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那心里早就不想郑大做刽子手这一行。
只是郑家入了刽子手这一行,也不是说退就随便退出来的,当年郑大就是顶郑老爷子的班,如果没有意外的恩典,那等郑大年老退了之后,郑铁牛还得接着干这一行,郑大娘子每每想着这个就要崩溃。
而如今,因为李月姐的关系,郑大入了二皇子的眼,二皇子应承帮郑大转籍,而得了二皇子的赏识,郑大以后的前程只会比刽子手更好,难怪今天郑大娘子见到李月姐格外的热情。
“二皇子?钦差朱二爷?”李月姐确实。
“可不是,不但你郑大伯得二皇子赏识,就连典小子也得了七皇子的看中,要带在身边教导呢,以后啊,咱们郑家第三代,说不定就数典小子最有出息呢。”那郑大娘子道。
七皇子自然就是两钦差之一的朱七爷了。
“咳咳咳。”这时郑老太一阵咳声,李月姐望向她,却看到她眼神里有一丝的不舍。
“就是老太有些舍不得,叫我看哪,典小子还小,又最是得老太欢心,倒不如让他留在老太的身边逗老太开心,再说他那个脾气哟,也省得在外面招祸,倒是我家郑圭,18岁了,身手不赖,脑子灵活,人又实诚,是个干大事的料,老太,要不如,我们跟七皇子说说,换了我家郑圭去。”一边郑四娘子打着如意算盘道。
“哟,老四媳妇这算盘打的,也太如意了,若说实诚,那还不是我家铁柱最实诚了,叫我看,真要换还不如换我家铁柱呢。”一边郑屠娘子不甘示弱。
郑大娘子坐山观虎斗,反正她相公别人谁也抵不掉。
“放肆,你们当七皇子是什么人了,他说了谁就是谁,是你们想换就换的吗,真是失心疯了,这些个有的没的的心思,全给我打消了,还有这些日子,你们给我好好的吩咐你们家里的小子,别整日里鼓动着典小子逞勇斗狠的,瞧瞧这些年,你们都把典小子带成什么样了,你们的心思我门清着呢,都给我趁早收心。”郑老太这时将手上的筷子重重的拍在桌上,两眼如刀子似的划过桌上的几个媳妇和孙媳妇。
李月姐在一边看着咋知啊,当年郑家老太在柳洼那也是最厉害的家主婆,只是到了老了,信了佛,倒跟一慈祥老太似的,直到今日,李月姐才目睹郑老太的气势,自家阿奶跟她比也要差一把火呀。
“娘,瞧您说的,都是一家人,我们哪有什么心思呀,这不说是随嘴说说而已嘛。”郑四娘子嘀咕了句,惹得郑老太又是冷哼一声。
随后一桌子无声,各吃各的。
李月姐这时候坐在这里难受极了,连忙起身告辞,没想到就坐这么一会儿,却看了这么一场戏,这郑家外表和乐,其实里面也是各有各的算计啊。
郑老太没了心情,也不强留,便让郑大娘子送李月姐出门,路上,郑大娘子又是一番的感谢,弄的李月姐一脸无奈,再怎么说也是她该感谢啊,至于郑大和郑典的收获,那只能说他们是好心有好报,想想前世,郑典落个身首两处的结局,再想想郑大伯,前世亲手杀侄儿的无奈和悲凉,果然,再一次证明,帮人就是帮已。
第四十章 衙门征夫
晚饭是一大锅的猪肉炖粉条,喷香喷香的,李家的姑娘小子们一个个吃的揉着肚皮直哼哼。
吃过后,墨易小子便在竹床上就睡着了,虽然吃晚饭的时候,他把他的牢狱生活说的多姿多彩的跟话本小说一样,但倒底是半大的小子,在里面拆腾了这些天,吓也吓的够呛了,这会儿哪里还能再支撑的住,呼呼大睡了起来。
李月姐又让墨风带着月宝儿进屋休息,自己则去了厨房,提了桶泡豆子,只是卷起袖子的时候,那小胳膊上便映着几处青紫。
“大姐,这是咋回事儿啊?”月娥正低头挑着飘在桶上的瞎豆子,正巧看到那几处青紫,便瞪着眼睛叫唤了起来,月娇正在一边整理着豆腐模具,一听月娥的叫唤声,也冲了过来,一看李月姐那小胳膊上的青紫,便也跳了脚:“大姐,你这是叫谁打啦?”
“嘘嘘嘘,轻点,你想把墨易墨风小宝儿他们吵醒啊。”李月姐连忙嘘了一声,然后轻声的把之前在东屋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又道:“一点点青紫,你大姐做惯了粗活了还怕这样呀,东屋那边的金凤和荣延也没捞得好处,我掐他们掐的更狠。”李月姐道,这话不是假的,打架的时候,她想起前世,哪有不更恨的道理,自然下手也就重了。
“哦,那就好,一会儿我给大姐揉揉活活血。”月娥一字一顿慢慢的道。
“好。”李月姐点头。
“不行,我要去骂一顿出气。”月娇是个不吃一点亏的主,这会儿要为自家大姐出头。说着就要往外冲。
李月姐没好气的一把抓住她:“这半夜三更的,你骂谁啊,人家还当鬼嚎呢,再说了,这时候,金凤还不得回周家了呀,省点力气。”
“没,金凤没回周家,我刚才关门的时候,还听到她跟二婶在院里乘凉的说话声呢。”月娇道,然后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李月姐愣了一下,没回去?这怎么可能?难道金凤不想回周家了?这李金凤说到底现在还是周家的新媳妇儿呢,都在一个镇子上,白天回家转转没啥大不了的,可这晚上不回去,那周家还不得有讲究了呀。
不过,这也不关她的事情,只是月娇出去这一会儿了,怎么没有响动啊,李月姐奇怪,便走出了屋,就看到月光下,月娇儿猫着腰躲在门后,将一边的耳朵贴在门上,这会儿看到李月姐出来,就进朝她招了招手。示意李月姐过去。
奇怪了,这丫头又整什么鬼?李月姐悄声的过来,到了门边便听门外一阵嘀嘀咕咕声,压抑的低,便也学月娇儿把耳朵贴在门上听着。
“阿爹,阿娘,你们干什么?”是李金凤的声音。
“干什么,你现在嫁人了,哪能还由着以前的脾气,今晚上,你怎么也得回周家,我送你回去。”说话的是二叔。
“爹,娘,你们不知道,今天周东源居然开口叫我滚,我要是这么回去了,以后我在周家就抬不起头来了,我现在不回去,周家来接我我才回去。”李金凤的声音有着莫名的坚定。
听了这话,李月姐这才明白,难怪今天金凤那么大的火气,没想到周东源居然说出这样的混帐话来,不过,周东源就是个混账人。
“那万一周家不来了呢?”方氏轻声的叫道。
“一定会来的,只要周家要名声就一定会来。”李金凤道。转身回了屋。
“唉,你这丫头真是前世的冤孽,随你吧。”方氏叹了口气,然后李二夫妻回屋的声音,最后门啪的一声关上了。
随后便是静静的夜,晚风拂柳。
“大姐,你说,金凤姐凭啥那么肯定周家一定会来接她,我看周家那样的人家难说。”月娇儿嗤着鼻道。
“最近镇上有什么传闻啊?”李月姐挑着眉问月娇。
“最近除了钦差大人来镇上外,也没啥传闻,嗯,对了,若说别的传闻,那也就周家的老太爷好象身体大好了。”月娇道,这丫头最是八卦,镇上的传闻都听在肚子里。
“那就是了,镇上谁不知道周家娶你金凤姐为的就是冲喜啊,如今周家老太爷大好了,金凤反而回了娘家,周家人不来接,那周家不就顶了个过河拆桥的名声了吗,周家以后在镇上还要不要脸啊,所以,明天周东源必然会来接的。”李月姐道,就算周东源不愿来,周老爷子也要逼他来的,虽然李月姐不待见李金凤,但不得不承认,金凤这回这举动还算做的漂亮,没丢李家人的脸。
说到这里,李月姐也不得不感慨啊,老天爷对金凤不差的,她这么一闯,还真在周家闯出一条路来,只是这条路能走多远那就不好说了。
一夜无话。
果然,第二天一早,周东源就来接李金凤了。
接下来几天,天气愈加的燥热,时已近三伏。
清晨,知了就开始叫了,李家姐妹兄弟一如既往的早早起床,轮换着推石磨,每一个人都热的一身是汗,然后一溜子程序下来,到了天方破晓,热腾腾的白玉豆腐就出炉了。
李家豆腐坊就开了档。
月娇凭着她的嘴皮子招呼着大娘大婶的,忽悠的一个个直掏钱。月娥则给她做下手。
而李月姐和墨易两个才得歇坐在一边休息。做豆腐就是磨豆子最累。本来早打算买一头骡子的,可没想,一场牢狱之灾,家里的经济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
而上次阿爷给的几两银子,李月姐却不敢轻易乱动,河工所的建立也就眼前的事情了,这回因为贿举这意外的案子,河工所没有落在周家,但不管是落在谁家,墨易要想在里面有个好差事,送礼是少不掉的,阿爷给的这点银子还不知够不够呢。总之还是缺钱哪,有个豆腐手艺,也仅能过日子,想赚多大的钱那是不可能的。
李月姐不由的愁的抓了抓脑门子。
“大姐,咱家这豆渣子有不少了,一会儿我挑到集上去卖吧。”这时,墨易又将几天的豆渣整理在一起,有好几桶了。
“干嘛要买豆渣,咱家自家养猪好了。”月娇儿嘀嘀咕咕的,过年,别人家都有猪肉饭吃,唯独她家没有,这丫头对于吃的一直就掂记在心上呢。
“对啊。”李月姐一听月娇这么说,不由的一拍脑袋,她咋糊迷途的把这忘了,集上,买豆渣的人在多是拿回家里喂猪的,自家现在有这么多的豆渣,这就算卖也卖不了几文,倒不如自家留着,这东西发酵了后,再配上一此麦皮和猪草,就是养猪最好的饲料,一年养两头猪出栏,那不也有十几两银子的收入。
这个账不小,不能不算。
“对,月娇儿这主意不错,咱家豆渣不卖了,自己养猪,墨易今天你在家里,先把家里后院的猪栏子整理一下,我一会儿去集上买两只小猪仔,咱家有豆渣,平日里再去打点猪草,养猪不废什么本儿。”李月姐道。
“嗯。”墨易从来都是李月姐怎么说怎么是的,这会儿就应着。
“猪肉饭。”小月宝儿流着口水应和着。
于是,养猪的事情在李家全票通过。不过,这时候买猪,过年也吃不上,想吃上自家养的猪肉,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春末的时候,好在,李家姐妹此时的重点是猪肉饭,而不是过年。
想着要去集上买小猪仔,李月姐又拿了豆腐挑子过来,顺便挑一挑子豆腐到集上去卖,因为墨易回来了,劳动力增加,再加上白玉豆腐名气也做开了,再加上这段时间收的豆子也多,李月姐昨天晚上就多泡了点,做的豆腐也就多,放在这里,一时半会儿怕是卖不完的,挑一部分去集上卖快一点,家里这里有月娇这精怪就成。
“大姐,卖豆腐还是交给我吧,猪栏的事情一会儿就好。”墨易道。
“不用了,你整理好猪栏,没事就把阿爹留下来的河工笔记看看,上次金凤回来时说的话你还记得吧,咱们这里要建河工所,要拓宽干河渠,建坝闸,到时候要征河工不少,咱家正好咱阿爹有个名额的,有这个名额在,你本身就是役差了,不用被征招,到时候,我们再去找找镇老,你识文断字的,再把阿爹的河工笔记吃透,你做个文吏还是行的。”李月姐叮嘱道。
从上回金凤透露出来的消息,李月姐知道,河工所的成立怕就在眼前了。她也得极早准备。
“嗯,我听大姐的。”墨易应声,就转身去了后院,整理猪栏,这猪栏还是李相公在世时建的,最初也养,后来,李相公病重,家里唯一的一头半大的猪就卖了,此后猪栏就空了。
这边李月姐叮嘱了月娇月娥一翻,便挑了豆腐挑子上集,李家的白玉豆腐很好卖的,没一会儿,就卖完了,李月姐便收了摊子,只是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卖猪仔的,就在这时,几个镇上的更役敲着铜锣:“衙门告示,衙门告示,大家都来看看啊。”
说完,两个更役一个拿着浆糊桶,一个拿着毛刷子将浆糊刷在墙上,另一个更役则将告示贴上。
镇民们都围了上去,李月姐也凑上前,正是征招河工的告示,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位,如果没有户丁的,就要交役银,或者花钱顾别人帮忙顶。
这一下子,整个镇上跟翻腾的跟热锅似的,一些人急急的回家想办法找路子,谁也不愿去干那河工的苦差啊,又是这三伏天,要死人的。
第四十一章 意外
李月姐没想衙门征夫到这么快,不过细想想,算算前世,这时候估计已经招了,主要是今生因为贿举案给拖了时间。
李月姐这时也顾不得买猪仔了,先去找镇老,把自家墨易的事情落实了,其实墨易这事,李月姐过年那会儿就去找过镇老,不过那时候墨易只有十三岁,本朝征夫,或差役从十五岁开始,差的比较多,不好落实,现在就差不多了,虽然真正按岁数还是不够的,但墨易的出生是在五月里,如今正好满了一个足岁,往里虚报一