍海味还能少得了你们的么?再者,只少了那几个费银子的菜,蹄子、红烧肉、八宝鸭子、桂花鱼这些家常菜,难道就不算荤的么?”

皇帝凑趣地笑:“儿子倒觉得今儿的菜虽是清淡,但厨子下了不少功夫,口味极好,想必很得母后的胃口。”

秦可儿笑着把几样素菜端到了太后的面前,并且一样样地解释了。太后往常食量不大,这顿晚饭却吃得十分乐意,竟是每道素菜都尝了尝,连连叫好。

“淑妃蕙心兰质,如今那些朝臣们总该没有什么话可说了罢!”皇帝看太后吃得高兴,自己也胃口大开,多吃了小半碗饭。

秦可儿一道道菜地讲解,每道菜都弄出个名堂来。明明是一碟子炒黄豆芽,却被她掰出个“升官发财,吉祥如意”的好口彩。那故事,也不知道是自己想来的,还是民间流传的,倒把一桌子的气氛,调得极高。太后和皇帝,更是撑不住笑口常开。

皇子和公主们的那一席,因离得稍远,听不清秦可儿说的什么,只见着满座笑得捧腹,忍不住在一处嘀咕了起来。

“淑妃这笑话儿说得好,朕可得看赏。”皇帝笑道。

太后忍着笑,拭了一下眼角笑出来的泪:“倒也不单是笑话儿,这如意菜也做得极好。掐了两头,颜色竟是白亮着,卖相就不错。味儿带着点醉,又脆,很是开胃。要依着哀家说,下酒是顶好的东西。也不单是今儿,往常也能吃着,又省俭,味道又不错,真难为了淑妃怎么想来的。”

皇帝笑道:“可不是么,这么爽脆,带着点醋味儿,还能醒酒呢!淑妃虽说没有经验,这场家宴却透着新意,朕看就很好。”

用完了晚膳,秦可儿又让事先嘱咐的嫔妃们,尤其是新晋的几个年轻的才人和嫔,上来跳了个新年喜庆的舞蹈。虽然并非个个是舞蹈高手,但这长相绝对是一流的。轻歌慢舞,竟十分的养眼。

太后诧异道:“你怎的想出这法子?别人是怕皇上看中了谁,你倒一点不藏私,把这些漂亮的秀女都给拿出来亮相儿?”

秦可儿赧然笑道:“母后,她们原是皇上的妃嫔,皇上看上也是早晚的事儿!只要皇上乐意了,臣妾总是乐意的。再者,臣妾也有为难处。若是往日的戏班子,少不得要打赏,少了又说不过去。内务府的银子给得少,臣妾也只得硬着头皮,把这些好米拿上来蒸上一笼香喷喷的饭了。”

太后默然良久,方缓缓道:“好,这个‘淑’字,你完全当得。”

秦可儿这才知道,原来当初晋封,太后还是有些想法的。不过,今日得着一个“当得”的评语,往后她要削减宫中开支,太后想必会全力支持。看着身上的细棉布,她忍不住想,恐怕有几个素常金贵的,又要对自己意见大了。

不过,只要有上位者的鼎力支持,她倒也不怕。这件事若办下来了,军方总是感念自己的。皇甫敬轩近来为着军饷的事颇是焦头烂额,就当自己替他解忧了罢。她挟起一根豆芽,慢慢地嚼着,果然觉得味道很好。

第112章 富贵牡丹

除夕的团圆,虽然所费银两不多,却得到了太后的嘉许,让秦可儿总算放下了心。子夜的钟声响起,鞭炮声此起彼伏,太后更是拉着秦可儿的手笑语吟吟,两人显得十分和谐。而皇帝则在一旁含笑倾听,这样一幅画面,让坐在底下的宫妃们,俱起了嫉妒之意。

“今天这场团圆宴,不说往常的大戏没了,就算是菜也寒酸得可以。”

“就是,真不知道她中饱了多少私囊。”

“听说啊,皇上有什么好东西,都赐往晓清殿的。”

“可不是么……有了这么些东西,却还要在这儿哭穷,弄得山珍不见,海味也没有。依着我看哪,大臣家里的年夜饭,也比咱们宫里的强些。”

“但是太后娘娘待见她呀,这不就是故意拿这个俭省,来讨太后的欢心么?”

“咱们这位淑妃娘娘,一没背景,二没家世,能在短短两年里,升至淑妃,凭的是什么?还不是这份察颜观色的本事!”

“而且一箭双雕呢……既讨好了太后和皇上,还拿着公中的银子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完了还说她好!”

……

饭桌上,向来是联系彼此关系的好场所。更何况,她们有同一个话题,说起来自然就更加热络了。只是谁也没有胆子放大音量,如今的秦可儿,可不再是初入宫门的那个少女了。手握协理六宫的权柄,说是“协理”,其实是她在主理,李贵妃两耳不闻窗外事,怕是要学着太后礼佛了呢!

秦可儿沉吟片刻,拿出了一匣首饰:“这是皇上和各位姐姐所赐,这回内务府拨银子的时候。只拨出了千两的银子。听说,连户部的银钱都十分紧张,军饷拖欠了两月之久。臣妾想着,这些首饰虽好,但只是戴了娱人。皇上看人,又不在看首饰上头,倒不如拿出来变卖了,充作军饷。”

太后和皇帝不由双双动容:“难得你有这样的心意!”

秦可儿把首饰盒递给了皇帝:“臣妾也知,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过是求个心意,哪怕换些粮食。让将士们吃顿饱饭,也是好的。”

皇帝含笑点头,伸出手打开了首饰匣子。顿时满室珠光宝气。把坐在另一席的皇子和公主们,都吸引了过来。

宫妃们更是探头探脑,恨不能把眼睛都钻进去看个仔细。这一匣子的珠宝,当真是琳琅满目。有凤钗、项圈、项链、耳环、手镯、扳指、玉佩……竟色色都是上乘。

“这是朕历年赏你的东西,竟是都拿出来了么?”皇帝愕然地问。

秦可儿诚恳道:“臣妾进宫之初。不过是孑然一身而已。这些首饰,有些是各宫主位的姐姐们赏的,有些是皇上和太后逢年过节赐的。取之于皇上,如今不过是还之于皇上罢了。”

太后动容:“好!淑妃带了个好头,谁还有这份心的,也算上一份儿。哀家近年也不爱戴红着绿。身上倒是寒酸得很。回头让巧冰把首饰头面都送来,换了军粮,也让前方的将士们有气力打仗去!”

宫妃们把耳朵上戴着的。手腕上套着的,俱摘了一两件,递到了匣子边上。秦可儿注意到,除了少数几个把身上的钗环俱解下来,大部分也不过是应个景儿。挑身上顶不值钱地送上来罢了。无奈今日为了打扮得出彩,个个都把压箱底的好东西给戴上了。递出来的时候。还不免一脸的心痛。

秦可儿垂着眉不言不语,略一瞥眼,却见皇甫敬轩正怔怔地看向这里。因隔得有些远,她也看不清他的目光,是不是落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身边,殷采幽一袭水蓝色的云裳,虽不华丽,却益加显得她眉目从容。微微含着笑意,平凡无奇的五官,倒也被看出几分柔媚的意味来。

宫妃们捐完,王妃和公主们,也相继把首饰呈了上来。秦可儿自然特别注意殷采幽,她竟是落落大方地把自己摘得丁点不剩。太后眼中,微露嘉许,侧头对皇帝道:“娶妻娶德,倒是轩儿有智慧。”

皇帝点首应是:“那是自然,要不然朕哪会单委屈轩儿呢?”

雅玛也是豪爽人,一样把自己身上的首饰剥得精光。蒙古族的服饰本就华丽,身上带着不少宝石,这一摘下,首饰便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