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长白山下 >

第5章

重生长白山下-第5章

小说: 重生长白山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愣鏊拦硗短グ。俊闭馔焚≡屏醋约憾影ぢ盍耍⒖躺侠椿ざ孔樱骸袄�2媳妇,你说什么呢?谁有娘养没娘教,他娘好生生的在这呢,你这是咒我呢?”眼看着大姑姐和兄弟媳妇就要吵起来了,剩下的几个媳妇也来劝。碧莲一看这个乱哄哄的场面,给紫萱紫菱使了个眼色,两个婢女各自领了小四小五起来往西屋走去。碧莲也把大郎几个领回了西屋。方氏因为玉娴要睡觉了,所以早早的吃完了正在屋里哄着玉娴呢,听见外间地有吵闹声,一会儿见妹子把儿子们都领进了屋,就问是怎么回事。

“大姐,这下我是服了你,亏得你把孩子教育的好,大郎几个都乖的很,要不今天吃亏的没准就是他们了。”碧莲这时对姐姐倒是真服了。“真不知道佟大姐怎么教的孩子,眼皮子浅的东西,那么点吃的也能这么丢人?跟几辈子没见过吃的似的,下手也够狠的,你没见小杰那孩子后脑勺上的大包,可别摔坏了脑子。”

第七章 搬月子(一)

方氏伸手扯过大儿子,柔声问道:“大郎,吃饱了么?”她知道大儿子向来都是看着弟弟吃饱了自己才吃的。

“娘,我吃饱了,我刚才吃了不少米饭呢,大黄米饭可香呢!娘放心,二郎和小三也都吃饱了,其实今天的菜够多的了。炒白菜里也放了肉,比平常的香的多,哥哥他们都不吃,只抢鱼肉。”大郎笑着安慰母亲。“娘,我们都吃饱了,你忙着哄妹妹,是不是没吃饱啊?”小三爬上炕,偎在方氏身边,肉呼呼的小手摸了摸娘亲的脸,清亮的大眼里尽是关心。方氏把小三搂进怀里,亲了亲儿子嫩嫩的小脸,“娘也吃饱了。”

这时吴氏,柱子媳妇,春生媳妇也都进来了,柱子媳妇对方氏说:“嫂子,我们也出来挺长时间了,该回去了,家里又是鸡又是猪的,得回去看看了。”春生媳妇也说:“是啊,也不知道家里几个孩子作成什么样了?”方氏想下地去送,都说不用了,碧莲就替姐姐出去送到了门口。东屋里的客人陆陆续续也都往外走,只有佟老爷子的两个堂哥和堂嫂还在屋里。佟老爷子沉着脸,对佟云松说:“把你大姐和老2媳妇都给我叫进来。”

不一会儿,佟云莲和刘氏都进来了,刘氏的脸上还有泪痕,佟云莲的脸色也不好看。

“两个丢人现眼的东西,教出来一堆眼皮子下浅的,今天的好日子都让你们给搅了。”老爷子气得把烟袋使劲往炕沿上磕了磕,“大丫头,回家好好教教你家那两个,你家那老大也是快要说亲了,就他那个样子,活不想干,见了好吃的没命,哪家的姑娘敢嫁他?”云莲忙点头说是。“还有老2媳妇,你家那几个也不是省心的,平日里就爱搅菜盘子,你大哥家的孩子都让着他们,他们还以为谁都怕了他们,这回吃亏了吧?”老爷子还是心疼孙子的,“小杰怎么样了,一会儿赶紧领着他去镇上看看,别摔出个好歹来。”刘氏也连声应是。“行了,也都别在这杵着了,该干嘛干嘛去,把剩下的菜什么的都归置归置。借来的家什也都给还回去。”

西屋吴氏正和女儿说搬月子的事:“不如今天就和我们一起回去,正好碧莲的车也在这,还方便。”“娘,还是改天吧,今天这事闹的,我再直接走了也不好。明天或是后天让孩子他爹套车送我们也行。”方氏顾虑的多一些。

“姐,那就明天我让薛平他们来接你吧,还是我的车能舒服些,天也冷了。别再让孩子着了凉。”碧莲家的马车是特意弄的,里面布置的很舒服。

“行,那我等下跟我婆婆说声。”方氏也不跟妹子客气。

吴氏和碧莲要走,佟老太太和佟云松跟着送到了大门口,“亲家母,路上慢走,有空常来坐坐。她小姨,可要常来啊。”紫萱扶着碧莲,紫菱扶着吴氏上了马车,马儿撒开四蹄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一阵忙乱之后,该收拾的都收拾好了,佟家的姑娘、姑爷领着孩子也要走了,秦氏又一家给拿了二十个鸡蛋,还有剩的猪肉等菜,一个个乐呵呵的都走了。然后秦氏到了西屋,跟方氏说:“今天一共收了一百六十个鸡蛋,刚才给云莲她们拿走了六十个,剩下的一百个鸡蛋你看怎么分?”

“娘,你就留着吧,玉娴还小,不能吃,等她大点能吃的时候就开春了,家里的鸡也就下蛋了。”方氏知道自己的婆婆,所以也不争。

“行,那我就收着,一百个蛋也能卖点钱呢。今天还收了几块布料,给你两块细布的。”秦氏听儿媳妇不要鸡蛋,倒是大方的给了两块布。

“对了,娘,明天碧莲要接我回去搬月子。”方氏看婆婆心情还行,赶忙说。

“行,回去吧,本来秋收后就要走娘家的。”老太太爽快的答应了。

初十早晨,方氏老早的起来,把西屋里外收拾了个遍,佟云松也是个勤快的,可这收拾家不是男人能干明白的,这一个月,屋里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些灰了。收拾好西屋后,方氏又去厨房做了早饭,不过是玉米碴子粥,咸菜,再来一锅玉米面饼子。饭都做好了,周氏才揉着眼睛进了厨房。“大嫂,你都把饭做好的啊。”

“今天起得早,顺手就把饭做了。这一个来月,辛苦你和他二婶了。”方氏明白周氏是故意晚起的。周氏帮着把饭都端上了桌,佟家这一大家子两桌才能坐开。碗筷都摆好,其余的人也都来了,早饭吃的快,一会儿就吃完了。方氏又把桌子都收拾了,碗筷都刷好了放起来。

回到西屋,玉娴也睡醒了。把了泼尿,给孩子洗洗脸,喂好了奶,又换好衣服垫上褯子。把昨天碧莲送来的东西都仔细的放在了一口箱子里,上了锁,钥匙贴身收着。这可马虎不得,家里这两个妯娌可不敢保证不想着她的东西呢。叫了大郎几个进来,给他们也换上了干净衣裳。“大郎,昨天小姨给的东西都收好了吗不跳字。孩子的东西,她都是交给他们自己放起来,从小就让他们学会管好自己的东西。

“娘放心,都放好了。箱子和柜子也都锁好了。”家里的事大郎比谁都清楚。

大门外,薛平从马车上跳下来,栓好了马,上前拍了拍大门。正好佟云柏在院子里,开了门,让他进来,后头冲着上房喊:“大嫂,婶子让人来接你了。”方氏抱着玉娴,云松领着大郎他们。到了马车跟前,云松接过玉娴,让方氏先上车,然后再把玉娴放到方氏怀里。接着把小四小五抱上车,大郎和二郎、小三自己爬上了车。云松冲着车里挥挥手,薛平鞭子一甩,马儿就跑开了。媳妇搬月子,丈夫一般是不跟着的。

马车平稳的往前走着,玉娴两辈子第一次坐这车,非常稀奇,从被子里往外看。哪都觉得稀罕。马车里很宽敞,六七个人在里面也没觉得挤。两侧的坐凳上都绑着垫子,坐上去一点也不硌的慌,还有两个小被子应该是冷了就盖在腿上的。前面挡着棉帘子,外面的风一点也进不来,马车里还是很暖和的。两个村子隔着条江,本没有多远,因为现在江上还没完全封冻,不能从江面上走,只能绕一段路到下游有座桥才能过江,这一绕就是十多里路。马车再平稳也是有些晃的,方氏吩咐大郎他们都别乱动,坐稳当。大概过了两刻钟的时间,车颠了一下,是过桥了。方氏就叫着玉娴的名:“玉娴不怕啊,咱们过桥了,不怕,一会儿就到姥娘家了,过桥了,不怕。”过了桥,大概又过了两刻钟,马车停了下来。方氏把玉娴的被子又重新包好,被子的一角盖住头,不能让凉风灌进去。帘子一掀,是母亲和妹妹在门口等着呢。紫萱掀开帘子,先帮着大郎他们下了马车,然后接过玉娴,方氏也从马车里出来。

碧莲迎上来,伸手抱过玉娴,方氏快走几步,到了母亲跟前,“娘,这大冷的天,您怎么出来了,这是要折煞女儿了。”“你难得回来,我这不是高兴吗?再说咱家也不讲究这些,亲母女不讲那些礼数。快,领着孩子进屋,外头冷。”说着几人进了院子。

方家的院子和佟家的基本上很像,都是大门开在东南角,进门一面照花的影壁墙,绕过影壁迎面是五间正房,也就是北房,正房两侧有东西耳房。院子东西各建厢房三间,在院子的西南角建有茅厕。院子的结构和北京的四合院有些像,但又不完全相同,要简单许多。正房中间开门,进来是开阔的堂屋,当地人叫外间地,东西一道间壁墙隔开,后面是厨房。北方天气比较冷,室内都是采用火炕取暖的,有的家是北炕,有的是南炕,还有南北都有炕的,方家的就是北炕。厨房里东西两口锅,烟道走的是炕,这样做饭是烧的火就能让炕热热的。进了东屋北面是一溜大炕,北方的炕是有炕沿的,用一寸半厚,四寸宽的木板镶在炕边上,炕沿漆着绿漆,炕上铺着炕席,一般是苇子编的。炕稍是个炕柜,四开的柜门,都有铜质的拉手,炕柜刷着暗红的颜色外面再上一层清油,炕柜上面放着被褥。屋子南北都有窗户,南窗要大一些,上下两扇的窗子,窗户上糊着窗户纸,却是糊在外面的。这是因为北方风大,窗户纸糊在外面不会被风吹掉了,这窗户纸也是经过油脂处理过的,处理好的纸呈半透明,采光比较好些,也结实耐用不怕雨淋。南窗下是个长的木榻,中间放个四方形的小炕桌。桌上摆着一套茶具,木榻上都铺着厚实的棉垫子。里屋还有个套间,套间的格局也类似,只是木榻换成了几个红色的木箱子,还有一个梳妆台。

第八章 搬月子(二)

众人进到屋里,碧莲忙把玉娴的被子掀开一看,小玉娴早被马车晃得呼呼大睡。“这孩子倒睡的安稳,大郎,去外面弄一小撮土回来给你母亲,让你母亲放到水缸里。”这是怕孩子第一次来姥娘家水土不服。大郎应了声就跑出去了。“大姐,一会儿玉娴醒了,别忘了抱着她去看看水缸。”方氏笑了:“倒是你记得清楚,我都差点忘了。”

吴氏在一边笑着说:“你生大郎时她还小,生二郎时她就嫁出去了,到小三和小四小五也都有事情岔过去了,说起来你们姐妹也有几年没好好的聚聚了。”不禁唏嘘起来。“这嫁了人,公婆、丈夫、孩子,一颗心恨不得分好几瓣,哪还有闲空聚了。”

“姐,这次在家多住几天吧,瑾瑜又去南方了,老太太带着三个小的回京城去了。我这回可要好好在娘家住一阵子。”碧莲挽着方氏的胳膊,“咱都好好陪陪娘,你晚点回佟家,省得一回去又要给他们做牛做马的。”方氏看她那娇憨的样子,也不禁想起了姐妹还没出嫁时的日子,答应多住几天。碧莲高兴地吩咐紫萱把西屋好好收拾一下,让方氏娘几个住下。

吴氏也笑盈盈的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从炕柜里拿出个点心匣子给了几个孩子,让他们吃。二郎几个接过匣子,爬到了木榻上,今天晴天,晌午的太阳照在窗子上木榻上暖洋洋的,边吃边玩。大郎也弄来了一小捏土,给了方氏,就爬到榻上和弟弟们玩去了。

方氏到了厨房,把土撒到水缸里,看紫菱正在忙着做饭,就要上去帮忙紫菱不用,推让着让她进屋,正好碧莲喊她:“大姐,玉娴醒了。”方氏赶紧进屋。

玉娴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姥娘家了,娘亲给把了泼尿,然后就抱着她在炕上坐着。小玉娴眼睛不住的看着屋里的一切,姥娘家里家具不多却简单大方又不失温馨之感,窗明几净,一看就知道姥娘是个干净利索的。房子开间很大,正房五间,这可不是普通百姓能住的屋子。再想起母亲识文断字,猜想自己那个已经去世的姥爷可能是有功名在身的。其实玉娴猜得也没错,方氏的父亲原本在京城做官的,因为当年直言进谏弹劾皇后亲族把持朝政而得罪了人,后来被罢官回到家乡。这房子是他中了举人时所建,进京后便闲置起来,后来被罢官又回来了。回乡之后,方老爷一直郁郁,不到一年竟去世了。留下吴氏领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刚两岁的儿子。丈夫去世,吴氏伤心不已,也缠绵病榻,好好的一个家就没落了。要不是大女儿碧芸撑起了这个家,吴氏可能也就不在了。方碧芸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家里洗衣做饭,外面种地养猪养鸡,还要煎汤熬药侍候母亲,带大弟妹,从一个官宦千金成了农家女,一直到了十九岁还没说亲。

沿江村和西江村隔着一条江,佟云松又经常捕鱼打猎的来往于两个村子之间。有一次看见一个女子进山砍柴,重重的木头压得女子走不动路,佟云松就帮着送回了家。后来知道了方家的情况就常常砍好了柴偷偷的放到方家门口,农忙的时候会早早的起来偷偷的去方家地里产地除草。碧芸一直奇怪是谁在帮自己,有天特意早起,看见了云松在自家地里忙活,心里感动万分。那时佟云松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