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只愿天空不生云 阿蛮 >

第19章

只愿天空不生云 阿蛮-第19章

小说: 只愿天空不生云 阿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信,若茴没有哭,只是颤抖着唇,看着手里那张薄薄的白信纸,任它飘落在银色雪地上,纸上原本飞舞着刚毅有劲的蓝墨笔迹,因雪水的渗透渍染顿时模糊。
                 好一个同类不同种!金先生,你不知道的是,失偶的白鹭鸶也是形单影只惯了!
                 ※※※
                 踏入祖国,已是木棉即凋、杜鹃争艳、时在中春的四月天了。
                 黎明对她而言,已不再是希望的象征,她唯一的宿愿便是走访峨眉。峨眉在哪?就在那恰似杜甫笔下“夕岚长似雨”的万峦山冈之中。
                 四处问人,有无金氏人家?所得到的答案皆是:这里有姓黄、姓彭,就是没有姓金的人家。
                 正当绝望之际,有人问了:“你要找什么人啊?”
                 “嗯,也没有真的要找人,只是随便问问。”
                 结果村人告诉她,这里是真的没住过金姓的人家,但有个茶庄店号叫金鹏,是彭姓大户人家的代称,也许她要找的人在那儿也不一定。
                 他们跟她指点了路线后,若茴就上前寻路去了。
                 这里的四合院不多,唯一的一家就在眼前。半颓半倾的木门在和风中嘎嘎地敲着,两只石狮不怀好意地直盯着她瞧,她犹豫地踏上了五阶石阶,叩了一下门环,等着人应门。但里面没出半点声,她轻轻地推了一下门,将头探进窄窄的门缝里,只见萧条的庭园正中央,有一名下巴蓄着长白胡须的老人坐在一辆轮椅上,膝上盖着薄毯,合眼休憩。
                 若茴见他没动,又再敲敲门板,还是徒劳无功。正当她伸着舌、轻抬左脚跨入高高的门槛时,他却眨了一下眼皮,悠然苏醒过来。
                 若茴保持着滑稽的站姿和老人面面相觑良久,老人长满斑纹发皱的脸上面无表情,眼光却犀利地盯着她惊慌失措的面庞端看了好久,才开口:“如果你要找庙上炷香,这里不是庙;如果你要买茗茶,这里是住家,不是店铺;如果是想四处参观、浏览,你要就进来,不要的话就将脚缩回去。”
                 若茴当然是选择走进屋内。
                 第六章
                 传说……
                 白鹭鸶,推畚箕,推到大河边,不小心,捡到一块元。
                 于是,脚儿细长、头顶轻羽、迎风飘扬的白鹭鸶就等于好兆头。
                 峨眉位于苗栗、新竹县狮头山的山峦间,是个钟灵毓秀、民风淳朴的小镇。除了娟丽风景外,该地出产的东方美人茶名震四方,日本人不辞远途至峨眉选购佳茗,可见这美人佳茗的魅力之大,已远播东北亚。
                 狮头山是好几座苍郁的冈峦重重相叠而形成怪异的外观,当山岚乍起,远处缥缈的山头彷佛是临空悬起的狮子头,富想象力的村人一时起念,狮头山遂因之定名。
                 靠海吃海,靠山就得吃山了。在产业道路未筑前,因为地处陡势的山区,对外交通极不便利,村人至镇中心采买还需须藉人力车或自行车代步,无交通工具的人家就得看隔邻的作息时间方便而排出时间,要不然赤脚走上几个钟头也是常事。
                 村落里有一户姓彭的大户人家,自清朝、日据时代至今从事茶叶买卖已有好几代,这座彭家祖宅是四和院的大房子,四周墙壁里植了一圈的树林,因而引来好几十只的白鹭鸶,群聚枝头筑巢而栖,其排泄物臭味难当,教村人不得不掩鼻而过。
                 由于当地有不少人也姓彭,村人每每以“金鹏”呼之,以示区别。第五代的彭氏人丁甚旺,原配与两位小姨所生的兄弟就有五位,这还是去掉三个早夭的女儿没算在内。
                 第六代“金鹏”的掌事者彭青云凭着专门结交权贵的本事,虽然经过日据时代、抗战、国民政府接收的政治改革与冲击后,仍能保住自家产业。
                 表面上,彭青云是个急公好义的仁人君子,八七水灾时,捐出大笔金额和米粮赈灾,全都是看在一个虚名的份上。他治理家产的方式是全分派给亲家兄弟,不重适才适用之说,也不在乎其能力高下,个性好大喜功、讲究面子与排场,使周遭人士无不趋炎附势地讨好他,不啻种下阳奉阴违、文过饰非的潜在因子。这种因子一旦遇时发芽后,最易招人怨,尤其是敢怒不敢言的积怨萌生爆发时,后果当然是抵挡不住、御之不及的。
                 第七代的“金鹏”子嗣中,出了一个放过洋的状元,这在当时是件如天般大的喜事。
                 这个洋状元便是第六代“彭庄茗茶”彭青云的三子彭振耀,但是村人却称之振二少,因为彭青云尚有次子,可惜次子天生痴呆,逢宴宾设席之际,家中佣人便照例将他深锁至密室里;这虽是秘密,但反倒成了欲盖弥彰的公开禁忌话题。
                 那时“金鹏”的家产从台北新店、万华、新竹、苗栗、鹿港、台南而至花莲遍布全省,土地多得不可胜数。光是开垦成茶园的丘陵地就是以一座座山头计,嘉南平原上有好几百亩的田地也是租给农户耕种,甚至手握台湾当时香蕉作物的大盘市场,“金鹏”
                 货车往来于崎岖的道路上,熙熙攘攘的车阵,好不威风。
                 在彭青云有土斯有财的守旧观念里,卖地就是卖祖,他宁愿让地自行荒凉,也不愿给人盖房子,尤其讨厌建筑业者找上门,即使对方开出高价也丝毫不动心。
                 妙就妙在振二少却是学建筑的,荣凯归国后,并未投身家族茶园事业,反而甘心窝在台北一家小有名气的建筑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制图师干起,为了糊口,还不得不接下别家公司工程师所提供的机械设计绘图,彻夜赶工以利雇主交差。
                 这件事让彭青云极度不悦。对他而言,言听计从的长子彭光耀是继承他一切产业的人,即使三子再怎么有才、能干,也只是他可攻可守、随意摆置的一步棋。当初他送三子出国念书,原是要振耀学商以利事业的发展。奈何,振二少不甘心做一枚棋子,他留学一年后便私自辍转改回老本行念建筑。彭青云数十封家书的威胁利诱所得到的回音,竟是“恕子不孝”的答复。
                 民国四十四年,已二十七岁的彭振耀在建筑界尚未崭露头角,由于忙于事业,一直没有与人结缘,不得不奉彭青云之命,迎娶父亲在台北做金饰买卖的老友的独生女金意旋为妻,甚至在父亲的胁迫下,心寒地同意允诺降世的第一个娃娃将认金家为宗。
                 其实彭青云岂是这般仁慈宽厚大方之人,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惩罚振耀的忤逆行为,让村人指责振二少的叛祖,而拉拢金家世交倒是次等的附加恩惠。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振二少婚后一年,事业忽转起色,所承接到的大楼设计案件愈来愈多,一栋栋高厦遍布台湾及东南亚,甚至有人不惜以重金邀请他远赴日本勘查一栋明治时期仿英哥德式古迹的维修计画,以及为一位富甲之士勘查阴阳宅的风水。前项的计画使他渐渐地扬名亚洲,后项的勘舆则令彭振耀结交上日本当时最富有的建筑人士……广崎宽中先生。广崎先生年已近五十,每孕一子皆活不过满月,十年来已有四子早夭,女婴却有五个了。
                 对方慷慨解囊愿意出资以低利贷款给彭振耀白组建设公司,于是在不需苦求彭青云和泰山大人的援手,便可达成创业的美梦下,他感激地接受对方的建议。
                 振二少与意旋小俩口起初是相看两相厌,直至第二年后两人才渐生情愫。终于在婚后第三年,也就是民国四十七年上元节正月十五产下一子。儿子出生时,他愿儿子一生无虑、难得胡涂,遂为子取名为金楞。
                 反观“金鹏”在彭青云一意孤行地经营下,事业接二连三的遭受重挫。三年内,几度的风灾与洪水冲毁了不少茶园,他为了赶出货,不得不大量栽作、加速炒茶及烘制过程,遂使茶质大大的降低,再加上他明知夏季多风灾,偏要在七、八月出货至日本,两地风灾频传,船货因此受潮浸水而降低了茗品的名声。民国四十七年七月,彭家大少随船赴日,翻船不幸落海,虽被人捞起保住了命,但茶货皆石沉大海。由于彭青云不谙贸易风险理赔,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彭光耀回国后一病不起,后因急性肺炎而身故,可惜彭光耀膝下无子,后继无人。
                 彭青云虽有四位兄弟,但皆为细姨庶出,虽然他表面上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和乐以对、平起平坐,但是真要面对产业继承的人选问题时,心里却划清界线得很。知道他个性的人不是趁着年轻有冲劲时,凭恃己力自立更生,就是南下为他管事以避谣;野心勃勃的兄弟则采静观其变之态,表面谦恭,却死命的捞油水。既然彭青云不念在半脉血缘之亲,他们又何必言听计从。
                 彭家至此人丁单薄。
                 邻人见原本栖息于金鹏祖宅的白鹭鸶渐渐稀落移巢,三年间从大宅而过之人也已不再掩鼻,便如金鹏将坠,只是不知何年何月罢了。
                 是年重阳,彭老爷子动身北上,第一次探望已八个月大的孙子,当他抱着牙牙学语的孙子逗弄时,竟放不了手。他忽地一跪,硬是恳求儿子与媳妇让金楞认祖归宗。振二少与意旋毕竟是后生晚辈,见长辈以跪相求,不得不一口答应了他。当然,尽管意旋费尽心力向娘家解释原因,仍是不得谅解。不过既然孩子仍姓金,金氏夫妇也就忍受彭青云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自私作风。
                 当原本住惯钢筋水泥的意旋抱着金楞进入彭家红瓦的祖宅时,所做的第一件错事,便是不慎绊到门槛,忽地脚一扭便摔了一蛟,手中的宝宝随她一低,遂使金楞的眉尾间多了一记小疤痕。
                 彭老爷满心不悦,却没显露出任何微词,直到金楞满周岁时,老爷子依照旧俗,延请命相师为小金楞批命论运。
                 这位黄相师是当地土地公庙的庙祝介绍的,因其说话耿直不隐讳,故常口出灾难临头之语而受人排挤。他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劝人行善,但良药苦口,肯吞下这块良帖的人毕竟不多。
                 “这小孩伶俐、聪颖过人,命盘上太阳落陷、对宫迁移太阴又落陷,日月反背落陷天罗地网,能改姓过祖是最好。但其祖上不予庇荫,恐难成就大事业,能不败坏祖产已算福气了,这小金鹏即使有再大的通天本领,若无贵人相助,振翅后也难飞。彭老爷子,恕我说话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除了多行善、修修道路外,别尽是打人的歪主意,小心给人摆道,不过……”
                 “不用不过了,”彭青云大怒,“要你这个半仙多事,我请你来是帮我孙子算命的,你反倒教训我不给他庇荫,你拿了红包就给我走。”
                 “我还有下文未完。”
                 “不用了,我没兴趣听。”他举手挥了挥,说着就叫媳妇包个红包将黄相师送出门。
                 “真是失礼,黄相师,您请收下吧!”意旋面带愧疚地道歉着。
                 黄相师反而笑了,“在这里,谁不知道你家翁的个性?他的红包我不要,若是振二少奶奶包的,我就收下。”
                 “那您说的贵人在何方?”金意旋担心的问着。
                 “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有道是父子相欠债。你就多劝劝令家翁,你这儿子命虽好,独缺运来磨,可千万千万宠不得。”
                 事隔半年,彭老爷子有一侄前来投靠,愿为彭老爷子效命,甚至甘心改名成彭继祖。
                 此时的彭青云正缺帮手,虽然深知其意却也不拒绝,他利用彭继祖来支撑自己危坠的事业,一心等待金楞的成长。
                 然而几年过去,黄相师的话言犹在耳,一直在他心中积压,他无时无刻不告诉自己,乖孙将来落败不是他这个爷爷不庇荫,而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振耀这忤逆的老子为范本,当然跟他这个做爷爷的毫无瓜葛。不过,他还是捐了不少地、出资建庙筑路,以求心安。
                 尽管家道中落,事业江河日下,不比往年繁荣,但祖产还是多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