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 >

第19章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第19章

小说: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保证屋内的温暖。连排的盖,只做为宿舍使用,也不要求什么独门独院,每两排房末尾盖一个公用厕所,白天方便如厕,第二天也有个集中倒夜香的地方。厕所底部连着一个巨坑,积累夜香方便沤肥。简单的搞好设计,再挪出三亩地做了广场,收粮食时需要晒粮的,平时的时候孩子们也有个玩耍的地方。夏天就让赵家老二赵波去请京城里的建筑工匠上岗了,并且购买了一大批的青石料和木材,她坚决不会盖木房或草房,一把火就什么都没了,不求住多少年,但安全结实是必须要保证的。有钱就是好办事,有人去办事她也很省心。

流民中的头目知晓主子开始为他们盖房,一个个激动无比,青壮年劳力都过来工地上当小工,来回搬运石料,做些简单的搭建工作,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为夏天省了一大笔工钱,妇女和孩子也自发的过来做饭和烧水。当然她不能亏待这些务实的劳动人民,每天都让赵家老三赵滔去购买大批量的肉和粮食,让他们吃得饱饱的。可把这些人乐坏了,要知道他们多久没吃过肉没吃饱过肚子了,对主子的感激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呀,更是卖死力气的加劲干活,工地上忙得热火朝天。

经过半个多月的筹备和一个月的加班加点赶工建房,成排成排的整洁房屋晃得大家眼睛生疼,有些老人当场泣不成声,这些就是他们以后的家了,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的他们终于有了个温暖的窝可以歇息,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再折磨他们,怎能不激动不兴奋呢!夏天为这第一个庄子取名为“始源庄”,并建了一个青石牌坊,把这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名字刻在了上面。夏天比他们还要激动些,这是她办的第一件大事,庄子上的每一点变化她都犹记在心,当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候,她的激动心情是任何人也比不了的。但她的工作还有很多,估计得办完所有的后续事宜,她才能真正的去体会这种成功的喜悦和骄傲吧!

夏天整理了一下佃户的资料,开始安排住房。一共有四百七十二户,但是总人数却达到了二千七百多人,因为一家里有老有小,年轻夫妇带着四五个孩子的都是普遍现象,夏天再一次为没有计划生育的清朝感叹了一下。

第一批建造的五百间隐隐形成了一个村镇,分完房之后,还余下的那二十八间房。夏天早就做好了计划,七间房做为教室,一间教女孩子绣活和认字,一间教男孩子们读书识字,一间专门教青少年做生意的,一间教木工,一间教雕工,一间教厨艺,一间教武术。并且早已让胤禛寻找合适的老师了,因为这个庄子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是光让他们种地的,还要教这些孩子们学些有用的东西。她还留四间房分给赵家的三个儿子和于嬷嬷老俩口,还给赵家三兄弟每人一百两的报酬。这次办庄子,他们一家出力巨大,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他家人处理的,夏天心中非常感激,虽然是他请他们为自己工作的,但是人家付出了劳动与汗水也必须得到应有的奖励。余下的房子打算给请来的众位老师居住,屋内布置的干净些,毕竟老师是值得尊敬和优待的。她把职务也分配下去,赵家老大专管土地分配和处置的,赵家老二专管庄子上的人事的包括杂务和解决佃户纠纷,赵家老三专管对外事务的,例如卖粮买货之类的。其余的人员分配她就不掺合了,现官还是需要现管出力的。

因为马上要入冬了,这些家庭虽然搬进了新居,可是基本上什么都缺,每家都穷得叮铛响,身无分文的,让他们自己去买吃的买用的很不实际,夏天决定好人做到底,今年冬天她包了,但是明年就得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了。当这个决定通知下去后,连壮汉子都红了眼眶,他们是遇到菩萨了,真真的对他们一心的好意呀!不努力用心的做事,估计连自己的良心都对不住了。连孩子们都知道今年的冬天他们能吃饱穿暖了,脸上带着欢快的笑,早熟些的知道了前因后果,心中也有了努力回报恩人的决心。可他们却从只知道恩人姓夏,其它的信息一概不知,但想到人家做善事帮助他们这些穷人,还不图那些虚假的名头,心中更是敬佩。

☆、第三十七章

赵滔可是忙坏了,他天天奔波在周边大城小镇,收粮食购肉食蔬菜,还要采买粗布棉花和杂七杂八的生活物件,多亏事先选了几个忠厚的青年帮衬着,要不他估计连觉都没得睡了,还好只连轴转了半个月,东西都备齐了,看到轮到二哥每家每户的发东西,忙得脚不沾地时,他就开始幸灾乐祸了。大哥天天正努力研究土地分配问题,明年开春就要面临耕种了,种什么作物也要研究的课题,所以他工作的异常认真慎重,还与耕种多年的老人家探讨一番经验,并且总结归纳变成适合庄子的方针政策,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了。

夏天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十分满意,有这样的庄头管事,庄子不兴旺也难了。她可以放心的抓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了,心里对这些祖国花朵很是期待。她进行基础教育的男孩子只要五岁到十岁的,十岁到十五岁的便去学技术连带着认字,女孩子过了八岁的便统一去学认字刺绣。这样一来,基础教育的男孩子就有三百八十三个,学技术的男孩子却只有二百四十个,女孩子稍微多些,四百个左右。教室里肯定装不下这么多的孩子,就得有个分配问题,年龄细化之后再分批上课。

先解决基础教育的,她制定了六日轮学制,五岁至十岁,六个年龄段,同一年岁的一同上课,先是十岁的头一天上课,上一天休五天,然后九岁年龄段的在第二天接着上,再上一天休五天,依次类推,不停的循环往复。这就要求先生教他们的字数稍多些,回去五天里自身反复练习。如有不懂的再请教先生或者年岁大些的学过了的哥哥姐姐们。教书先生的任务量是非常重的,所以她特意在胤禛选的先生里挑了三个年轻有朝气不死板的先生轮流当值,要不这工作量真受不住呀!

技术段的男孩子就比较好分配了,二百多个男孩子在木工,雕工,武术,厨艺、学问和经商里选择其一进行学习,每个班人数就比较均匀了,每班四五十人,再按照年龄大小分成两组,轮流上课,这样放假的那一天可以认真消化先生教的技术,练练手,还可以帮家里干活。每个技术班都有两个教认字的先生和两个教技术的先生,专门教学问的就挑的是老学究,主抓科考的。

女孩子的人数太多,为此十五岁的和已经订了婚的就不严格要求上课了,毕竟人家就要有了小家庭,要学的东西都得母亲亲自传授。这些女孩子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在艰难的时候没有把她们卖掉,这个时代卖女儿是很普遍的事情,夏天也挺为她们感到庆幸的。她们也采用了年龄分配上学的制度,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头一天上课,上午学识字,下午学绣活,然后是八岁到十一岁的第二天上课,同样上午认字,下午学绣活。循环而来,如果有家长不乐意孩子们学习的也可以不来学,毕竟得尊重个人的意愿去安排。夏天为此请了八个绣娘,有的是年满出宫的针线上人,有的是绣庄里比较优秀的绣娘,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有耐心的。

当一切安排妥当的时候已经是秋末了,冬天的第一场初雪也纷纷落下,夏天很欣慰,终于在入冬前把事情都料理好了,减少了流民的死伤。心境又上升了一步,可能是眼界开阔了,心绪更加宽和了,顺利进入了炼气八层。平时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进入灵真墟利用时间差去研究事务安排工作,作为头一回宏观把控事物,她缺乏经验,所以更加认真仔细,各个方面都要想了又想,琢磨出最佳的解决办法。累了疲惫了才会在灵真墟里轻松一下,有时骑马驰骋一番,有时静心修炼一段时间,有时候写几篇大字练练手,算是劳逸结合吧。

由于夏天两个月的连轴转,很是冷落了胤禛,只是在晚上的时候能简单的聊一下当天的行程和办了什么事情。然后还要各自修炼,或者讨论一下遇到的难题和解决之法,哪里还有谈情说爱的美国时间呢!可算是完成了这件大事,夏天立马飞纵回宫,准备让胤禛找机会出来看看她的劳动成果,她也顺便炫耀一番和胤禛联络联络感情。

胤禛自从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对民生方面知识的学习放在重中之重,经常会找些农学书籍和海外书籍进行学习和研究,还特意请了个洋教士教他西学,例如化学物理和外语之类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越发觉得西方知识的博大,按夏天的话说,那叫科学!如果大清的子民也掌握了这些科学,那整体的国力肯定也会有显著的提高,怪不得夏天总说外国的人有能力侵略我国,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体系强大和武器先进所致。当夏天兴高采烈的回来时,他夸奖了她的壮举还顺便提了一个意见,可否挑选一些孩子学西学。夏天也觉得可行,但是得挑那些聪颖的接受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先学,得考验他们一个阶段再说,于是决定这个冬季先让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挑出类拔粹的去学西学。如果学的好,她可以送他们出国申造,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可就是名符其实海龟了,肯定会为大清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改变的。两人越聊越兴奋,越发觉得此事可行。

两人的感情联络变成了商议学习大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都是工作狂,还好两个人丝毫没有办理公事的严谨状态,只像是聊家常般的谈论着,倒有些特别的亲切之感。

入了冬天,夏天虽然不用常去庄子上处理事务了,但偶尔过去探望一下,了解一下情况也是必须的。这天夏天又一大早的奔向庄子,去和赵老大谈谈明年庄稼耕种问题。

夏天对农事一窍不通,对于如何耕种,种什么的都无法给意见,但是出钱是可以的,所以赵老大提出必须要为庄子提供耕牛,她二话不说就准备张罗了。不过冬天买实在不划算,白养一冬呢,决定来年开春就去买一百头耕牛,给庄子上使用,再配上几个饲养员,盖个大牛棚。一提到养牛,夏天又想到可不可以饲养其它的动物,例如兔子鸡鸭什么的,这样那些在家赋闲的老人和妇女也有活做,还领工钱和食物,庄子有会有收益了。赵老大思考之后也表示同意,并且叫来其它两兄弟一起过来商议,都表示这的确是创收的一项好举措,还解决了庄子的剩余劳动力。

☆、第三十八章

夏天又把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和教育产生的教学垃圾的后续处理事项拿出来和赵家三兄弟商量一下。因为要教木工和雕工需要大量的木材进行练习,买原料需要的钱倒不是问题,但是这些练习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就扔了,太可惜了。所以她想让这些孩子们做练习的时候也能认真些,简单的有用的器具和精美大方的雕刻品都是可以出售的,除去成本的费用,如果能卖出去就按件计费给孩子们手工钱,也算是为他们的家里添了一项收入,还有女孩子们的绣品也可以开个专门卖绣品的店子,也按质量好坏计件付手工钱,当然具体操作上还要再仔细斟琢。学习武术的男孩子也组成一个保安团,定时巡逻,为庄子的安全做点贡献。当然学厨艺的就可以练练手,为老师们做做饭,为那些孤寡老人做些饭菜什么的,多余的食材也可以分给最为穷苦和孩子太多的家庭。对了,那些木屑也别扔喽,特别碎的以后可以留着垫猪圈牛圈,保暖的,块大些的就给做厨艺的教室当柴火吧,物尽其用。绣东西剩下碎布头拼一拼也可以做小物件的,也别扔喽。

等夏天把大概的构想说完之后,赵家三兄弟的眼睛都直了,那佩服和敬仰之光差点把夏天给啄瞎了,太闪了!特别是赵老三,最适合做生意的,头脑十分活跃,本身对经商之道就有些涉足,现在一听这计划不得不称赞一声高呀!这女主子就是个活菩萨吧,脑子这么好事,还这么善良,自己家真是跟对了人!这物尽其用之法,还真是开辟了节流开源之精髓了。

夏天看他们都傻眼了,也不做计较,因为她又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二千多人里,肯定有原来就会些技术活的,说不定有些落魄的秀才和做过小买卖的,人才呀都是需要发现的,她必须做回伯乐,把这些人挖出来不能荒废在田地里。

“赵波,你负责这些游民的家长里短,有没有发现有一技之长和特殊技艺的,或者是秀才呀,经过商的呀?你们三个人毕竟势单力薄,以后咱们肯定会有很多的产业出现,如果不挖些人才出来,你三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在找人方面还要费心思的。说不定有做过账房的,掌柜的,小伙计的,跑堂的,女的说不定有做过丫头和绣娘的,之前我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